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義的衰落與社會主義的未來

2020-12-13 中國社會科學網
新自由主義的衰落與社會主義的未來 ——大衛·科茨訪談

2016年10月21日 09:54 來源:《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作者:大衛·科茨 黃斐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The Decline of Neo- liberalism and the Future of Socialism:Interview with David M.Kotz

  作者簡介:大衛·科茨,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經濟學系;黃斐,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原發信息:《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京)第20162期

  2015年10月,科茨教授訪問北京大學期間接受了《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記者黃斐的採訪,就美國的新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現狀、市場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中國的持續崛起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文中●為大衛·科茨,▲為黃斐。

  美國的新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現狀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自由主義受到英國柴契爾政府和美國裡根政府的追捧,逐漸取代凱恩斯主義成為西方經濟學的主流。30多年來,新自由主義盛行於英美等發達國家,成為美國歷任執政者所推崇的經濟範式與政治綱領。它崇尚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場化,反對國家幹預,在全球化的資本主義國家佔據主導地位。新自由主義的普遍推行,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凱恩斯主義帶來的困境,另一方面卻使西方發達國家深陷危機。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新自由主義的推行是導致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的主要原因。在美國,自新自由主義登上政治舞臺以後,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下降,工作環境惡化,失業率猛增,您能談談新自由主義在美國的現狀嗎?

  ●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新自由主義思想就在美國佔據統治地位。2008年發生的金融危機著實打擊了新自由主義,針對這場危機的回應是非常複雜的。我近期有一本新書談到了這一問題。在危機剛開始時,政府是排斥新自由主義思想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重新接受了凱恩斯主義思想,此前已被排斥多年的基於凱恩斯經濟學理論的刺激性計劃重新被採用,新自由主義似乎已完全被摒棄。但是在銀行被拯救、經濟得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之後,經過不到九個月的時間,新自由主義思想與政策又回歸了。歐洲與美國都採取了緊縮政策,他們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政府赤字。所以在美國,政府支出在很多地方都被縮減了,這同時也引起了很多問題。新自由主義思想和凱恩斯主義思想在國家政策上的相互競爭,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生活的主流。但同時,這種在資本主義國家平均每30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的經濟危機也提升了人們對主流思想之外的思潮的興趣。在美國與歐洲,左翼與右翼的情緒都變得強烈了。

  ▲西方雖然遭遇了金融危機,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但新自由主義思想的追隨者依然眾多。在美國,右翼政治勢力強大,金融危機似乎並沒有阻擋保守主義的發展,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眾多」是一個錯誤的導向。新自由主義在普通群眾中從來不受歡迎,它只是在統治階級和佔主導地位的知識分子中受到追捧。在美國,右翼勢力非常荒唐——他們是反科學的,不相信現代科學;他們是虔誠的宗教信徒,是原教旨主義者,相信上帝幾千年前在七天內創造了世界;他們不相信進化論;他們反對政府提高人們的福利,只贊成政府增加軍隊與警察。這就是目前的情況。

  ▲2015年4月30日,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正式宣布以民主黨人身份參加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他以「民主社會主義者」的身份參加總統的角逐,受到平民階層的選民歡迎,成為2016年美國大選最大的一匹黑馬。桑德斯受到主流群體的青睞,這是否意味著美國民眾對社會主義的看法正在改變?

  ●桑德斯是美國參議院中唯一一位社會主義者,來自人口很少的佛蒙特州。他宣稱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但他實際上並不是民主黨代表,而是一名無黨派人士。人們以為他不會獲得什麼支持,但實際上他贏得了佛蒙特州前兩個初選的勝利。他現在成為總統候選人的有力競爭者。雖然從來沒有一位作為社會主義者的美國總統候選人有機會贏得勝利,但這個跡象表明社會主義思想日益開放,人們對社會主義的興趣提升了。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李秀偉)

