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對教師「有償家教」禁還是放,爭論了很多年。最近,波瀾再起。安徽一名中學教師發表了《有償家教禁不住,一線教師有話說》一文。文章認為,現在真正要求家教的多半是家長,禁令終究難敵市場規律。「社會早已進入『有償』時代了,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為什麼偏偏不讓家教『有償』呢?」因此,建議「對有償家教要適度放開,不要一味禁止。」
「有償家教」需求旺盛、成因多樣。這背後,不只是需要亮明一個態度那麼簡單,更牽涉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教師待遇以及教學招考制度的改革。而在當前現實下,嚴一些不是壞事。
教師:「放開就不用再偷偷摸摸的,心理壓力沒有那麼大」
雖然教育部門和學校一直強調嚴禁有償家教,但有一些老師卻在私下裡「偷偷活躍著」。陳老師就是其中之一。
陳老師是成都某小學二年級的語文教師。每天下午放學之後,她便留在學校給學生補課,每個學生每個月需繳納1000元課時費。目前,她與另一名同事輔導了9名學生,每天補課兩小時左右,主要輔導語文和數學兩科。
「不是單純為了錢,家長有需求是主要原因,很多時候我們也不好推掉。」陳老師所謂的「家長有需求」,分為好幾類。一類是比較常見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高,希望通過課後「加餐」進一步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另一類,是家長自身知識水平有限,輔導不了孩子的功課,於是只好託學校的老師幫忙輔導。
然而,在陳老師眼中,更多孩子之所以補課,是由於父母都在忙工作,根本沒時間接孩子。「下午3點40分就放學,很多家長都沒下班,只有把孩子留在學校了。」陳老師透露,自己的待遇很低,給孩子補課可以改善家庭生活,同時家長也放心。但與此同時,她也承受著較大的精神壓力,整天擔心被人舉報。綜合考慮下來,她支持放開有償家教的建議,「放開就至少意味著合法了嘛,不用再偷偷摸摸的,心理壓力沒有那麼大。」
天津某中學的朱老師卻不贊成放開有償家教,「中小學老師不像大學老師,我們每天都是要坐班的,課時量很大。」在這樣的現實下,朱老師擔憂,如果允許了有償家教,就可能分散教師的教學精力,還可能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
朱老師擁有18年的執教經驗,其坦言自己從未從事過有償家教活動,但「應該有同事在進行,我們之間都不會問這個話題的。」朱老師說,如今不論小學還是中學,班容量往往偏大,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也很大,而學校的任課老師往往很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因此,有償家教即使再嚴格禁止都會有市場。
除此之外,也有教師認為,有償家教「有需求」的背後,根本原因是當前中小學孩子學業任務重、升學壓力大,招考錄取的標準過分依賴分數的現實。相比簡單的對有償家教「禁」或者「放」,通過教育改革真正給孩子減壓,改變招生錄取模式,才更為重要。
家長:允許教師有償補課,不良後果多,「孩子會更累」
鄭娜是地道的北京人。女兒天天今年讀初三,目前正在全力準備中考。她透露,女兒有過一次「戛然而止」的有償家教經歷。
前年冬天,女兒就讀的學校,有老師主動提出利用周末給學生補課,學生自願報名參與。後來,補課只大概進行了四五個周末,就被學生家長舉報到教育局,補課隨即被喊停,「老師補課費也沒收。」
學校老師的補課行為被叫停,鄭娜便把「戰線」轉移到了社會上的教育輔導機構。畢竟,孩子的升學迫在眉睫。她給孩子報了名,每周去補習物理、化學和數學等科目。「孩子學習成績中等,如果不報班,肯定考不上她心儀的學校。」
「現在基本上就沒有不補課的。我家鄰居孩子一直補,現在都上高一了還在補課。」鄭娜說,即使是社會上的一些教育機構裡,輔導老師中既有專職的輔導老師,也有在學校任職的教畢業班的老師。
