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都喜歡反覆聽同一個故事?明星教育孩子也是從故事開始

2020-12-22 叫叫學院

作為父母一定發現了家裡有很多故事書,可是孩子就是特別喜歡這一本,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前天剛講過,孩子今天還要講這一本,反反覆覆孩子到底想從繪本中吸取什麼?

01 為什麼孩子喜歡反覆聽同一個故事?

簡單來說,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反覆做一件事是加深記憶力的一種方式,孩子反覆聽一個故事是在不斷的學習,也是不斷地促進孩子心智成熟的標誌。

孩子在故事中學到了什麼?

孩子在故事中學習生活常識、百科知識、社會規則、情緒情感、品格養成、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建立關係等。雖然孩子還小,很多東西沒有經歷過沒有見過,但是從故事繪本中孩子會一遍遍地學習到新的知識。

劉燁家的兒子:劉諾一

02明星教育孩子從繪本故事開始

劉燁家的兒子:劉諾一

在學習上,劉諾一從出生開始,他的媽媽就嚴格地為他選擇每一本繪本故事:"先從那些神話故事開始,比如盤古、后羿、嫦娥、西遊記等,作為明星家庭,諾一的爸爸媽媽並不嬌慣他,而是像普通人一樣從基礎教育孩子。

黃磊家的女兒:多多

黃磊家的孩子讀的繪本故事是啟蒙認知,培養孩子學習能力、審美能力和創意思維的必備繪本。

林志穎:Kimi和弟弟讀書也是選擇的繪本故事,林志穎家的繪本故事也不再少數,奶爸對孩子的培養也是很重視的。

03 為什麼明星從小給孩子看繪本?

作為明星,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比普通老百姓更看重,繪本是孩子接觸的第一本讀物,繪本以故事的形態展現給孩子,讓孩子在玩耍中耐心地聽爸爸媽媽講述,這是一個對於孩子來說比較新穎的過程。繪本作為孩子的啟蒙教育,也是打開孩子思想和語言發展的一個必要途徑。

