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是否應該支持早早將孩子送出國門?提供一些孩子遊學的建議

2020-12-13 徐文聊育兒

在前幾天《錢江晚報》登了一則新聞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引起來廣泛討論,新聞是這樣,杭州有個媽媽,他孩子所讀的學校每年都會組織孩子進行一次出國遊學團。

但是一次出國遊學的費用竟然達到了3萬元,這是她三個月工資啊,所以她從來沒讓孩子參加過出國遊學。可是今年暑假她做出決定,參加出國遊學,因為媽媽發現,小學六年過去全班只有孩子自己沒有出過國。

每次遊學回來,全班都會聚在一起討論遊學的趣事和心得,孩子是懂事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家庭條件所以也沒有哭鬧著參加,但是在小學六年級最後一次遊學的機會,他想了卻這個心願,爸爸媽媽得知後覺得孩子挺委屈的,於是下定決心,最終參加這場遊學。

根據《2018中國國際遊學行業發展報告》中的數據,我國越來越多的家庭願意花費金錢讓孩子參加國際遊學,並且遊學項目更加偏向低齡化,根據調查有58.2%的家長樂意讓僅上小學或是幼兒園的孩子出國遊學,相比於2015年,這足足翻了兩翻。

並且如今的家長不在滿足與假期時候讓孩子去遊學,而選擇直接讓孩子在國外讀書一段時間,那麼,是不是出國遊學更有利於孩子的發展呢?家長是否應該支持早早將孩子送出國門呢?

一,讓孩子出國遊學的好處

想要弄清楚出國遊學的問題,就要綜合的看待問題,不能只強調壞處,而忽視優點。

1、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的語言環境

我們日常所學的英語,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語言,出國遊學可以讓孩子擁有英語交流的機會,並且外國同樣重視教育。

例如在美國遊學的孩子,美國老師講述課程的時候,肯定是使用英語,而我們也知道,孩子越小,學習語言的能力也就越強,孩子在這種英語環境下成長,肯定會為孩子打下良好的英語基礎。

並且孩子可以真正了解到外國的風水人情,可以學習到外國的文化,讓孩子擁有更廣闊的視野,並且小的時候在外國遊學,很多家長都是在為孩子以後在外國留學做準備,讓孩子先適應國外的環境,並且小時候在國外遊學一年,可以成為孩子留學申請的加分項。

2、國外的教育環境。

我們中國的填鴨式教育,以分數作為最終的衡量標準,高考也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差之一分,失之千裡,為了最後的戰役能取得優異的成績,所以讓孩子從小就一直學習,這其中的辛苦與壓力家都應該都清楚,國內的教育壓力是如今很多父母選擇把孩子送到國外學校進行遊學的重要因素。

例如清邁的國際學校,就沒有那麼大的升學壓力,相當於中國的教育,清邁的教育環境更加寬鬆,以平和的心態去教育孩子。

根據採訪一些去遊學的家長,他們說,這裡的環境要好的多,自己也不用太過操心於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會再出現之前吼著孩子去完成家庭作業的現象。

所以對孩子發脾氣的次數也少了很多,並且最重要的是,這裡的教育方式是進行自然教育,主張讓孩子注重保持理性,追求內心的真善美,與我國的教育氛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3、課程的設置是對體育運動的重視。

我相信很多孩子的體育課,總是會在臨近考試的時候,被數學老師,英語考試等科目的老師霸佔,不僅是體育,只要是面臨考試,體育,音樂,美術,微機等與考試無關的科目,都要統統讓步給文化課,讓孩子補習文化課知識。

但是在歐美的國家卻十分重視孩子的體育鍛鍊,我們所看到NBA許多籃球明顯都是校園走出來的,這與國外的教育理念是分不開的,在清邁PREM學校的課程是這樣安排的。

孩子在上午和中國的孩子一樣需要在教室裡上課,但是孩子在下午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喜好做些外出運動,你可以在足球場上奔跑,當然也可以去進行一場酣暢淋漓的籃球比賽,也可以打兵兵球,羽毛球等等,總有一款運動讓你留下開心的汗水。

根據研究表明,有運動習慣的人會有充足的精力,並且隨著運動身體和頭腦都會變得靈活,很多做投行的精英,就算為了工作加班到了凌晨,自己也會早五點的時候起床去健身房鍛鍊,而不是補覺,這樣能保證一天精力充沛,頭腦靈活,所以說運動對孩子的身體和頭腦的發展都十分有益,俗話也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身體不好那麼用什麼去拼搏自己的事業?

