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貓傳》日文翻譯談中日文化交流:盛唐的開放對日本影響巨大

2020-12-11 北晚新視覺網

一部電影還是需要用世界可以接受的方式推廣出去,這聯繫到怎樣講好中國故事的問題。這需要,同時引進其他民族文化的精華,進行融合,才顯示出開放的大唐想像,激發觀眾的大唐想像。


電影《妖貓傳》日文海報

日本對中國,對大唐的憧憬,和絲綢之路是分不開的

刈間文俊(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我是專門研究中國電影的,專業是中國電影史。我講的內容是中國的電影音樂,重點是《妖貓傳》,就是開放的大唐想像和《妖貓傳》。

電影和音樂是分不開的,因為電影是綜合性的藝術。有些電影,裡面的插曲或主題樂也有自己的生命。比如說1934年《漁光曲》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成了首部獲得國際榮譽的作品。這首曲子傳到日本有一定的影響,我學中文的時候也學唱的。

還有《冰山上的來客》,一部和絲綢之路有關的中國電影,是1963年趙心水導演的,其主題歌是由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民歌改編而來。1978年在東京舉辦第二屆中國電影節的時候放映過。1978年對兩國來說非常重要,是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年,今年是40周年。那一年放映《冰山上的來客》,給日本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這首歌,雖然當時受國際形勢的限制,日本人無法到這個地方,但是我們觀看這個電影,激發了對西域的想像力,印象特別深。對我個人也非常難忘,因為這個電影是我翻譯的,主題歌的歌詞也還記得,雖然不大會唱,但一聽這首曲子就覺得親切。

說起日本和西域的關係,日本從古代到現代一直有對大唐的想像和憧憬。從630年到895年,260年間,日本的貴族時代一共派了19次使節到中國來,每次派的多達100人以上,最多是500人。那時非常危險,能活著回來的人也不多,但是日本還是派使節,來中國學習中國文化,帶回很多東西,從中國引進唐朝典章律令,推動日本社會制度的革新,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的藝術水平。可以說,絲綢之路的東端延長到日本。

當時的長安是世界的中心,唐朝文化就是凝聚世界文化的精華,當然包括佛教在內。這一段歷史,我們日本一直都忘不了。日本對長安的憧憬,直接連接西域,也連接世界。一提長安、大唐,我們就聯想到開放性,因為日本是通過大唐,通過長安連接世界的。對於日本這樣一個島國,雖然有相當濃重的島國的封鎖意識,但是同時又嚮往要衝破島國的封鎖意識,是有這個強烈的願望的。

現在日本對西域的憧憬以及所樹立起來的開放的中國想像,這個突破點在哪兒呢?就在1980年。1980年日本和中國合拍一部紀錄片《絲綢之路》。它的拍攝作為一種國家行為,在規模上代表了當時所能達到的紀錄片製作的最高水平,參與攝製的日方NHK電視臺是新中國建國以來第一家被允許進入中國腹地,進行紀錄片拍攝的電視臺。1978年10月鄧小平先生訪問日本——當年8月兩國締結了和平友好條約,10月份交換公文,鄧小平先生特意選在這個時候訪問日本,和福田赳夫總理交換公文。他從東京到大阪坐新幹線的時候,日方電視臺派人在車上直接找鄧小平先生的秘書遞給他拍攝申請,年底得到許可。1979年8月在西安的兵馬俑博物館開拍,對日方來說,長安就是絲綢之路的出發點,一定要從長安開拍。當時日方的項目負責人留下筆記說,1972年以來醞釀7年的夢想終於實現了,這表明1972年兩國恢復邦交,日方就有夢想要拍絲綢之路。可以看出來,日本對中國、對大唐的憧憬,是和絲綢之路分不開的。70年代恢復邦交的時候,日本對中國的了解不多,有了這部紀錄片《絲綢之路》,日本國內就樹立起一個新的中國形象,就是開放的中國。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日合拍紀錄片《絲綢之路》海報

當年好幾位日本著名作家和學者,特意到現場,到西域,直接參與拍攝。他們寫了旅遊記,都成了暢銷書,一直到現在還受歡迎。這也說明,日本文學從奈良平安時代以來,一直有連綿不斷的大唐想像,對大唐的憧憬,和西域想像結合在一起。參加這個節目的作家就是體現了這個從古到今的日本文學傳統。

