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離抑鬱有多遠?警惕!我們為何總是忽視精神痛苦?

2020-11-09 東華原醫療

10月13日,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在網上發布遺書後,於實驗室自殺身亡。

10月24日,南京溧水一女子繫鞋帶時被同伴推下水,兩人均溺亡。民警表示,推人女子曾服用抑鬱症藥物。

10月26日,一位定位在濟南的小夥子在微博發布手寫遺書,配文:「好想愛這個世界啊」。數百名網友接力安慰。

還有湖北高院副院長張忠斌自殺、成都大學黨委書記毛洪濤自殺……
短短半月間,已經接連發生了多起因精神問題導致的悲劇性事件。抑鬱症看似離我們很遠,實際上很多人就徘徊在抑鬱的邊緣。

據央視網報導,抑鬱症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僅次於癌症,目前,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

但與這嚴峻事實對立的是,還有許多人沒有建立起看待抑鬱症的正確觀念。有人認為,抑鬱症患者就是抗壓能力差,有人認為簡單自我調節就好了,和朋友聊聊天就過去了,甚至有人認為那是矯情、嬌氣……
但實際上,有關專家表示:「抑鬱症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並不完全是性格裡帶來的,並不是完全通過勸說就能緩解的,而需要規範的治療。」我們要做的是糾正錯誤觀念,及時發現和治療。

你離抑鬱有多遠?

有多少人「好想愛這個世界」,但感受不到「世界對我的愛」?

打開當下流行的某APP,以#抑鬱症#為主題搜索,就像眼前蒙上了一層灰色的紗,看不見鮮活的色彩。

原來有那麼多人在承受著精神壓力的折磨。


生活總有喜怒哀樂,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真的得了抑鬱症?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捕捉身體信號,早檢測早治療

此前,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將加大抑鬱症防治工作力度,對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群、高壓職業人群等抑鬱症防治重點人群加強幹預力度。
正如抑鬱症,很多精神疾病都有嚴重程度的分級,如輕度抑鬱、中度抑鬱和重度抑鬱。在疾病的早期就介入治療,對於恢復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東華原醫療面對當前社會精神疾病的嚴峻形勢,推出心率變異性檢測儀(精神壓力分析儀),全面測量心理與精神狀態,讓患有輕微精神疾病的群體在疾病早期及時發現身體警告信號,讓恢復治療中的群體能夠監測精神狀態變化趨勢,做到早檢測早治療。

心率變異性檢測儀(精神壓力分析儀)是一種快速無創的醫療設備,採用心率變異性(HRV)理論,通過測試瞬時心動周期的微小變化,判斷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興奮度、活性、平衡度,從而評估分析受測者的身體疲勞、抗壓能力、壓力指數、自主神經系統活性與平衡性等身心總體狀態,並可判定心血管循環功能、血管狀態。

精神壓力分析儀丨主要功能

自主神經系統平衡檢查;

精神、身體上壓力的檢測分析;

抑鬱症、焦慮症、PTSD等精神疾病的早期檢測;

評估與自主神經有關疾病的植物神經病變過程和發展趨勢;

糖尿病神經系統併發症早期檢測;

HRV降低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早期警告信號;

對心源性猝死有獨立的預測價值;

HRV降低是急性心梗後死亡危險的預測指標;

血管老化及血液循環檢測;

藥物和治療的效果評估。

(註:不同型號及版本設備存在功能差異)

