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豆蛋白產業陷入困境 無序競爭待破解

2020-12-17 中國網財經

  當前,我國大豆蛋白產業面臨產能相對過剩、產品單一、低價競爭等問題,企業經營普遍陷入困境,壓力甚至傳導至上遊大豆加工企業和大豆收購價格。解決問題的關鍵,一方面要嚴控新增產能,擺脫產能過剩局面;另一方面要注重科研創新,拓寬應用領域,完善品牌建設,健全產業鏈。同時,還要加強政策引導,讓國內大豆蛋白產業擁有良好的發展環境——

  大豆食品蛋白是我國大豆加工利用的新方向,近年來不斷得到國際市場的青睞。不過,國內大豆蛋白產業存在產能過剩、企業規模小、競爭力不強等亟待解決的問題。產業陷入產品單一、低價競爭的怪圈,導致企業經營十分艱難。國產大豆蛋白產業要走出困境,需要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等各方共同努力,合理控制新增產能,提升競爭力,拓展國際國內市場。

  合理規劃 控制新增產能

  大豆蛋白是對豆粕的深加工,加工出大豆蛋白粉、大豆組織蛋白、大豆濃縮蛋白、大豆分離蛋白等品種。其中,大豆分離蛋白是我國大豆蛋白企業加工的主要品種。我國大豆蛋白產業起步較晚,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陸續投資建設,隨著我國植物蛋白應用市場的日益擴大,尤其是肉類製品應用量的迅速擴大,國內掀起一股大豆蛋白投資熱潮。2000年至2004年,是我國大豆食品蛋白加工業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產能快速擴張,食品蛋白出口量佔全球市場一半份額。2008年以後,受到國家環境保護政策的影響,國內一些大豆分離蛋白加工企業不斷轉型升級,一些企業沒能實現轉型升級而被迫退出市場。

  然而最近幾年,我國大豆蛋白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大多數加工企業艱難維持經營,開工率不足30%,產能相對過剩成為全行業的首要問題。最近,吉林松原市一家大豆分離蛋白加工企業,因為一直無法扭轉不利的局面,宣布停止銷售大豆蛋白產品。相似案例不斷上演,給本已形勢嚴峻的大豆蛋白加工行業再澆一盆冷水。

  「產能過剩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業認為大豆蛋白行業進入門檻低,但進入後卻發現門檻並不低,然後開始打價格戰,資金耗盡後造成蛋白廠和車間變成一片廢墟。」山東禹王蛋白公司總經理李順秀談及現狀頗為無奈。

  由於近年來政府沒有合理規劃大豆食品蛋白加工的產能,新增產能沒有限制,行業協會也沒有相應的制約機制,導致整個大豆蛋白行業處於無序競爭狀態,陷入了產品單一、低價競爭的怪圈,企業普遍陷入經營困境,壓力傳導至上遊大豆加工企業,致使大豆加工企業也處於虧損狀態。大豆加工企業為了降低運營成本,不得不降低大豆收購價格。這也是造成國產大豆一而再、再而三出現賣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大豆蛋白分離協會負責人認為,控制新增產能是大豆食品蛋白行業擺脫產能過剩的重要途徑。國家在產業規劃上要嚴格控制大豆蛋白行業產能,要像禁止大豆油脂加工行業新上產能一樣。同時,在協會引導下,加強行業內的溝通、協作,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加強創新 構建全產業鏈

  創新能力低是我國大豆蛋白加工企業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業內專家認為,與美國杜邦、ADM、日本不二富吉、以色列Hayes工程公司等跨國企業相比,我國大豆食品蛋白加工企業在研發、技術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應加大新品研發與技術創新投入,以更好的品質和差異化滿足全球用戶需求。

  山東禹王蛋白公司是國內最大的大豆蛋白加工企業,現擁有禹城、臨邑、哈爾濱賓縣、齊齊哈爾克東縣等7家分公司,年加工大豆60萬噸,年產低溫豆粕40萬噸、大豆分離蛋白12萬噸,是我國最大的非轉基因大豆蛋白加工及原料加工基地,產品主要用於國內肉製品行業、乳製品行業、烘焙食品、保健食品、素食產業,以及部分製藥產業、生物製劑產業。

