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在家裡做菜,特別是湯菜,忽然想到之前的一個事情。因為在頭幾個月疫情還在國外比較厲害的時候,有一位專家說起了健康飲食的問題,他的建議是「粥沒有營養,要少喝粥,多喝牛奶,多吃牛肉」,現在想起來還是感覺有些可笑。
要說起中國的飲食文化,除了有八大菜系以及各種特色傳統小吃外,民間家庭的各種美食,也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各種煲粥和煲湯就是其中的代表,就比如說廣東普通家庭裡的各種煲湯。
就說豬腳湯吧,美味不說,更是營養豐富,生孩子的人如果沒有奶水,喝點豬腳湯就能很容易下奶,這就是中華美食的神奇之處,所以對於那位專家所謂的「粥和湯沒營養」的說法,感覺很可笑,這可都是我們的老祖宗傳襲了幾百甚至上千年的東西,怎麼能用西方的所謂的「營養成分」來解釋呢?說的直白一點,別說營養如何了,你即使把豬腳拿給不會做菜的西方人,他也不知道怎麼用,就是這麼簡單。
但是正如下面要說的,「如何煮一道簡單又美味的湯」,這就牽扯到時間問題了,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很快,如果每天都要花好幾個小時去煲湯,也確實沒這個時間,所以如何讓做出來的湯既美味又簡單,這就是很多人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了。
為了更詳細地回答這個問題,下面分兩個部分來介紹:1,要想做出一道既簡單又美味的湯菜,只需提前熬製出一鍋高湯;2,用高湯為底湯來做各種湯菜,需要掌握的幾個簡單技巧。在家做菜,如何做出一道既美味又簡單的湯菜?一鍋高湯全搞定!
一,要想做出一道既簡單又美味的湯菜,只需提前熬製出一鍋高湯
1,什麼是高湯
高湯,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用動物食材熬出來的清湯。在「前味精時代」,也就是沒有味精的時候,人們做菜或者燒湯,因為沒有味精等增鮮的調味料,為了使菜品能夠有更濃鬱的鮮香味道,於是就學會了熬製高湯。
餐飲業裡有句行話,叫做「當兵的槍,廚子的湯」。高湯源自於魯菜,以前的魯菜館講究的是「一鍋湯」,就是說第二天營業的時候,需要頭一天提前熬製出一鍋高湯,要熬製一整夜,開門營業的時候,如果這鍋高湯用完了,那就要關門歇業了,來再多的客人也不接待了,這就是「一鍋湯」的原意。
2,熬製高湯需要的簡單食材
其實魯菜在熬製高湯的時候,有很多講究,熬好以後還要「吊高湯」,這些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就沒必要了,這裡把熬高湯的大致方法說一下,用這種方法熬製出來一鍋高湯,平時在家裡就可以用這個高湯為底湯,簡單地做出一道湯菜,這就已經足夠了。
製作高湯有句順口溜,叫做「無雞不鮮,無肘不濃,無骨不香」,雞出鮮味,肘子讓湯更醇厚,骨頭讓湯更香,這就是三種食材的作用。家庭做法,雞最好用老母雞,肘子可以用豬皮代替,骨頭用豬大骨,概括下來用到的三種食材是:雞、豬皮和豬大骨。
3,如何簡單地熬製高湯
先說下食材的清理:
之前曾不止一次地說過,動物食材的腥味,主要來自於裡面的血水,給食材去腥,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在清水裡浸泡,不要想著用什麼所謂的調味料和香料去腥。上面提到的三種食材,雞、豬皮和豬大骨,用水清洗一遍之後,要在清水裡多浸泡,時間最少要2個小時以上。
另外再說一下豬皮,但凡帶有皮的動物食材,上面都會有很多毛,毛下面是汗腺,這個汗腺就是除了血水之外的,另一個最主要的腥味來源,所以必須用火燒一下,或者在燒熱的乾鍋裡燙一下,除了把毛燒掉外,毛下面的汗腺也要燙掉,這一點一定要知道。不過要有一個先後順序,要先浸泡,再燒豬皮,順序反了,血水就泡不出來了。仔細清洗和浸泡這三種食材,見下圖。
