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最有用的一首詩,十載長安得一第,何須空腹用高心!

2020-12-18 塵世曉書僮

《全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繼《詩經》之後,又一部偉大的詩歌總集,裡面收錄了唐朝大部分的詩人的作品,而且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耳熟能詳。如果想要了解中國文學,那麼必須要去了解唐詩,而想要細緻地了解唐詩,那麼《全唐詩》是最好的首先。裡面極為豐富,各種各樣題材的詩作都有,只要深入地了解了這部詩集,相信對於唐朝的詩歌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那麼可能有會人說讀這些古老的詩歌到底有什麼用?其實只要熱愛生活,熱愛文學的人,都知道這麼一個道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雖然這句話在今天看來有些酸,可卻是傳遞出了一個極為深刻的道理。人們只要掌握了知識,那麼就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也就能夠一朝成名天下揚。

然而唐詩裡也有很多這種關於讀書,關於做學問的詩作,這些作品可能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卻充滿了深刻的哲理,人們在讀了這樣的作品之後,要是能夠吸收,從而為自己所用,那對於自己的人生一定是會起到很大的作用。譬如中唐才子李紳的這首《答章孝標》,便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也正是講述了這麼一個大道理,所以這樣的一首作品,只要讀懂了相信一定是會受益終生。

《答章孝標》唐代:李紳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十載長安得一第,何須空腹用高心。

李紳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位詩人,他的《憫農二首》,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其中的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連小學生都能夠通篇背誦下來。而他的這首《答章孝標》,應當說也是詩人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篇儘管描寫的很是直白,但同樣傳遞出了一種至高的人生哲理。

古人做學問歷來講究言傳身教,而詩人也正是通過這樣的一種思維邏輯,表達了自己對於做人,以及做學問的看法。雖然這首詩只有四句,一共才二十八個字,但是卻勝過任何的長篇大論。詩人也正是以一種充滿智慧的口吻,告訴了我們許多的大道理,而這些道理的背後,也無論總結成一句話:」那就是要認真做人,要認真做學問。

第一二句寫得就很是深刻,詩人也正是在這兩句中,告訴了我們做人的一個道理,」「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只有那些假的黃金,那麼它的外表才需要鍍一層真金,如果要是真金的話,它根本不需要外面再鍍一層真金。短短的兩句詩,沒有高超的表現手法,有的只是詩人對於人生真切的感受,以及深刻的哲理。

第三四句描寫的就更加的深刻,同時詩人又再一次地告訴了我們一個人生道理,「十載長安得一第,何須空腹用高心。「,一個人只有經歷過了十年的寒窗苦讀,那麼才能夠在長安的科舉考試中獲得第一名,要是你想要成為優秀的人,想要考中狀元,那麼你必修要去讀書,只要有了知識,那麼你才會有機會成為狀元。最後這兩句,可以說是描寫的更加的深刻,也更加充滿了深刻的哲理。

李紳的這首《答章孝標》,雖然通篇很是直白,可能有人會說完全沒有唐詩的那種意境,但是作一首有著深刻哲理的作品,這樣的一首詩,應當說也是最能夠打動我們。其實好的作品,並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辭藻,只需要深情的描寫便是足以。

