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易條件持續改善

2020-12-16 環球網

□本報記者 倪銘婭

商務部10日發布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6年春季)》稱,2016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累計有所下降,但3月以來出現向好跡象,貿易條件持續改善。

報告認為,當前外貿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壓力突出體現在:一是外部需求總體偏弱;二是外貿競爭優勢轉換尚未完全到位;三是貿易摩擦的影響更加凸顯。綜合考慮國內外環境,今年外貿形勢依然嚴峻。但國家對外貿發展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將為外貿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環境,有效提振進出口企業信心,增強企業接單能力。

報告指出,外貿是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力量。促進外貿回穩向好,對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升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中國外貿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中國政府將積極落實支持外貿發展的各項政策,鞏固提升傳統優勢,積極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和發展新動能。

相關焦點

  • 中國貿易條件持續惡化
    2011年5月到2011年6月,出口規模上升48.23億美元,而進口規模下降44億美元,因此貿易順差比5月上漲92.23億美元。  中國的貿易條件在惡化。貿易條件衡量的是一國的出口產品換取外國生產的商品的能力,貿易條件的惡化就意味著,出口同樣數量的商品能夠換回的外國商品越來越少。  中國自加入WTO以後,貿易條件不斷惡化。
  • 高精尖,改善我國船舶貿易條件必備方式
    貿易條件一般以貿易條件指數表示,常用的貿易條件有3 種不同的形式:價格貿易條件、收入貿易條件和要素貿易條件,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衡量一國貿易所得。本文主要探討中國船舶的價格貿易條件,用價格貿易條件指數來衡量。
  • 經濟觀察:理智看待中國貿易條件惡化
    其也可以解釋為出口每單位商品所能購買進口商品的數量,即如果報告期出口一單位商品所能換回的進口商品比基期增加了,則表明一國的貿易條件改善了;反之,則是貿易條件惡化了。  《財經時報》報導說,商務部的一份研究報告根據中國海關公布的進出口價格指數,編制了中國貿易條件指數。報告認為,從1993年至2000年,以1995年為基期的中國整體貿易條件指數下降了13%。
  • 對中國食品出口停滯 德農業部長訪華求改善貿易條件
    德國經濟媒體「DPA AFX」6月12日報導,德國食品業界表示,歐洲市場已經飽和,中國是歐盟外德國食品業最大出口市場,然而對華食品出口經過多年高增長,目前處於停滯狀態。 德國食品行業期望改善對華貿易條件,食品和農業部長克勒克納(Julia Klöckner)攜經濟代表團訪華進行貿易談判。
  • 中國貿易條件惡化的原因與應對方法
    ⊙華民  根據世界銀行專家的分析,最近幾年,中國的貿易條件處在大幅波動狀態,而且總的趨勢是趨於惡化的。造成中國貿易條件惡化的原因不外是:進口商品價格的上漲幅度要大於出口商品價格上漲的幅度,或者是在進口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的時候,出口商品的價格卻不能相應上調。
  • 新冠疫情為改善約旦貿易條件創造了機會
    疫情危機影響了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即七國集團和中國),這些經濟體約佔世界GDP的60%和全球製造業出口的65%;其次,疫情對各個經濟體的供給和需求層面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疫情期間全球供應鏈嚴重中斷、工廠關閉和許多工廠紛紛裁員,同時需求方面已經經歷了旅遊、商務旅行下降,一般消費支出銳減。再次,在微觀層面,所有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可能面臨著經營困難,中小企業更是如此。
  • 未能改善與中國貿易關係,莫裡森更換了貿易部長
    未能改善與中國貿易關係,莫裡森更換了貿易部長!澳大利亞天空新聞臺報導,12月18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在對內閣進行改組時,更換了貿易部長,讓澳大利亞現任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擔任財政部長,讓澳大利亞原教育部長丹.特翰擔任貿易部長。
  • 貿易條件
    貿易條件是用來衡量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出口相對於進口的盈利能力和貿易利益的指標,反映該國的對外貿易狀況,一般以貿易條件指數表示,在雙邊貿易中尤其重要。常用的貿易條件有3種不同的形式:價格貿易條件、收入貿易條件和要素貿易條件,它們從不同的角度衡量一國的貿易所得。其中價格貿易條件最有意義,也最容易根據現有數據進行計算。
  • 程惠霞:試論公平貿易、貿易條件與貧困
    現在假定該國貿易條件改善,相對價格提高到(PX/PY)2,無差異曲線2與其相切於點C,該國在點C消費。無差異曲線2代表了更高的福利水平,可見貿易條件的改善會提高一國的福利水平,反之則會降低一國的福利水平。