相關焦點

  • 【FA專題】 新自由主義的衰落:市場不是答案 | 國政學人 第353期
    新自由主義的衰落:市場不是答案 The Neoliberal Collapse: Markets Are Not the Answer Miatta Fahnbulleh 內容提要
  • 新自由主義之後還是新自由主義?
    從外部原因來看,新自由主義之後缺乏有力的替代方案。導致凱恩斯國家幹預主義產生的經濟政治條件目前沒有出現,而作為根本替代道路的21世紀社會主義還處於緩慢的探索過程中。以上這些因素,使得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們有可能繼續面臨新自由主義統治的現實。
  • 美國新自由主義興衰的權力邏輯
    ,以及新自由主義是在學術自由討論後才佔上風的錯覺。事實上,新自由主義對於政府權力,既有限制的一面,更有操弄利用的一面。以美國為例,沒有政府權力的支持,新自由主義根本無法迅速興起和實現全球擴張;新自由主義的橫行,又反過來侵蝕了美國民主政治的基礎,導致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並不斷削弱其國家治理能力,與此同時新自由主義也開始走向衰落。可見,新自由主義興衰有著其內在的權力邏輯。
  • 第164期:社會主義 vs 自由主義
    第164期:社會主義 vs 自由主義  謝小慶按:20世紀中國的思想戰場和政治戰場,基本上是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較量。1980年以前,社會主義佔據了明顯的上風。近40年,自由主義在政治、經濟、學術等各個領域全面碾壓了社會主義。二者的較量,仍將是中國未來發展中的重要議題。這是一個15分鐘的辯論視頻,是牛津大學最著名的學生社團之一「布靈頓俱樂部(Bullingdon club)」組織的一次辯論會,論題是「社會主義和自由主義」。進行辯論的是分別屬於保守黨和工黨的兩位議員。
  • 社會主義的對立面是自由主義
    因為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再說說國外。美國的新冠疫情持續肆虐,截止11月27日,全美已經累計確診1323萬7千餘例、死亡26萬9千4百餘‍人。死這麼多‍人是美國的醫療水平不高嗎?當然不是。美國的醫療水平是全球最頂級的。懂王感染新冠病毒後三天就出院了,身體倍棒,你敢說美國的醫療水平不行。既然醫療水平沒問題,是不是醫療資源不夠用?也不是。
  • 新自由主義的興衰——大衛·科茲對新自由主義的批判
    近期,SSA的代表人物大衛·科茲出版了新著《新自由主義的興衰》,對新自由主義的內涵、興起、付諸實踐後造成的後果以及今後的發展趨勢進行了系統分析,對於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發展和中國經濟改革的實踐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一、新自由主義與結構性危機  理論界普遍認為,新自由主義由理論轉變為國家政策的歷史背景是20世紀70年代的滯脹危機。為何凱恩斯主義被新自由主義取代?
  • 新自由主義並不「新」
    新自由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思潮,萌芽於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20世紀初的風雲變幻,導致資本主義嚴重的危機,特別是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沉重地打擊了以自由放任和自由競爭為特徵的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主張把資本主義,市場體制與一定程度的國家幹預相結合的凱恩斯主義取而代之。
  • 作為意識形態的新自由主義:起源、實質與影響
    因此,在新自由主義條件下,國家被嵌入到資本主義市場體系之中,國家失去了傳統的監管職能,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資產階級的意願,從而使資本主義成為絕對的資本主義,也加速世界走向毀滅。未來人類社會的唯一出路,就是開始一場旨在保護地球的長期生態革命,以創造一個實質平等、生態可持續、滿足公共需求的世界。這就是21世紀的生態社會主義。
  • 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成績單」
    如今30多年過去了,新自由主義付諸實踐的效果究竟如何,它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經濟「成績單」?弄清這個問題,對我們進一步認識新自由主義的本質和危害,具有重要的警醒意義。進入90年代後,隨著「華盛頓共識」的出籠,新自由主義的理論體系趨於完備成型,具體轉化為以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為核心和標誌的政策綱領。此後,在一些西方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推動下,新自由主義迅速向拉美、原蘇東社會主義國家和亞非發展中國家蔓延開來。
