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濟南人,濟南為何以他的名字命名道路,還有他的墓地?韓復榘還...

2020-12-17 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

一、閔子騫與濟南

閔子騫(前536--前487),祖籍山東曲阜,生於魯國蕭邑(今安徽省蕭縣)。他和濟南有什麼關係?濟南又為何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道路,還有他的墓地呢?

根據閔氏家譜的記載,閔子騫雖曾在魯國做官,但因當時官場腐敗,於是辭官四處講學。因他名聲在外,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邀請他到齊國設壇講學,閔子騫病卒後,葬於華山南,他的大兒子為其守墓,閔氏也在濟南境內繁衍。濟南的老百姓為了紀念這位大孝子,就把他墓地西側的南北路叫做閔子騫路。

二、正門-崇孝苑

百花公園北鄰有一組青磚灰瓦的古建築,這就是中國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閔子騫的墓地所在。朱紅色的大門上懸掛著我國著名書法大家歐陽中石先生題寫的「崇孝苑」三字,字體雄勁有力。

進入大門,道路的兩側整齊擺放著多對馱碑的神獸石像,上面的石碑已不知去向,現在院裡的石碑等文物,大部分是從外面移到院內進行保存的。

三、閔子騫祠

進入院內,有面闊三間的房屋建築,門口上方牌匾上是歐陽中石先生題寫的「閔子騫祠」四字,裡面供奉的是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孔門十哲之一的閔子騫。閔子騫塑像正襟危坐,雙手施作揖禮,表情肅穆, 眉目安詳。

圖片來源:濟南明府城

祠堂內除閔子騫神像外,西側牆壁上是關於二十四孝之單衣順親的故事及閔子騫個人的簡介;西北側牆壁上是選自閔氏宗譜中閔子騫祠實考的介紹。東側牆壁上是單衣順母的壁畫;東北側牆壁上是閔子騫的隆生。

閔子,名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和顏回、冉伯牛、仲弓被列為孔門德行科的優秀生。孔子曾說:「任用德行,(在弟子中可仕之人)則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論語》中還收入孔子這樣一句感嘆:「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元朝人編撰的《二十四孝圖》,將閔子騫孝親的故事排在第三,使之家喻戶曉,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史上著名的先賢之一。而閔子騫傳說也是山東省的中國民間傳說故事之一,屬於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關於閔子騫,大家了解最多的還是閔子騫單衣順親的故事。

單衣順親——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子騫少時為後母虐待,冬天,後母以蘆花衣損,以棉絮已所生二子。子騫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為惰,笞之,見衣綻處蘆花飛出,複查後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極,欲出後母。子騫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其父這才饒恕了後妻。從此以後,繼母對待子騫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後人把這一故事稱為「單衣順親」或「鞭打蘆花」。有詩讚曰: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 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閔子騫品行高尚,歸結有二一是崇尚節儉。魯國要擴建新庫房,爭取他的意見時,他批評說:「原來的庫房就很好,為什麼再勞民傷財去改造?」孔子贊成他的意見,讚揚說:「這個人平時不亂說,講出話來就非常正確。」二是剛正不阿。季桓子想聘請他當費邑宰,管理費地。開始時閔子騫不同意,對來人說:「好好給我辭去這個職務,如果再來,我就離開此地到汶上去(暗指離魯奔齊)。」可是後來經孔子勸說,還是任了費宰,並把家遷到東蒙之陽,村名閔子莊(今閔家寨)。他治理費地很有成績,但看不慣季氏行為,最後毅然辭職。

四、閔子騫墓地

穿過閔子騫祠就是閔子騫墓了,墓高約3米,封土直徑約5米,呈圓形,四周圍繞著石羊、石馬、石獅子、石龜、文豹、翁仲等石像生左右對稱,另有古樹相間,蒼然而立,鬱鬱蔥蔥,微風吹過時發出瑟瑟聲響。中間的石碑上刻有祭文,文曰:「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百善之首,非孝不當。昔有我祖,蘆花渡芳,孝義忠親,為子所賞。遠釋近道,安於陋巷,詩人不倦,遣風浩蕩。甘辭負封,背井離鄉,平陵故鄉,講學設堂。傳播文明,育人有方,辭世長眠,華山之陽。」祭文中寫出了閔子騫墓的位置,對閔子騫的生做了高度概括。