對於適當放開有償家教的建議,鄭娜持否定態度。她認為,如果許可教師有償補課,可能有多重不良後果。其一,個別老師上課就會「不正經」--在學校有所保留地上課,「這不耽誤孩子嗎?」;其二,如果某個家長不報班,孩子會不會在學校被冷落?這可能在無形中讓家長恐慌;其三,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不同,如果大家都爭相補課,一些家庭「硬著頭皮也要補」,經濟就會更加不堪承受。最重要的一點,一旦允許教師有償家教,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各種補課班出現,「孩子會更累」。
鄧辰的孩子目前正讀小學五年級。每到周末,孩子都要去某輔導機構補習,他坦言現在不少孩子學習負擔太重。「教師就該在學校裡好好教課,不能放開有償家教,否則教育差距可能越來越大。還不如給老師們漲點工資呢,讓他們安心在學校裡教學,這個我同意。」
觀點放開有償家教不合適,需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
由教師提出開放有償家教,不合適也行不通。一方面,我國教師管理體制的基本特徵是,教師的勞動由政府「專買專賣」。學校將老師招收入校,給予相應的待遇,老師的勞動就必須由校方所支配,不能再去校外收取額外報酬。尤其是公立學校的教師,已經是政府僱傭的人員,就更應該盡責任把教學做好。另一方面,教師單一方面去從事有償家教活動,其家教內容中,哪些是自己職責內應該教學的,哪些不是職責內的內容,邊界很難把握。由於邊界把握不好,所以也沒有操作性。
很多家長要求給孩子補課,動力就是要提高孩子的考試分數。但我認為,現在的學生,包括很多基層學校學生的成績之所以上不來,主要問題不是補課時間不夠,而是整個教學質量沒有跟上、教育沒有做到因材施教、教學效率不高等造成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家長再怎麼給孩子補課,也不會有特別好的效果。相反我認為,學生要有更多的時間去了解自然和社會,讓他們的視野更開闊,讓他們能夠把自己的優勢潛能發展起來。這是更重要的,而不是補課。
因此,治理有償家教的口子不能松。從長遠來看,還是應該解決好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提高教師的待遇。現在,教師的工資確實較低,其工作付出和收入不匹配,政府要把提待遇當成一件大事來做;二是,要創造條件,讓學校有更多的空間給學生去做他們喜歡做的課外活動,挖掘並發展孩子的優勢潛能。
放眼這些國家都明令禁止教師「有償家教」
美國:美國教師的法律地位為國家公務僱員,其權利義務由僱傭合同確定,合同由各州的地方學區委員會或者地方教育管理機構(而非學校)出面與教師籤訂。在教師有償補課問題上,雖然美國各州的法律規定並不完全一致,但基本上在司法判例中均嚴格規定了中小學教師業餘時間不能從事有償家教,所以無論僱傭合同有沒有明確規定禁止有償補課條款,如果教師在外工作或兼職,都將面臨解聘或不續聘的處理。
德國:德國教師的法律地位是國家公務人員,有十分崇高的社會地位,經濟待遇相當可觀。但德國多數法律禁止有償補課,認為教師從事第二職業是瀆職的體現,要承擔嚴重的後果。根據法律和學校規定,教師補課將被處分,並寫入該教師的檔案。有違規紀錄的教師,想再重回崗位會非常困難,在職教師通常都不願拿自己的飯碗冒險。
日本:日本的公立中小學教師在法律上被歸屬於國家公務員系列。日本的教育公務員作為一種特殊的行業公務員,法律並未在規定上徹底封死教師兼職的渠道。但嚴格的審批制度和超負荷的日常工作量,使日本教育公務員要兼職幾乎不可能。日本學生的考試壓力很大,補習學校遍地開花,但在補習學校任教的教師一般都不會是公職教師,而是由專任的補習教師或退休的公職教師擔任。
韓國:韓國的課外補習現象很普遍。政府對公立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始終持禁止態度。韓國公立學校的教師屬國家公務員,除公職外,禁止公務員從事其他以營利為目的的工作。也即,韓國補習學校的教師只可能是私立學校的在職人員或者專門從事補習教育的教師。
新加坡:新加坡政府明令禁止中小學教師業餘時間從事有償家教活動。
(以上資料根據公開報導整理)
來源:北京晚報 主筆 李松林 插圖 宋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