這部《絲綢之路》紀錄片,還是離不開音樂。它的主題曲,由喜多郎作曲,銷售量達到數百萬之多,到現在還有市場。喜多郎曾經說過,我可以用合成器創造海洋、冬天的海洋,夏天的沙灘。他用這個方式激發了人們對西域的想像,也樹立了開放的中國形象,這個音樂一直保持著長久的生命力。

還有一部日本電影連接西域,是1980年的《天平之甍》。這是日本首部在中國拍外景,尤其是在敦煌拍景的電影。唐朝時期揚州的鑑真和尚到日本,他對日本的貢獻一直留在日本人心裡,這部電影描寫鑑真和尚東渡的故事,不僅僅是拍攝揚州、西安,還特意到敦煌來拍,因為日本對長安的憧憬還是離不開西域。這部電影也激發了人們對西域的想像。

我非常高興,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又呈現了一個開放的大唐形象。我也很榮幸,有機會負責《妖貓傳》日文版的翻譯工作。看劇本的時候,我真佩服導演的勇氣。這部電影是根據日本夢枕貘的小說而改編,以一隻會說人話的貓為主線,展開一段有關楊貴妃的故事。有一個特點令人矚目,電影一開始沒過多少分鐘,白樂天和空海,兩個人很自然的攜起手來,進行合作。這和1980年的《天平之甍》不同,那部電影中過了半個鐘頭日本和尚們都沒到中國,還在再現旅途的艱難。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年,白樂天和空海,電影一開始就攜手合作,這就是這40年的變化,現在中國人和外國人很自然的合作,一起工作,已經相當普遍,觀眾都可以接受。因為現實已變成這樣了。這部電影也反映這個新局面。白樂天和空海也是一個很好的搭檔,白樂天代表感性,空海代表理性,這麼好的搭檔,我真期待第二部呢。

以鑑真東渡為題材的《天平之甍》海報

電影裡還有一位人物李白。李白才氣縱橫,敢想敢說。有一段對白,楊貴妃說:「大唐有你才偉大」。大唐的開放性,表現在這一點。還有一位阿部仲麻呂,作為遣唐使來到長安,參加科舉,受到唐玄宗的重用,最後沒有回日本。他是李白的朋友,也留下了很多佳話。阿部的存在也證明大唐的開放性。還有一個角色值得注意,我沒想到陳導敢起用張榕容,歷來演楊貴妃的都是當代有代表性的演員,而起用中法混血演員來飾演楊貴妃是破天荒的。我先擔心中國的觀眾能否接受,但是我估計錯了,當今觀眾都能接受,我覺得中國的風氣確實變了。陳凱歌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也談過,大唐的長安為詩人之城市,那時候文化包容萬象,而且日本、韓國、中東來的外國人也能擔任官職。

如此開放的大唐,用什麼樣的音樂來表現最合適?我又沒想到,最後起用的是日本的RADWIMPS,動畫片《你的名字》的音樂就由他們創作。陳導說過,《妖貓傳》是一部等於暴風雨式的、有激情的作品,電影的主題歌就如暴雨過後的彩虹,彩虹不會被暴風雨動搖,用寧靜的美充滿這焦爛的世界。陳導為什麼選擇這樣的音樂,我又聯想到了紀錄片《絲綢之路》和喜多郎的音樂。

一部電影還是需要用世界可以接受的方式推廣出去,這聯繫到怎樣講好中國故事的問題。這需要,同時引進其他民族文化的精華,進行融合,才顯示出開放的大唐想像,激發觀眾的大唐想像。這部電影在日本從今年2月底開始放,放到5月份,連續三個多月,觀眾人數達到260萬人,我相信這部電影會在日本重新樹立開放的中國形象的。

