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抑鬱症嗎?別陷入這幾個誤會裡?

2020-12-15 騰訊網

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生活,抑鬱症也成了媒體的焦點。據報導,截至2019年,全球抑鬱症人數突破3.4億,中國是目前抑鬱症患者最多的國家,而且抑鬱症年輕化趨勢明顯,正在大學生、高中生群體中爆發。儘管網絡上經常有報導抑鬱症自殺事件,但仍然有不多人認為,抑鬱症不病,是嬌情、想不開、想太多、懶惰等的表現,真的是如此嗎?

抑鬱症專家指出,正是這種錯誤的觀念,造就是如今我國抑鬱症診斷率不足3%的現狀。一方面抑鬱症病人原本就有強烈的自罪感,把疾病的發作歸咎於自身脆弱;二方面是形成的「病恥感」使病人和家屬不能正視疾病,及時到專業的醫院診治。

專家介紹到,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常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包含情感、軀體和認知症狀在內的多維障礙,需要用科學的醫學手段進行幹預治療,並輔以專業的心理疏導增加信心,打開心結。

隨著對精神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公眾對心理健康狀況越來越關心,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對抑鬱症存在誤解甚至偏見。一起來認識這些誤區。

常見的抑鬱症6大誤區

1.性格開朗的人不會患抑鬱症?

待人友善、性格開朗只是人的個性特徵或習慣化的行為模式,與抑鬱症沒有本質聯繫。正因為他們愛笑、友善和開朗,內心的真實感受和需要更容易被忽略,不容易被發現,所以一旦這樣的人向你主動求助,請給予他更多的理解和關心。

2.抑鬱症就是焦慮症?

儘管臨床上抑鬱症和焦慮症共病的現象很常見,但他們仍然是有很明顯的區別的。一般來說,焦慮的人能量高於常人,主要表現為緊張擔心、多思多慮,並出現心跳快、血壓高、手抖多汗、坐立不安等症狀;而抑鬱的人能量低於常人,主要表現為心境低落、想法少、不想說話、活動減少等。如果把焦慮症看得比抑鬱症輕,用焦慮擔心過多來解釋抑鬱症的原因,都是誤解。

3.抑鬱症就是想不開而已

如果有人很不幸的得了抑鬱症,身邊的人通常都會勸他想開點、多活動、別矯情、要勤快等等,覺得抑鬱症患者就是小心眼,不堅強太脆弱的表現。然而,並不是只有性格內向的人會得抑鬱症,抑鬱症是由於大腦中樞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的,是大腦生病了,導致的情緒、認知、軀體等多方面的變化。

4.吃甜食可以控制抑鬱症?

儘管吃糖有時能短暫提升情緒,但從長期來看會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研究發現,吃太多糖會導致身體更容易出現炎症,而與炎症相關的一些激素會導致大腦進入抑鬱狀態。吃太多糖對體內微生物的影響也是抑鬱症的誘因之一,因為有些微生物在糖分較多的環境中「茁壯成長」,生成某些化學物質,使人更易抑鬱。建議抑鬱症患者少吃糖,多吃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這樣對心理健康更有益。

5.抑鬱症患者總是會表現易哭,想要自殺

我們經常會在門診看到這樣的情形,家人總是會說患者沒有精神,幹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但是他不想死啊!所以一定不會是抑鬱症的,讓醫生幫忙勸勸。

其實抑鬱症沒有確切的樣子,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抑鬱症階段,對於外在的表現都會不一樣。甚至有的人每天看他開開心心,風輕雲淡,微笑著對待所有人,朋友圈也都是積極向上,滿滿的正能量,讓其他人看他們都是十分正常的狀態,但是當他們自己獨處的時候才會流淚,獨自傷心,他們的內心其實是十分孤獨,脆弱的,其他人是很難會看出來他們的不對勁的,就算是家人有時候也會發現不了。

這是因為抑鬱症患者正在處於抑鬱的狀態,他們會覺得自己有罪會很自責,他們怕自己的家人知道了會給他們添加麻煩,有的甚至會覺得就算是說了也不會被理解任何人都幫不上忙。

還有一部分病人會以心慌,氣急,胃病,頭疼眩暈,頸背疼,慢性疲乏等等症狀,來來回回地跑醫院,反反覆覆等做檢查,各種的西藥、中藥,理療,有的甚至多次做有創造影,胃鏡等。綜合科醫生也查不出原因來,自然得不到治療的效果!這樣就會很容易讓家人們覺得這是不是在裝病來尋求關注。

6.抑鬱症會發作都是因為他們遇到刺激了

有很多人都會認為抑鬱症就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了或者是生活壓力,肯定是受到了哪些事情受到了刺激才會發生的。經常會有人說我只是因為一段感情太深走不出來而已,走出來了就好了。

