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迎普法」 債務人沒有財產,債權人還有必要向法院起訴嗎?

2020-10-03 成都直通車

本篇文章邀請到了【彼迎普法】的律師為大家解答一個熱門提問——

Q:債務人沒有財產,債權人還有必要起訴嗎?

A:答案是肯定的,必須起訴!

一、通過起訴,查明債務人財產情況,讓債務人無處遁形

向法院起訴之前,當事人很難準確了解債務人財產的真實情況。也許是債務人為逃避債務,讓債權人知難而退故意放出沒有財產"的煙霧彈,或是債務人隱匿財產並非真正沒有財產。

房產、銀行存款、車輛等財產信息只有在向人民法院起訴後,律師持法院立案受理通知書、協查函或承辦法官所開具的調查令向相關單位查詢。

有些尚未全國統一登記的財產可能還需在執行階段才可能被查控。切勿被債務人裝窮的表象所欺騙。

二、確定債權

沒有經過法院判決確定的債權不具有強制執行力,且債務人是可以提出抗辯和異議的。

經濟往來中,很多債權人都沒有保留交易憑證及相關有效證據。時間久遠,便失去收集、補充證據的最佳時機,導致債權無法得以確定,造成自己損失。

三、避免過訴訟時效

法律不保護躺在權利上睡覺的人。如果債權人不及時向欠款人催討欠款,訴訟時效屆滿後,法律不再予以保護。

需要注意的是,打官司從某個角度來說就是打證據,債權人即使曾經口頭或其他方式向債務人催討過欠款,但如果沒有就此固定證據,債務人以過訴訟時效為抗辯,則債權人仍承擔敗訴風險。

債權人發現債務人一再推諉,拒不還款,應及時提起訴訟。

四、最少成本爭取最大利益

如果債權人勝訴,人民法院在結案後便會向債權人退回其起訴時預交的訴訟費、保全費等費用。如果是部分勝訴,則按判決所支持金額退回相應費用。

相對較低的訴訟成本,債權人卻可以得到較為豐厚的利息收益。沒有約定還款時間的欠款,債權人可以自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計算利息。

更重要的是法院判決一般都會確定一個帶懲罰性的延遲履行期間債務利息,即債務人未在判決指定的期間支付金錢,則需支付雙倍利息,直至全部欠款還清之日止。

五、法院逐漸堅強有力的執行措施,迫使債務人被動或主動償還債務

最高人民法院自2014年12月正式開通網絡執行查控體系以來,已與中國人民銀行、公安部、交通部、農業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騰訊、支付寶、京東等部門單位完成了網絡查控對接,實現對被執行人在全國範圍內的銀行存款(包括網絡銀行)、車輛、船舶、證券、身份證件、組織機構代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工商登記、人民幣結算帳戶和銀行卡消費記錄等信息的查詢和部分控制。

單就金融機構,就與2200多家銀行進行了網絡對接,可以對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進行網上查控,個別地方法院查控體系覆蓋的查控範圍更廣,包括房屋、土地、地方商業銀行等尚未完成全國統一登記的財產。

這些逐漸增強的執行措施極大提高了執行效率,擴大了財產查控範圍,有力地打擊了被執行人通過隱匿財產規避執行的行為,最大程度實現債權人的合法利益。

同時,最高人民法院加強與公安、鐵路、民航、銀行、工商、騰訊、芝麻信用、支付寶等部門單位合作,拓展對失信被執行人聯合信用懲戒的範圍和深度,在出行、投資、置業、消費、網絡等各領域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信用懲戒,最大限度擠壓失信被執行人生存和活動空間,對被執行人形成高壓態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統計,截止到2016年5月10日,已有10%以上的失信被執行人懾於聯合信用懲戒的威力而自動履行義務或者與申請執行人協商達成和解協議。筆者就經常接到多年前代理案件的被執行人電話,要求執行和解。