(原標題:絲路上的音樂交響)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2018

相關焦點

  • 《妖貓傳》曝日文配音預告!陣容超豪華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訊 日文配音版《空海:美豔王妃之謎》(《妖貓傳》日本片名)預告來啦!來看看白樂天和楊貴妃說起日語來是什麼感覺。(從左至右,依次為寬一郎,東出昌大,高橋一生,吉田羊,尾形一成)  另外,這款預告中還插入了日本限定版插曲《Shape Of Miracle》,同樣由主題曲《Mountain Top》演唱者搖滾樂隊RADWIMPS演唱。
  • 從早年間《追捕》到近年《妖貓傳》 中日電影有何互鑑與影響?
    2018年大事不斷,其中之一,便是中日關係的解凍與回暖。圍繞著中日邦交正常化46周年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紀念所進行的各種文化交流活動,讓人們充分感受到中日關係這一年的「小陽春」。久違的日本電影,不僅重又回歸影院,今年的北京、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還都出現了日本電影的專題。
  • 《天平之甍》:日本人以小說筆法再現大唐,中日文化交流的藍圖
    《天平之甍》是日本作家井上靖,據奈良時代的著名文人淡海三船所著《唐大和上東徵傳》為藍本,以小說筆法寫成的一部文學作品。通過日本留學僧戒融、榮叡等赴唐邀聘名僧鑑真赴日傳教,及鑑真六渡日本傳播中國文化的動人歷史故事,藝術地再現了中日兩國悠久的文化交流史,成為當代日本文學名作之一。
  • 《妖貓傳》上映以來一直被好評!良心大作值得觀看
    網友們對於最近上映的電影是不是很好呢,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盛唐。《妖貓傳》正是中日合作之下,結合本土追尋和異域之眼共同描繪出的一個盛唐幻象,它的華彩之處便是那場極樂之宴。既有改編自日本成功影視作品的《麻煩家族》《嫌疑人X的獻身》《追捕》《深夜食堂》,也有從日本小說改編而來的《夏天19歲的肖像》《妖貓傳》《解憂雜貨鋪》等等。《妖貓傳》票房破五億,在《妖貓傳》中飾演春琴的張雨綺微博髮長文,與網友分享她的心得感受。張雨綺表示她之所以會選擇出演春琴這個角色,是因為「這個人物本身打動了我」。
  • 《妖貓傳》日文配音陣容公開 高橋一生詮釋白樂天
    《妖貓傳》日文配音陣容公開 高橋一生詮釋白樂天 時間:2017.12.1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Lecea
  • 《妖貓傳》的錢都花在了哪?
    陳凱歌導演的奇幻電影《妖貓傳》定檔12月22日,在新發布的日本版海報中,醒目的寫著「總製作費高達150億日元」。在日本,10億日元就算高成本了,而150億日元,折算成人民幣9.7億,放在中國電影市場也算是大投資了。
  •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文化對現今日本的影響
    該劇改編自作家馬伯庸的小說,當屬今夏熱播第一電視劇,豆瓣評分高達8.6分,通過這部劇,給我們展示了盛唐時的狀況,說到盛唐,不得不提及我們的鄰國日本,在日本可以看到很多盛唐時的影子。從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約264年的時間裡,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
  • 豪送1億電影票,全球發行的《妖貓傳》如何回收成本?
    2016年8月5號,《妖貓傳》正式開機,一直拍到2017年1月。據《妖貓傳》出品方新麗電影CEO李寧透露,中國唐城的實際投資方為襄陽智谷文化開發有限公司,新麗與陳凱歌方面與其是純項目合作,並未參與投資。
  • 魔幻巨製《妖貓傳》持續熱映 原著小說登陸書旗APP
    經過陳凱歌六年磨礪,由黃軒、染谷將太、張雨綺等中日知名演員實力演繹的《妖貓傳》上映13天便斬獲近五億元票房,觀眾盛讚這部電影展現出了盛唐時期的浪漫與傳奇。與此同時, 電影的原著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也登陸書旗小說APP,粉絲們也可以體驗到電影和小說中人物命運的不同結局。
  • 陳凱歌《妖貓傳》發布場景概念圖 盛唐風美景手繪風格 節氣主題...
    時光網訊 自2017年伊始,電影《妖貓傳》便於每個節氣當日曝光一張詩香氣十足的意象手繪海報。4月20日正值穀雨,這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妖貓傳》節氣海報集體亮相,各具特色之餘還充滿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含蓄幽靜之美,意韻深長。
  • 日本僑報社社長:要嚴把關出好書 為中日交流注入正能量
    社長張景子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嚴把關、出好書,踏踏實實搞出版,一心一意作溝通中日的橋梁。創辦於1996年的日本僑報社從1998年開始涉足出版業務,經過20多年的發展,日本僑報社已經成為推動中日出版合作、舉辦各類中日交流活動的重要民間文化機構。日前,記者來到位於東京都池袋區的日本僑報社,採訪了社長張景子博士。
