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們都誤會範進了,他其實很優秀,只是我們當時沒發現!

2020-12-14 百家號

原來我們都誤會範進了,他其實很優秀,只是我們當時沒發現!

相信大家上學的時候,都會學習到一篇文章,那就是範進中舉。這雖然是一篇小說,但是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

剛讀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一直認為故事的主人公範進是一個懦夫,因為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窮困潦倒的人,遇到事情總是逆來順受。為什麼這麼說呢?他之前一直受到他嶽父的嘲諷,因為他的嶽父是一個殺豬的,在那個時候還算是生活比較好的。他非常後悔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每天就知道嘲諷他。

範進中舉

但是範進在面對這些嘲諷的時候卻沒有任何的反擊,只是在嶽父的面前卑躬屈膝,唯唯諾諾。這讓我想到了我的一位親戚,他當初是倒插門到了別人家裡,他的出身不太好,而對方家裡條件還是很好的。而他的嶽父是屬於那種比較強勢的類型,我們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就看到他在自己嶽父面前沒有什麼發言權,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飯局

後來他們城市裡面的家拆遷了,他們也分到了很多的房子,後來隨著房價的增長,他們之間的懷疑就越來越多了。我還記得他在與自己的媳婦打電話的時候,自己都不敢掛斷,說了一句你不掛斷,我哪敢掛斷啊。這雖然看起來像是夫妻二人之間開玩笑,但是知道的人才能夠理解他的那份辛酸。而範進面對的就是這樣的情況。

後來等長大了之後才知道他是一個真正一心一意追求自己夢想的人,只怪自己當初錯怪了他。他雖然性格上有些怯懦,但是他堅持不懈的精神還是很打動我的,那個時候的他不會因為自己的考試失敗就放棄自己最初的夢想,他就是想要一個功名而已。

追求自己夢想

有人說他在知道自己中舉之後,卻因為興奮過度一口痰湧上心口,把自己搞瘋了,完全是一個沒有出息的人才能夠幹出來的事。我想說那是你不知道通過自己各種不為人知的努力,最終取得成功的心情有多麼的激動。

就比如說在奧運會比賽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就是在奪得金牌之後,那些運動員都會大哭,有人會很不理解,奪冠不應該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嗎?其實大哭也是興奮的一種體現,那種自己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的喜悅感,再加上想到自己每天努力的訓練的場面,這兩種心情交織在一起,就會出現這種感覺。

孫楊

那個時候的範進雖然只是一個舉人,但是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夢想,那個堅持了幾十年的夢想。現在終於實現了,他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那種興奮感可以說是很濃厚了。不也有人因為中了彩票大獎而瘋了嗎?這都是一個道理的。

興奮

小編總結了一下,他這個人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閃光點。他可以為了自己的夢想,不惜付出自己大半輩子的時間,這一點應該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吧,很多人做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還有就是知恩圖報,當時他的嶽父看他高中來送銀子的時候,他不僅沒收,還給了嶽父很多的銀子,當嶽父不敢收的時候,他還好心的勸解。

還有就是他的上進心並沒有因為中舉就變得膨脹,停止自己前進的腳步。他之後更是繼續努力考上了進士,最終更是把自己的官位升到了四品。

誠摯道歉

我現在只想對範進說一句對不起,怪我之前錯怪你了。不知道在現在這樣競爭環境更好的情況下,他會不會因為他的堅持取得更高的成就。他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之下都能夠當上那麼大的官,在現在肯定還會更高,前提是他還能夠保持他那不滅的決心!