相關焦點

  • 除了《憫農》,李紳這首詩更經典,蘊含人生大智慧!
    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答章孝標》,便是李紳的另一首經典詩作。《答章孝標》是李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章孝標是李紳的晚輩詩人,當年因為李紳的推薦,章孝標才得以考中元和十四年的進士。章孝標曾有一詩《及第後寄李紳》:「及第全勝十政官,金鞍鍍了出長安。 馬頭漸入揚州郭,為報時人洗眼看」,流露了高中後得意自矜的心理。
  • 《全唐詩》裡有唯美的一首詩,通篇一個生僻的字,卻是美得令人心醉!
    《全唐詩》一共收錄了近40000多首詩,大部分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其中一些經典的作品,更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所以想要系統性地了解唐詩,這部偉大的詩集,那自然是不容錯過。唐詩作為中國文學的一座高峰,在這一千多年來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會一直喜愛唐詩的原因。
  • 賀知章最著名的一首詩,4句話道盡他的無限鄉愁,入圍《全唐詩》
    翻開古老的詩詞書冊,透過一首首流傳千古的唐詩宋詞,體會彼時那些身為羈旅行役的詩人一生奔波名利,不得還鄉的無奈和悽涼!其中比較經典的詩詞有柳永的《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還有溫庭筠的《商山早行》。
  • 唐詩中最悲傷的一首詩,只是開頭十個字,便令人潸然淚下!
    縱觀唐代詩歌史,最為悲傷的一類詩,無疑是宮怨詩。由於封建社會,宮廷婚姻制度的不合理,皇帝一人擁有配偶可多達千人,所謂「後宮佳麗三千人」。但得寵的宮女卻少得可憐,大多數宮女只能在深宮中白白浪費光陰。所以宮怨詩中的悲傷意蘊可想而知。
  • 「酒仙」李白:且樂生前一杯酒 何須身後千載名
    一、引子——九日龍山飲安徽當塗縣東南十二裡,有一座龍山,山勢不高,蜿蜒似龍,蟠溪而臥,故得此名。古時,山上林木參天,廟宇遍布,歷代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公元762年的重陽節,病中的李白登臨龍山,與好友賞菊宴飲,寫下《九日龍山飲》。
  • 《全唐詩》中被嚴重低估的一首詩,從開篇美到結尾,值得我們一讀
    《全唐詩》是一部集大成的詩歌總集,它收錄了整個大唐的詩人作品,一共是有40000多首,裡面大部分都是經典名篇,其中有一些作品更是膾炙人口,並且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那有一些經典的詩句,我們即使是到了今天,也是依舊還會頻繁地使用,所以無論在任何時候那都是應該要靜下心來讀一讀這些詩詞,不僅能夠充實自己,另外對於自己的詞彙也是有幫助,這也就是為什麼要讀這些古詩詞的原因。
  • 晚唐無名詩人為唐玄宗辯解,寫下一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
    李白曾為他寫過《清平調三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將她的盛世美顏寫到了極致,以致後人甚至猜測詩仙對她有覬覦之心。 白居易甚至還為她寫下了一首鴻篇巨製《長恨歌》,將她和唐玄宗的愛情故事寫得纏綿悱惻,尤其是最後一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引起了千古共鳴。
  • 全唐詩中僅有他一首詩,書寫的山河破碎之感,讓人淚目
    今天說的這首詩就是寫在黃巢起義之後。作者名字叫李拯,詩的名字叫退朝望終南山。全詩如下:紫宸朝罷綴鴛鸞,丹鳳樓前駐馬看。惟有終南山色在,晴明依舊滿長安。先來介紹一下作者李拯。此時內有宦官,外有節度使割據,兩股勢力時而結盟,時而對立,而結盟與對立完全出於利益的考量。田令孜因與河中節度使王重榮不和,想把王重榮調離河中地區。王重榮不聽田令孜的命令,聯合太原李克用,一起向長安進軍。田令孜聯合靜難節度使朱玫和李昌符,卻不能抵擋王重榮、李克用,只好帶著唐僖宗逃亡到鳳翔。
  • 書城大家 | 陳尚君:《全唐詩》中的偽詩與偽好詩
    ,作《全唐詩續補遺》二十一卷,得詩逾千首。第一個原則即所謂的唐代詩歌,規定了《全唐詩》收詩之起訖時間,上限是唐開國即武德元年(618)五月,下限因十國之亡有先後,因地方之不同,有九六〇年至九七九年之不同。如果所收詩歌的創作年代是在這段時間之前或之後的,就可以被認為是偽詩。第二個原則是,它必須是詩而不是文章。第三個原則是必須用漢語創作,而非日文或中亞文字。
  • 孟郊最經典的一首七言絕句,成為了唐詩裡奉獻成語最多的一首詩
    成語有時候就是一句詩詞,例如我們常說的:」春宵一刻值千金「、「醉翁之意不在酒」、「百無一用是書生」等等這些詞彙,那麼都是詩句,只是有一些人不知道而已。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首孟郊的七言絕句,可以說是唐詩裡奉獻成語最多的一首詩,那麼這首詩,便是他的《登科後》,在這首詩裡,詩人一共為我們奉獻出了兩個成語,而且這兩個成語,也都是非常的經典,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會使用。