  • 【聚點日文】| 日本文化經濟學院組織師生觀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盛況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引起了強烈反響,我院師生為改革開放40年來的輝煌成就感到驕傲,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學院黨委書記馬少輝說談到,改革是唯一出路,發展才是硬道理。這是4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帶給日文學院上下最深的感受,也是推進學院學科和專業建設一以貫之的理念。40多年來,日語專業始終圍繞著改革開放這四個字來進行發展。
  • 2020年首屆線上中日機器翻譯論壇圓滿落幕
    中新社·華輿訊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2020年5月29日北京時間20點(東京時間21點),首屆線上中日機器翻譯論壇通過網絡會議軟體舉行,在與會者歷經兩個小時的熱烈討論與交流中,本次論壇圓滿落幕。本屆論壇由小牛翻譯、哲賢翻譯、日本莫邦富事務所、東日本漢語教師協會聯合主辦,日本《中文導報》、中國《猗園瀛談》協辦,來自中日兩國的翻譯領域專家學者及從業人員近200人參加了此次線上會議,共同探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讓機器翻譯更好地服務中日兩國的文化與經濟交流。
  • 《日文圖書漢譯出版史》:近代以來向日本學習的一個總結
    他說,田雁所著《日文圖書漢譯出版史》是一部全方位展示日文圖書近現代以來被中國出版界、學術界引進翻譯的完整的史實概述,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際輸出,是一個很好的紀念。田雁在發言中說,這本書是對近代以來中國人如何向日本學習的一個總結。
  • 「中日翻譯華文教育論壇」在日本東京舉行
    中國僑網9月25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日前,一個題為「中日翻譯華文教育論壇」在東京千代田教育集團本部會館舉辦。本次論壇是由中日翻譯家協會、日本華文文學筆會、一般社團法人日本國際教育機構評議會主辦的一次學術性論壇。與會者近70人,大都為目前從事中日翻譯者和華文教育者以及精通中文的日本友好人士等。中日翻譯家協會金曉明會長主持會議 (來源:日本中文導報)  本次論壇由中日翻譯家協會金曉明會長主持。金會長在發言中為論壇定下學術基調:對於中日翻譯者來說,中文和日文如同鳥之兩翼,不可偏廢。
  • 長安十二時辰PK妖貓傳,曹盾和陳凱歌的鏡頭盛唐有何區別?
    縱觀近年來讓人眼前一亮的長安故事,陳凱歌鏡頭下的《妖貓傳》也當算是精品。為一部電影,建一座城,實景實拍,沉甸甸的影像質感還原於歷史故事之中,也體現了匠心精神。那麼,看過《妖貓傳》之後,再觀《長安十二時辰》,陳凱歌和曹盾鏡頭下的長安究竟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一同要敘敘。
  • 日本友人助力中日黃檗文化交流
    日本友人助力中日黃檗文化交流 2016-12-05 17:25:41會議還通過決定,聘請日中協會理事長白西紳一郎等日本友好人士出任該本顧問等職務,共同為中日黃檗文化交流貢獻力量。  日中協會是日本七大日中友好團體之一。理事長白西紳一郎多年來一直奔走於中日兩國之間,為促進中日兩國友好關係發展而不辭辛勞,至今已訪華500多次。  白西紳一郎致辭時說,日中兩國一衣帶水,要做世世代代友好的好鄰居、好夥伴。
  • 日本漢學家:中日間應該相互關注彼此的優點
    人民網東京12月19日(木村雄太)飯塚容是日本著名的漢學家,現任日本中央大學文學部教授,他從大學時代開始翻譯中國文學,迄今已經翻譯過40多位中國作家的80多部作品,為中國文化在日本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貢獻。
  • 陳凱歌飈英文暢談《妖貓傳》 建城種樹耗時六年 "單身汪...
    陳凱歌坦言,自己十分推崇唐代的文化,因而將影片設定在盛唐:「當我回望唐代,我非常震驚,不僅因為它的強盛和文明,更因為那時的文化包容萬象,很多外國人居住在當時的都城長安,長安城人口有二百萬,我認為它不僅是亞洲的中心,也是國際大都市。人們享有高度的自由,這就是為什麼長安城裡住的詩人就有一萬多。
  • 《妖貓傳》空海,日本最會演戲的小鮮肉:中文不是人類能學會的!
    《庸才》除了演員間的配合較量,染谷的中文臺詞是另一大難題,除了《妖貓傳》劇組的翻譯,他沒有帶任何助理。聊到這裡,他甚至很可愛地形容中國話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攻克了中文這一關,染谷還要面對如何理解電影龐大的主題和感受唐詩這些獨特的中華文化。「也正是因為詩歌、傳說這些抽象性的東西,在增加演員的想像力之上,能夠在努力的基礎上進行更好的表現。」正如《霸王別離》裡程蝶衣對楚霸王和虞姬之間忠貞不渝的愛情的渴望想像,在《妖貓傳》裡要傳達的則是空海和白居易對楊貴妃的追溯和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