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投入佔財政性教育經費比例過低

2020-12-17 長城網

  對於關注學前教育的人士來說,2012年發生的多起事件是令人難忘的。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婦聯副主席趙東花提交了一份《關於遏制虐待兒童現象的建議》,其中就提及浙江溫嶺幼兒園教師虐待兒童風波。她指出了當下的怪現象,我國兒童保育、教育、培訓機構的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而政府的監管滯後。

  在政協會議上,江西省政協副主席劉曉莊委員談起了去年12月24日在江西貴溪發生的一起意外事故:一輛接送孩子上幼兒園的超載麵包車側翻墜入水塘,11個幼小生命消失。他說:「這起事件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嚴峻的問題:農村的學前教育該怎麼辦?」

  劉曉莊指出,當前農村學前教育工作的普遍現狀是,公辦幼兒園少,幼兒教育不得不依賴民辦幼兒園。這些幼兒園有的不具備資質,存在諸多問題:教師專業素質低,絕大多數從教人員不具備幼教資格;辦園條件簡陋,教學保育設備基本不達標;交通車輛安全隱患多多,超載現象嚴重。

  其實,幼師匱乏在大城市也已成了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首都師範大學校長劉新成說,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了4%,應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力度。他說,2011年~2013年的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全國增加了很多幼兒園,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師資沒有跟上。

  據劉新成透露,北京市近5年累計增加幼兒園入園名額5.7萬個,但北京的幼師缺口在四五千人的規模。北京市幼兒師範學校前年併入了首都師範大學,目前該校每年培養的幼師畢業生只有四五百人,與需求有很大差距。

  全國政協委員、海南省政協副主席史貽雲指出,我國幼兒教師的身份與地位不明確,長期以來待遇普遍偏低,近年來甚至出現嚴重的下滑趨勢。城市裡原有的企事業單位辦園的教師身份不明,社會保障無著落。在農村,非公辦幼兒教師承擔著主要工作,卻長期沒有明確教師身份。

  史貽雲也認為,目前在財政性教育經費的總量當中,學前教育經費所佔的比例過低,政府投入明顯不足。

  他還指出,目前學前教育行政管理力量薄弱、管理難度大,與量大面廣的學前教育相比,管理力量明顯不足。很多省市未設有獨立的學前教育行政管理機構,這樣不僅難以有效履行基本的行政管理職能,也不足以應對新的問題。

  他認為,破解當前學前教育發展突出問題的關鍵所在,是加快學前教育立法進程,為學前教育提供法律保證,對學前教育性質、各級政府職責、財政投入、管理體制、辦園體制、幼兒教師身份與待遇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

  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穎的建議也是加快學前教育立法。她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國家層面專門規範學前教育的法律法規尚屬空白。

  近幾年的兩會,一直有給學前教育立法的呼聲。據了解,目前,江蘇、北京、青島、廣州、上海等省市已實施了《學前教育條例》,為全國性的立法提供了經驗。

  今年,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督學、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龐麗娟帶來的建議是,「省級統籌,以縣為主」,完善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

  龐麗娟說,現在,一些政府部門及其領導對學前教育事業的教育性和公益性認識不夠,導致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遠遠滯後於義務教育階段管理體制改革。

  在龐麗娟代表看來,學前教育管理責任主體「重心過低」,導致統籌協調和財政保障能力嚴重不足。上一級政府常常依靠其行政權力優勢把責任推給下一級政府,互相推諉、上下踢皮球,看似誰都該管,其實誰都不管。現在,縣級政府著力於義務教育的普及,管理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被擠壓到了鄉鎮政府。

  這位人大代表建議,明確「省級統籌、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加大省級政府對省域內學前教育的統籌領導責任和縣級政府對縣域內學前教育的管理指導責任。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普及學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學前兩年教育,有條件的地區普及學前三年教育。

  而現狀是,劉曉莊形容,面對幼兒園的種種問題,「監管者卻是一臉無奈和茫然」。

  他注意到,隨著城市化的發展,義務教育布局調整,農村學齡人口正在逐步轉移至城鎮,農村小學生源逐年減少,不少邊遠的農村學校資源閒置、農村小學教師相對富餘。劉曉莊認為,利用農村中小學富餘資源發展學前教育,是一舉多得。利用閒置校舍舉辦幼兒園,能基本滿足農村學前教育的需求,減少校車接送。一些年輕的富餘教師經過培訓,轉入學前教育崗位再就業,既可緩解學前教育師資不足的矛盾,又能使幼兒教育質量得到相應提高,是「一箭雙鵰」的好辦法。

  劉曉莊委員建議,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牽頭、各相關部門配合,對農村中小學校內部及周邊可利用閒置教育資源進行全面調查,摸清家底,然後因地制宜,督促有條件的農村小學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