六、現在沒有財產不等於以後沒有財產,人死也未必債爛。

即使律師、法院窮盡一切合法手段,債務人目前確實沒有財產,也不能說明以後沒有財產。

山不轉水轉,不能確定債務人以後沒有東山再起的時候。經過法院判決確定並進入執行階段的債務是跟隨債務人一輩子的,一經發現債務人財產便可隨時申請法院恢復執行。

應該沒有太多人願意一輩子背著債的。


相關焦點

  • 欠款人沒有財產,債權人向法院起訴有用麼?
    經常有當事人向我諮詢這樣的問題:王律師,某某欠我多少錢,但是現在這個人找不到了,他名下也沒有財產,我起訴還有用麼,要不回來錢,還得支付訴訟費和律師費。這是個非常普遍的問題,你也許正有著同樣的困擾。那麼在債務人沒有財產的情況下,債權人是否還有必要起訴呢?
  • 債務人如果死亡,債權人能起訴其子女嗎?
    正所謂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債權人找債務人要求償還債務,這是理所當然。如果當債務人無法償還債務時,債權人可以通過合法途徑維護其債權。但是,如果當債務人意外死亡時,債權人可以起訴債務人子女嗎?如債權人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而債權人又不起訴的,債務人可以到法院提起確認之訴,由法院確認債務人所負的債務數額。
  • 欠錢人沒有財產,就不起訴了?大錯!
    導讀:債權人因各種原因貽誤最佳起訴時間或債務人惡意逃避債務、轉移財產,導致債權人跪求式催債無果,下定決心準備起訴時發現債務人已人去樓空或瀕臨倒閉,沒有財產。那麼債務人沒有財產,債權人是否還繼續起訴?答案是肯定的,必須起訴。一、通過起訴,查明債務人財產情況,讓債務人無處遁形向法院起訴之前,當事人很難準確了解債務人財產的真實情況。
  • 債務人協議離婚轉移財產,債權人如何救濟?
    如果債務人通過離婚方式將其夫妻共同財產約定歸一方或者子女所有,符合上述撤銷權行使的要件,債權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銷權之訴,撤銷離婚協議中所涉財產的處分行為,恢復債務人的財產狀態,以實現自己的債權。離婚協議中約定財產歸配偶一方、子女所有,受讓人主觀明知的認定應當如何把握?
  • 欠錢人沒有財產,就不起訴了?大錯
    導讀:債權人因各種原因貽誤最佳起訴時間或債務人惡意逃避債務、轉移財產,導致債權人跪求式催債無果,下定決心準備起訴時發現債務人已人去樓空或瀕臨倒閉,沒有財產。那麼債務人沒有財產,債權人是否還繼續起訴?答案是肯定的,必須起訴。
  • 積極追收債務人財產 充分保障債權人利益
    因此,從實現債務人財產最大化角度,《規定》規定,在管理人未依據企業破產法撤銷債務人上述行為的,債權人可以依據合同法的規定提起撤銷權訴訟,但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債權人提起的該類訴訟性質上當屬代表訴訟,由此追回的財產應當歸入債務人財產,而不得用以清償個別債權人,如果債權人起訴主張追回的財產應當清償其個別債權的,人民法院對此訴訟應不予受理。
  • 今日普法|債務人不還錢還轉贈財產,債權人怎麼辦?
    債務人不僅不還錢,還將自己的財產無償轉讓,債權人該怎麼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呢?我們可以從近期霍邱縣人民法院審理的一起撤銷權案中找到答案。案件經過法院經審理查明,2020年3月,被告經法院生效判決確定,需償還原告借款26萬元及利息。
  • 什麼是財產保全,申請財產保全應對債務人轉移財產有效嗎?
    在司法實踐中最為常見也最難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執行難,有很多債務人在法院判決之前會把自己名下的財產轉移,導致債權人就算勝訴也很難拿到錢。那應對債務人轉移財產有什麼解決方法嗎?寶山法院認為,申請人的申請符合有關法律規定,故裁定如下:凍結被申請人王思聰、珺娛(湖州)文化發展中心、上海熊貓互娛文化有限公司銀行存款人民幣2,200萬元,如存款不足,則查封、扣押相應價值的財產。這個就是典型的一個防止債務人轉移財產的案例,其中上海景嶺投資中心向法院提起了一個關鍵的申請——財產保全。
  • 「最高院裁判文書」個別債權人有權代表全體債權人向破產管理人...
    【裁判要旨】1.法律和司法解釋雖然對個別債權人能否代表全體債權人向管理人提起賠償請求沒有明確規定,但根據《破產法解釋(二)》第三十二條規定的原理,應當視為個別債權人能夠代表全體債權人向管理人請求賠償,賠償所得納入破產財產。2.《破產法解釋(三)》第十五條的規定,並未否定債權人針對管理人處置資產不當提起賠償的權利。
  • 請律師起訴討債,有些律師為什麼要先代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催告函?