我們觀看一下國內的孩子,在強大的學業壓力之下,很多孩子都無法進行長時間的運動,所以身體素質比較差,更容易生病,孩子的關節發育不足,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身體發育的更好,會讓孩子吃些營養品,吃些鈣片,但不去鼓勵孩子多運動。

二、讓孩子遊學的負面影響。

凡是都有利弊,我們看到遊學對孩子好處的同時,也要辯證的看到出國遊學所帶的負面影響。

1、增大家長的經濟壓力。

這也是最直接,最現實的一點,從文章的開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在暑假的時候遊學一次,就要花費3萬元,更別說要在國外遊學一年要花費的多少錢了,如果選擇一個物價較低的地區,可能會花費少一點,但同樣也會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不只是學費,把孩子送國外讀書,還需要家長來陪讀,陪讀就要租房子,還有生活費等等,如果是在清邁這樣的城市,父母和孩子在清邁生活一年大致要花費20~30萬人民幣。如果你家的是雙胞胎,那麼這個費用大致就要翻一番了。

在此看來,去國外遊學,一般家庭是吃不消的,在如此高的費用面前,許多家長只能望而卻步。並且如果媽媽選擇陪讀,那麼經濟來源就要靠爸爸來支持,這也會給爸爸造成更多的壓力。

2、錯過了學習漢語的最佳時期。

漢語是我們國家的語言,孩子在小的時候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家長想要讓孩子在國外生活一年,孩子的英語會隨著,環境的發展得到較好的提升。

但是孩子的漢語水平卻是會遭到滯緩,為了學習英文放棄了對漢語的理解是不明智的,隨著我國科技的提升,經濟水平也隨之水漲船高,相信學習漢語不僅孩子的發展很重要,也會對世界的發展很重要。

3、對陪讀的媽媽事業產生影響。

龍應臺曾說:你知道嗎?象棋裡頭我覺得最「奧秘」的遊戲規則,就是「卒」。卒子一過河,就沒有回頭的路。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

媽媽如果決定陪孩子去讀書,那麼就意味著,媽媽要放棄自己在國內的事業,人際關係等,要在國外重新開始。就算有些媽媽是自由職業者,但也需要和圈內的人進行溝通交流,總之會給媽媽的事業產生很大的影響。

有些媽媽是不懂外語的,在國外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是十分難得,所以大多很多媽媽去陪孩子讀書的時候,就變成了全職媽媽,照顧孩子的起居。媽媽就算以後回國以後,也要重新選擇工作,也需要重新開始。

三、對於是否遊學的建議

對於是否讓孩子去遊學應該具體分析自己的家庭狀況,不能一概而論,不能看到有利於孩子成長就不顧經濟壓力,這樣很容易摧毀一個家庭。

1、家長首先要清楚,讓孩子參加遊學是想從遊學中收穫什麼?

我們可以看出遊學是有很多很多地方能促進到孩子的發展,但同時也有些不足之處,家長想送孩子出國遊學一年,想要讓孩子收穫什麼呢?