閔子騫死後葬在此處,他的後代遷往齊國居住,為閔子騫守墓。今天的章丘西溝頭村聚居的閔姓村民,據傳便是閔子騫的嫡傳族系。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濟南市將閔子騫墓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且整理編撰閔子騫史料,作為弘揚孔子文化和民族傳統美德的場所,並在此設立濟南孝文化博物館。

墓地的東西兩側放置了徵集收藏的歷代碑刻,包括石碑、墓誌、石匾、畫像石、碑首、碑座、經幢、柱礎、石槨以及建築構件等。分門別類擺放,形成了濟南歷代石刻展覽景觀。

墓地的東側有《二十四孝圖》牆壁,其中有一尊石刻「鐵人」,吊眼圓臉,方頭大耳,既有春秋戰國兵馬俑之跡象,也有魏晉時期佛像的儀態英姿。塑像威嚴,神情如生,石臺鏽跡斑斑,手觸石壁,冰涼通透,好像撫摸著千百年前的古蹟文明,頗有滄海桑田的感覺。

墓地的西側是排列整齊的石碑刻石,這些石刻涵蓋了元、明、清、民國等多個年代,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元代至元十五年的《重修山東路督轉廉使司解宇之記》,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文獻價值。此外還有顏真卿的《東方朔畫像讚並序》、柳公權的《玄秘塔碑》以及記載有明代兵部尚書鐵鉉(大明湖有鐵公祠專門供奉)反抗朱棣篡權的《七忠公贊》碑等價值連城的碑刻。石碑區東側緊挨著的是石匾區,淨居寺、鴻祥永、裕魯當等近20塊古代和近代石匾排列整齊。

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所題「裕魯當」石匾

這塊通石匾上「裕魯當」三字刻得非常深,每個字大約有40釐米見方,右上款小字為「癸酉仲秋」,下款是「韓復榘題」。癸酉年是民國二十一年(1932),當時的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就是這一年在今泉城路按察司街南頭路東開辦了一家官辦的「裕魯當」當鋪,這通石匾就是當年韓復榘親自書寫刻制後鑲嵌在當鋪大門上方的原物。這三個字寫得很有氣勢,可以看出書寫者韓復榘有著相當的書法功底。

小貼士:

崇孝苑-閔子騫墓景區

別稱:濟南閔子騫紀念祠、孝文化基地、歷城區青少年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濟南孝文化博物館等

地址:濟南歷城區百花公園西門北側,閔子騫路2-1號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無節假日 每天9:00-16:00

