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歡和同齡人玩,不合群還是……需要幹涉嗎?

2020-12-19 妍鎰母嬰之家

有的孩子天生「自來熟」,十分活潑,喜歡交朋友,也有的孩子,似乎不喜歡和同齡人玩,甚至有點討厭和同齡人玩,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專注孩子成長的喜孩子嬰兒車就來說說孩子交朋友的這些事兒。

思思是一個一年級的小女孩。平時在家裡十分活潑,甚至霸道,但是只要一出門,她就躲在大人身後,不敢說話,也不敢和同齡人交往。每次玩耍的時候,她都一個人躲在小角落裡自己玩,別的小朋友想靠近她,她就會一聲不吭地躲開。時間長了,小朋友都不怎麼喜歡和她交往。

媽媽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看著自己的不合群的思思,媽媽也很是擔心,於是,媽媽問思思:「思思,你為什麼不願意和別人玩呀?」思思卻回答說:「我就喜歡自己玩。和別人玩,我又搶不過別人,總是玩不到一起。」

原來啊,是思思有一次和其他小朋友玩遊戲的時候,一個比思思大的小朋友總是讓思思扮演一個討厭的角色,思思內心委屈卻又不敢拒絕,於是從那以後思思就不願意和別人一起玩了。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從小缺乏群體生活,缺乏與人相處的經驗,思思就是其中一個,面對不擅長和同齡人交往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引導呢?

1、培養孩子安全感

有些不合群的孩子表現為膽子很小,性情也比較軟弱,這樣的孩子在平常的生活中缺少安全感,內心很孤獨,對於這種孩子,父母和老師應該給予他更多的關注和愛,讓孩子感受到被愛,增強內心的安全感,建立對外界的信任,主動踏出交友第一步。

2、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

和睦的家庭氛圍更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並且從內心喜歡和人交往,與人溝通,並且會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家長們,在孩子面前儘量不要發生爭執,也不要和他人發生口角,以免讓孩子害怕,害怕與人交往。

3、教會孩子自己解決矛盾

孩子在與同齡人的相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發生矛盾。這個時候家長們不要過多的幹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家長們需要做的就是教會孩子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家長們可以教會孩子學會判斷是非,正確地解決矛盾,而不是採取被動或者侵犯他人的方式,同時也要讓孩子懂得爭取屬於自己的合理群權利。當然,如果孩子出現特別大的矛盾,家長也應該及時出面制止,避免矛盾升級,出現更大的傷害。

沒有孩子喜歡孤獨,當孩子不合群時,家長們要了解孩子們不合群背後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症下藥」,更好的幫助孩子學會人際交往。

