映象網訊(記者 高冬麗)近日,廣東省教育廳規定,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且學業成績特別優異的學生,經申請批准可以跳級。再加上最近常見於報端的「低齡」大學生,不少家長對跳級充滿了興趣。河南的學生可以申請跳級嗎?目前,我國中小學生學籍號一人一號伴終身,學生跳級了,學籍能跟著跳嗎?跳級,到底是拔苗助長還是真正因材施教?
【外省】
中小學「學霸」可以跳級
據媒體報導,廣東省教育廳出臺關於中小學生學籍管理的實施細則,對中小學生升級、跳級、退學等進行了詳細規定。其中明確,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學業成績特別優異,提前達到高一年級學力程度的學生,可以跳一級。跳過年級視為受完相應年限的教育,且跳級應在學年開始時進行。
其實,這並非廣東省首次對中小學生跳級做出規定,早在2007年,廣東省教育廳頒布的文件中就已經提到「學力超群學生可申請跳級」。
其實西安、上海等地,也都規定過優秀學生可跳級。
【河南】
義務教育階段可跳級
那麼,我省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霸們是否可以跳級呢?今年4月份,省教育廳下發的《河南省義務教育學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對此有專門說明。
文件中指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責令學生留級。義務教育一般不允許跳級。德、智、體、美等方面特別優秀、且具備超前學習能力確實需要跳級的學生,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可提出跳級書面申請,學校同意並籤章,上傳學校籤章後的跳級申請電子影像件,經學籍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核准後,可以跳級。跳過年級視為受完相應年限的義務教育。
不過,文件中還專門強調,跳級不能跨學段,且限於本校範圍內。
【操作】
學籍可以跟著學生一起跳級
那麼,現在我國中小學生學籍號實行「一人一號伴終身」,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任何學籍變動都將有顯示,如果學生跳級,學籍能否跟著跳呢?昨天上午,記者諮詢了一位負責小學學籍管理系統的老師,該老師表示,學籍系統中異動的類型包括休學、復學、轉學、跳級、出國、恢復入學資格等。如果學生跳級,那麼學籍系統就可以進行跳級操作,學籍自然而然跟著跳級了。
【現狀】
4年只有倆學生申請跳級
昨天上午,記者從鄭州市部分中小學校了解到,雖然此前就有規定可以跳級,但實際上學校裡申請跳級的學生很少,大部分學校這麼多年也沒有家長提出跳級的想法。
「去年至今,全國統一的學籍系統聯網後,沒有一個學生申請跳級。」鄭州市某區負責小學學籍管理系統的老師告訴記者,在全國學籍系統聯網前,也確實曾有學生申請過跳級,但不多。「我知道的,4年中只有倆學生申請跳級。」
據她回憶,這兩個學生中,有一個是出身教師家庭,平時家長給孩子「開小灶」,這個學生各方面能力也都不錯,在7歲時,直接申請上了小學五年級。
昨天,記者也諮詢了一所對外宣稱因材施教使一些孩子插班跳級提前畢業的民辦學校,當問其這兩年是否有學生申請跳級時,一名女性工作人員回答稱,前幾年有學生跳級,但這兩年啟用了新的學籍管理系統,且學生是否真的很優秀不好界定,所以從去年起,幾乎沒有學生申請跳級。
【爭論】
跳還是不跳 這是個問題
今年,鄭州大學出現了不少低齡大學生,並首次出現了00後新生,而按照正常入學年齡來計算,這些學生應該是正在上初中或者高中。他們之所以比同齡孩子早上大學,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入學早,並且在上學期間跳級。
於是他們一出現,社會各界再次將目光投向了跳級。與這些跳級成功的學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據媒體報導,外省有優秀學生小學跳級,但之後由於種種不適應,在學習上不再拔尖。
而對於跳級,全國各地並非全都提倡。貴州曾規定,不提倡跳級。青島一部分公辦小學也不提倡跳級。
「教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不僅需要知識的銜接,更需要在心理、精神等各方面進行有效銜接。」一位小學負責人告訴記者,每一學年都有對學生發展的要求與目標,學習成績可以用分數來界定,但其他方面,卻沒辦法用分數界定。如果學生跳級後跟不上,就沒辦法「回頭」了,這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打擊,所以他們一般不鼓勵學生跳級。
也有家長表示,孩子是否提前一年升學、畢業,與以後成功與否關係並不大。如果現在孩子的成績和同齡孩子比優秀,但跳級後與大一歲的孩子PK,不僅不存在競爭優勢,也可能因此失去自信心。所以他們寧願選擇讓孩子在同齡人中佔優勢。
還有家長表示,如果孩子真的很優秀,完全可以因材施教,讓孩子跳級發展,在就業、畢業上都會有年齡優勢。
【專家】
「神童」只是個別現象
著名教育專家楊東平曾表示,如果是特別優秀的孩子,跳級未嘗不可。可以節省孩子學習的時間、家長付出的精力等。
在鄭州教育學會學習心理研究會諮詢師王海勇看來,跳級並不是從低年級跳到高年級這麼簡單,因為年齡差異,孩子能否適應插班情況,與同伴相處問題等都需要綜合考量。
情商、智商都超群的「神童」只是極個別現象,大部分學生還是應該尊重學習規律和教育規律,按部就班學習,這樣才有利於學生的持久發展。
眾議
跳級還要看心智能否跟得上
@Oak_Park:跳級弊大於利,我們當年的同齡人寧鉑13歲讀大學,最後出家了事,拔苗助長,對孩子身心健康極其不利。
@燕霞朝暉:去學校學習不僅是為了獲得知識,還有處理社會關係的能力,學校也是社會。沒必要跳級,天資高不一定等於人才,人才是多方面的素質合成。
@東山謝氏:學業確實優異者跳一級應該沒問題,但不能跳級多次,以免造成「高分低能」,若與大多數同齡人之間產生「代溝」,則將斷送其今後的生存、生活能力。
@安廣祿:教育的最大特性就是要照顧、允許學生的個性發展,大學能辦少年班,中小學為什麼不能跳級?
@子鑑微言:我女兒就跳級了,只要學習跟得上就沒問題。我現在正有打算讓兒子也跳級。當年我自己就是4年學完6年的課程,高考考了全校第一名。所以只要用心學,就不是問題!
我省允許義務教育階段德、智、體、美等方面特別優秀且具備超前學習能力的學生申請跳級
(映象網-東方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