但事實上這些都可能是抑鬱症的誘發因素但是不是病因,例如現在社會每天都會有失戀,失戀之後都會覺得很傷心,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一兩個月之內就會自己調整過來,要是因為這個失戀一年兩年都走不出來,每天鬱鬱寡歡,覺得什麼事情都沒有希望了,那麼這很可能就是抑鬱症的症狀了。

專家提醒,今年全國受疫情影響經濟損失嚴重,加快了國內的市場競爭節奏,越來越多的承受的壓力加劇,來自家庭的支持、理解、關心越來越多,抑鬱症的發病勢態十分嚴峻。呼籲公眾積極學習精神衛生相關保健知識,提高心理素質,從家庭到社區建立起精神衛生健康防禦戰線。

相關焦點

  • 你真的了解抑鬱症嗎
    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01有人認為,抑鬱症是嬌氣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正是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而且到了2022年還會提升50%所以我就很想問這麼一個問題大家真的了解抑鬱症嗎抑鬱症不僅僅是心理問題
  • 你真的了解微笑抑鬱症嗎?
    之後我就在知乎上搜集很多病友的話,然後慢慢了解到這個特殊的群體,微笑抑鬱症患者。他們看起來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別,可是很多人前一個星期還在ins上曬出自己和家人遊玩的歡樂照片,後一個星期就自殺了。痛苦的表情和微笑一樣,都代表著痛苦,比普通抑鬱症患者更可怕的是,他們會偽裝自己讓你覺得沒事。
  • 健康科普|抑鬱症,你真的了解嗎?怎樣幫助抑鬱症患者?
    健康科普|抑鬱症,你真的了解嗎?怎樣幫助抑鬱症患者?來源: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健康促進與教育資源庫編 審:劉 坤責 編:包雪蓮編 輯:謝亞敏原標題:《健康科普|抑鬱症,你真的了解嗎
  • 關於抑鬱症你了解多少?
    一、得了抑鬱症,一定要吃藥嗎?‍對於輕度到中度的抑鬱症患者,這幾個方法的聯合效果往往優於單純的抗抑鬱藥治療,而且對於解決抑鬱症背後的心理根源問題效果更佳,副作用又少。而對於重度抑鬱症患者來說,由於情緒、認知和行為之間的惡性循環比較嚴重,所以在以上幾個方法的基礎上,抗抑鬱藥的使用往往是有必要的。
  • 抑鬱症是什麼,你真的了解它嗎?
    根據權威數據統計,全球大約有10%的人患有抑鬱症,也就是說大約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抑鬱症患者,這麼看,其實抑鬱症離我們挺近的,但它的就診率卻很低,原因有兩個,一,抑鬱症患者不了解這個病是什麼,二,在意外界的看法,擔心被人嘲笑。抑鬱症的危害可想而知,它也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將成為第二大。
  • 你是真的有抑鬱症嗎?
    在某個視頻網站上,人人說自己是抑鬱症。但是確從未了解抑鬱症,從來不是說說而已。人人都會有抑鬱的情況,但是抑鬱不是抑鬱症。不要把你短時間的情緒當作一種博取同情的武器。所以請我們不要在凌晨時分,驀然聽到一首歌的時間裡裝作抑鬱症的樣子。
  • 抑鬱症的痛苦你了解嗎?|抑鬱症|痛苦|疾病|-健康界
    有人說抑鬱症發作時像烏雲密布的天空;有人說抑鬱症發作時像行走在一條看不見光明的道路上;有人說抑鬱症發作時像身處狹小空間,連同呼吸也很困難。尤其是重度抑鬱症患者,發病時更為嚴重。
  • 輕度抑鬱症,不只是「想不開」那麼簡單,也可能伴隨這幾個表現
    當出現抑鬱情緒的時候,也可能會伴隨以下這幾個表現,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但願你沒重。輕度抑鬱症,不只是「想不開」那麼簡單,也可能伴隨這幾個表現消極情緒持續出現高達半個月。對於一些患有輕度抑鬱症的人來說,他們很可能被一些消極的事情所影響長時間處於消極的負面情緒狀態之下。這樣的話不但會影響到人的心情,甚至會導致神經緊張,久而久之得不到緩解的話,甚至會增加患上抑鬱症的風險,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出現消極情緒,而且高達半個月以上的話,希望你能提高警惕,避免抑鬱症找上門,必要的話一定要多與他人交流,去諮詢心理醫生。
  • 你了解抑鬱症嗎?抑鬱症能自救嗎?
    有人說抑鬱症很可怕,很讓人痛苦;有人說抑鬱症是矯情,不能自我調節;有人說抑鬱症是什麼,他(她)不知道啊!如果我在沒有遇到抑鬱症患者之前,我也會這樣想的,就是感覺不就是心情不好嗎?焦慮嗎?自己調節調節不就行了。但是在我高中時候的一件事讓我對抑鬱症有了一個徹底的改變。
  • 你真的了解抑鬱症麼?