  • 海關總署:我國出口競爭力未削弱 貿易條件將逐漸改善
    黃頌平表示,今年上半年,在大宗原材料價格同比大幅上漲帶動下,我國進口價格總體上漲12.7%,而同期出口價格僅上漲5.6%,導致我國貿易價格條件指數降至0.94。名義上貿易條件處於不利區間,但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逐步傳導到工業製成品出口,未來我國貿易條件將逐漸趨於改善。  關於出口競爭力如何,黃頌平表示,出口市場份額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評判角度。
  • 經濟高速增長導致貿易條件惡化
    2004年09月06日10:53:44  證券市場周刊/哈繼銘  我國貿易條件近年來不斷惡化,短期內改善貿易條件的辦法是提高投資成本,包括加息和調高油、電、煤、運的價格。從1998年到2003年,我國出口與進口商品的相對價格下降了14.2%。
  • 中國貿易模式的反思與重構
    其一,回歸外貿起源及其本質作用,科學反思脫離本土需求的貿易模式,加深了我們對外貿發展作用和外貿轉型升級根本性動力的認識。以往我們對外貿轉型升級的認識往往局限於外貿本身,即以改善貿易條件和出口結構升級為內涵的外貿發展方式轉變。
  • 貿易條件有哪幾種
    常用的貿易條件有3種不同的形式:價格貿易條件、收入貿易條件和要素貿易條件,它們從不同的角度衡量一國的貿易所得。其中價格貿易條件最有意義,也最容易根據現有數據進行計算。
  • 中國可持續發展狀況穩步改善
    中國可持續發展狀況穩步改善 中國經濟新聞網
  • 海關發展藍皮書:中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
    中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 數據分析顯示,我國總體價格貿易條件呈現U形變化趨勢,底部出現於2011年。受到出口規模急劇增長的影響,我國收入和要素貿易條件呈現穩步改善狀態。從狹義上講,貿易條件的逐步改善使得我國開始慢慢擺脫貿易利益分配失衡的局面。
  • ...中國的貿易形勢改善 外貿形勢依舊嚴峻複雜 外貿不穩定,不確定...
    中國海關新聞發言人黃頌平:因全球需求復甦,中國的貿易形勢改善外貿形勢依舊嚴峻複雜外貿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還比較多外貿面臨的困難不是短期的外貿發展仍然存在許多有利條件外貿發展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二季度進口增速可能有所放緩初步判斷二季度中國外貿進出口增幅可能出現回落
  •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企業申請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格條件...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企業申請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格條件和程序商務部公告2019年第46號為貫徹落實《進一步深化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下稱福建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國發〔2018〕15號),按照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精神,現就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內企業(下稱自貿試驗區企業)申請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格有關工作通知如下:一、申請條件和申報材料(一)申請條件
  • 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最新消息(持續更新)
    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最新消息  (2020.9.2更新)  9月2日最新消息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個人預約官方通知  》》2020北京服貿會個人參觀預約入口及操作指南  》》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團隊參觀預約通知
  • 中國外貿外資持續穩定 推動世界經濟貿易復甦
    外資穩,中國市場引力足中國市場優越的營商環境和日益擴大的開放程度,對外資保持著強大吸引力。近日,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已進入衝刺階段,當前進展如何?高峰透露,今年以來,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通過持續密集的磋商,加快推動談判進程。本周,雙方正舉行第35輪談判,雙方將聚焦解決遺留問題,為實現雙方領導人確定的談判目標不懈努力。
  • 我國對外貿易市場多元化取得新進展 區域布局趨向合理 貿易條件有...
    [黃頌平]當前,全球經濟依舊處於深度調整之中,總體復甦乏力,需求不振,前景仍不明朗;國內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進出口總值下降,但對外貿易發展質量效益有所改善,總體穩中趨好,發展進入新常態。據海關統計,2015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11.5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