相關焦點

  • 遭社會「毒打」後看《範進中舉》,發現範進不普通,我們不配恥笑他
    念書時我們就讀過《範進中舉》。範進,那個一輩子為了封官進爵的窮書生,數次進京才考中舉人後竟喜極而癲狂,那個時候老師帶我們分析範進的可憐可悲,痛斥他嶽父不同往日的巴結與尊敬,鄙薄他那些親友的趨炎附勢,告訴我們當時社會世態炎涼的殘酷現實,那時,我們以為我們看到了全部,其實並非如此。
  • 我們只知道範進中舉後瘋了,但你知道他後來升官發財了嗎?
    《範進中舉》這篇文章幾乎是每個版本的語文書裡都有的,以前在課本中課堂上我們都學到了這個故事,但其實我們學到的內容並不是全部的內容,只是節選了部分。我們學的內容裡面,範進後來中了舉人之後是瘋了的,但這並不是範進最終的結局。只是當時課文為了諷刺的含義,只停留在了範進瘋了的地方。
  • 範進中舉後為國為民,而嘲笑他的我們如今卻活的迷茫彷徨
    範進中舉後很快富貴起來,沒想到老娘卻因窮極乍富大受刺激,歡喜的痰迷心竅,昏倒在地,請了醫生來當下就說不能治了,可憐老娘挨到黃昏便淹淹歸了西。範舉人讓丈人胡屠戶拿了幾兩銀子,去請集上庵裡舊日交往的僧官慧敏和尚,操辦請大寺八位僧人來念經,追薦老太太升天。
  • 正廳級範進原來是這樣的奇男子,《儒林外史》騙了我們250多年
    範進,何許人也?大家都不會陌生,曾經在初中課本裡出現,那篇課文很多人都能叫上名字《範進中舉》。但是我們只知道範進中了舉人,不知道範進後來的情況。後來的故事還沒有結束,他沒有停止奮鬥的腳步,繼續努力,考上了進士,當上了名副其實的大官,坐上了山東學道這把四品官交椅,相當於山東省教育廳廳長,妥妥的正廳級幹部。也許就是因為《範進中舉》中,範進得知自己考中舉人,瘋瘋癲癲的行為,讓人誤解為範進只是一個讀死書的書呆子,不知道人情世故,情商特別低,就是個窮酸書生的形象。其實,範進並不是這樣的人。
  • 《範進中舉》,現在的我們有資格嘲笑他嗎?至少我沒有
    相信「範進中舉」這個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因為在我們的中學課本上就有,它是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創作的《儒林外史》中的一篇小說,這篇小說在創作的時候就帶有很濃的諷刺意味在裡面,其實在我國古代封建制度下,科舉考試是唯一能讓尋常讀書子弟烏雞變鳳凰的途徑,那時的讀書人若想有個好前途,參加科舉是唯一的辦法,否則就只能一輩子在家種地從事體力勞動
  • 範進中舉,我們都知道他瘋了,卻不知道後來的他有多成功!
    《範進中舉》是我們中學學過的課文,人們也只知道範進中舉後瘋了這個悲慘的結局,且不知,這一天後,範進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範進的老丈人胡屠夫在眾人的建議下,承擔了打醒範進的任務,面對著瘋瘋癲癲的女婿,胡屠夫的手懸在半空中卻遲鈍了下來,之前看不起的窮秀才如今成了「文曲星」下世,打不得!
  • 中年時讀《範進中舉》,發現自己沒有資格嘲笑他
    當我們拋開當時的社會科舉制度和世俗偏見,回歸個體,就會發現,範進在當代無人可以嘲笑,當代人應該為其正名。太陽底下沒有地方可以舉起孩子。正如《鏡花緣》中所說:蓋未入場,何說中;如人事未盡,何說天命。範進很清楚這一點。在嶽父胡屠夫嚴厲粗暴的逼迫下,他不敢當面反駁,但又不卑不亢。他勇敢地為自己辯護,鼓勵自己。"一代宗師說我已經準備好了,"他說。"如果我不進去考驗他,我怎麼能滿足呢?"。自古朝外無舉人,範進也不願做莫須有的"朝外舉人"。範進告訴我們,"不甘心"不是一種錯誤的感覺,而是用"不甘心"度過幾十年的錯誤方式。
  • 別瞧不起範進中舉,讀完《儒林外史》,才發現原來範進是人生贏家
    《範進中舉》的故事現在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這個故事出自於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一直以來,範進都是人們嘲笑的對象。不光是書中別人看不起他,就是在現實中也有很多人看不起範進。認為他只不過中了一個小小的舉人,就能高興的發瘋,也實在太沒有出息了。
  • 範進中舉後為啥突然發瘋?把他當時的職位放到現代,你就全懂了
    《範進中舉》出自清代小說家吳敬梓所作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時過境遷,我們已經不記得範進身上具體發生了什麼事,只依稀記得範進中舉後發瘋了,之後的事就沒有再深究,也不知道他最後過上了什麼樣的生活。其實,我們完全能理解他的心情,54歲才中舉的範進,突然被巨大的驚喜包圍,會發瘋也情有可原。然而,他發瘋的原因卻不止於此。範進在中舉之前,每年都在為科舉做準備,他數十年來一直堅持考科舉,直到50歲還只是一個童生。由於多年不曾工作賺錢,範進的家裡一貧如洗,他在12月還穿著單衣,蜷縮在角落,凍得瑟瑟發抖。
  • 原來我們都誤會他了
    原來我們都誤會他了他因一曲《山丹丹花開紅豔豔》被全國觀眾熟知,他是草根明星逆襲的代表,但是後來卻銷聲匿跡,這個人就是阿寶。當年阿寶的風頭無兩,在《星光大道》一路過關斬將,打敗鳳凰傳奇,坐上冠軍的寶座,他包著頭巾,穿著白色小馬甲,具有陝北特色的形象,叫人印象深刻。
  • 別看不起範進中舉,要知道他後來當啥官,才知道他是真的人生贏家