  • 從一首「王八」詩,看李白與王維的朋友圈有多厲害
    煮酒君「詩詞雜談」系列文章第6期:從一首"王八"詩,看李白與王維的朋友圈在我們現代漢語的語境裡,"王八"這個稱謂,是不禮貌的,每每我們聽到這兩個字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想起一些不好聽的話,但如果我們去翻《全唐詩》的話,卻能發現,有不少,寫給"王八"的詩。
  • 唐詩裡最有哲理的一首詩,出自一詩僧之手,一般人則是感悟不到!
    那麼說起唐詩最有哲理的詩,那自然要數惠禪師的這首《菩提偈》,這首詩看似上去寫得很一般,可是只要細細品來,我們則是會發現此詩,其實是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作為一位詩僧,現實生活中的據說他並不識字,但他能夠寫出如此偉大的一首詩,主要還是由於他高深的思想,以及內心的虔誠之心。
  • 這首詩原本是一首歌詞,卻收錄在《全唐詩》,作者至今成謎有爭議
    唐朝是一個盛產詩歌的時代,在那個時代裡,無論是文人雅士,還是普通一點,但是稍通點文墨的人,也都敢站出來賦詩一首,這也使得唐詩的類型多種多樣,什麼樣的題材都有,而且一些並不成名,可能是普通的詩人,他們的詩作,同樣的可與一些有名的詩人相媲美,例如胡能令,他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他原本只是一個在生活在鄉間的補鍋匠
  • 程式設計師用代碼寫的《全唐詩》,竟然是這樣的……
    從牙牙學語時候的「白毛浮綠水」到少年慕艾時代的「此物最相思」唐詩,一直陪著我們不像宋詞那樣精緻豔麗不像樂府那樣低調奢華唐詩,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氣韻穿過千年歲月,依然震撼人心一部《全唐詩》裡,有四萬多首詩也許窮盡我們一生都無法全部讀完不過,
  • 《全唐詩》一首很怪的悼亡詩,來自詩鬼李賀,一般人寫不出這種美
    「詩鬼」之稱雖然不是很雅,但卻是最適合李賀的稱號。李賀的詩既有著詩仙般奇絕的想像,又帶著濃濃的浪漫之風。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賀的一首悼亡詩,詩名《蘇小小墓》。這是《全唐詩》中一首很怪的悼亡詩,是李賀為痴情才女蘇小小所寫。蘇小小是六朝時的一位傳奇女子,死後葬在了錢塘江畔。在後世的許多年中,文壇有不少詩人都曾為她寫過詩,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李賀這首。
  • 【用日語讀唐詩】王之渙——出塞
    【用日語讀唐詩】王之渙——出塞 2016年04月11日11:08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一起來欣賞其中的奧妙吧。
  • 唐詩裡最有個性的兩首詩,描寫的很是諷刺,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
    這其中特別是唐詩,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最終發展成了一門高深的學問,很多的文人都在那個時代致力於唐詩的創作。縱觀整個唐朝那就是一個盛產詩歌的時代,很多的文人士大夫,都能夠寫詩,而且據說當時的科舉考試除了考試儒家的經典之外,那就是要考唐詩,往往一個人可能詩寫得好,那麼就很有可能高中,最終當官,進入唐朝的政治中心,從而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妙絕千古,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在返回洛陽的途中,他有感而發,寫下了生平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妙絕千古,卻落選《唐詩三百首》。這首詩名為《金銅仙人辭漢歌》。2.這四句將金銅仙人擬人化,既賦予了它浪漫傳奇的色彩,又蒙上了一層悲傷的面紗,可謂是一箭雙鵰。最後的四句是詩歌的第三層,寫的是金銅仙人離開漢宮,前往洛陽途中的情景,悽涼悲憤,也是詩人自身的寫照。
  • 《唐詩三百首鑑賞》(1—18章)張若虛 王績 王勃 賀知章 陳子昂
    王勃的著述很多,曾撰有《漢書指瑕》十卷,《周易發揮》五卷,《次論語》十卷,《舟中纂序》五卷等,但都已佚失。現存有《王子安集》,收錄有詩、賦、文、序等,詩文多為五律。王勃主張文學實用,他一改上官儀綺麗的詩作風格,創作「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的詩文,對扭轉當時詩文綺靡風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唐代無名詩人不幸落第,寫下一首唯美思鄉詩,驚豔了千年時光!
    就像在歷史上只留下一首詩或者一首詞的無名詩人一樣,熱鬧都是後人的,孤獨卻是他們自己的。今天,筆者要與大家分享的這首唐詩,其作者就是一位無名詩人。然而,這首詩作卻揚名後世,流傳至今。其中的一句點睛之筆「一樹梨花一溪月」真的好美。你知道出自哪首詩嗎?你能背出全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