    近兩年明星抑鬱症自殺的事情已經屢見不鮮了,相信大家也經常聽到身邊的人各類言論。「抑鬱症?這麼年輕尋死覓活的」,「就是抗打擊能力差,想不開」... 每當聽到這些不友好的言論,心裡不是滋味,這些言論無疑會把正身處煎熬的抑鬱症患者推向深淵。
  • 你了解抑鬱症嗎?你接觸過抑鬱症人群嗎?
    最近聽了一首歌《來自世界的惡意》,這首歌是寫給抑鬱症人群的。裡面寫到「這不是我的問題,我要該像誰證明?我終於感到來自世界的惡意。還有多久,我剩下多少的勇氣?」如果你感興趣可以去聽一下,我想你會很感動的。
  • 別誤會這些英文(九)
    我在手機裡常存的兩部美劇,一部是《老友記》一部是《人人都愛雷蒙德》,我的朋友問我這兩部是不是太老了,其實《生活大爆炸》和《破產姐妹》我也在追,學些最新的美語,不過這兩部一個是強調年輕人的社會生活,一個是強調家庭生活,我發現裡面的句子確實實用性超強,我看過18遍老友記,現在正在第19遍,仍然沒有停下來的感覺,每一次都發現新的句子是我過去沒懂的。
  • 大學生體檢將篩查抑鬱症!抑鬱症,你了解嗎?
    ,很多人把他看的很無所謂導致沒有及時的發現和治療,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這種精神疾病會嚴重影響人的生活,而且並不是僅靠勸說就可以緩解,必須要介入治療,所以千萬別把他不當回事,也千萬不要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就妄下定論。
  • 別讓抑鬱症控制你的人生
    最近在許多自媒體上看到很多網友問類似的問題,比如:問題一,做公務員的工作,在醫院檢查確診抑鬱症,要不要辭職。問題二,心理醫生被檢查出自己得抑鬱症了,這個工作應該怎麼辦。問題三,在企業裡做高管,檢查出自己身患抑鬱症,這個工作還能幹嗎?
  • 你真的了解抑鬱症嗎?它並不是「想太多」,你需要給自己一劑良方
    有些人將抑鬱症描述為「生活在一個黑洞中」,或有一種厄運即將來臨的感覺,也有人感到毫無生氣,空虛又無動於衷。抑鬱症,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健康狀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無助和絕望的感覺是抑鬱的症狀,而不是你所處的現實。
  • 抑鬱症,辭職休學真的好嗎?
    在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2》裡,有一句話:「裸辭是對自己的救贖」。然而,真是如此嗎?身邊有些朋友,在得了抑鬱症後,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來。他們沒有精力繼續工作,於是便選擇了休學和辭職,進入一段無工作、不上學的空檔期。
  • 因抑鬱症頹廢五年,我該如何面對這荒廢的人生?
    這丟失的五年我該怎麼辦?其實抑鬱荒廢的問題,我之前在很多文章中也有介紹,幾乎所有哭訴抑鬱症帶給自己損失的言語中都有幾個相同點:「自卑、荒廢、與他人的差距」。那麼我們就一個個來說:抑鬱症真的會讓人荒廢嗎?
  • 淺談抑鬱症,抑鬱症是病嗎?
    抑鬱症越來越多人關注抑鬱症這個群裡,微博熱搜,頭條推薦話題。貼吧,知乎各種各樣的社交軟體上,有這麼一些群體在上面說著痛苦。他們用蒼白無力的言語表達內心痛,那些陽光下的陰暗在黑夜裡蔓延滋長。這個抑鬱症就在黑夜裡,在不為人知情況下自我消化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自我自愈了,還是默默的自我了斷了。
  • 抑鬱症的8條表現,你佔了幾個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以下幾種行為你佔了幾條,如果佔了一半以上,你就要小心了,可能抑鬱症真的會找上你。通常來說,抑鬱症會有以下幾種行為: 1. 常常會想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這些問題永遠沒有標準答案。比如人為什麼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抑鬱症患者會陷入這個問題出不來,最後得出來的結論是人反正要死的,活著真沒意思真沒勁。 2. 無論是山珍海味還是粗茶淡飯,越來越沒有興趣。也有人說常說,要是人不用吃飯就好了。
  • 你真的了解抑鬱症患者嘛?
    相信大家近幾年遇到過很多很多的人會說自己不開心不快樂抑鬱了 其實抑鬱症患者很少會主動和你分享自己的不快樂,往往主動說出來的只不過是希望得到身邊朋友的關心這並沒有錯 但是打著抑鬱的名義就不對了,據統計在中國抑鬱症患者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億,每年因為抑鬱症自殺的人口超過了20多萬 發病率已經高達2.1%。這僅僅是19年的數據 到底是為什麼會越來越多人患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