    民間借貸、買賣欠款,及其他形式的欠款糾紛中,債權人無法自行實現債權時,一般最終會通過仲裁或訴訟形式來實現自己的債權,通常會請律師代理訴訟。有些經驗豐富的律師,以及專業的債權債務律師會在提起仲裁或訴訟前,會以債權人名義向債務人發出催討債權的催告函,有些人認為這是律師在故弄玄虛,沒有必要多此一舉,直接起訴即可。其實,認為這是 「故弄玄虛」的觀點是片面的。
  • 企業破產:追求債務人財產和債權人利益保護最大化
    通常情況下,只有債務人在破產程序啟動時所擁有的財產才受破產法的約束,即債務人財產。而破產程序啟動前債務人已經轉讓的財產原則上不屬於債務人財產。「但是,由於一些債務人出於種種利益動機,往往會在破產程序啟動前竭力轉移財產、逃避債務,或對個別債權人進行偏袒性清償,一些債權人也利用各種不正當手段爭奪財產,從而造成經濟秩序的混亂,達不到公平清償的目的。」最高法院民二庭負責人說。
  • 債務人僅剩的共有財產離婚時未分割,債權人能代位起訴分割嗎
    判決生效後,楊某、周某向法院申請執行顧某、平某名下的房產,但因該房產為進行析產分割,導致無法執行屬於顧某的財產。2017年,顧某與平某經法院判決離婚,但未對夫妻共同財產作出處理。而後,楊某、周某為實現債權,向法院起訴請求對顧某、平某名下的房產進行分割,確認顧某、平某各佔50%的份額。對此,法院會支持他們的請求嗎?
  • 起訴後債務人沒有錢法院會怎麼處理
    遇到借錢出去後,債務人不還款時一般都是先起訴對方,假如對方是有錢故意不還的老賴,通過法院強制執行,拘留,甚至起訴其刑事拒執行罪時,還能拿回錢,要是起訴的債務人真沒錢了,法院會怎麼處理呢?對方沒有錢起訴會終止還款嗎民事經濟經糾紛經人民法院判決後,一方不予償還的,債權人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經人民法院調查確無財產可執行的,可中止執行,中止的情形消失後,恢復執行。《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
  • 聊民法典56:債務人無償放棄財產行為,債權人可以請求法院撤銷
    ,債權人可以請求法院撤銷第五百三十八條 債務人以放棄其債權、放棄債權擔保、無償轉讓財產等方式無償處分財產權益,或者惡意延長其到期債權的履行期限,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 債務人與配偶經法院判決處理夫妻財產後,債權人可訴請撤銷嗎?
    2011年至2015年期間,沈某向李某借款二百餘萬元。2016年經法院審理判決沈某償還李某借款280萬元並支付利息、違約金。王某於2015年起訴離婚,經一審、二審,法院最終在夫妻財產分割問題上對於沈某提出的債務為夫妻共同債務的主張不予認可並於2017年作出判決某房屋歸王某所有,駁回沈某關於債務的訴訟請求。李某知情後認為法院的上述判決直接損害了其合法債權,遂提起訴訟請求撤銷上述判決。
  • 浩碩民商法律實務丨明知債務人沒錢還款,還要起訴嗎?
    浩碩民商法律實務丨明知債務人沒錢還款,還要起訴嗎?對於金錢給付的爭議,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能不能收回欠款,能收回多少欠款,大家去起訴、仲裁最終也是為了得到生效判決、裁決後去申請強制執行,最終收回欠款。然而實踐中很多情況下,債務人在應該還款時已經沒有財產了,那麼起訴是不是浪費時間金錢的無意義的行為?當然不是。
  • 律師告訴你,債務人利用離婚協議轉移財產怎麼辦?
    甲因公司資金鍊緊張向丙借款400萬。(乙不知情)並約定到期歸還。借款到期後,經丙多番催促,甲仍不償還。無奈丙只好向法院起訴甲歸還借款,丙某取得法院的勝訴判決,並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過程中未發現可供執行的財產。後來丙得知甲乙已經協議離婚,並將夫妻共同財產無償轉移到乙的名下,而債務則歸屬於甲一個人。
  • 債權人能否撤銷債務人《離婚協議》財產分割內容?
    《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 民間借貸債務人名下沒有任何財產執行,可從這3個方面來追討欠款
    民間借貸債權人因各種原因貽誤最佳起訴時間或債務人惡意逃避債務、轉移財產,導致債權人跪求式催債無果,下定決心準備起訴時發現債務人已人去樓空或瀕臨倒閉,沒有財產。債務人欠錢不還的口頭禪是:要錢沒有,要命不給。面對他們野蠻粗暴的態度,債權人只能寄希望於法院的強制執行,卻發現債務人成了空殼子,查無財產。沒有財產可執行,這時應該怎麼辦呢?
  • 起訴前多久算財產轉移
    一、起訴前多久算財產轉移  只要在債務形成之後,都算轉移財產。比如2016年1月1日借款,2016年1月1日以後,都算轉移財產。《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