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院長謝資清指導青年教師和學生。
十佳班集體答辯照片。
紅網時刻通訊員 蔡頌 張永濤 長沙報導
湖南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國秋,是該校數學系1983屆校友。經過十多年的持續研發,他率領的科研團隊攻克MEMS(微機電系統)傳感器中關鍵的核心技術和工藝,填補了國內壓敏傳感晶片生產線的空白。
以數學研究和師範教育著稱的湖南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何以能培養出像王國秋這樣的創新型複合人才?
作為該校歷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數學與統計學院迄今已經走過了八十年的風雨歷程,其前身數學系是1938年國立師範學院成立之初所設立的七個系之一。八十年來,學院已為國家輸送本科以上畢業生3萬餘人,其中包括楊大春、馬超群、唐家福、黃榮懷等4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孫笑濤、蘇開樂、郭先平、庾建設等7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唐鐵橋、何昭水、黃曼子等3名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而更多的校友兢兢業業地奮戰在基礎教育一線。據不完全統計,湖南省示範性中學80%左右的數學骨幹教師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數學系,該院為湖南基礎教育做出了卓越貢獻。
創設平臺 外引內培夯實師資
人才培養的驕人成績,帶動了學科和平臺的飛速發展。目前,該學院擁有數學與統計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基礎數學國家重點(培育)學科、「計算與隨機數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學科平臺,數學學科還是國家「211」工程第二、三期重點建設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數學學科被評定為B+等級,並列全國第19位。2018年數學學科獲批為湖南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統計學獲批「國內一流培育學科」。
學科和平臺的發展,寬鬆溫暖的工作氛圍,為優秀師資的引進和成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2012至2018年期間,學院共引進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5名,瀟湘學者特聘教授4名,講座教授2名。目前學院82名專任教師中,約90%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以2018年為例,黃曼子獲得國家優秀青年基金,劉竟成和郭蘭坤分別獲得湖南省傑出青年基金和優秀青年基金,汪波入選湖湘青年自然科學類創新英才計劃,朱全新成為首位依託湖南師範大學入選的全球高被引科學家,青年百人計劃入選者、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博士李利平科研成果在德國Osnabruck大學、中美數學會聯合會議上報告,臺灣成功大學教授、國際數學前沿方向朗蘭茲綱領研究專家粘珠鳳教授全職加盟學院,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湖南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郭水霞成為統計學省一流培育學科帶頭人。優秀師資的匯聚,帶來了學院人才培養的滿園春色。
因材施教 分類培養本科學生
2018年10月27日是湖南師範大學八十周年校慶日,學院數百名校友相聚母校,共話師生情誼、學院未來。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勇是學院數學系2007屆本科生,回憶當年從進校時年級倒數第四名到拿下湖南省數學競賽獎,以「學霸」的身份被保送到中國科學院攻讀研究生,如今成為一名優秀的青年學者,他非常感激當年的任課老師——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2018年湖南省師德典型、湖南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院長謝資清教授。
王勇說:「當年如果沒有謝老師的幫助和極力推薦,我不可能來到中科院深造,並在數學研究中取得今天的成績。也許在謝老師眼中,她當年想盡辦法推薦我是再普通不過的一件小事,但是卻影響了我的一生!」
其實,那一年謝老師成功推薦了7名同學前往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免試攻讀研究生。就在校慶日那一天,同樣已經獲得中國科學院保送資格的2015級數學「天問班」學生蒲興思正在和其他同學一起參加2018年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湖南賽區的比賽,競賽結果出爐,他與其他6名同學均斬獲數學類湖南賽區一等獎,佔全省數目三分之一以上,再次為學校爭得一等獎和總獲獎人數均居全省第一的佳績。一個月後,他們班以高達57.5%的保研和留學率等驕人成績獲得學校「十佳班集體」。
數學天問班只是數學與統計學院分類分方向進行本科人才培養的特色班之一,數學卓越教師班、信息班和統計班都是學院的特色班。由於辦學成效顯著,這些班級的高考錄取分數長期位居學校前列。數學天問班所在的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連續四年居學校理科錄取分數線最高分。
協同合作 共育數學創新人才
成績的獲得,離不開老師們的辛勤付出。學院眾多的教師堅信「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本質職能,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和本」。大家普遍認同,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師德師風至關重要。為此,學院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倡導「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的教育理念,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湧現出了一大批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的優秀教師。
明德教師獎獲得者、曾經連續23年擔任數學教學副院長的羅治國教授,被譽為湖南師範大學教學管理崗位上的「老黃牛」,他對教學工作的熱愛和本科教學核心要素的深刻理解,促使他提議設立數學拔尖人才培養實驗班——天問班。這一做法與2018年9月教育部發布的《關於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的意見》不謀而合。
作為數學系主任,常微分方程與動力系統領域的著名專家李雪梅教授具體負責數學天問班的建設,她不僅組織和參與制定了《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天問班本科人才培養實施細則》,還身體力行,擔任該班《實變函數》等課程的教學,對一些深奧難懂的教學內容,對教法和學法精雕細琢,力圖讓學生理解透徹,並因勢利導,向學生引入前沿研究成果,幫助其選擇發展方向。
數學教育學科帶頭人袁智強老師在教學和研究過程中特別關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2017年獲得學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2018年作為唯一的學科教育類選手進入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課堂教學競賽決賽並再次獲得佳績。2017年,學院本科生斬獲第五屆全國師範院校師範生教學技能競賽一等獎。他是湖南寧鄉人,回老家只需幾十分鐘的車程,但因工作繁忙鮮少回老家,被戲稱為「不接地氣的親戚」,而在學生心目中他是「最接地氣的老師」。
大學生數學競賽和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團隊負責人張衛老師於2017年榮獲學校首屆「十佳大學生競賽指導教師」光榮稱號,2018年再次被評為學校「三育人」先進個人。他已經在學院工作了四十年,帶領他的團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自2010年開始,湖南省數學類大學生數學競賽一等獎總數全省第一。
謝資清、李利平、袁智強、郭水霞等還親自擔任天問班和學校世承班導師,不僅在學業上,而且在日常生活和未來發展上關心他們的成長。正是採取了「建設創新型師資隊伍、吸引高素質數學生源、提供專業化培養方案、實施小班化課堂教學、給予多樣化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措施,學院在培養數學拔尖創新型人才和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中學數學教師等方面成就顯著。
本站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名,不得更變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