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史上把握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八大「治國領導」名單一覽

2021-03-05 戀上萌寵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所謂「八老」的說法大約成型自1980年代初而確定於1987年中共十三大以後。當時在世的開國元勳全部退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分別以退休或半退休狀態聽取現職領導的匯報,對黨、國家和軍隊的重大決策發表意見,把握大政方針,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鬥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八老有以下特點:

1,他們都出生在1901年——1910年之間。

2,入黨較早,資歷很老。

3,都當任過要職,對中國政治影響力巨大。

在這些老同志中,屬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序列的有國家主席楊尚昆(兼中央軍委副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萬裡、中共中顧委副主任薄一波。

屬於中顧委序列的有主任陳雲、副主任宋任窮、王任重,屬於全國人大委員會序列的有副委員長習仲勳、烏蘭夫,其他擔任國家領導人的還有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國家副主席王震、全國政協主席李先念。

不再擔任具體職務的有彭真、鄧穎超、徐向前、聶榮臻。按照當時坊間傳聞,這些老人有資格列席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對於黨和國家重大事務自己的看法,當中央政治局意見產生分歧時,由他們作出最終定奪。

上述15位元勳中有哪些可以列入「八老」呢?鄧小平、陳雲、李先念、王震應該沒有疑義,關於他們當時政局中的決定性作用,我想現在我們不必討論了。楊尚昆、薄一波也應該沒有疑義,首先他們作為政治局委員,是法定決策層成員,其次當時上述元老因為健康原因已經不能出席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日常會議,所以通常委託楊尚昆和薄一波作為代表參加,他們是聯繫元老和現任領導人的重要紐帶。

民間流傳的名單有兩種說法:

1:鄧小平、陳雲、楊尚昆、薄一波、彭真、李先念、王震、鄧穎超。

2:鄧小平、陳雲、楊尚昆、薄一波、宋任窮、萬裡、習仲勳、鄧穎超。

上述15位元勳中,三大元帥在推翻四人幫後就退出了政壇。其實中共十二大以後,徐老和聶老除了在軍隊現代化建設方面還提出一些寶貴意見外,對於國家的內政外交從不發表任何看法。

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民間又有新的「八老」名單,人員有所增減,除了習仲勳外,萬裡和宋任窮也新增其中。但這已經是1990年代,而這新「八老」在中共十四大之後基本處於完全退休狀態,對政局的決策力和影響力已經不能和1980年代比肩,其實此時「八老治國」已經成為歷史名詞,悄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今日熱點推薦,必看!

提醒大家!「惡性腫瘤」病變前2年,不論男女,身體「3跡象」,別不當回事

提醒大家!生殖功能較強的男性,通常有以下3個共性,若你全佔,值得恭喜!

