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09月08日訊錢江晚報9月4日刊登了一篇文章《在家上學的15歲男孩,要考法學博士》,15歲男孩劉如松在讀小學階段,連跳兩級。昨天,有家長打進電話,向記者提出疑問:現在讀書,還能跳級嗎?
這個問題,還真把記者給難住了。記者跑教育12年,從來沒有碰到過跳級的學生。記者又給杭城很多小學校長打了電話,他們都說沒碰到過跳級的學生。這讓記者也和家長一樣疑惑了,現在的義務教育階段,跳級應該是不允許了吧?
不過,當記者查閱了相關文件後發現,跳級雖然難,但還是允許的。
跳級允許
留級原則上不允許
浙江省2005年發的《浙江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籍管理辦法》中,第八章第三十二條中對「跳級」做出了明確規定:小學和初中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學業成績特別優異,能達到上一級水平,由學生本人及其法定監護人提出跳級申請,經學校批准,可予以跳級。跳級應在學年度開始時進行。畢業班學生不予跳級。
管理辦法中對留級做出了規定,原則上不留級。
《浙江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第三十三條:小學、初中原則上實行不留級制度。極個別學生確因學習困難,可由學生本人及其法定監護人提出申請報告,經學校批准,予以留級。學校要將留級生情況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第三十四條規定,嚴格控制留級學生數量,原則上留級率控制在0.5%以內,初中畢業班學生一律不留級。按一個年級200人,以0.5%比例算,一個年級最多可留級1人。
現在的中小學
跳級的學生極個別
記者給杭城很多小學的校長打了電話,他們都說沒碰到過跳級的學生。記者又給幾位老校長打電話,他們也想了很久,才從記憶庫裡搜尋到一兩個。
採荷二小老校長孫小芙,在學校待了22年,她回憶說:「有一個,是從二年級跳到四年級的,是個男孩子,他爸爸是大學老師,天天盯牢我,要讓孩子跳級,後來我用三年級下的試卷考了考他,語文80多分,數學90分,覺得應該能跟上四年級的教學,就讓他跳了。」
孫小芙說,那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這個男孩子原來在班級裡一直排第一第二名,他爸爸說,孩子上課不聽了,都懂了,想給孩子來點新鮮的,就讓他跳級吧。跳了級,男孩在班裡排前10名,但一直沒能進入第一第二名。「後來我還跟家長專門討論過這個問題,覺得如果不跳級,孩子每次考試拿第一,自信心會很強,以後做什麼事都信心滿滿的。」
杭州學軍小學老校長楊一青,也想了老半天,才想起有這麼一個孩子,家長是杭大中文系一位老師。「我當校長20多年,沒碰到過,那是校長以前的事了。」
這個男孩從三年級跳到五年級,學習跟上了,但不突出。
家長讓孩子跳級
希望保持競爭優勢
楊一青說,他接觸過很多家長,他們的孩子優秀,跳級也是沒問題的,「但他們沒有選擇這樣做,因為有一個現實問題,孩子都是在同一年齡段裡競爭的,杭外保送、中考等,都擇優錄取,孩子本來在班級裡名列前茅,競爭力很大,一旦跳級了,跟比他大一歲的孩子一起學習,能跟上,但不一定有競爭優勢。」
所以,現在家長都不願意冒這個險。他們的孩子如果學有餘力,就選擇到外面參加提高班,讓孩子的競爭力變得更強。
楊一青的個人觀點是,特別優秀的孩子,是可以跳級的,「我們孩子的學習,不要僅盯著升學,如果孩子的學習水平,已經達到了更高一級,為什麼不跳級呢?9年義務教育8年完成,從教育成本的角度看,可以節省投入、孩子學習的時間、家長付出的精力等。」
孫小芙也覺得,如果孩子真的很好,坐在課堂上無聊,跳級也無妨,可以增加新鮮感。「不過,對於男孩來說要謹慎,男孩本來比女孩晚成熟,如果再跳一級,越發顯得稚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