如果提高孩子的英語水平,那麼需要讓孩子在國外呆的時間長一些比較好,如果希望孩子能在國際遊學中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那麼在自己家庭中其實就可以做到,不必非要出國遊學。

根據《2018中國國際遊學行業發展報告》,62.5%的家長讓孩子參加遊學都是為了讓孩子開闊了視野,這些家長認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想要讓孩子了解到他國的風土人情,世界的廣闊,那麼遊學是再適合不過的了,這要比在家裡通過電視手機,等在網絡上直觀的多。

當自己再糾結孩子是否要參加遊學的時候,不能盲目從眾,要根據孩子的特點考慮,自己希望孩子在遊學中獲得什麼?在國內是否能起到同樣的效果?這都需要家長冷靜理性的思考,權衡利弊下選擇出最適合孩子成長的道路。

2、給孩子更高質量的陪伴

如果自己家的經濟實力或是別的因素,不支持孩子出國遊學,那麼也要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要在日常生活中多陪伴孩子。

我們知道國內的升學壓力是很大的,家長需要幫助孩子舒緩心理的壓力,細心地呵護孩子成長,可以多嘗試與孩子溝通交流,了解他內心的想法,就算不能幫助到孩子學習上的困擾。

也要認真傾聽,讓孩子懂得自己是想要理解孩子的,自己是愛孩子的,這樣孩子就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所以即使權衡利弊不讓孩子參加國際遊學,也要在生活中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一個人只能為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法)羅曼·羅蘭

