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著力打造多元解紛新模式

2020-09-07 湖北高院

9月1日下午,在最高人民法院組織召開的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上,省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遊勸榮作了交流發言,以「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著力打造多元解紛新模式」為題,匯報了近年來湖北法院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與實踐探索。

湖北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主動爭取黨委領導政府支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的做法,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姜偉副院長現場點評指出,湖北法院採取「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模式,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並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大戰大考中經受住了考驗,最大限度滿足了防疫期間人民群眾司法需求,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貢獻了司法力量。

湖北法院的主要做法

一是引入社會力量快速調處糾紛。堅持「請進來」,按照專業化、集成化、一體化的思路,把各類社會調解資源匯聚到法院,由法院主導形成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全省128個法院依託訴訟服務中心和人民法院調解網,建成集立案登記、調解速裁、信訪接待、訴訟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訴調對接平臺,通過專設人民調解室、律師調解室,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調解員和律師進駐開展調解工作,在婚姻家庭、勞動爭議、保險理賠、醫療衛生、物業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糾紛易發多發領域,共建一站式糾紛聯動化解服務平臺,形成「法院+工會」「法院+婦聯」「法院+保險」等「1+N」的多元解紛模式,並深化「分調裁審」改革,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讓進入法院的矛盾糾紛快速化解。去年8月以來,全省法院通過調解、速裁、快審等模式解決糾紛66569件。孝感法院爭取25個調解組織進駐訴訟服務中心,參與訴前、訴中調解,其加強婚姻家庭糾紛調解的成功做法,寫入了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二是推動資源整合參與訴源治理。針對司法實踐中調解力量難統籌、調解組織難管理、調解經費難保障的問題,湖北高院積極探索「走出去」的多元解紛模式,提出「黨委領導、政府支持、部門主導、司法行政部門管理、法院對接」的思路,由黨委主要領導出徵掛帥,政府出資興建統一的人民調解中心,相關職能部門、調解組織入駐,運行經費由財政保障,日常管理由司法行政部門負責,法院則在中心設立法官工作室、建設科技法庭、派駐快審團隊,通過統一受理窗口、共享調解場所、融合調解力量、匯集專家資源、集約管理人員,建成訴調無縫對接快速通道,為人民群眾提供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超市」,努力形成「社會調解在先,法院訴訟在後」的遞進式矛盾糾紛分層過濾體系,在方便群眾訴訟的同時,把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目前,該模式已在全省推廣,鹹寧、宜昌、荊門、黃岡、孝感等地人民調解中心陸續投入運行,其中鹹寧市人民調解中心建設經驗入選湖北2019年度「十大法治創新案例」,受到司法部、團中央、中國法學會等各方高度關注,並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周強院長的批示肯定。


三是運用一站式建設成果力助疫後重振。充分運用司法手段,全力以赴維護社會穩定,千方百計服務復工復產,主動擔起優化營商環境的政治責任、法治責任,為湖北疫後重振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保障。

遊勸榮院長在座談會上表示,下一步,湖北法院將認真落實最高人民法院工作部署,貫徹此次會議精神,堅持把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作為人民法院融入省域、市域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進一步深化一站式建設,努力推動訴訟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

