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不少人已經被迫宅在家近一個月了,難怪網友們直呼體驗了一把坐月子的無奈感受!不過……要小編說啊,這才哪到哪啊,你以為坐月子就是這樣「待在家裡,有吃有喝有手機玩有電視看有遊戲打」?
不!坐月子,甚至是整個哺乳期,你都會被長輩這樣那樣的條條框框約束,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看,還得勤勤懇懇當個奶牛,按時餵娃。你說,這能一樣嗎?
不過呢,新時代女性當然不可能任長輩說啥就做啥了,畢竟……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不少以前的「經驗之談」都已經被專家闢謠稱不靠譜了。那今天呢,小編也來總結歸納一下那些誤傳的「哺乳期禁忌」,讓大家在家奶娃期間也能自我滿足,開心一下~
傳言:哺乳期不能減肥?
能!
產後減肥嘛,就是管住嘴邁開腿,對於哺乳期的女生來說,這倆可能都會遭到長輩的反對。管住嘴?你還得奶娃,怎麼能不吃呢?邁開腿?運動完母乳都變酸了,寶寶肯定不愛喝!
其實啊,管住嘴不是節食,而是更加注重營養均衡、不吃高熱量、糖分的食物,更利於身體健康呀。而極限運動才有可能增加乳汁中的乳酸,且這種變化也能在1小時內復原,所以大家擔心的話,只要做簡單的運動,先餵娃後運動或運動一小時後再餵奶,就可以避免啦~
傳言:吃調味品會回奶?
不會!
產後,哺乳也成了一個關鍵性話題。「下奶湯」喝了不少,對「回奶食物」避之不及,生怕影響奶量,導致寶寶沒口糧了。事實上,並沒有什麼常見的食物是可以有效回奶的,要是為此放棄調味料,天天清湯寡水,擱誰都受不了哇。
調味品也好,少數「回奶食物」也好,影響的並不是產奶的多少,而是乳汁的味道。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你得放棄那些氣味重的食物啊,畢竟,母乳媽媽們的飲食更要多樣化、均衡化啊,這樣才能提升母乳的營養哦。另外,提前讓寶寶接觸豐富的食物味道,也是對以後的輔食之路做好鋪墊嘛~
傳言:哺乳期不能染髮?
只要使用的是正規產品,染髮劑並不會穿透頭皮進入血液,更別說進入乳汁,而被寶寶吸收了。
不過,產後染髮可能會加重掉發情況,畢竟……燙染或多或少會影響發質,再碰上產後脫髮這檔口,1+1就可能>2嘛。另外,切記 不要讓寶寶接觸到染髮劑,因為這可能引起皮膚過敏。
傳言:連指甲也不能做?
可以。
近期,二胎媽媽章子怡曬娃為武漢加油,就因為做了美甲而被網友質疑:哺乳期怎麼可以做美甲?
其實選擇正規、符合國家安全衛生標準的產品,做美甲時避開寶寶,不讓寶寶嘴巴碰到你的指甲,就可以。因為甲油裡的化學物質通過媽媽體內到乳汁,再進入寶寶身體的可能性很小。不過呢 ,如果你有顧慮,那完全可以放棄美甲,沒必要提心弔膽去做嘛,保證自己心情愉悅才是最重要的~
傳言:哺乳期不能吃藥?
不少媽媽在孕期、哺乳期都會格外注意用藥,一有個頭疼腦熱都想用自身免疫力來扛,生怕吃藥會影響胎兒或者寶寶的健康。
不過,孕期用藥也好,哺乳期用藥也好,只要遵醫囑,使用安全藥物就可以的。有的疾病,不吃藥純靠扛,反而很可能加重病情,影響治療哦~
傳言:乳腺炎不能餵奶?
什麼是乳腺炎呢?媽媽出現乳房紅腫、疼痛,伴隨著發熱、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狀。如果症狀嚴重或媽媽感受糟糕,需要及時就醫。
乳腺炎發作後,乳汁並不會受到影響,此時需要做的就是及時排空乳房,避免堵奶。這時候更應該按時餵奶,讓寶寶的吸吮加速乳汁的排出。如果親餵實在疼痛難耐,則可以藉助吸奶器。
那……闢謠了這麼多,哺乳期是不是真能放飛自我,啥都能吃啥都可以做了?
那當然不是了!哺乳期還是要有所不為的。
1、酒精?不能碰!
酒精作為小分子物質,非常容易從媽媽的血液中進入乳汁。而酒精容易危害寶寶的心臟、肝臟,還會影響神經系統,導致寶寶難以入睡。另外,酒精還會抑制泌乳反射,減少泌乳量。所以呢,小編還是建議母乳媽媽們忍一忍、戒戒酒,等斷奶了再和閨蜜約一醉方休吧~
2、咖啡?不能過量!
在哺乳期,如果媽媽攝入過量咖啡因,容易引起寶寶過度亢奮、難以入睡,還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那多少算適量呢?美國建議哺乳期的媽媽保證每天攝入不超過200mg的咖啡因。
(舉個例子:一袋雀巢速溶咖啡含50mg咖啡因,一大杯星巴克美式咖啡含250mg咖啡因。)
另外,除了咖啡,巧克力、茶、碳酸飲料等都含有咖啡因。如果像小編一樣懶得去加加減減換算的,那……還是避免這些飲料吧,免得喝了後膽戰心驚的。
3、高汞魚?不要吃!
跟孕期飲食一樣,哺乳期也是要注意食物的衛生乾淨,不吃過期的發黴的食物,也不吃高汞魚,因為汞會損傷寶寶的神經系統,影響大腦發育。
高汞魚包括:鯊魚、旗魚、大耳馬鮫、胸棘鯛、金目鯛、方頭魚、槍魚、劍魚、大眼金槍魚
數據來源: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
4、避孕藥?不能吃!
產後避孕,很重要!如果不想在哺乳期就喜獲二胎,那還是老老實實避孕吧。但這裡的避孕,並不是要女生吃避孕藥(緊急避孕藥和短效避孕藥都不可)啊,這會減少泌乳量,影響母乳大業的。避孕這種事兒,還是交給男人來做吧(保險套了解一下),方便衛生又安全!
母乳媽媽們,你們還從長輩那兒領到了什麼「經驗之談」,不妨留言發出來,讓小編繼續給你「闢辟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