  • 高度警惕新自由主義
    而新自由主義在凱恩斯主義後重拾的「自由」,正是資本主義國家以經濟打包政治,繼而為其意識形態服務的「自由」。在經濟上,新自由主義是發展中國家通向災難的理論推手。西方國家到處推行新自由主義的動機,並不在於幫助他國發展經濟,而是「圈地掠奪」本性的國際延伸,是「利益至上」思維的世界複製,更是在「本國優先」前提下國內危機矛盾的全球轉嫁。在政治上,新自由主義是推進世界資本主義化的策略手段。
  • 國外左翼學者對新自由主義的批判
    哈耶克和弗裡德曼在整合既有自由主義理念基礎上,擎起了新自由主義旗幟。美國學者瓊斯在研究哈耶克、弗裡德曼與新自由主義誕生之間關係時,明確提出:「新自由主義政治是跨越大西洋的,但是其核心卻只是一個經濟主張,即對新凱恩斯主義的貨幣主義的批判和對自由市場的推崇。與這個經濟主張聯繫在一起的,並且對新自由主義的政治成功是有極其重要意義的,是對所謂的『縱容的社會』的拒斥。」
  • 吳易風:西方經濟學中的新自由主義
    當凱恩斯主義陷入嚴重困境時,新自由主義乘機而起,並迅速上升為西方主流經濟學。20世紀70—90 年代,是西方新自由主義的全盛期,被稱為新自由主義的「黃金時代」。新自由主義萬變不離其宗。「市場萬能論」和「市場自由配置資源可以達到最有效率的狀態」仍然是新自由主義即市場原教旨主義的核心教義和教條。
  • 應對資本主義危機要超越新自由主義和凱恩斯主義
    當新自由主義在全球肆意橫行、有人高呼社會主義「歷史終結」的時候,嬗變為國際壟斷資本的經濟範式和政治綱領的新自由主義和凱恩斯主義藥方,並沒有給世界經濟帶來繁榮,卻帶來了全球性的經濟動蕩,世界貧富分化的矛盾更加尖銳,地區差距、國家差距、民族差距和階級差距變得更大。
  • 新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但追根溯源,新自由主義在全球範圍內的長期泛濫,應是造成這場危機的罪魁禍首。 關鍵詞: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作者簡介:   2008年,西方爆發了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破壞程度最嚴重、影響範圍最廣泛、持續時間最長的全球性經濟危機。
  • 美國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的終結
    這次危機是美國新自由主義經濟體制破產所帶來的惡果。從這一點來說,它是一段歷史的終結。  兩種泡沫支撐增長  隨著上世紀80年代凱恩斯經濟學的退潮,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裡德曼為首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開始興起。世界政治舞臺上誕生了美國的裡根政府和英國的柴契爾政府。
  • 西方新自由主義失敗 中國該警惕什麼?【5】
    五、應高度重視西方新自由主義在中國的影響 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力圖通過多種途徑用他們的經濟理論和經濟政策主張來影響中國改革。同時,我國也有一些經濟學家試圖從西方新自由主義中尋找經濟改革的理論依據和政策措施。這樣,西方新自由主義便逐漸在我國產生影響。
  • [摘編]吳易風:高度重視西方新自由主義在中國的影響
    [摘編]吳易風:高度重視西方新自由主義在中國的影響 2014年11月27日 14:59 來源:光明網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易風指出,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力圖通過多種途徑用他們的經濟理論和經濟政策主張來影響中國改革
  • 認清新自由主義的實質-光明日報-光明網
    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柴契爾主義」和「裡根經濟學」的名義將新自由主義推上英美兩國主流經濟學的寶座,弗裡德曼才再次「名聲大噪」,其新自由主義理論才引起關注。隨著後來的「華盛頓共識」的出籠,西方國家企圖用新自由主義理論發起改造全世界的「十字軍遠徵」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基於此,福山甚至宣稱這將是「歷史的終結」。
  • 重商主義、自由主義、凱恩斯主義、新自由主義
    看了解析做錯的同學基本沒什麼問題了,但是彩芳覺得有必要拓展一下,順便簡單講了「重商主義」、「自由主義」、「凱恩斯主義」、「新自由主義」,以為他們學習了必修二,對這幾個詞還有有一定的基礎認知的,但是打臉了!同學們迷茫和慌張(他們是多恐懼彩芳?!!)的表情一片。
  • 高和榮:如何看待西方新自由主義
    新自由主義把「原子化」的個人主義作為理論前提,錯誤地認為個人自由的總和就能形成社會整體的自由,個人利益最大化必然導致社會利益最大化,政府一旦幹預經濟不僅有悖於資本主義精神,而且帶來整個經濟效率下降,產生新的社會不公。因此,新自由主義自誕生之日起就明確表示反對國家幹預,反對社會主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