相關焦點

  • 開學不合群?掌握社交能力家長要和孩子「保持距離」
    開學這個詞裡面包含了太多的信息和情緒,尤其是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家長除了要擔心他們吃和玩,更關心的是他們能不能順利度過幼兒園的生活,會不會被欺負,老師有沒有照顧到位。的確,能不能融入一個群體,被視為從個體到社會的一個關鍵衡量標準,不管是幼兒園,小學,初中,大學,甚至上班,如果能夠儘快融入那個群體,都是每個人都需要面臨的第一關。
  • 孩子性格內向不合群咋辦?分析原因,找出對策,讓孩子快樂成長
    孩子性格內向不合群咋辦?分析原因,找出對策,讓孩子快樂成長父母就不喜歡出門,孩子沒有學習的榜樣;孩子比較膽小,出去沒有安全感,又沒有很親近、友好的同齡人與他玩耍,孩子沒有和別人正常交往、交流的經驗,容易到導致孩子不喜歡與人交流;家長為了不讓孩子亂跑,從小就嚇唬孩子被壞人抱走了呀,這種教育多了,孩子不信任陌生人,也就很難開始和別人的正常交往。
  • 孩子不合群該不該幹涉?搞懂認知風格,輕鬆應對孩子社交困惑
    獨立玩耍的孩子一、孩子不合群,家長該不該幹涉?小優是一個三歲多的小女孩,平時在家喜歡一個人玩,還對著玩具自言自語。小優的媽媽開始覺得這個孩子很好帶,也不調皮,後來覺得孩子會不會太內向,不過這時候孩子也開始上幼兒園了,小優媽媽想著幼兒園孩子多,孩子說不定就開朗了。
  • 孩子不合群要不要糾正?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前幾天看到一個媽媽發牢騷:我家孩子4歲上幼兒園,可是就是不願意和別的小朋友玩。平時課間活動的時候,小朋友都三五成群的滑滑梯,過家家,就我家兒子只靜靜的站在一旁看。平時帶他去公園玩也是一樣,只喜歡一個人擺弄自己的玩具。
  • 孩子不合群,總是喜歡獨來獨往?該怎麼培養孩子的人際關係
    但是淘淘在實際生活中卻是個少言寡語的孩子,在學校也不積極參加活動,運動場上更是沒有他的身影。平時上學和放學,他也總是一個人。聽學校的老師說,淘淘上學也很少跟其他的同學交往,下課的時候也只是在自己的座位上學習,這讓淘淘的家長覺得很鬱悶。每個孩子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潑開朗,樂於與人溝通。但是生活中卻不是這樣,總是有一些孩子喜歡獨來獨往,甚至不合群。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家長十分焦慮。
  • 孩子在學校不合群怎麼辦?父母不妨試試這樣做,讓孩子開心交朋友
    有一些小朋友是無論走在哪裡,學校也好,圖書館也罷,都能夠跟陌生的小朋友打交道,一起玩耍,說明這一類小朋友的交際能力還是不錯的。可是有些小朋友卻恰恰相反,走到哪裡都是不合群的;其實心裡是很羨慕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得很開心,但是自己卻始終融不進去。
  • 動物大聯盟小貼士|孩子不合群?原因多在於家長!
    只要是集體活動,他能不參加就不參加。在學校的各項評比中,班級得了榮譽,別的同學都興高採烈,她往往是無動於衷,好像自己和這事沒有關係。平時上下學,她也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和同學難得說上一句話。回到家,也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沒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天生活潑,善於交際,討人喜愛。但實際上,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都喜歡獨來獨往,並不合群。
  • 孩子不合群怎麼辦?
    常常會有家長問,我的孩子總是喜歡一個人玩,我很擔心孩子喜歡獨玩,不參加集體遊戲首先我們分析孩子先天氣質類型的不同分為(易養型,難養型,發動緩慢型,中間偏易養或難養型)那麼從以下幾種情況來分析,孩子不合群1.生活環境單一,家長只關注孩子日常需求2.家庭環境不和諧3.家長過多幹預,約束行為4.家長過多保護
  • 動物大聯盟小貼士|孩子不合群?原因多在於家長
    只要是集體活動,他能不參加就不參加。在學校的各項評比中,班級得了榮譽,別的同學都興高採烈,她往往是無動於衷,好像自己和這事沒有關係。平時上下學,她也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和同學難得說上一句話。回到家,也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沒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天生活潑,善於交際,討人喜愛。但實際上,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都喜歡獨來獨往,並不合群。
  • 孩子在學校「不合群」,家長不要隨便幹涉
    因此作為家長,他們也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因為內向而被同學孤立和欺負,因此她們的媽媽經常去學校和老師交流,希望她們安排苗苗參加集體活動,她們的媽媽經常邀請苗苗學生作為客人回家,但是苗苗獨處的習慣並沒有太大改變。事實上母親不需要太擔心孩子的「群體外」情況,也不需要隨便幹預,有時候孩子們喜歡獨處並不是壞事,但這會給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一些好處。