家長要辯證的看待孩子出國遊學的事情,他只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方式,不是說讓孩子出國遊學就一定能有所成就,或是不出國遊學孩子就不能有所成就,要根據自己家庭的經濟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要跟隨大眾,不要去攀比,要用理性的態度去看待孩子出國遊學的事情。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送孩子出國留學到底多大合適?家長應該早規劃!
    家長們考慮出發點是,畢竟孩子在國外上初中、高中,語言掌握的會更好,也會更適應該國的教育和生活,還能有個融入的朋友圈子。但是,枚子也要提醒有這種想法的家長,一般這種孩子,因為很小就生活在國外,所以會和國內的家人比較疏離,親情濃度差很多,而且大學畢業後,80%以上都選擇了移民。所以,家長真得考慮好,這麼小的孩子獨自到國外求學讀書,吃不少苦頭,沒有父母的陪伴,遠離故土,最終成為華人身份,真的就好嗎?
  • 為什麼鄭強教授不建議家長把孩子送出國留學?這三點太過現實
    為什麼鄭強教授不建議家長把孩子送出國留學?這三點太過現實 現在很多人都會讓孩子出國留學,覺得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的前途,實際上真的會如家長所願嗎?答案是否定的,鄭強教授對於送孩子出國的事情就很不贊成,對此給出了三點原因,每個原因都很現實。
  • 送孩子出國留學是否必選之路? 各方觀點激烈交鋒
    日前,一位身為資深媒體人的母親,在網上發的一篇帖子被改名為《我的孩子必須出國》,引起眾多網友的激烈討論。  雖然國內一些幼兒園收費貴、重點中小學資源稀缺等問題獲得不少家長共鳴,但這樣的情況就導致中國孩子「必須」出國嗎?討論中,不少留學生發文建議中國家長不要盲目地把孩子送出去,詳述孩子在海外成長有可能碰到的困難。
  • @家長們 暑期送孩子出國遊學 請先回答這6個問題
    家長們對此,明確分成兩個陣營:  ——支持的家長認為:雖然對家庭來說也算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是仍然希望孩子去見見世面,或者說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讓他在他的學業生涯中有一個更好的體驗。  的確,在遊學過程中孩子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增長見識,開拓眼界,也能體驗集體生活,培養生活獨立能力和交際能力。對於條件優渥的家庭來說,送孩子假期出國長長見識,不算大事,但對於大多數工薪階層的家庭而言,花高昂費用送孩子參團出國,必要性真的需要考慮考慮,尤其在當前遊學團還存在以下兩個問題的情況下,家長們切莫盲目跟風。
  • 家長們 暑期送孩子出國遊學 請先回答這6個問題
    家長們對此,明確分成兩個陣營:——支持的家長認為:雖然對家庭來說也算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是仍然希望孩子去見見世面,或者說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讓他在他的學業生涯中有一個更好的體驗。的確,在遊學過程中孩子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增長見識,開拓眼界,也能體驗集體生活,培養生活獨立能力和交際能力。對於條件優渥的家庭來說,送孩子假期出國長長見識,不算大事,但對於大多數工薪階層的家庭而言,花高昂費用送孩子參團出國,必要性真的需要考慮考慮,尤其在當前遊學團還存在以下兩個問題的情況下,家長們切莫盲目跟風。
  • 該早早讓孩子出國讀中學(或者國際學校)嗎?
    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不少家長都熱衷於讓自己的孩子讀國際學校、甚至不惜「砸鍋賣鐵」勒緊褲腰帶早早地把孩子送出國門,送到香港特區去讀中學。特別是經歷過高考「殘酷」洗禮的一代家長們,對自己當年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激烈競爭歷歷在目,不想讓自己的下一代再經歷這種身心備受摧殘的過程了。
  • 孩子在國外空巢父母怎麼辦?有的家長直言後悔送出國
    這名負責人說,很多都是家長來幫孩子諮詢,可以看得出,都是希望孩子能通過在國外深造後,未來能有個好的前程。記者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到,大多數家長支持孩子出國留學,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孩子到國外能增長見識,擴大視野,對未來發展有利。只有極少數家長,對孩子出國留學持反對意見。
  • 蘭州「留學」現象:家長很瘋狂 賣房貸款送孩子出國
    近日,記者走訪了蘭州市區部分留學中介機構發現,隨著留學人數的增加,一些選擇賣房、貸款為孩子留學的工薪階層家庭已經佔到相當比例。不少家長則認為,「砸鍋賣鐵」讓孩子出國就是為了長見識,前景好。  據報載,2011年美國私立高中的中國留學生增至6725人,與2006年相比增加100倍,增長速度驚人。
  • 疫情之下,家長該怎麼辦!是否該繼續送孩子出國留學?
    不得不讓人思考是否該改變想法,還是應該繼續送孩子出國留學。 小編想說的是,不應該武斷的做決定,而是要看具體情況去做決定! 說實在的如果是很堅定的目標的話,還是會有出國留學的。 現在很多出國留學的目的各有不同,疫情來勢洶洶,對於今年留學來說是有所影響的。
  • 早早送孩子出國就是父母思想畸形?問題不必這麼極端,冷靜看待吧