  「禹王為了避開低價惡性競爭,一直注重科研創新,不斷加大對食品領域應用蛋白的研發投入,拓寬大豆蛋白應用領域,引領食品大豆蛋白行業發展。」李順秀說。1999年,禹王生產的大豆蛋白原料低溫豆粕使蛋白收率提高10個百分點,每噸成本降低2200元,提升了國內企業競爭力,使我國由大豆蛋白進口大國轉變為出口大國,打破了美國、日本兩大蛋白生產巨頭的壟斷,帶動了中國大豆蛋白工業的提升。在加工裝備方面,禹王擁有大豆加工設備「自己設計、自己製造、自己安裝、自己調試、自己優化、自己升級」的自主研發模式,帶動我國大豆蛋白行業主要設備由2000年以前進口德國、日本,到目前幾乎全部採用本土裝備,大大推動了該行業裝備製造的發展。在種子研發方面,禹王研發的非轉基因高蛋白大豆種子,試驗田畝產量近400公斤。得標準者得天下,禹王還參與了我國食品用低溫豆粕、大豆粕、豆制食品業用大豆、大豆油、大豆濃縮蛋白國家標準的制定。

  從禹王的案例不難看出,構建大豆全產業鏈是大豆蛋白加工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四大國際糧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達孚通過大量兼併國內大豆加工企業,已控制了我國大豆全產業鏈。與之相比,國內大豆蛋白企業規模小、鏈條短,目前只能算作是跨國糧商的「加工車間」。近年來,禹王集團為了提升國際競爭力,也在努力構建從種子到餐桌的全產業鏈。

  李順秀認為,加強研發能力建設提升競爭力,是當前國內大豆蛋白加工企業走出困境的必經之路。大豆產業鏈相關企業應提升大豆加工的整體研發能力和水平,開發更多的大豆蛋白產品新品類,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國家應該加強對大豆蛋白研髮型企業的研發補貼,促進大豆蛋白行業的轉型升級。

  拓展市場 加強品牌建設

  培育拓展食用大豆蛋白市場,不僅可以消化當前過剩產能,還可帶動食用大豆蛋白產業發展。但是,培育市場需要政府、行業協會、企業以及消費者等方面的付出和長期艱苦的努力。

  大豆是植物蛋白的重要來源,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質40克左右,大豆還含有異黃酮、卵磷脂、皂苷、可溶性纖維等,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大豆蛋白食品在歐美市場上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大豆食品種類已增加到萬餘種,如大豆漢堡、大豆熱狗、大豆蛋糕、大豆冰淇淋、大豆奶酪、大豆飲料、大豆奶、大豆烘烤食品等。國內市場只有大豆奶粉、大豆冰淇淋、大豆飲料、大豆酸奶等幾十種大豆蛋白食品,市場開發潛力巨大。

  目前,我國正處在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階段,居民改善食物營養結構的願望迫切,對高蛋白食品需求增加,國產大豆食品加工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時機。一些嗅到市場先機的企業開始轉型做大豆蛋白加工,比如黑龍江哈爾濱巴彥縣八旗糧油公司就是一家有著13年歷史的油脂加工企業,公司總經理劉宏偉表示,該公司近年來開拓大豆食品蛋白加工業務,為南方一些食品企業提供大豆蛋白原料,今年還要拓展大豆素食加工業務。

  加強品牌建設,是拓展國際國內大豆蛋白食品市場的可行之路。業內專家認為,政府應該從國家層面著力打造「中國大豆」「中國大豆食品」國家品牌,提升產品質量,豐富產品品牌,創建中國大豆蛋白產業發展的商業模式,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食藥、工商、稅務、海關、公安等部門應採取聯合行動,加大對轉基因的監管力度,為支持和鼓勵「中國大豆」打造良好的法律環境和社會環境。

  專家建議,對於收購和加工國產大豆的大豆深加工龍頭企業,應該加大補貼力度,大力提倡和鼓勵消費素肉(素食),做大以大豆蛋白食品為主體的素肉(素食)產業。此外,還應由行業協會牽頭,對大豆和大豆蛋白的營養價值進行全民科普,宣傳大豆食品的營養功效和保健功能,讓消費者了解並接受大豆蛋白,為國內大豆蛋白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市場。

(責任編輯:李玥)