04 父母可以嘗試陪孩子講故事

研究證明,孩子和父母一定要交流,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和父母交流能激發孩子的大腦;許多案例也證實,給孩子講故事、讓孩子自己講述對故事的理解,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孩子在每一遍故事中獲取道德認知感官和思維體驗,叫叫學院閱讀課就是通過繪本故事的形式激發兒童智力和語言開發,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所以寶爸寶媽平常多注意和孩子交流,選擇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的繪本故事,培養孩子的智力和語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喜歡「重複」聽同一個故事、做同一個遊戲?
    >」,例如要求父母反覆講同一個故事、做早已熟悉的遊戲、猜早已知道答案的謎語等。 為什麼孩子老是要求講同一個故事、做同一個遊戲、看同一個動畫片?下面通過幾個具體的案例,你會發現反覆做同一件事對孩子有多重要。
  • 為什麼孩子總喜歡重複聽一個故事?
    前幾天,有個朋友和君君抱怨她的寶寶晚上睡覺前總是喜歡重複聽同一個故事。這讓她有點抓狂,同一個故事講個兩遍三遍還可以接受,可接連講上十遍二十遍,真的挺無聊的。相信這是很多家長共同的疑惑:孩子為什麼能不厭其煩地反覆聽同一個故事,難道他們就不想要聽更新鮮更有趣的故事嗎?
  • 「為什麼聽了100遍的故事,孩子還不膩?」
    其實,我們從小就重視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每天都有意識地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可是一本薄薄的故事書,明明已經讀過很多遍了,孩子還常常吵著要聽,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重複聽一樣的故事不無聊嗎?圖片來源於網絡孩子喜歡重複聽同樣的一個故事,並且一直都聽不膩,其實是有原因的。
  • 為什麼孩子喜歡聽故事卻不願意自己看書?
    現在很多父母都很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從小,就經常和孩子一起看書、講故事,孩子也非常喜歡,特別睡覺前,一定要纏著爸爸媽媽聽幾個故事才肯睡。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許多家長發現:孩子只喜歡聽故事,要他自己看書就不樂意了!
  • 為什麼每次給孩子講道理他都聽不進去——做一個會講故事的媽媽
    「媽媽跟你說了多少次,不要亂扔東西,你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了。」「寶寶,我要去上班,你要再鬧了,媽媽上班快遲到。乖,聽話,不哭。」「你怎麼又打媽媽?一點都不乖。」生活中,常常因為教育孩子,而變得焦頭爛額。為什麼天天給他講道理,天天告訴他該怎麼做,但是為什麼孩子就是不聽,還哭鬧不止呢?
  • 講故事能開發孩子的智力?掌握5個技巧,讓孩子愛上聽故事
    同事說,他曾在一個講座活動中請教過一位教育專家:「怎樣教育孩子?怎樣讓孩子愛上讀書?」教育專家只回答他了一句話:「多給孩子講故事!」當時他覺得教育專家回答的太過簡單,是在敷衍他,可這幾年隨著孩子的出生、成長,以及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他慢慢理解了教育專家的那句話,並深信不疑。故事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 孩子,發明一個故事給你聽
    我自己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聽故事、看故事,當然偶爾也會自己講故事、甚至「發明」一個大故事,並講給孩子聽。我們每天聽到的八卦、看的電視電影、喜歡的網絡段子……所有這一切,都是故事。 對於家長來說,不是因為會講故事才要講故事,而是因為當你全身心投入其中時,講故事就是一種愛的交流!而今年的疫情,讓所有人都經歷了一個史上最漫長的寒假,不論學生還是家長。而我也因此開始了一次天天睡前給孩子講故事的特別假期。
  • 孩子為何反覆要聽一個故事?得知真相後我後怕了
    文|文兒生活中我們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判斷孩子的對錯,甚至幫他做決定,小小的一個細節甚至會一點點毀掉孩子。每晚睡前我都會給我們家團團講故事,最近新買了一個繪本,打算每晚睡前講一個給他聽。故事很有趣,孩子也聽的津津有味,第二天第三天的時候,他想聽重複的故事,我就又講給他聽。後來他每次都要求聽同樣的故事。直到我把第一個繪本講了五遍,終於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第一本不是已經講了好幾遍了嗎?你不想聽聽其他的故事嗎?團團像是聽不到我說的話,繼續把繪本放在我的懷裡,說:媽媽講!
  • 經常給孩子一個接一個地聽故事、讀童書?可不是好事!
    奇怪的是,孩子每聽一次都很興奮。這位媽媽難以理解孩子的行為,是因為女兒特別喜歡那個故事嗎?還是自己孩子有什麼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如果你家孩子有從小聽故事、讀繪本的經歷,你一定不會對這位母女的經歷感到陌生。因為這是正常而普遍的現象!所以如果爸媽們在家裡給孩子買了一堆又一堆的童書,每天一本又一本地給孩子讀,或者在一個童話故事平臺上經常聽很多新故事,對孩子來說反而不是什麼好事。