相關焦點

  • 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應有更高目標
    緩解我國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和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熱,既需要推進教育改革,也需要增加投入。過去八年來,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的比例一直超過4%,這是多方努力的結果,同時也存在著較大的「保4%」壓力。
  • 我國5年財政性教育經費均佔國內生產總值4%以上
    我國5年財政性教育經費均佔國內生產總值4%以上 原標題: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2012年如期實現4%目標並連續五年保持在4%以上,並於2016年首次突破3萬億元。為實現「更好的教育」,需要教育投入的保障,其中,尤以4%目標最受矚目,最牽動人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優先保障。
  • 教育部:「十三五」期間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首次突破4萬億元
    在今天(12月1日)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劉景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教育投入實現了「一個不低於、兩個只增不減」的要求。即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一般不低於4%,確保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
  •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夠了嗎?
    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佔GDP比例為4.04%,已經連續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12月1日至10日,教育部召開四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公布今年的教育成果。百尺竿頭還能再進一步嗎?
  • [央廣網]2018年北京市學前教育經費佔財政教育經費比例10% - 中華...
    馮洪榮介紹了北京市在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的經驗。  據了解,截止到2018年12月底,北京市有獨立法人幼兒園1657所,在園幼兒45萬,其中公辦園在園幼兒 28.32 萬人,佔比63 %,民辦園在園幼兒16.68萬人,佔比37%。  馮洪榮表示,北京市學前教育發展的基本政策是普惠制,由政府主導,全社會共同舉辦。
  • 國家教育投入和經費保障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
    圖1  教育經費投入增長情況  (二)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例實現4%目標並持續保持在4%以上  2017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其中,1994年突破1千億元,2008年突破1萬億元,2012年突破2萬億元,佔GDP比例首次超過4%,這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自2012年以來,國家財政性教育繼續穩步增長,2016年突破3萬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例到2017年已連續六年保持在4%以上,4%成果進一步鞏固(如圖2)。
  • 財政部: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達到4%
    財政部: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達到4%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會議上指出,2012年,財政部門按照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紮實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著力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和諧,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各方面財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進展,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  一是促進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
  • 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發布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
    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發布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比例連續8年超4%  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近日發布了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公告顯示,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0178.12億元,首次超過5萬億元,比上年的46143.00億元增長8.74%。
  • 用好教育經費每一分投入
    不久前,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佔GDP比例為4.04%,連續8年保持在4%以上。「十三五」時期,中央財政堅持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優先保障,加大教育投入,保證財政教育投入持續穩定增長。
  • 教育部將繼續保持財政教育投入強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2019年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佔GDP比例為4.04%,已經連續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這個成果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況下取得的,實屬不易。」
  • 用好教育經費每一分投入(人民時評)
    不久前,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佔GDP比例為4.04%,連續8年保持在4%以上。「十三五」時期,中央財政堅持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優先保障,加大教育投入,保證財政教育投入持續穩定增長。
  • 日照市託幼辦主任王成梅:提高幼師待遇 增加學前教育在財政投入中...
    齊魯網8月1日訊 日照市政協的一份報告顯示,全市現有幼兒教職工9774人,在編教師923人,僅佔幼兒園教職工總數的9.4%。其中,90%多的幼兒園教師屬於臨時聘用,月均工資僅1765元,接近一半的教師工資低於城鎮職工最低工資標準。
  • 學前教育專題評估報告
    近五年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對學前教育的經費投入。各樣本省、市、區縣均建立了學前教育的經費保障措施,對學前教育的投入總量逐年增加且增幅顯著,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佔比逐年提升,逐漸形成了中央、省、市、區縣多級財政共同參與的學前教育投入機制。但各級政府間的分擔比例因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而有所不同。  農村學前教育應當是學前教育財政性經費的重點投入方向。
  • 「十三五」教育經費「帳單」來了
    「一個不低於」就是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一般不低於4%。「兩個只增不減」就是確保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  教育支出佔GDP比例連續第八年4%以上
  • 「十三五」教育經費「帳單」來了 | 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①
    (一)財政投入逐年增長。從2016-2019年財政教育投入情況看——一是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比例逐年做到「一個不低於」。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2019年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佔GDP比例為4.04%,連續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
  • 教育經費硬指標首次實現佔GDP4%目標
    日前,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指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  這是財政部負責人首次明確表示,「4%目標」達成。  過去三十年間,「4%」可謂是中國教育的「阿喀琉斯之踵」,每當官方表態重視教育時,各方都會拿這個久未達標的「4%」來說事。
  • 4年財政投入11億元 成都雙流支持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作為學前教育發展的重要保障,雙流區財政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理念,不斷優化支出結構,逐年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力支持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2017年至今,雙流全區學前教育財政累計投入超過11億元。優先投入,強化學前教育財政保障近年來,雙流區加快推進幼兒園「三年攻堅」項目建設,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項目資金需求不斷加大。
  • 統籌用好教育經費 把錢用在刀刃上
    ,財政性教育經費佔總投入的比重從2007年的61.6%提高到2017年的74.5%。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094.36億元,比上年增長8.89%;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總投入的比例為80.67%。當前,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經費「調結構 提效益」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進一步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全面提升新時代江蘇教育經費使用效益。一、優化支出結構,促進教育公平和教育質量提升一是強化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 教育部:各地加快制定並落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財政補助標準
    截圖來源:教育部網站答覆中提到,據統計,2016—2019年學前教育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6672.25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4.85%。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學前教育經費總投入從2016年的47.3%提高到2019年的49%。學前教育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各級各類教育財政性教育經費比例從2016年的4.22%提高到2019年的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