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學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

2021-01-08 中國教育新聞網

在講解高三化學教材中「純鹼的工業製備」一課前,筆者要求學生對民族化工專家侯德榜其人其事廣泛查閱資料,在課上圍繞不同主題進行分組交流。在教師統籌策劃下,先由學生自由分組,針對侯德榜先生早年刻苦求學、事業起步、開拓民族化工事業及晚年等人生的不同階段分組交流,再由教師對學生的交流內容作出點評,凸顯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的主題。以下為幾個小組學生的主要交流活動。

學生分組交流。刻苦求學階段。小組1介紹:1890年,侯德榜出生在福建農村。侯德榜從小家境貧寒,但是讀書十分刻苦。在姑媽的資助下,前往福州市英華學院學習。1911年,他考進清華大學,通過3年的努力,不僅消除了同校學生對他的歧視,還以10門功課全部滿分的成績被保送至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8年內,侯德榜在國外先後就讀於3所大學,並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侯德榜先生後來的一系列豐功偉績都是建立在刻苦求學的基礎上,我們今天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侯德榜先生的塑像,這對我們的學習是一種鞭策和鼓舞。

生甲感言:我和身邊很多同學都像侯德榜先生一樣生在農村,但我們有幸能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來到上海讀高中,享受到國內頂尖的軟、硬體環境。在學習和生活中,我感到56個民族親如一家。我在感謝祖國母親的同時,也應該多向侯德榜先生學習,好好把握當下,合理規劃未來。

生乙感言:我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首府,相對來說,從小到大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都比其他同學更優越,但我知道侯德榜先生雖出身貧寒,但刻苦求學,最終在他鍾愛的專業知識領域登峰造極的故事後,卻非常慚愧。相比侯德榜先生經歷過的求學困境,我們在上海的高中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大多微不足道。我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時應該多向侯德榜先生學習,爭取先在一些科目上取得突破。

事業起步階段。小組 2 介紹:侯德榜對科學的態度一向嚴謹認真,在他的指導下,中國成立了亞洲第一大鹼廠,隨後生產出的紅三角牌純鹼獲得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1932 年,他用英文撰寫了《純鹼製造》這本書,打破了帝國主義者對制鹼技術的壟斷。新中國成立後,侯德榜曾去印度工作,之後克服各種困難回國,為中華民族的化學工業發展盡心竭力。他走遍大江南北,甚至不顧自己七十多歲的高齡,堅持與技術人員一起努力工作,優化工藝流程。中國化學工業能迅速發展,侯德榜的付出功不可沒……

生丙感言:侯德榜先生出身寒門,卻能最終突破國外製鹼技術的壟斷,探索出更為先進的民族制鹼工藝,實在難得。我想這一定離不開他振興民族化工信念基礎之上的務實精神!作為新疆學生,我今天能在上海讀高中,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我一定努力讀書,爭取早日學有所成,報效祖國,不辜負祖國母親的培育之恩!

開拓民族化工階段。小組   3 介紹:侯德榜先生懷著開拓民族化學工業、造福全人類的雄心壯志,深入探索並成功揭開壟斷全球化工界的索爾維制鹼法的秘密,創立了更為先進的聯合制鹼法。侯德榜根據離子反應的原理,巧妙藉助溶液中NaHCO3 溶解度較其他成分稍小的性質,先製得 NaHCO3 沉澱,再利用 NaHCO3 的不穩定性逐步提煉純鹼。相比較索爾維制鹼法,「侯氏制鹼法」最大的優點是將食鹽的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除了能夠高效利用食鹽,它還巧妙利用了CO2 和 Cl-,在生產難得的純鹼的同時,大大減少了廢料排放。為紀念侯德榜先生的顯赫功績,多個國家都出版了紀念郵票,以激勵後人。

負祖國母親的培育之恩!生丁感言:近年來,我國科技突飛猛進,無論在遙遠的少數民族地區,還是在祖國版圖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急需各個領域的領軍人才。侯德榜先生從一名農家子弟成長為「感動中國」的行業領袖,他的人生軌跡為我們今天的學習和日後的工作和生活指明了方向,激勵我們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形成博大的愛國胸襟和民族大義。不論我們將來身在何處,我們都會心繫祖國,心繫中華民族!

小組 4 介紹:「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逐漸逼近南京,日軍曾先後三次以「工廠安全」相要挾,提出「合作」管理南京錏廠的要求。侯德榜堅決表示,寧可為工廠開追悼會,也絕不和日本人合作!同時,他和同仁積極響應抗戰,利用工廠設施,轉產硝酸銨炸藥和地雷殼等物資,支援前線。