遊覽線路:坐北朝南,只有南門,南門進出

電話:0531-86050151

公交線路:乘坐70路/K70路、70路區間車、K46路、K93路、高峰K93路,到百花園東門站下車

相關焦點

  • 棘榛市街=制錦市街,濟南有個「讓讓巷」,現在叫啥?
    韓復榘對戲劇事業十分熱衷,此外,熱心文化的他還特別愛玩諧音梗,尤其是在道路命名上。 「什麼?迎仙橋街,不行,我不滿意,改改改!『迎仙』諧音『英賢』,改為英賢街。」 「什麼?真武街,不行,我不滿意,改改改!『真武』諧音『鎮武』,改為鎮武街。」
  • 韓復榘被槍決後,他的老婆和後人結局如何?次子參加了援朝
    所以:韓復榘該不該殺?該殺!國難之際,守土不力,面對日軍強力攻勢放棄濟南,最終導致整個膠東半島幾乎被日軍完全佔領。作為軍人,作為一省的最高軍事長官,唯一是難辭其咎。而韓復榘也是抱著這樣心態的軍閥大員之一。1937年日本人攻打山東時,韓復榘先後率軍參與了眾多較大的戰役或戰鬥,給日軍造成了一定傷害,但同時自己的軍事力量也損失慘重。37年12月,韓復榘被安排防守黃河鐵橋,為了協防此天塹凱申公也派出嫡系的一個炮兵旅。
  • 韓復榘被處決後,他3個老婆和子女下場如何?次子是抗美援朝英雄
    後來老蔣發現韓復榘的勢力越來越大,便想打壓他一番,卻不料韓復榘早就暗中擴充自己的軍隊,並截留地方稅收,甚至一度能與蔣介石分庭抗禮,這讓老蔣十分憤怒。在他的帶領下,韓部取得多次勝利,但敵我之間的武器差距實在太大,漸漸地,韓部損失過半,難以抵抗,加上老蔣的騷擾,韓復榘決定,暫時撤退,放棄濟南。韓復榘的舉動,讓老蔣非常生氣,當即便命令韓復榘死守泰安,韓復榘卻根本不聽他的,還反問老蔣:「南京不守,何守泰安?」蔣介石頓時怒火衝天,並對韓復榘動了殺心。
  • 他為何下令讓戴笠不管用什麼手段都必須除掉韓復榘!
    在爆發西安事變後,韓復榘第一時間致電張學良,表達了自己的贊同,但不久副官告訴他張學良放了蔣介石,韓復榘聽了後氣極大跳說都抓了怎麼還放了!這話傳到了蔣介石的耳朵裡,更加深了兩人的矛盾,也讓蔣介石對韓復榘起了殺心。
  • 濟南墓地:在濟南長清區選一塊墓地大概多少錢
    濟南市長清區目前有兩家合法墓地,一是山東福壽園公墓,二是慈航園公墓。由於公墓地理位置、園區環境以及安葬形式不同,兩家園區的不同墓型也不一樣,具體售賣情況如下。山東福壽園在濟南長清區的兩家合法墓地中,山東福壽園以花壇葬和現代立碑為主,墓碑參考起價為19800元。
  • 濟南長清大學城用人名和花來命名道路
    濟南大學城大學城的大學生大學城邊夜晚濟南長清大學城處於長清區正東方向,位於濟南市長清區崮雲湖街道,緊鄰濟南,共有11所大學, 這裡有著相當濃厚的文化氛圍。而這裡的路都是以名人與花來命名的。濟南長清大學城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也被稱為濟南大學科技園。道路的兩側都是密集綠植與花。而這些路都是歷史名人命名,以示對莘莘學子們的深切厚望。希望他們成為未來之星、這些歷史名人的故事激勵著他們,願他們早日成為國家棟梁。這些路以物理名人命名的路有:牛頓路、瓦特路、居裡路。四面環山、空氣清新,花兒與青年是多麼美好的寓意呀!
  • 濟南「國慶寶寶」凌晨誕生,爸媽給他取這個名……
    濟南「國慶寶寶」凌晨誕生,爸媽給他取這個名……_10_1.jpeg2019年10月1日2點25分,山大二院產房傳來響亮的哭聲,在大家的期待和祝福中,山大二院的第一位「國慶寶寶」出生了,小寶寶是個健康的男孩濟南「國慶寶寶」凌晨誕生,爸媽給他取這個名……_10_2.jpeg濟南「國慶寶寶」凌晨誕生,爸媽給他取這個名……_10_3.jpeg
  • 樓嬤嬤|融匯在濟南的工地成了「墓地」
    因濟南對融匯地產的放縱,卻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挨著墳地的融匯城把工地變成了「墓地」。嬤嬤怎麼也沒想到「五星級的代價」會在濟南上演,而這場悲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4月22日,融匯城玫瑰公館二期工地再次發生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 關於濟南的50個冷知識
    # 1 老舍不僅寫過《濟南的冬天》 其實他還寫過《濟南的秋天》 2013年,此建築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成為了膠濟鐵路陳列館的一部分。諷刺的是,裡面還陳列著被拆掉的津浦鐵路濟南站模型。
