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閔子騫與濟南
閔子騫(前536--前487),祖籍山東曲阜,生於魯國蕭邑(今安徽省蕭縣)。他和濟南有什麼關係?濟南又為何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道路,還有他的墓地呢?
根據閔氏家譜的記載,閔子騫雖曾在魯國做官,但因當時官場腐敗,於是辭官四處講學。因他名聲在外,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邀請他到齊國設壇講學,閔子騫病卒後,葬於華山南,他的大兒子為其守墓,閔氏也在濟南境內繁衍。濟南的老百姓為了紀念這位大孝子,就把他墓地西側的南北路叫做閔子騫路。
二、正門-崇孝苑
百花公園北鄰有一組青磚灰瓦的古建築,這就是中國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閔子騫的墓地所在。朱紅色的大門上懸掛著我國著名書法大家歐陽中石先生題寫的「崇孝苑」三字,字體雄勁有力。
進入大門,道路的兩側整齊擺放著多對馱碑的神獸石像,上面的石碑已不知去向,現在院裡的石碑等文物,大部分是從外面移到院內進行保存的。
三、閔子騫祠
進入院內,有面闊三間的房屋建築,門口上方牌匾上是歐陽中石先生題寫的「閔子騫祠」四字,裡面供奉的是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孔門十哲之一的閔子騫。閔子騫塑像正襟危坐,雙手施作揖禮,表情肅穆, 眉目安詳。
圖片來源:濟南明府城
祠堂內除閔子騫神像外,西側牆壁上是關於二十四孝之單衣順親的故事及閔子騫個人的簡介;西北側牆壁上是選自閔氏宗譜中閔子騫祠實考的介紹。東側牆壁上是單衣順母的壁畫;東北側牆壁上是閔子騫的隆生。
閔子,名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和顏回、冉伯牛、仲弓被列為孔門德行科的優秀生。孔子曾說:「任用德行,(在弟子中可仕之人)則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論語》中還收入孔子這樣一句感嘆:「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元朝人編撰的《二十四孝圖》,將閔子騫孝親的故事排在第三,使之家喻戶曉,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史上著名的先賢之一。而閔子騫傳說也是山東省的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之一,屬於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關於閔子騫,大家了解最多的還是閔子騫單衣順親的故事。
單衣順親——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子騫少時為後母虐待,冬天,後母以蘆花衣損,以棉絮已所生二子。子騫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為惰,笞之,見衣綻處蘆花飛出,複查後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極,欲出後母。子騫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其父這才饒恕了後妻。從此以後,繼母對待子騫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後人把這一故事稱為「單衣順親」或「鞭打蘆花」。有詩讚曰: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 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閔子騫品行高尚,歸結有二。一是崇尚節儉。魯國要擴建新庫房,爭取他的意見時,他批評說:「原來的庫房就很好,為什麼再勞民傷財去改造?」孔子贊成他的意見,讚揚說:「這個人平時不亂說,講出話來就非常正確。」二是剛正不阿。季桓子想聘請他當費邑宰,管理費地。開始時閔子騫不同意,對來人說:「好好給我辭去這個職務,如果再來,我就離開此地到汶上去(暗指離魯奔齊)。」可是後來經孔子勸說,還是任了費宰,並把家遷到東蒙之陽,村名閔子莊(今閔家寨)。他治理費地很有成績,但看不慣季氏行為,最後毅然辭職。
四、閔子騫墓地
穿過閔子騫祠就是閔子騫墓了,墓高約3米,封土直徑約5米,呈圓形,四周圍繞著石羊、石馬、石獅子、石龜、文豹、翁仲等石像生,左右對稱,另有古樹相間,蒼然而立,鬱鬱蔥蔥,微風吹過時發出瑟瑟聲響。中間的石碑上刻有祭文,文曰:「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百善之首,非孝不當。昔有我祖,蘆花渡芳,孝義忠親,為子所賞。遠釋近道,安於陋巷,詩人不倦,遣風浩蕩。甘辭負封,背井離鄉,平陵故鄉,講學設堂。傳播文明,育人有方,辭世長眠,華山之陽。」祭文中寫出了閔子騫墓的位置,對閔子騫的一生做了高度概括。
閔子騫死後葬在此處,他的後代遷往齊國居住,為閔子騫守墓。今天的章丘西溝頭村聚居的閔姓村民,據傳便是閔子騫的嫡傳族系。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濟南市將閔子騫墓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且整理編撰閔子騫史料,作為弘揚孔子文化和民族傳統美德的場所,並在此設立濟南孝文化博物館。
墓地的東西兩側放置了徵集收藏的歷代碑刻,包括石碑、墓誌、石匾、畫像石、碑首、碑座、經幢、柱礎、石槨以及建築構件等。分門別類擺放,形成了濟南歷代石刻展覽景觀。
墓地的東側有《二十四孝圖》牆壁,其中有一尊石刻「鐵人」,吊眼圓臉,方頭大耳,既有春秋戰國兵馬俑之跡象,也有魏晉時期佛像的儀態英姿。塑像威嚴,神情如生,石臺鏽跡斑斑,手觸石壁,冰涼通透,好像撫摸著千百年前的古蹟文明,頗有滄海桑田的感覺。
墓地的西側是排列整齊的石碑刻石,這些石刻涵蓋了元、明、清、民國等多個年代,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元代至元十五年的《重修山東路督轉廉使司解宇之記》,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文獻價值。此外還有顏真卿的《東方朔畫像讚並序》、柳公權的《玄秘塔碑》以及記載有明代兵部尚書鐵鉉(大明湖有鐵公祠專門供奉)反抗朱棣篡權的《七忠公贊》碑等價值連城的碑刻。石碑區東側緊挨著的是石匾區,淨居寺、鴻祥永、裕魯當等近20塊古代和近代石匾排列整齊。
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所題「裕魯當」石匾
這塊通石匾上「裕魯當」三字刻得非常深,每個字大約有40釐米見方,右上款小字為「癸酉仲秋」,下款是「韓復榘題」。癸酉年是民國二十一年(1932),當時的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就是這一年在今泉城路按察司街南頭路東開辦了一家官辦的「裕魯當」當鋪,這通石匾就是當年韓復榘親自書寫刻制後鑲嵌在當鋪大門上方的原物。這三個字寫得很有氣勢,可以看出書寫者韓復榘有著相當的書法功底。
小貼士:
崇孝苑-閔子騫墓景區
別稱:濟南閔子騫紀念祠、孝文化基地、歷城區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濟南孝文化博物館等
地址:濟南歷城區百花公園西門北側,閔子騫路2-1號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無節假日 每天9:00-16:00
遊覽線路:坐北朝南,只有南門,南門進出
電話:0531-86050151
公交線路:乘坐70路/K70路、70路區間車、K46路、K93路、高峰K93路,到百花園東門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