相關焦點

  • ​作為老母親,你知道你家孩子離抑鬱有多遠嗎?
    可到了晚上,你依然會為一張80分的試卷、為沒做完的作業而崩潰、生氣、發怒呢? 作為老母親,你關注過你家孩子的情緒嗎?你知道你家孩子離抑鬱多遠嗎,你又了解抑鬱情緒、抑鬱神經症和抑鬱症三者的區別嗎? 看來現在,已經從國家層面開始,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了,當然,作為老母親,我們也不能落後,今天,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抑鬱」。
  • 兒童抑鬱症:我們為何總是忽視孩子的痛苦?
    「十幾年前,我們科室一天差不多看10個孩子,現在我個人的門診一天就有三四十個號,還有額外的加號,其中被焦慮和抑鬱困擾的孩子大約佔60%〜70%。這不光是我的感受,全國的兒童精神科醫生都能感到這種變化趨勢。」
  • 別讓抑鬱毀掉你:抑鬱症,離我們到底有多近?
    抑鬱,這個驚心的詞離我們遠嗎? 去年世界心理健康日,Kantar Health 發布了《全球健康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有 28.4% 的人經過自我檢測後發現抑鬱症狀。
  • ​你離抑鬱有多遠?
    ▷在35歲以下的中國年輕群體中,近三成有抑鬱風險。▷女性患病率約為男性的2倍,在懷孕、流產、分娩、更年期等特殊階段是女性抑鬱症高發期。▷在看似舒緩的校園中,抑鬱症的發病率也在持續升高,青少年群體尤為突出;大學生中,大一和大三是抑鬱高發期。
  • 精神疾病的進化意義:厭食、焦慮、抑鬱、躁鬱、精神分裂為何存在
    既然精神疾病具有遺傳性,那麼為何精神疾病這種看起來是負面的、不好的內容,怎麼會從人類身上延續至今?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既然一個基因能夠持續的遺傳,那至少說明這個基因在某種程度上是比較能夠適應生存的,或者說他的存在對個體的生存是有一定價值的,否則他就不會被自然選擇而保留下來。
  • 抑鬱症家屬:為何抑鬱的人無法自己擺脫痛苦?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記得很多抑鬱症家屬問我,我們痛苦都可以自行調節,為何抑鬱症患者他們自己就無法緩解情緒呢?真的好奇怪啊!抑鬱不僅是心理問題在旁人嚴重,抑鬱就是不開心和心理問題而已,可專業來看,比如DSM-5是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1.幾乎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心境抑鬱,既可以是主觀的報告(例如,感到悲傷、空虛、無望),也可以是他人的觀察(例如,表現流淚)(註:兒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現為心境易激惹
  • 早上的我好痛苦!為何抑鬱症總是白天比晚上痛苦?
    沒有抑鬱過的人,肯定很難理解這種情況,明明陽光明媚的早上,我自己為何突然痛苦得要命?這就是抑鬱症最常見的一個特點——晝重夜輕。我們為何會晝重夜輕?除了上述我介紹的,一些人可能需要面臨工作和人際壓力再加上本身的抑鬱症狀,不堪重負的他們可能的確很難應對白天的痛苦。其次,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諮詢部主任張海音教授指出,部分抑鬱症患者確實會呈現「晝重夜輕」的生物節律特點,抑鬱也有明顯的生物學基礎。
  • 健康公開課 | 真正的抑鬱症離我們有多遠 12月24日晚21:30 鎖定CETV1
    健康公開課 | 真正的抑鬱症離我們有多遠 12月24日晚21:30 鎖定CETV1 2020-12-23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9個徵兆,看你離抑鬱症有多遠?
    從DSM-V的診斷標準開始 現在我們按照DSM-V的診斷標準,更詳細地講解一下抑鬱症的症狀。 乍看你也許覺得這個診斷標準很詳盡也很複雜,不過有了它,便可基本明白診斷抑鬱症的具體方法。
  • 財新|高鐵站離你有多遠①
    (註:項目中涉及到的「高鐵站」為截至2017年8月在「12306」網站上有「G」字頭列車停靠的車站) 印象中,高鐵站總是在一個比城市老火車站遠很多,但比機場近一點的位置。
  • 警惕兒童自殘行為,離「抑鬱傾向」僅一步之遙
