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孩子學習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對於家長和孩子都是如此。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可以給到各位家長一些建議。
1917年,陶行知先生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博士畢業後歸國,在沒有離開過校園。對我國教育的現代化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陶行知先生在一次演講中,就先從箱子中拿出了 一隻大公雞,以及一把米。然後拿起一把米,把米硬往公雞嘴裡喂,結果公雞拼命掙扎,就是不吃。最後,陶行知先生放開大公雞,自己推後了幾步,大公雞自己就吃起來了。
這個時候,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孩子就像是餵雞,強迫孩子去學習,硬把知識灌給他,這樣掌握的知識是不會牢固的。但是如果讓孩子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臺下掌聲雷動。
只有讓孩子愛上學習,孩子才能在學習當中獲得樂趣,並且孩子的學習成績才不會穩步提高,具有持續性。想要讓孩子孩子愛上學習,也是需要家長掌握一定的方法的。通過陶行知的教育方法總結了一下三點。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是把一個鳥放在林子裡;教育即生活是把鳥放在籠子裡。」
不要一說到學習就認為學習一定是枯燥嚴肅的。其實孩子天生就是愛學習的。孩子在玩玩具、模仿大人說話的時候都是在學習,而且孩子樂在其中,從來沒覺得枯燥。
比如家長和孩子玩積木,將積木按照顏色分開擺放,孩子就會學了「分類」的概念;在讓孩子看看哪個顏色的積木比較多,孩子就會了「數量」的概念。
或者是跑步的時候可以感覺到風,但是停下來就沒有,這就是物理的概念,南方永遠比北方熱,這就是物理經緯度的認識……
想讓孩子愛上學習,那麼就要讓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情感興趣。而興趣自然就從好奇心當中來。
陶行知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朋友說剛才兒子把自己新買的表給拆了,就打了他一頓。陶行知聽完就說:「壞了,恐怕中國的愛迪生被你槍斃了!」
然後陶行知就得帶著這個小朋友去了鐘錶店,給了師傅修表的錢,然後就讓孩子站在旁旁邊那看師傅修、,孩子特別專注的看了一個多小時。臨走時,陶行知又給孩子買了一塊舊錶,讓孩子拆著玩。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這樣淘氣的時候,但是不是每個孩子都會遇到陶行知先生這樣這樣懂得保護他的好奇心的人。
家長要做的是引導孩子把事情做好,培養他的興趣,而不是孩子做錯了就懲罰,制止他,孩子的求知慾往往就是這樣沒有的。
陶行知小時候家裡沒有錢,要每天砍一擔柴,挑到城裡賣掉後再去上學,每天往返20裡,即使是這樣,陶行知也依然堅持學完了四書五經。
尹建莉老師也說過,不愛閱讀的孩子基本上已經具備了差生的潛質了。愛讀書不一定能學習好,但是學習好的孩子都會熱愛閱讀。
董卿已經足夠有才華了,但是到現在為止,她依然有著睡前閱讀一小時的習慣。
閱讀可以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想像力、創造力、拓寬孩子的知識面、增長孩子詞彙量……總是對孩子是百利而無一害。
而好的學習習慣都是要從小培養的,陶行知先生也說過,「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如幼苗,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材。」
今日提問:你是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