相關焦點

  • 大豆蛋白產業現場峰會舉行
    8月4日下午,「禹王·歐洲 大豆蛋白產業現場峰會」在山東德州禹城市召開。歐洲多瑙河大豆協會19位行業專家和安徽農業大學、河北農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多位專家,以及行業部分代表人士出席會議。統計顯示,近幾年我國每年豆粕產量超過6000萬噸,但主要是高溫豆粕,大部分用於牲畜家禽飼養,用於生產大豆蛋白的低溫豆粕只有150萬噸左右。高溫豆粕和低溫豆粕的工藝區別在於高溫脫溶和低溫脫溶,且產品品質區別,蛋白質的變性程度及性能不同。低溫豆粕的蛋白質變性程度低,可以提高蛋白質利用率。低溫豆粕是大豆分離蛋白、濃縮蛋白、組織蛋白、膳食纖維等產品的原料。
  • 我國人參產業困境:正淪為韓國原料產地
    揭秘高麗參:人參產業的中國困境與高麗參的中國攻略上世紀80年代後期,人參種植由於經營放開而導致盲目發展,產量劇增的同時品質下降,整個人參行業良莠不齊、混亂無序。在人參的醫療保健價值日漸被國際社會認同並成為國際市場中重要農貿產品的背景下,中國的人參產業卻逐漸陷入——「高產量、低產值」的困境,令人扼腕嘆息。在國際市場上,我國人參產業在與韓國的競爭中也處於劣勢地位。作為最大的兩個人參生產國,中韓鮮參總產量之和約佔世界的95%,而韓國也是中國人參產業在世界範圍內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 大豆蛋白纖維誕生記
    2003年4月1日,在我國纖維發展史上將是一個永遠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我國在應用纖維領域的惟一原創技術———大豆蛋白纖維萬噸級生產線將在江蘇常熟江河天絨絲纖維有限責任公司投產。   陽春三月,春風拂面,坐落在陽澄湖畔的江河天絨絲公司將迎來四面八方的客人。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常熟市人民政府將為這個項目舉行隆重的投產典禮。
  • 九三集團史永革:中國大豆產業現狀及發展展望
    但是油的需求量是不在下降的,在6%-7%,以後這個行業當中,可能豆粕是我們的一個主要因素,但是過去這個行業,我們是油為主產品,豆粕是副產品,現在豆粕是一個主產品,它是蛋白的需求,我們還有很多其他蛋白產品,所以在蛋白需求過程中,可能就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在這個產業鏈當中,應該說對整個大豆壓榨有一個比較完善的說明。中國產業的特點。
  • 海倫集中發力大豆產業
    整合農機、農技等多方力量,重點打造高水平的大豆科技示範基地,帶動全市建設大豆萬畝富硒科技示範園區12處,引領大豆規模種植,把大豆優良品種保護、東生系列品種培育和技術創新作為提升大豆產業市場競爭力的戰略措施,依託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科研力量,推進東生系列蛋白種豆的繁育、認證和保護。
  • 什麼是大豆蛋白纖維被子?
    什麼是大豆蛋白纖維被子? 2017-02-21 11:44:52 來源:全球紡織網 什麼是大豆蛋白纖維被子?
  • 應對中美貿易摩擦,湖北大豆產業「危中有機」
    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我國從4月起已經基本停止從美國進口大豆,轉而從巴西等國進口。到7月底,巴西大豆基本售完,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5月,我國大豆供需矛盾將更為突出。為保證國內大豆供給與市場穩定,我國政府已採取一系列措施,擴大東北、黃淮大豆種植面積,增加大豆供給。我國是栽培大豆的原產國,大豆也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之一。
  • 大豆蛋白較牛奶蛋白更有效降低膽固醇含量
    大豆蛋白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不好的膽固醇」的功能已經被廣泛研究,但大豆蛋白降低膽固醇水平的機制仍未解決。發表於本月《臨床脂質學期刊》上的最新研究顯示,大豆蛋白比牛奶蛋白更能顯著降低中等程度高膽固醇水平病人的總膽固醇含量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
  • 「齊黃34」創我國夏大豆高產紀錄
    10月11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對該省菏澤市東明縣的2萬畝「齊黃34」大豆綠色高產田進行了實打驗收,實收地塊最高畝產353.45公斤,刷新了該品種2019年在山東德州創下的畝產341.6公斤的山東省大豆高產紀錄,同時創我國夏大豆高產紀錄。
  • 大豆蛋白到底是不是優質蛋白?
    但在我們國家另一個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的大豆,關於大豆蛋白是不是優質蛋白質,一直以來都有很大的爭議,似乎可以引起世界級的辯論。我身邊很多人都否認大豆蛋白是優質蛋白質,給出的理由是它是植物蛋白,說植物蛋白就不是優質蛋白質,在很多人的認知範圍內,只有肉蛋奶這一類動物蛋白才是優質蛋白質。這裡我們不談消化吸收的問題。