相關焦點

  • 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湖北法院著力打造多元解紛新模式
    9月1日,在最高人民法院組織召開的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上,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遊勸榮作了交流發言,以「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著力打造多元解紛新模式」為題,匯報了近年來湖北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與實踐探索。
  • 廣東高院發布多元解紛改革案例
    8月24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六個多元解紛專題改革案例。案例包括整合各方資源促進糾紛分類化解;深化科技引領優化司法確認程序;創建和解中心提升專業調解水平;分類精細管理培育高水平調解員;打造跨境平臺創新爭議多元化解;源頭減少訴訟增量助力市域社會治理。
  • 本市法院系統構建「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
    近年來,天津法院系統認真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五大平臺」,積極構建符合天津實際的「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突出「對接」「聯動」,著力打造訴前多元解紛平臺。
  • 「一站式」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 ——高臺法院走出多元解紛新路子
    「一站式」融入社會治理大格局 ——高臺法院走出多元解紛新路子 2020-11-17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元解紛提質增效 訴訟服務轉型升級
    多元解紛提質增效訴訟服務轉型升級 近年來,錫林浩特市人民法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 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的意見》要求,堅持從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出發,以「集約高效、多元解紛、便民利民、智慧精準、開放互動、交融共享」為目標,緊緊依靠市委領導和政府支持,創新多元調解模式,強化訴訟服務功能,推動形成分層遞進、繁簡結合、銜接配套的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全面建設立體化、集約化、信息化的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快捷的糾紛解決渠道和一站式高品質的訴訟服務,全方位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多元解紛改革案例——東莞中院:構建「1+2+3」多元解紛新模式
    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構建「1+2+3」多元解紛新模式標準化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場所,在法院建立了婚姻家庭、道路交通、勞動爭議、醫療、金融、智慧財產權等專業化調解工作室,以及以法官、調解員個人命名的調解工作室。在律師事務所推廣設立律師調解工作室。建設一站式線上調解平臺。
  • 翁牛特旗法院創新多元解紛「加減乘除法」
    □ 張雲峰  2018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人民法院(以下簡稱翁旗法院)黨組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新模式,創新多元解紛「加減乘除法」,有效破解了涉訴信訪量居高不下、矛盾糾紛易發多發等難題
  • 洛大雨:以創新思維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
    黑龍江大慶兩級法院始終堅持以創新思維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在黨委領導和政府支持下,推動調解責任向基層組織延伸、調解網絡向重點領域延伸、調解資源向特色品牌延伸、調解方法向線上融合延伸,形成「源頭預防為先、非訴機制在前、法院裁判終局」為核心的多元解紛工作格局。
  • 興寧區法院喜獲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
    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是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建設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舉措。近年來,興寧區法院認真貫徹《最高人民法院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的意見》精神,在上級法院的悉心指導,在城區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按照「集約高效、多元解紛、便民利民、智慧精準、開放互動、交融共享」的現代訴訟服務體系目標要求,大力推進訴訟服務中心現代化建設,促進訴訟服務從後臺到前臺、從分散到集中、從立體化到智能化,為群眾提供便捷、舒適、優質、智能化的訴訟服務
  • 法庫法院獲評「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法院100家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予以通報表揚,法庫縣人民法院位列其中,這是對法庫縣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肯定和激勵。,切實將「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挺在前面,主動融入黨委領導的社會治理體系,在多數基層法院案件激增的情況下,受理案件呈漸次遞減態勢,促進審判執行全面提速增效,訴訟服務指導中心信息平臺質效評估得分始終處在遼寧基層法院前列。
  • 【群眾需求在哪裡 訴訟服務就到哪裡】宜賓法院紮實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8月14日,宜賓中院聯合翠屏區法院舉行「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新聞通氣會和法院開放日活動,通報「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邀請媒體記者、人大代表參觀訴訟服務中心、訴非銜接中心、觀看專題片並聽取意見建議。
  • 輝南縣人民法院深化多元解紛新模式
    輝南縣人民法院牢牢把握司法改革契機,踐行楓橋經驗,不斷探索,深度參與創新社會管理,融入多元化調解方式,多措並舉,進一步強化訴源治理、多元解紛工作。創設訴前分流體制訴訟服務中心設立訴前程序分流員、訴前調解團隊,與訴訟服務中心速裁審判團隊的法官建立1+1+1模式,因案施策,對症下藥,推進訴源治理工作的開展,著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 明溪法院打造解紛「快車道」
    近年來,明溪縣人民法院高度重視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工作,對標最高法院關於「一站式」建設的意見,結合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與訴訟服務中心升級版建設,精準發力、補齊短板,著力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紛與訴訟服務體系建設。一盤棋:聯動合力化糾紛「太感謝法官了,沒想到我們的徵地糾紛這麼快就化解了,我們已經拿到補償款了。」
  • 重慶一中院:「高校+法院」,助力多元解紛
    為豐富「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力量,9月4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召開專場新聞發布會,與西南政法大學勞動社會保障法制研究中心合作搭建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此舉系重慶法院系統創新性嘗試。同時,該院引入專業行業調解力量搭建8大平臺,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手段,助推多元解紛工作取得實效。01「高校+法院」升級解紛力量據介紹,西南政法大學勞動社會保障法制研究中心現有專職研究成員12人,兼職研究員20多人,研究人員均為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和訴訟領域的理論專家和實務踐行者。
  • 《中國審判》雜誌宣傳報導我市法院多元解紛工作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兩級法院自覺地把法院工作置於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去謀劃,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為重點,以「無訟」社區、「無訟」村屯創建為契機,積極推進「訴源」治理。近日,《中國審判》雜誌對齊齊哈爾法院的多元解紛工作進行了專題報導……
  • 市第一法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建設,獲最高人民法院表揚
    為鼓勵先進、激勵隊伍,深入推動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對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予以通報表揚,100家法院獲表揚,其中包括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
  • 重慶:引入8大平臺力量 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
    成本高、耗時長……為讓老百姓更便捷地解決糾紛,近一年來,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通過引入銀行、保險、證券、高新技術企業等8大平臺力量,多方聯動,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一站式」多元解紛,就是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加快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促進矛盾糾紛多渠道化解。
  • 盤州法院全力構建多元解紛體系 有效增強多元解紛合力
    為實現讓人民群眾參與訴訟、解決糾紛更加便利的目標,盤州市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機制、定規則、搭平臺、推運用」四個環節為重點,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新時代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構建中國特色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模式。
  • 山西多元解紛平臺正式亮相
    人民法院報訊 (記者 丁國華)7月30日,由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與省公安廳、省司法廳共同開發、搭建、應用的多元解紛平臺在山西正式亮相。日前,山西高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聯合出臺《多元解紛平臺應用工作機制》《多元解紛平臺對接應用方案》《多元解紛平臺對接業務規範指引》《多元解紛平臺對接技術規範指引》等4個規範性文件,細化分解職責任務,統籌整合資源,形成解紛合力,推動平臺深度應用,構建最大限度滿足群眾多元解紛需求的「大平臺」。
  • 努力打造高水平一站式多元解紛網格
    面對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司法需求,梅河口市人民法院不斷深化訴源治理,依託三個派出法庭——曙光法庭、山城法庭、海龍法庭以及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貼近群眾的優勢,積極探索多元化解糾紛解決機制,試行「分調裁審+多元解紛」改革,強化訴訟服務中心實質化運行,加強司法協作,創新普法方式,化糾紛於訴外,止糾紛於訴內,構建訴源治理新格局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