    警惕兒童自殘行為,離「抑鬱傾向」僅一步之遙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莫名受傷?警惕兒童自殘行為,離「抑鬱傾向」僅一步之遙!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刑訊逼供離我們有多近 法治就離我們有多遠
    明明所有人都痛恨刑訊逼供,但刑訊逼供卻總是屢禁不止,由於刑訊逼供引發的冤案錯案簡直就是最高人民法院被信訪的重要來源。近年來,由於法治環境不斷改善,律師辯護權越發得到保障,非法證據排除程序逐漸應用,刑訊逼供的現象越來越少。但這些曾經的招式、技術和方法,卻不應該被忘記。
  • 算算脫髮離你有多遠?不用驚慌,這裡還有「治療寶典」!
    隨著年齡的增長,睡得晚、吃得辣、壓力大,頭髮悄悄地離開了我們……正如那句話說的——我未曾珍惜的,我不再擁有。當下2.5億中國人正在面臨這件「頭頂大事」——脫髮。脫髮已經成為一種不可被忽視的社會現象,甚至此前央視財經頻道也對此問題進行過專題報導。
  • 我們離教育有多遠
    我們離教育有多遠水落坡鎮福和希望小學劉樹信為期一周的浙大培訓已畫上了句號,她為「三名」人2018年暑假帶來了不同尋常的經歷。王鶯、繆水娟、孫元濤等教授擲地有聲的報告仍在耳邊迴響。紫陽小學龐科軍校長的睿智與執著還歷歷在目……與名師為伍,與大師對話,捫心自問,我們離真正的教育還有多遠呢?一、教育需要「私人訂製」,因材施教1.
  • 這個世界怎麼了,真抑鬱安慰假抑鬱,真痛苦保護假痛苦
    關注我,我願成為你的一道光,伴你前行。你有沒有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世界就越來越噁心了。愚昧,無助,跟風,假笑,虛偽,陷害……這些負面情緒漸漸佔據了我們整顆心,於是,就再也沒有什麼所謂的淨土和真心了。
  • 抑鬱的人就已經有多痛苦
    抑鬱的人有多痛苦,不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這種感受。抑鬱的人痛苦的感覺,從心理及生理都會有很多方面顯現。無精打採提不起精神,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興趣,漸漸的對未來沒有了期待,整日守在自己的世界裡,那裡充滿了悲傷,充滿了傷害,感覺自己與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在相干,活得也不再自在。美味的食物也沒有了興趣,對金錢與物質也沒有了渴求,對情色的誘惑也不再有任何欲望,心中不再有喜悅,除了悲傷亦是傷悲。
  • 我們離好教育有多遠
    現實中,我們看到學生的學業負擔越來越重,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指標下滑,近視率還在增高,學校的教學內容越來越單一,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未得到發展,動手操作越來越少,於是有一種好的教育離得越來越遠的感覺。對此回應必然遇到的問題是:什麼是好教育?怎麼判定你所認為的好教育是符合專業標準的?我們距離好教育究竟有多遠?
  • 夢想離你有多遠?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願望,總盼望有天能夠實現。夢想是屬於每一個人的,它沒有分別,不分好和壞,有了夢想,人生才有目標,有了目標才會去奮鬥,只有奮鬥了人生才有價值,才會有夢想成真的那天。你會努力去拼搏,去堅持到底。
  • 同性戀和抑鬱症離孩子多遠
    很多家長覺得心理問題離自己的孩子很遠,什麼抑鬱症什麼精神問題那是不可能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可是,現在社會的競爭壓力無處不在,父母有生存壓力,小孩子也會過早地開始承受,如果家庭中得不到及時的釋放,遇不到關心和給予孩子溫暖的父母,這些疾病就會更多地發生,這樣的病不是和感冒那麼明顯,甚至無聲無息,但是得這種病的孩子經受的是煉獄般的痛苦,無人能體會到這種煎熬的滋味,焦慮抑鬱
  • 【疾病科普】「焦慮」離焦慮症,到底有多遠?
    「焦慮」離焦慮症,到底有多遠? 你會經常感到焦慮嗎?有沒有曾因為這些事而感到焦慮? 這樣看來,似乎焦慮成了我們生活常態。流行病學數據顯示,80%-90%的焦慮症患者發病年齡在35歲以前,高峰年齡在10-25歲,總的來說就是年輕人多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