    剛剛收到一個問題,是關於小學生出國的問題。儘管他問的是作為小學生家長你會不會送孩子出國,但是後面的內容卻引起了我的跟大關注,我想這也代表了很多人的一種心理吧?出國留學的小學生,並不代表就能成才,就算成才,也不一定為國家服務。因為小學生出國留學,學的是國外的文化,跟國內的文化有代溝了。送小學生出國留學的家長,我想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思想的問題。
  • 出國留學不僅是孩子更是家長的事
    雖然還有部分藝考生和部分地區的學生仍面臨著「6選3」或「藝術校考」的後續事項,但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終於可以在這段高考長跑中鬆一口氣了。很多同學和家長在高考開始之前就早早決定了留學,而也有很多人是在高考結束、甚至是出了高考分數、或者填報完志願沒有錄取、又沒有調劑成功之後,才匆匆忙忙的定下出國留學的決定。
  • 英國大學批評中國學生學術表現不好,但是否應該提供多一些支持?
    但同時,英國教育界發現了其他嚴重的問題並開始擔心:「是否英國的大學應該提供更多的措施來支持這些由於皆然不同的文化、社會、學術環境等而無法適應的中國學生?如何才能幫助中國學生在英國大學獲得更高的學術成就?
  • 利弊需要家長權衡清楚 送孩子留學別為出國而出國
    但不少家長在幫孩子規劃何時出國留學的時候都有一個困惑:花了一大筆錢讓孩子中學就出國讀書,那今後孩子在報讀國外大學的時候是否真的比直接在國內讀完高中再申請國外大學有優勢呢?把孩子送出去了,又是不是真的比在國內更有發展?少年時就到國外歷練,對孩子的一生到底有多大益處?    爭論焦點1 初中留學會不會太早?
  • 家長為送孩子出國竟然做了這麼多!
    受戶籍限制、不想過高考獨木橋,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選擇送子女出國這條路。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吶,家長們為了送孩子出國簡直「無所不用其極」,只要能對以後出國讀書有幫助,各種方法家長都不願錯過。方法一:從小開始參加國際夏令營、國外遊學為了讓孩子們增長見識,養成好習慣,避免孩子暑期宅家整天看電視玩遊戲,很多家長早早就為孩子安排好了暑期國際夏令營或國外遊學。某知名教育機構數據顯示,今年的國際夏令營提前半年多就開始報名,而且小學生報名人數激增,低齡化趨勢明顯。
  • 上層精英紛紛將孩子送出國,背後原因令人沉默
    中國的下一代教育是否正在另一種體制裡突圍?出走的「好孩子」如果不去英國,這位留學生應該正在南京一所知名高中裡,接受題山文海的洗禮。親朋好友,對於他的出國感到震驚,15歲的他已經比同齡小孩具備很多競爭優勢:在南京最好的初中念書,初一就有遊學英國的經歷。
  • 想出國留學,孩子應該何時開始做準備?
    如今,為了培養孩子的國際視野,接觸不同的文化和一流的教育,越來越多的家長計劃送孩子出國學習。其中,選擇在本科階段出國留學的學生和家長佔比最高。那麼想要本科留學的話,應該何時開始做準備?做哪些準備呢?超半數家長孩子高中前產生留學意向據統計,計劃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家長中,超半數家長在孩子高中之前已產生留學意向。留學申請是一個長線準備過程,需要申請者在各個方面做好充足的準備。
  • 送孩子出國留學的時機選擇 本科研究生各有利弊
    中新網12月19日電 據英國英倫網報導,隨著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家長在孩子還在上小學甚至初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思考留學的問題了。  什麼時間出國、去哪個國家、對孩子將來有什麼影響等等問題都會讓一個家庭考慮很久,以及和有相同打算的家庭探討、諮詢。
  • 送孩子出國留學並不是靈丹妙藥
    熱播劇《小別離》中,無論是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環境的方圓夫婦,還是家境一般一心讓學霸女兒逆襲改寫一輩子受欺負的命運的吳佳妮,還是爆發戶張亮忠為了緩解家庭矛盾並考慮到孩子的將來,他們都決定送孩子出國留學。儘管他們送孩子出國的出發點不同,目的各異,但都希望通過讓孩子出國解決眼前的問題。
  • 為什麼中國的精英階層紛紛將孩子送出國
    這些孩子的家長們,已經不再只限於富人、官員和知識精英,更有普通的工薪階層,中國的下一代教育是否正在另一種體制裡突圍?出走的「好孩子」如果不去英國,陳小天應該正在南京一所知名高中裡,接受題山文海的洗禮。美國大學申請的競爭早在十年前就已經白熱化,於是,為日後申請名牌大學做準備,成為早期中國孩子赴美讀高中的主要動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出去的原因變得越來越複雜。真正讓陳棟下定決心送兒子出國,卻是一次偶然事件。初三上學期學化學,兒子第一次考試考得很爛,搞得陳棟莫名其妙,兒子陳小天說,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反正上課聽不懂。直到陳小天母親到學校開會,謎底才揭開。
  • 「不去會被同學嘲笑是窮人」杭州家長:學校組織日本遊學7天1萬5
    看完樓主的抱怨,小編立馬想起了去年的一條新聞,在當時也引發了一陣熱議:杭州孫女士的兒子在某民辦小學讀六年級,6年裡,全班只有兒子一人沒出國遊學過。無奈之下,孫女士只能拿出三個月的工資送孩子去美國遊學。和孫女士一樣,現在這位樓主似乎也被孩子的出國遊學問題逼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