開始簡單熬製高湯:
其實做法很簡單,鍋中添水,將這三種食材放進去,同時放蔥段、姜塊和料酒輔助去腥,大火燒開,燒開後注意隨時撇去浮沫,然後開始小火慢燉,時間自己掌握,不過最好不要低於2-3個小時。
方法很簡單,但是有幾點需要特別注意:一是食材不需要事先焯水(之前已經浸泡完了),直接入鍋燉就行,但是開始時要注意隨時撇去浮沫;二是要全程小火熬製;三是水要一次加足,千萬不要中途添水。掌握住這三點就行,至於食材用多少,水用多少,這個沒多大的講究,食材別太少就行。
熬製高湯的時候,可以加些肉塊:
這個做法做出來的是高湯,而我們平時用高湯做湯菜,總喜歡在湯菜裡放些肉片或者肉絲,所以在熬製這個高湯的時候,可以放些肉塊和上面三種食材一起煮,高湯熬好了,肉塊也煮透了。
將煮熟的肉塊保存在冰箱裡,做湯的時候隨時拿出來切成肉片或者撕成肉絲放進去,一舉兩得。至於雞肉那就不用說了,三種食材裡本身就有雞,高湯做好了把雞拿出來撕成雞絲,放在冰箱裡即可,隨吃隨用。
通過上面的方法,一鍋鮮香、濃鬱的高湯很簡單的就做好了。熬製好的高湯,把食材取出來,豬皮和豬大骨可以扔掉,肉塊晾涼,雞肉撕成雞絲,然後用密漏過濾一下湯裡的雜質,多過濾幾遍,高湯會更加晶瑩透亮,然後盛到專用的容器裡。最後根據周圍的溫度,可以選擇這個高湯是否需要存放在冰箱裡。
二,用高湯為底湯來做各種湯菜,需要掌握的幾個簡單技巧
高湯熬製好了,可以用它來做各種湯菜,比如說西紅柿雞蛋湯,黃瓜雞絲湯,紫菜湯等等,甚至是下麵條。還是上面說到的,熬製高湯的時候雖然麻煩一點,但是一次能夠熬製出一鍋來,這一鍋高湯可以做很多次湯菜。用這個高湯為底湯來做各種湯菜,絕對是又簡單、又美味。
在做湯菜的時候,可以全部使用這個高湯,如果捨不得,可以用一部分高湯,剩下的用清水來代替。這裡再來說下做湯菜時,需要注意的幾個技巧,看似簡單,但是很實用。
1,白胡椒粉的妙用
做湯菜,即使是大廚來做,如果裡面缺少了胡椒粉,那這個湯菜肯定不完美,相反的是,即使你的廚藝再差,如果做湯菜時放一點胡椒粉,那整個湯菜立馬會提升一個檔次,這個一定要知道。這裡注意,用的是白胡椒粉,不是黑胡椒粉。
胡椒粉的放入時機,這個也要知道,一定要在剛開始做湯的時候就把胡椒粉放進去,如果是出鍋前再放,胡椒粉就會有一股生味,這個要注意。平時做湯時用到胡椒粉,主要就是用到了它特殊的鮮味,去腥並不是重點。
2,醋的運用
平時做菜時使用醋,講究的是「兩頭醋」,開始時趁著鍋熱,沿著鍋壁噴一下醋,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出醋香味,而出鍋前再淋入一點醋,則是為了增加醋本身的醋酸味。
另外還有關於醋的選擇,我們平時做菜常用的醋就是白醋、陳醋、香醋、米醋這幾種,大家要知道,米醋是最通用的醋,酸味夠、顏色淺,可以用來做任何菜,當然也包括湯菜,陳醋最好不要用,因為它的顏色比較深,很容易影響湯菜的色澤。
3,可以適當給湯菜勾芡一下,順便撒點蔥花
有的人喝湯就是喜歡那種清湯,這就很容易了,因為我們做出來的高湯,本身就是清湯,做的時候把湯燒開,放點鹽等調味料(不需要放味精了),然後再放點現成的肉絲或者雞絲即可,最簡單了。
而有的人喝湯喜歡濃一點的,那就需要用水澱粉勾芡一下了,也很簡單,澱粉稀釋以後倒入燒開的湯裡,攪拌一下即可。但是出鍋前別忘了滴兩滴香油,順便再撒點香菜和蔥花,就像一個女人,在家裡已經打扮得很漂亮了,出門時再噴點香水,那就更完美了。
最後的總結
為了便於大家記憶和理解,這裡再做一下最後的總結:1,想要做一道「簡單又美味的湯」,只需要提前熬製好一鍋高湯就行,能用很多次;2,要記住「無雞不鮮,無肘不濃,無骨不香」這句順口溜,熬製高湯,雞、豬皮(替代肘子)、豬大骨三種就夠了;3,熬製高湯的時候,可以放些肉塊,湯熬好了,肉塊也煮好了,和雞絲一樣,以後做湯的時候可以隨吃隨用;4,要記住做湯菜時的幾個小技巧,特別是白胡椒粉的使用。希望上面介紹的,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