  • 「老地名」喚醒濟南城市記憶
    魯網4月3日訊 日前,濟南市政府印發《關於市區姚興巷等道路命名的通知》,確定對市區姚興巷等29條道路予以命名,其中歷下區大明湖街道轄區內縣學西廡街的回歸,讓很多老濟南人高興不已。作為記錄城市史脈的「活化石」,縣學西廡街等「老地名」不僅是喚活城市記憶的「鑰匙」,更是民眾對城市情感的寄託。
  • 濟南這些道路有了新名字!涉及歷下區、章丘區、高新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日前,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興發西巷等市區內道路命名、註銷及調整起止點的通知》,記者獲悉,根據《濟南市市區道路命名規則》(濟政辦字〔2018〕65號)規定,經市政府同意,濟南確定命名興發西巷等12條新建道路,將雲馳路等8條道路調整起止點,註銷舜悅路。
  • 在濟南長大,你的母校名可能是他題字
    因為當時濟南城的槍聲、炮聲很大,所以家裡人才給我起了這個名字。我出生時,日本人已經進了城,大哥去濼口姥姥家送信,路上差點被日本兵打死。」歐陽中石回憶自己小時候在濟南居住時的情景,他小時候在濟南居住過7個地方,最早是在永慶街,最後搬到了商埠的林祥南街。「那時都是租房住,每個住處也基本在老城裡面或周邊。我見過很多泉,有的同學家裡就有泉。
  • 濟南墓地朝向一定要坐北朝南才是最好的麼
    在濟南,許多家屬在選購墓地的過程中,總是糾結於墓地朝向這個問題,認為選墓地就一定要墓碑坐北朝南的,其他的一概不考慮,其實沒有必要糾結於這種執念,因為朝向的選擇是因人而異的。為什麼會產生選墓地就要「坐北朝南」這種想法?歸納為以下原因。
  • 陰差陽錯與濟南結緣,漫步在濟南大街小巷,走走停停
    就說濟南的一些街名吧,不但「個性」強,文化底蘊深,還有其故事「藏」在裡面。如閔子騫路,雖然我知道閔子騫是孔子的學生,為何用古人名字命名一條路,而且是一條幽靜且不知名的「羊腸小路」,還是有些詫異。一次去百年的洪家樓教堂,順路到百花公園看看。在百花公園西門旁建有「閔子騫祠」和「崇孝苑」,祠堂後就是閔子騫的墓地,看後才徹底弄明白此路的「前世今生」。
  • 濟南人辛棄疾的思鄉情②:他的600多首詞為何沒有一首直接寫家鄉濟南?
    把古今遺恨,向他誰說。蝴蝶不傳千裡夢,子規叫斷三更月。聽聲聲、枕上勸人歸,歸難得。」雖然春和景明,詞人依然難掩思鄉之情,尤其是「家何在,煙波隔」是不太多見的辛詞中直接寫到念家情愫的句子。詞人登高樓而遠望家鄉,無奈千重萬疊的春山遮斷了雙眼,茫茫無邊的煙波阻隔了歸路。當然,詞人思念的不只是家鄉,更是南宋王朝沒有收歸的故土。
  • 濟南一日遊攻略,逛逛濟南老街區,百花洲
    了解一座城,一定要深入老街區,了解這座城的歷史人文,品他的歷史故事,體驗他的百姓生活,走著走著,你將會不自覺的愛上他。今天就帶大家慢遊濟南,走走濟南老街區,了解這座被泉水孕育的老城。百花洲,古時只是水中的一座小島,宋朝曾鞏到濟南任知州時,在大明湖上築百花堤,這座小島也因此命名為百花臺,也就是現在的百花洲。(明朝「後七子」之一,李攀龍曾隱居於此,李攀龍為人剛正不阿,不攀附權貴,所以仕途坎坷,但文學造詣深厚,流芳後世。
  • 濟南商人氣節:被要求脫帽行禮,他60年不戴帽明志,成百歲企業家
    13歲時,他隻身來到如今淄博的周村,一個大雪天的夜晚,昏倒在一戶開印染廠的石姓人家門前。石家人發現後不僅救了張啟垣,還將他留做一個小夥計。張啟垣精明能幹,有商業頭腦,而且人品可靠。幾年後,石家與他人合作成立「東源盛」染坊,派張啟垣作為石家的代表任這家染坊的經理人。後來,幾個股東不和,張啟垣與人盤下染坊,更名為東元盛。
  • 泉邊|雖沒親身來過,他卻為後人複製了1200年前的濟南
    段成式祖籍為齊州臨淄(當時位於齊州,古隸屬於濟南,今隸屬於淄博),受先人影響,他「倜儻有氣義」,頗有齊人「闊達多大節」之風。出於對故鄉的嚮往,就記下了前輩對他講述過的濟南山川風物、人文傳說等,並將之歸入到《酉陽雜俎》中。
  • 濟南首次發現北朝晚期至唐朝初期家族墓地
    濟南首次發現北朝晚期至唐朝初期家族墓地 2020-06-12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