勸告大家!激活胰島素的冠軍,並非苦瓜而是它,常吃點,血糖也許穩降不升

勸告大家!紅棗和它一起吃,等於「吃毒藥」!別再忽視了,一不小心危害健康

勸告大家!男人50歲,無論喝不喝酒,儘量多吃4樣,勝過天天去健身

提醒大家!腦梗的根源已找到,肥肉排最後,看完榜首,趕緊忌口,忍住就是贏

告誡大家!吃完蘋果千萬不能碰「它」,否則癌症找上門

轉告父母!血栓的「清潔工」發現了,不是醋,沒事喝一喝,血栓「躲著走」

相關焦點

  •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為建設社會主義...
    本報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王比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交流會21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更好發揮人大職能作用。
  • 【法治習語】依法治國篇: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
    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國際國內環境越是複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越是繁重,越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鞏固執政地位、改善執政方式、提高執政能力,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 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決定》的說明中明確指出,「決定稿準確把握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演進方向和規律,突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抓住了國家治理的關鍵和根本」。所有這些,都突出強調和彰顯了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突出強調和彰顯了這一制度在我國國家制度中的統領地位。為什麼要強調和彰顯這一制度的特殊作用和地位?
  • 把握穩中求進治國理政重要原則
    改革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為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打下堅實基礎;發展是硬道理,解決我國所有問題和矛盾,關鍵要靠自己的發展;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沒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任何改革和發展都無從談起。
  • 「這一論斷抓住了黨和法關係的要害」 ——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
    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這一論斷抓住了黨和法關係的要害。」  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為什麼如此重要?一起學習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  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國際國內環境越是複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越是繁重,越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鞏固執政地位、改善執政方式、提高執政能力,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 木生:堅持黨的領導
    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取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勝利,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國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這條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經過長期探索實踐開闢的,也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才能不斷向前發展。
  • 深刻認識黨的領導制度在國家制度中的統領地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
    內容提要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是國家治理的關鍵和根本。堅持和完善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制度的統領地位,把黨的領導制度作為國家的根本領導制度建設好、完善好。隨著黨的領導制度體系不斷發展,黨的領導制度在我國國家制度中的統領地位將得到更好體現,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將得到更好發揮。
  • 許先春:持之以恆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寶貴經驗
    執政能力建設是我們黨執政後的一項根本建設,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衰成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高度重視並持之以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條寶貴經驗,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重要保證。
  • 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統領性制度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準確把握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演進方向和規律,突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抓住了國家治理的關鍵和根本,對於更好發揮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也為推進雲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根本政治保障
  • 習近平:任何人都不得違背黨中央的大政方針搞「獨立王國」
    任何人都不得違背黨中央的大政方針、搞「獨立王國」、自行其是,任何人都不得把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當兒戲、胡作非為,任何人都不得凌駕於國家法律之上、徇私枉法,任何人都不得把司法權力作為私器牟取私利、滿足私慾。 近日,《習近平關於全面依法治國論述摘編》出版,該書摘選自習近平講話、報告、批示、指示等30多篇重要文獻。
  • 人民智庫|70年來,黨是如何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
    其實,黨的八大決議本身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上述主要矛盾的實質是「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這實際上就是承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背後更深層次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即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
  • 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集中起來說,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重要講話中精闢概括的「十一個堅持」。全面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要把握好以下三點。  第一,深刻理解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 學習體會丨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基本遵循
    只有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才能確保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勝利前進。黨的領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當前,我國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勝利實現,並進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徵程。
  • 黨領導人民建設法治中國的思想指引
    習近平同志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我們必須堅持把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斷把法治中國建設推向前進。」堅持治國理政的這「兩個基本」,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實踐探索中得出的重要結論,是我們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作出的重大抉擇,是馬克思主義國家與法的學說同當代中國民主法治建設相結合的最新成果。
  • 【金臺二號】習近平甲午變法:「黨的領導」不等於「黨大於法」
    還有人說,依法治國是政府的事,黨卻跑出來。甚至有聲音認為,這次會議進一步明確了黨比法大! 他們為何做如是想?簡單來講,我國歷史上和現實中存在過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的現象,因此,他們得出「權大於法」的判斷。由於共產黨是掌握權力的執政黨,他們就推演出「黨大於法」的結論。在他們的邏輯鏈中,只要「黨大於法」,「權大於法」就不可避免。
  • 馮俊: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現代化
    剛剛結束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一部綱領性文件。
  • 郭如才: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是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
    郭如才指出,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是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 郭如才談到,對於為什麼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習總書記說得很明確,即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通過科學的方法貫徹各項大政方針。 回顧這幾年的工作實踐,郭如才表示,穩中求進的核心要義可以概括為三方面:一是保持戰略定力,就是遇到困難不要慌張。
  •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主題為「我國歷史上的法治和德治」的第37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學習並發表重要講話。講話深刻揭示了法治與德治的辯證關係,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法與道德關係的理論,闡明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為我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指明了方向。
  • 劉俊傑:準確把握新時代國家治理的方向和原則
    我們要辯證地看到,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之所以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這兩大奇蹟,關鍵在於我們的國家治理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有定力;同時也要看到,如何治理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樣全新的社會,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上沒有先例。在面臨國內外風險挑戰、不確定因素明顯上升的關鍵時期,最重要的是要牢牢把握好正確的國家治理方向和原則。
  • 依法治國方略形成和發展過程回顧:經歷三個階段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任務。中國共產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執政是黨執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政府行政權運行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