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粿煎蛋
之前的時候我給大家介紹過潮汕「粿」的由來,今天為大家帶來一份潮汕甜粿煎蛋的製作過程吧。
潮汕甜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潮汕糯米糕,每逢慶典節日,潮汕人家大都會蒸製一籠甜粿,一籠甜粿的製作需要花上十來斤的糯米粉和白砂糖/紅砂糖呢,之所以會費勁心思製作這麼一份美食來祭拜「老爺」也是有來歷的。據傳在潮汕很久以前,地少人多,又經常發生自然災害,所以很多潮汕人不得已只能背井離鄉在外工作,甚至飄洋過海,而在那時候人人貧困,又沒有合適的保存食物的手段,所以大部分人都會製作一份甜粿帶在身上,保存良久又能夠填飽肚子。在那段歲月裡,甜粿不僅是一份乾糧,更是對未來美好人生的念想,即便相隔這麼多年,也仍然帶著眾多的意義和紀念。
潮汕甜粿不僅耐於保存 ,更是風味獨特,口感極佳,營養物質俱全。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所記載:「糯米味甘,性溫,食之有益氣止洩,補中益氣,主消渴,暖脾胃之效」。既是美食,又是藥膳,難怪大受潮汕人的喜愛。
讓我們也來試著製作一份潮汕甜粿吧。
糯米粉3斤
白砂糖3斤
雞蛋2個
製作潮汕甜粿
1.
將糯米粉,白砂糖按1:1比例倒入碗中,加入溫開水,然後攪拌至無顆粒,攪拌好的糯米糊仍含有大量水分不易成型,可以蓋上薄膜,然後靜置5-8小時,經過這樣處理的糯米糊沾稠適當。
然後拿大鍋加入清水,大火燒開,放入篦子,蓋上蒸籠,墊好覆膜,然後將糯米漿倒入成型,如果想要形狀好看的話可以用對應形狀的容器裝好,快蒸熟的時候可以用湯勺抹點植物油在甜粿表面,這樣成型精緻,且保質時間有所延長。
(如果覺得太麻煩的話也可以網上購買潮汕甜粿,網際網路時代真方便吶。)
2.食用辦法
1.冷置甜粿上鍋蒸5分鐘,蒸到表皮軟糯即可,此時放在砧板上切片,切至食指長即可,切的過程可以刀上抹上一層花生油,避免甜粿粘連,或者使用絲線對邊劃開分塊也行。(如果是剛製成的甜粿,則可以免去蒸這一過程。)
2. 兩個雞蛋打入小碗攪拌均勻,然後小火起鍋,鍋裡倒入適量花生油滑鍋,倒出多餘的油,僅留適當花生油,將雞蛋液打入鍋裡攤開,然後將甜粿片一塊塊鋪上去粘帶蛋液,然後一分鐘後適量翻面,待兩面金黃就可以出鍋擺盤了。(全程小火,這樣蛋漿更易與甜粿結合,而且控制火候這樣不易於烤糊。)
盛出擺盤,潮汕甜粿披著金黃外衣的甜粿,蛋香撲鼻,軟糯香甜,倘若配上一碟小菜,一碗白粥,吃上便欲罷不能。
Ps:
一般半斤甜粿加兩個雞蛋煎起來剛剛合適。
潮汕甜粿即便不放入冰箱,也能保存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所以可以慢慢保管品嘗,單獨蒸或者蛋煎都是不錯的選擇。
製作甜粿的時候,白砂糖量可以按自己喜好增減,喜歡微甜的也可以少放些白砂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