  • 3歲孩子不和小夥伴一起玩,不合群,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但是只要有別的小朋友在,閨女馬上變得一句話也不說了,而且還說不喜歡和別的小孩一起玩兒。如果小朋友過來搶她的玩具,女兒直接會給別人,然後自己跑到旁邊去,等到人家玩夠了,她再過去撿起來繼續玩兒。跟她說了好多次要跟小朋友們玩,孩子也不聽。閨蜜說,娃小的時候只需要關注她的吃喝。現在慢慢長大,又想著讓孩子多和同齡人一起玩兒,能夠開朗合群,從小擁有良好的性格,養育孩子真的不容易啊。
  • 孩子不合群怎麼辦?| 『讓愛留守』
    在學校的時候他喜歡看書繪畫,喜歡一個人獨自安靜的活動,極少和周圍的小夥伴一起合作玩遊戲。他對班集體的事情漠不關心、不愛勞動,而且還常常嘲諷其他同學的行為,學習時有偷懶的現象,上課不專心聽講,常常照抄別人的作業。小林在班級活動中總是我行我素,對老師的批評不屑一顧非常固執。大家都說他不合群,讓老師很是頭疼。
  • 孩子過了這個年齡段,還是不喜歡和別人玩,多半是個內向寶寶
    什麼樣的孩子是內向的孩子?兩歲半的圖圖拿著小汽車下樓玩,看到一群孩子也在玩耍,眼睛裡明明很感興趣,但是他卻一直站在一邊看,旁邊的家長鼓勵他過去玩,他搖頭,家長問圖圖媽媽,孩子怎麼不跟其他孩子玩?是比較內向嗎?圖圖媽媽開始焦慮,萬一孩子真的很內向,上了幼兒園可怎麼辦呀?
  • 4個原因致孩子不合群,6個方法讓孩子變得積極陽光
    現在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家長的心情,有的父母看到自己孩子在與同齡人交往,或在幼兒園、學校不喜歡當眾發言和表演節目,就會感到非常緊張,認為自己家的孩子性格上不合群,會影響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於是著急著想要採取一些辦法,讓孩子改變這種性格。
  • 「媽媽,沒人跟我玩」,孩子不合群,家長這樣引導效率高
    文/小當家育兒經對於家長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孩子的成長是否開心快樂,也就成了家長最重視的一個問題,不管是對於成人還是孩子,良好的人際關係都能增加自身的幸福感,但是,很多家長卻在生活中發現,自己的孩子總是不合群,每次到了陌生環境,都會變得非常拘謹,面對陌生的夥伴,常常不知道該如何交往,總是一個人默默玩耍或是從旁觀看。
  • 這樣玩遊戲專「治」孩子不合群
    原標題:這樣玩遊戲專「治」孩子不合群 得到這樣的反饋,家長不由得心裡打鼓:我的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在幼兒園階段,兒童的社交能力是比學習能力更受關注的能力,特別是同伴交往能力。無論是父母或老師,都期待孩子能合群,善於與老師、同伴溝通交流。一旦孩子出現不合群的現象,父母都會變得有些緊張。不合群問題的背後隱藏著父母的隱憂:「他這麼不合群,是不是存在心理缺陷?以後上小學、中學怎麼辦?會不會一個人默默地坐在那裡,沒有任何朋友?
  • 為什麼孩子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
    偶爾聊到各自家寶貝的開朗活潑程度,寶媽群裡便炸開了鍋,很多寶媽抱怨孩子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不合群,太孤僻了......其實這並不能說明孩子孤僻症,今天親貝網小編就和大家說說這個事情的始末。進入童年期的孩子,內心中社交需求開始增加,但還不會具體交朋友的方法。這就容易產生一個矛盾,有時候父母的目的性太強,太想解決孩子不交朋友的問題,表現得過於強勢,這不僅沒有幫到孩子,還會給孩子很多壓力。孩子出現問題後,父母只想解決問題,沒有仔細詢問事情的原因,沒有接納孩子的感受。這會導致孩子手足無措,抗拒融入集體。
  • TA是「壞」孩子,你別跟TA玩!孩子交朋友,家長要幹涉嗎?
    隨著孩子漸漸的長大,孩子的社交範圍越來越大,父母的擔心也緊隨其後,唯恐孩子交友不慎,擔心孩子受到玩伴的影響養成不好的習慣。如何引導孩子交朋友?孩子交朋友,家長要幹涉嗎?今天的文章,就跟大家聊聊家長該不該幹涉孩子交朋友的話題。
  • 孩子膽小內向、不合群?父母可用三個技巧糾正他的「孤僻」行為
    例如,平時她帶小雪一起出門,遇到熟人和小雪打招呼,小雪只會羞怯地笑一笑,根本不懂向別人問好;如果遇到小雪不熟悉的陌生人,小雪便直往媽媽身後躲……去年小雪開始上小學了,開學一個月後,小雪媽媽去找老師了解小雪在學校的情況時,老師告訴她說,小雪太文靜了,有點太合群,她不喜歡與同學交流,對集體活動也不熱衷。
  • 孩子總是不合群,可能妨礙社交發展,父母要及時引導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最近小明的爸爸晚上非常煩惱,原因是幼兒園的老師說小明在幼兒園裡面總是不合群,其他的小朋友和他說一句玩笑話或者用一下她的橡皮他就不依不饒,把其他的小朋友一頓暴揍。最終導致整個幼兒園裡面沒有小朋友願意和他一起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