  • 大豆分離蛋白太完美,很多廠主都笑了!
    在營養價值上,它與動物蛋白可是等同哦!!!因為以上這些優勢,世界各國人民對大豆蛋白產品的喜愛始終不減。大豆蛋白有顯著降低血膽固醇的特性,美國FDA證實長期食用大豆蛋白可降低冠心病的發生率,而這只是其中之一方面。
  • 揭秘高麗參:人參產業的中國困境與高麗參的中國攻略
    上世紀80年代後期,人參種植由於經營放開而導致盲目發展,產量劇增的同時品質下降,整個人參行業良莠不齊、混亂無序。在人參的醫療保健價值日漸被國際社會認同並成為國際市場中重要農貿產品的背景下,中國的人參產業卻逐漸陷入——「高產量、低產值」的困境,令人扼腕嘆息。  在國際市場上,我國人參產業在與韓國的競爭中也處於劣勢地位。作為最大的兩個人參生產國,中韓鮮參總產量之和約佔世界的95%,而韓國也是中國人參產業在世界範圍內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 2020,人造肉市場原料持續創新:比起大豆蛋白,豌豆蛋白更受歡迎
    在乳製品領域,替代產品將會在質感,營養和配方上不斷創新,給已經陷入困境的傳統行業帶來更多的挑戰。比起大豆蛋白,豌豆蛋白更受歡迎儘管幾十年以來,大豆都是常見的素肉原料。但是近年來,豌豆蛋白也已經成為了許多植物性肉製品的重要材料。豌豆蛋白不但有著優秀的營養構造,而且種植和加工成本低廉,供應方便。
  • 什麼是濃縮乳清蛋白與大豆分離蛋白?
    今天主要介紹的是加法:藜麥植物活性膳食纖維強化營養素中的濃縮乳清蛋白與大豆分離蛋白。濃縮乳清蛋白粉是採用中低溫工藝噴霧乾燥,因此保持了蛋白質的天然形式,具有極好的溶解性能。截至2013年,紐西蘭是世界上最大的濃縮乳清蛋白粉生產國,擁有面積達數十平方公裡的超濾膜。
  • 山松生物受熱捧 綠色大豆蛋白引領上海FIC展
    中國產銷量最大的大豆分離蛋白生產企業山松生物有來自行業內的權威數據顯示,山松生物在我國擁有多個「第一」的頭銜--中國最大的大豆深加工、大豆蛋白生產企業,大豆低聚糖全球產銷量第一,大豆分離蛋白全國產銷量第一,大豆肽粉全國產銷量第一……,而且其50萬畝非轉基因綠色標準大豆生態種植園,曾被中國大豆食品學會授予「中國最大的原生態綠色大豆種植示範基地」的稱號,可以說山松生物是我國大豆深加工行業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
  • 非轉基因大豆的堅守者
    王小語說,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道路,中國向世界敞開了懷抱,也給我省非轉基因大豆產業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發達國家對我國大豆市場非常重視。1996年我國開始進口轉基因大豆,帶給黑龍江非轉基因大豆巨大挑戰。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2017年,我國進口大豆量1910.8億斤,佔全球大豆總產量的28.4%,佔全球貿易量的62.9%。
  • 延邊州年產10萬噸高品質大豆濃縮高蛋白項目
    隨著國民生活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功能性大豆濃縮蛋白將日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功能性大豆濃縮蛋白的市場正以年均100%的速度增長,目前中國大豆蛋白產品出口量在國際貿易中佔據著50%左右的份額。   大豆蛋白製品在麵食品、保健食品和飲料中得到廣泛應用,市場容量巨大,並且市場進入成長期,是長線產品,產品本身利潤很高。大豆濃縮蛋白產品是一種較高純度的優質大豆蛋白產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附加值,能給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營養成分和給廠家帶來可觀效益。
  • 【吉林的「70個新中國第一」】吉林省首創大豆蛋白肉
    &nbsp&nbsp&nbsp&nbsp吉林,素有「大豆之鄉」美譽,種植大豆歷史悠久,長春也曾被稱為「豆都」。&nbsp&nbsp&nbsp&nbsp在吉林,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大豆雜交種。
  • 大豆蛋白製成人造肉美味又健康
    人造肉分為兩種,其中一種人造肉又稱大豆蛋白肉,人造肉主要靠大豆蛋白製成,因為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和少量的脂肪,所以人造肉是一種健康的食品。另一種是利用動物幹細胞製造出的人造肉。大豆蛋白肉實際是一種對肉類形色和味道進行模仿的豆製品。
  • 中國大豆,底氣在哪裡?
    氨氣重,代表動物對飼料中的蛋白沒有消化,而是排放、浪費了,對牛的生長、健康和性能等也會產生不利影響。所以說,動物和人一樣,也不是吸收蛋白含量越高越好~目前我國正在生豬、肉雞和蛋雞養殖中全面推廣應用低蛋白質日糧飼料技術。通過添加胺基酸,降低日糧蛋白質水平、減少氮排放,減少豆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