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嚴懲學術不端
2020年,多家國內外期刊雜誌紛紛撤稿一些存在嚴重學術不端的論文,例如:4月份,國際著名出版社Springer旗下期刊宣布撤稿33篇論文,在此批被撤稿論文的名單中,發現了大量中國學者和高校的身影,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武漢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計量大學等等高校,相比國外SCI期刊的撤稿原因,近日國內四川省計算機研究院主辦的《計算機應用研究》雜誌官網發布《對2017年第12期涉學術不端文章的處理公告》,這次撤稿,主要是雜誌方受到「群眾」舉報,發現該篇論文就是簡單地把英文翻譯為中文就獲得了中文期刊的發行,屬於明目張胆的學術造假,3名作者還不同單位,屬於集體造假。無論是國外SCI期刊,還是國內中文期刊撤稿的論文,其中很多科研論文都涉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對數量眾多的學術造假和學術不端,5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京舉行新聞發布會,科技部部長發布會上對於加強科技界的作風和學風建設提出很多建議,簡單明了的一句話:學術不端違規人員,其不當所獲學位、職稱、獎勵獎金全部清退,一切歸零!
加強團隊合作,減少灌水論文
在此次發布會上,提倡正確的科研導向,加強團隊合作,不唯各類人才帽子,建議國內科研人員加強團隊合作,突出「甘為人梯、桃李天下」的高尚風範。多講貢獻,少講得失,努力在科技事業的發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國家的繁榮昌盛中實現個人的價值。目前國內每年發表的論文數量已經超越了美國位居全球第一,然而很多科研論文涉嫌為發論文而發,甚至存在大量學術不端和造假的行為,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國內的科研團隊的署名不規範,最後造成責任不明確,很多涉嫌學術不端的帽子人才,其實並沒有參與一些學術造假的論文中,但論文有署名,他就應該負責,畢竟署名權就是責任權!科研論文不以數量為勝,而是以質量和創新性為主
向閔乃本院士學習
此次會議上,倡導國內的科研學者應給具備「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劍」的專注精神,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劍的代表就是南京大學著名教授閔乃本院士,雖然閔乃本院士已經去世,但是他「甘坐學術冷板凳,十年磨一劍」的精神至今激勵著很多後來者,就像閔乃本院士說的那樣:「科研成果或是為零,或是為一,一百步走完了九九點九步,仍然無法得到準確的結論」,這句話就是讓科研學者應該具有嚴謹的科研精神,不要一葉障目,把研究真正做透,做明白,真正的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投入的事情!
希望科技部一切歸零的精神,可以讓國內科研風氣好轉,目前國內科研造假的懲罰過於寬鬆,是造成很多科研人員鋌而走險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