生戊感言:侯德榜先生在日軍多次要挾的緊要關頭,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他不畏強敵、寧死不屈的愛國豪情和大義凜然的民族情結,值得每個同學學習。作為一名維吾爾族學生,不論在新疆還是在上海,我都能夠強烈感受到黨和國家對我們少數民族學生的關懷。作為內地新疆高中班的學生,我們應居安思危,以強大的知識武器武裝自己,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晚年階段。小組5介紹:侯德榜一生嘔心瀝血,功勞卓著。他本來可以出售制鹼專利換取一筆極為可觀的財富,但他並沒有這麼做。他只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給每個中國人,讓中國的化學工業日益壯大。他為了實現中國人制鹼的夢想,在制鹼的道路上不斷奮力探索。新中國成立後,侯德榜在農藥、化肥、化工機械製造等方面也作出諸多貢獻,在培育人才、傳播科學技術方面同樣功勳卓著。1972年以後,侯德榜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即便這樣,他仍要求親自去工廠視察,幫助工人解決一些技術難題。除了「侯氏制鹼法」以外,他研製的三酸兩鹼也為中國工業和農業帶來極為可觀的經濟利潤。

生己感言:侯德榜先生傾盡畢生精力投身民族化學工業,這正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振興民族化工的人生追求的體現!作為享受黨和國家政策的少數民族學生,我們更應飲水思源,力爭早日成才,接過振興中華民族的接力棒,把民族精神發揚光大!

學生交流至此,教師進而拋出如下問題引發深思:

問題 1:從以上的小組介紹中,你覺得侯德榜先生為什麼會成功?

問題2:如果你是侯德榜,在當時的環境中你會怎麼樣?

問題3:以上的交流材料對你

有什麼啟示?

……

教師小結。首先,侯德榜功績顯赫。侯德榜先生曾說:「勤奮、拼搏是我一生的座右銘。」在這一精神的引領下,他從學生時代就不懈追求、刻苦鑽研,最終打破了索爾維集團對制鹼技術70多年的壟斷,發明了世界制鹼領域最先進的技術,並為祖國的化工事業奮鬥終生。侯德榜先生的一生,是排除萬難、腳踏實地、頑強拼搏、鞠躬盡瘁的一生。任憑時光飛逝,這位時代功勳的名字在歷史長河中是無法抹去的。他猶如一塊堅固的基石,與範旭東、陳調甫等實業家、化學家一起,託起了中國現代化學工業的大廈。他低調、實幹的精神,值得我們畢生學習。

其次,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永存。侯德榜先生是一位胸懷愛國情結和民族大義的時代楷模。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精神支撐,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的思想根基,也是當代高中生人格形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質。侯德榜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一定會不斷激勵後人,他的精神也將永垂不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在全社會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背景下,在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的歷程中,侯德榜先生始終是知識分子的榜樣,也是中國人民的驕傲!

結語

中學化學知識體系中涉及大量的德育素材,如古今中外沈括、宋應星、黃鳴龍、張青蓮、盧嘉錫、唐敖慶、邢其毅、道爾頓、倫琴、湯姆生、居裡夫人等人的事跡。很多化學家的成長史都是很好的愛國主義與民族精神教育素材,只要教師細心挖掘,認真思索,把德育與化學教學有機結合,一定能使化學課堂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更加富有人文色彩,也能使學生在學習化學學科知識的同時更好地感悟先輩創立偉大功勳的艱苦過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精神。

此外,德育是一個長期積累、潛移默化的過程。通過教師積極提煉化學課程中的愛國主義與民族精神教育素材,學生能在形成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逐步催生情感共鳴,進而逐漸對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形成深入思考,最終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中學化學課程標準[S],2006.

[2]馬小芳,趙廣忠,吳明.探尋德育落地的力量——訪福建省古田縣教育局局長陳興第[J]. 中國德育,2017(11):53-56.

[3]萬明鋼.實現國家認同,先從民族認同開始[J]. 中國民族教育,2017(6):15.

[4]《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編寫組.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39.

(作者單位:上海市七寶中學)