    我國其實原來不止四大名著,是六大,只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另外兩本不太符合社會發展的價值觀就從中給刪掉了,那麼剩下兩本是什麼呢?《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儒林外史》中的一個故事,這裡面講的都是當時讀書人的性格和命運,反應了當時社會的現狀,封建禮教和科舉制度對人們造成的傷害。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範進中舉》,一個為了科舉而拼搏的年輕人,最後讀了大半輩子書終於中舉之後的那個形象刻畫得非常好。
  • 範進為何一直堅持考舉人,為何中舉後開心至死,原來是這個原因
    範進為何一直堅持考舉人,為何中舉後開心至死,原來是這個原因大家小時候應該都看過這樣一個課文吧,就是範進中舉。說實話當時這個課文留給大家的印象還是挺深的,因為描寫得實在是太過荒誕,太過滑稽,但是又太過血淋淋了,當時範進作為一個書生一直都在努力的考取功名,奈何時運不濟,一直都沒有考取上,最終終於考上了一個舉人,周圍的人都非常開心。整個村子的人都給他祝福,甚至不少人還說他是文曲星轉世,是一種很高的評價了,而範進本人更是高興得手舞足蹈,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能夠考中舉人。
  • 我們不要笑「範進」,窮人的機會只有讀書這一條路
    今天我聽一個同事說:你們發現沒有,過去同學裡面學習好的,現在混的都很慘,倒是那些學習不好的,調皮搗蛋的,現在混的非常好。我聽了這話被嚇了一跳,趕快回憶了一下自己初中,高中,甚至大學的同學,並且默默地對比了一下他們以前的學習成績,和現在的工作環境。結果,我發現這個同事的結論,並不符合我的同學現狀啊,說明這個結論不一定通用。
  • 都說把範進寫的太誇張了,其實這件事你並不知道
    範進的故事相信我們小時候都聽說過,讀了幾十年書的範進,辛辛苦苦地學習了那麼多年,才成為了舉人。他為什麼那麼高興,只提升了這麼一個等級真的差很多嗎?像範進,在之前還沒發達的時候。到老丈人那裡吃塊肉,都要被罵一頓,至於借錢,更是想都別想。然而等到後來範進突然發達之後,老丈人對他客氣得不得了,害怕得說話都結巴了。實際上在明代的時候,這種現在才開始變得比較普遍起來。
  • 範進中舉差點瘋掉,無數人都嘲笑他,卻不知他後來到底有多牛
    科舉是一種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當時的朝廷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而在古代,「士農工商」,士的地位最高,所以有著萬千的學子希望能通過科舉考試來改變命運,翻身農奴把歌唱。這其中,付出了多少的艱辛,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況且科舉考試並不是一定會中,有的人甚至為了中舉考了一年又一年,比如我們學過的一篇文章《範進中舉》中的範進同學。
  • 《儒林外史》第三回丨範進中舉之後發瘋,那麼他發瘋之後呢?
    下面我們來迎接大家熟悉的範進出場。同行的眾人救醒周進之後,他又用頭撞了一次號板,鐵頭功啊,還好這次不暈了,但放聲大哭起來,而且滿地打滾,哭了又哭,哭的旁人心裡都悽慘起來,拉都拉不起來,直哭到口吐鮮血。眾人硬把周進拉起來抬到茶棚坐下,他還是哭個不停。一行人都莫名其妙,導遊覺得可能是因為貢院陰氣重,因此導致他中了邪。
  • 其實我們一直被誤導了,不是你瞧不起範進中舉,而是範進瞧不起你
    考上舉人之後,他名下的土地就可以免除皇糧國稅;第二個是當上舉人司法上有了特權。比如:見了縣太爺之類的地方官可以不用下跪;打民事官司不用親自到庭,派個下人應訴即可;如果不幸遇到了刑事官司,甚至是命案,也可以不用受刑。《範進中舉》是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
  • 考中舉人的範進,為什麼會痰迷心竅,看他的考場經歷就會明白
    但是這個科舉考試並非人人都能考中的,《範進中舉》這個故事就很形象地再現了當時讀書人的考試歷程。 一直參加考試的範進,得知自己考中舉人,高興地一口痰上來,迷了心竅,犯了瘋病。 至於如此高興嗎?
  • 範進中舉後為何發瘋?將中舉的範進換作是你,恐怕你比他還瘋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封建社會科舉制下所有寒門子弟都夢寐以求的願望,對於絕大多數平民百姓而言,能夠在封建時代通過科舉制提筆步入仕途,那絕對是幾輩人都朝思暮想的事情。有些人十年寒窗苦讀最終也沒能戴一頂烏紗帽,有些人當真以「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態度努力了一輩子,但臨終也沒能蹦躂出秀才的範疇,哪怕往上再邁出一步當上舉人也好哇!
  • 語文老師沒告訴你的,是相比範進中舉,範進中進士後的故事更精彩
    我們在語文教科書上都學過《範進中舉》這篇課文。《範進中舉》節選自吳敬梓的長篇小說《儒林外史》,因而還有許多課文背後的故事,是語文老師沒告訴你的。範進中舉後發瘋,被丈人胡屠戶一巴掌打回原形。為何會瘋呢?一方面因為他從二十歲開始,連續考了三十多次,直到五十四歲才中舉,著實不容易;另一方面,實在是因為他很清楚地知道,中舉後的命運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相比範進中舉,範進中進士後的故事更精彩範進中舉,其實是有貴人相助,這個貴人的名字叫周進。周進六十多歲時還是個老童生,有過和範進相似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