  • 為啥孩子總喜歡讀同一本書,做同一個遊戲?原因很多家長忽視了
    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孩子就單單對第一個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感興趣。原本,朋友想一天給孩子讀一個故事,讓孩子體會多個故事的美妙,結果孩子不樂意,只讓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朋友非常好奇,難道孩子同一個故事就聽不膩嗎?作為家長,每天一遍一遍地讀,感覺都讀吐了,耳朵也快起繭了。但是,孩子就是興致勃勃的......
  • 給孩子每天晚上講一個故事聽
    眼看著我家二寶就要上學了,所以讓孩子每天晚上形成規律,早早的睡覺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給孩子每天晚上講一個故事,就是讓孩子聽我的故事伴她入夢,其實我家二寶還是挺喜歡聽故事的,所以我特地給她買了一本厚厚的故事書,這樣保證每天晚上都能給他講一個故事聽。
  • 學習英語,從給孩子念英語故事開始
    「閱讀」是一切教育學習的基礎;「愛」則是親子間最珍貴的資產,「念故事書給孩子聽」 涵蓋了這兩樣孩子最需要的東西,因此希望所有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都不要錯過這個與孩子親密互動、貼心交流的寶貴機會。多翻譯了一個詞或少翻譯了一個詞都不要緊,只要全句的意思沒錯就好,倒是說得自然、口語化還比較重要。如果連翻譯的中文部分都說得彆扭、不好聽,對孩子來說,尤其是在念英文故事書的起步階段,父母可能要花更多的力氣,才能吸引孩子專心聆聽。除非孩子主動問問題,不然,一句英文一句中文,接著就換下一句。儘量不要在中文翻譯之後,又自行加上一大堆的國語解釋。
  • 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反覆聽同一本書?
    「孩子反覆要求閱讀同一本書」是很多家長都遇到過的困惑,也曾見過一些分析文章,但要說論述得最深入全面,當屬《朗讀手冊》中的這段文字:就像你不會在一夜之間就記住所有鄰居或教友的名字一樣,孩子也需要反覆聽才能學習。因此,雖然大人每天讀不同的書才不會感到無聊,但這使孩子失去了複習的機會,而複習能增強學習的效果。在孩子兩歲之前,給孩子重複讀少量的幾本書,比一次提供大量的書好得多。
  • 念故事給孩子聽也有注意事項?
    「閱讀」是一切教育學習的基礎;「愛」則是親子間最珍貴的資產,「念故事書給孩子聽」 涵蓋了這兩樣孩子最需要的東西,因此希望所有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都不要錯過這個與孩子親密互動、貼心交流的寶貴機會。多翻譯了一個詞或少翻譯了一個詞都不要緊,只要全句的意思沒錯就好,倒是說得自然、口語化還比較重要。如果連翻譯的中文部分都說得彆扭、不好聽,對孩子來說,尤其是在念英文故事書的起步階段,父母可能要花更多的力氣,才能吸引孩子專心聆聽。除非孩子主動問問題,不然,一句英文一句中文,接著就換下一句。儘量不要在中文翻譯之後,又自行加上一大堆的國語解釋。
  • 給孩子閱讀睡前故事,這是改變自己的開始,也是言傳身教的開始!
    我從來沒有給孩子閱讀過睡前故事,有了寶寶知道後,都是用手機放寶寶知道裡的兒歌,或者睡前故事給寶寶聽。這樣一邊放給孩子聽,自己還可以玩手機,互不耽誤。最主要還是省精力,自己落得自在清閒!每晚大寶都只聽卡魯故事,這裡面的故事很快就聽完了,都沒有見裡的故事更新過,或者增加了新的故事!
  • 適合4-8歲孩子的成語故事,收藏起來給孩子聽!
    如果孩子聽了故事,記住了這個成語,我想,無論是他個人遭遇了挫折,還是國家遇到了困難,內心都會有一線希望保存下來。再舉個例子,「呆若木雞」,現在指的是一個人傻乎乎的樣子,但最早它講的可是一個特別勵志的故事呢。齊宣王曾請了一位鬥雞高手幫他鬥雞,一期訓練之後,這隻雞變得很兇,齊宣王很高興,他以為鬥雞已經準備好了。
  • 把世界說給孩子聽,這兩名記者用故事電臺做兒童博雅教育
    取名「博雅」,是因為兩人從一開始,就將目標瞄準了兒童博雅教育。在發刊詞《我們為什麼要做兒童博雅教育》中,他們詳細解釋了何為「博雅教育」:「博雅教育通常又譯作通識教育,源自古希臘,旨在培養具有廣博知識和優雅氣質的人……其終極理想就是成為一個身心全面發展的人。
  • 睡前聽故事的孩子, 和不聽故事的孩子有何區別?
    你家孩子怎樣入睡?是聽著故事入睡,還是父母哼著催眠神曲入睡?有的媽媽會問:只要把熊孩子哄著就算勝利,聽不聽故事有什麼關係?當然有關係!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兒科學會呼籲,從嬰兒時期給應該給孩子養成閱讀床頭故事的習慣,這對孩子日後學習成績起著重要作用。美國兒科學會兒童早期教育委員會主席、西雅圖兒科專家丹尼特·格拉斯伊博士認為,如果學齡前(6歲)孩子,經常聆聽父母讀睡前故事,直接影響孩子上幼兒園後的學習表現以及上學後的學習成績。
  • 你的孩子有在聽科學故事課嗎?
    所以從小培養孩子按時入睡的習慣尤為重要,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孩子聽睡前故事。有人說,最差勁的教育方法就是不停地跟孩子講道理。連成年人也不願意聽「假大空」的大道理,孩子既聽不明白,還會產生抗拒心理。聰明的家長,應該用孩子願意聽、聽得懂的辦法跟孩子溝通。
  • 孩子常聽故事好處多!掌握講故事的8個小技巧,孩子愛聽成長快
    每個寶寶都喜歡聽自己的爸爸媽媽講故事。我家若蘭最喜歡每天的睡前故事時間。每天晚上收拾完畢,躺在床上,若蘭都會對我說「媽媽,我還一點都不困,你能給我講個睡前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