相關焦點

  • 以愛國主義為重點深入進行民族精神教育
    以愛國主義為重點深入進行民族精神教育 --五論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愛國主義為重點,深入進行民族精神教育,是中央確定的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 淺談如何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在我國古代就有「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之說,可見人們早就認識到傳授知識和思想品德教育之間存在著必然聯繫,並加以運用。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只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層挖掘,反覆揣摩,就不難發現其中所蘊含的德育素材,它們一旦被開採挖掘出來,加以利用就能美化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
  • 在初中地理課堂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值得一看
    所謂科學性,就是要在愛國主義教育中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積極遵守某些法律,穩步推進和貫徹落實。例如,從國家的角度來看,愛國主義教育應以習近平的新時代思想為指導。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必須以維護祖國領土完整和民族團結為出發點;從學科的角度出發,必須以教育學,心理學和課程教學理論為理論指導基礎,並結合不同年級和階段學生的特點。使用有效的方法和材料進行操作。
  • 在音樂教學中培育學生民族精神,激發學生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
    培養民族精神是音樂教育的責任。我們的民族音樂是56這種國籍世代相傳,體現了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藝術瑰寶。它所包含的民族精神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和生活中。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流行音樂和具有濃鬱西方文化的搖滾音樂在學生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毫無疑問,我們的傳統音樂文化正在逐漸被淘汰。
  • 弘揚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種子」在幼兒心靈中「發芽」
    為紀念九一八事件,讓幼兒從小萌發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四川省廣安市嶽池縣示範幼兒園以此為契機,9月18日上午開展了「勿忘國恥------紀念9.18事變」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活動,旨在弘揚民族精神,培養幼兒愛國主義情感,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下愛國主義的「種子」。
  • 「淺談」關於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的若干問題
    中年級,要加強對他們的德育教育工作,激發他們的愛熱情,如:通過。《美麗的小興安嶺》、《林海》等教學,使學生了解祖國的美麗,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高年級,除教材中的課文外,還要通過一些課外閱讀、習作、時事政治等加強對他們的德育教育,體現了循序漸進的原則,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 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滲透
    物理教師和其它學科的教育工作者一樣,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學科知識,還要在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使學生具有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執著的探究精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人合作學習的協作精神;培養學生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等等,這有利於學生發展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形成。
  • 專業課教學應滲透人文精神
    在這裡,我想著重談談在專業課程教學中進行文化素質教育,特別是人文精神教育的問題。目前對大學生的教育還不可能是「通才教育」,無論如何,專業課程的教學佔據了學生大部分的學習時間,一般都在60%以上,而且備受學生重視。如果把這部分時間僅僅看成是純專業性的,不與人文教育結合起來,我們就會丟掉這片教育主陣地,文化素質教育就難以深入,也難以持久。
  • 「泉眼無聲惜細流」寒亭區開元街道北張氏小學 將德育教育滲透教學...
    所以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北張氏小學堅持「立德樹人」,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教學日常。一、以「國旗下講話」為載體,進行每周一次的愛國主義教育。每周星期一或重大節日、重大活動中升國旗儀式後都要進行愛國主義主題的演講。向全體師生發出熱愛祖國、熱愛集體、熱愛勞動等號召,並注重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理想教育教育。
  • 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
    我國的傳統文化是經過歷史的積澱,代代流傳下來的,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
  • 新知新覺: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於大學教育全過程
    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如何讓愛國主義精神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是高校需要解決好的重大課題。思政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要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抓住青少年階段的「拔節孕穗期」,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適應青年學生的群體特徵不斷創新思政課方法手段,讓思政課既有思想性、理論性,又有親和力、針對性。
  • 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於大學教育全過程(新知新覺)
    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如何讓愛國主義精神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是高校需要解決好的重大課題。思政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要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抓住青少年階段的「拔節孕穗期」,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適應青年學生的群體特徵不斷創新思政課方法手段,讓思政課既有思想性、理論性,又有親和力、針對性。
  • 挖掘鄉土教育資源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本報訊 昨日下午,市委書記姚曉東赴淮安區調研關天培墓、關天培祠瞻仰環境整治工作,他指出,中華民族在抗擊外敵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偉大復興過程中,湧現出 很多深懷民族大義的英雄人物,這些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是寶貴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
  • 五四精神的源泉是愛國精神,愛國主義教育的源頭是青少年!
    五四精神的源泉是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教育的源頭是青少年教育!今天是「五四」青年節,也是「五四運動」的101周年紀念日。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全國各地在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時,都把愛國主義教育這方面結合起來,鼓勵青少年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鬥。
  • 廣州中考化學分析:可持續發展觀念全面滲透在今年的試題中
    7月26日下午,廣州市教育系統組織了專家老師對今年廣州中考的各科試題做了分析。廣州市鐵一中學,主任,中學高級教師何宗豔分析道: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提升公民科學素養,是廣州市中考化學試題長期秉承的基本理念,民族自信、珍惜資源、愛護環境、低碳生活、安全健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等可持續發展觀念全面滲透在今年的試題中。
  •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心中,維繫著中華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自強不息、不懈奮鬥。
  • 如何進一步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
    《綱要》頒行後,愛國主義教育類圖書正成為出版新熱點。為此,應及時將反映英雄人物、科技創新、扶貧攻堅等愛國主義題材列入出版規劃;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重大紀念日及重大歷史事件的教育資源,講好三湘兒女的愛國故事;採取項目資助、物質獎勵等措施,推動品優質高的愛國主義主旋律作品競相出版。
  • 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於大學教育全過程 - 觀點 - 大眾新聞網—大眾...
    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如何讓愛國主義精神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是高校需要解決好的重大課題。思政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要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抓住青少年階段的「拔節孕穗期」,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適應青年學生的群體特徵不斷創新思政課方法手段,讓思政課既有思想性、理論性,又有親和力、針對性。
  • 提升國家課程在民族地區的教育教學水平
    而掌握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一個民族的發展進步,對一個人的成長進步,都將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學校教育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擔。在新時代,應努力提升國家課程教育教學水平,積極擔當,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目標引領下,承擔起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責任。
  • 加強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
    新疆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 楊志剛  青年學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人群。新時代堅持用愛國主義精神鑄魂育人,是高校建設的根本要求和應有之義。高校要加強新時代的愛國主義教育,讓愛國主義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