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為什麼孩子喜歡「重複」聽同一個故事、做同一個遊戲?

2020-12-20 騰訊網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總是喜歡「重複」,例如要求父母反覆講同一個故事、做早已熟悉的遊戲、猜早已知道答案的謎語等。時間長了,有的家長對孩子這種執著的精神抓狂不已:總重複相同的事情,枯燥乏味

為什麼孩子老是要求講同一個故事、做同一個遊戲、看同一個動畫片?下面通過幾個具體的案例,你會發現反覆做同一件事對孩子有多重要。

1

重複,讓孩子獲得新的經驗

案例:馨月從小就很喜歡看書,媽媽給她買了很多書,可她最喜歡的只有幾本,總是翻來覆去地看,每天不斷地重複看前一天看過的內容。無論媽媽怎麼說,都不肯換其他的書看。

蒙特梭利曾說:「反覆進行練習,就會完善兒童的心理感覺過程。」重複做一件事情,是孩子不斷深化學習的過程,是非常有意義的心智成長過程。

比如,對於一個喜歡的故事,他會在聽媽媽講第一遍時產生好感,第二遍開始聽情節,第三遍聽細節,第四遍聽語言,第五遍體會人物角色心理…… 每反覆聽一次,孩子都會有新的精神體驗。

等孩子對一個故事充分熟悉了,智能才會在此基礎上穩定並發展起來。

▲畫啦啦小學員Ivan前後畫作的對比:重複是一種不斷的深化學習,可以讓孩子積累經驗、獲得成長。

2

重複,強化孩子的生活技能

案例:3歲的雙雙活潑好動,對家裡陽臺的推拉門特別感興趣,一次次推過來、拉回去。奶奶擔心夾到手,總是制止雙雙的行為,但雙雙一逮到有機會,就要去玩這個遊戲。後來,家人發現,起初雙雙把門推得搖搖晃晃,還時不時夾到手,但次數多了,就掌握了要領,用力均勻,推拉平穩……原來雙雙是在重複中體驗到推拉的力道。

孩子重複在做一件事,其實是在努力地學習一件事。成人在學習新的東西或者比較難的東西,也同樣需要重複練習,而心智尚處於發育期的孩子更是如此。

對孩子的重複的行為,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保護,切忌粗暴呵斥或橫加幹涉。允許孩子在重複練習中鍛鍊動手能力,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長期的繪畫學習讓畫啦啦小學員Nina開闊思維、自由創作,並且學會去觀察、去發現生活的美好。

3

重複,讓孩子更有創造力

案例:航航一歲多開始塗鴉,起初畫直線,後來畫圓圈。快兩歲時,媽媽想教他畫其他的形狀,航航每次都拒絕,執著地畫著他的直線和圓圈。直到有一天,航航畫著畫著突然興奮地說:「媽媽你看,我畫了一些小蝌蚪!」真的,圓圈像荷葉,線條像水波,圓圈和線條中有一些黑點,後面拖著細細的線,真像一群小蝌蚪!

孩子要對一件事充分熟悉,才會在此基礎上去聯想、去創造

他們做的事情看似簡單無用,其實是在一次次重複操作中,對那些我們視而不見的美好建立起自己的感受和領悟。

▲畫啦啦學員如意的作品,真是太有想像力和創造力了,藝術感滿滿!

4

重複,讓孩子更加自信

案例:毛毛每天晚上一定要媽媽講同一個故事,回答同樣的問題才肯睡覺。媽媽覺得無趣,有時候想「矇騙過關」,故意漏掉某些情節。毛毛立刻說:「講錯了。」要求媽媽一字不漏地重新開始,令人哭笑不得……

在孩子的嬰幼兒期,很難有成人所謂的「成就感」,他們的「成就感」大多來自每次完成那種「簡簡單單」的行為(聽早已熟悉的故事、做早已熟悉的遊戲)之後,心中因為感覺像完成一項重大任務而產生自豪和滿意之情。

當他們重複進行一項活動時,往往能實現自主控制自由選擇。在不斷重複的過程種,孩子能夠感覺到獨立和力量,內心獲得滿足,進而獲取安全感,建立自信心。

▲畫啦啦學員丫丫原創畫作屢次登上《人民日報》,太厲害了!孩子在多次重複練習中能力得到提高並取得一定成績,自信心也會越來越強。

重複是孩子快樂的心靈旅程,父母是這個旅程的導遊。在陪孩子重複做事的過程中,不妨多一點耐心,尊重「遊客」的需求,讓他們在「旅程」中獲得更多有益的體驗,汲取更多成長的養分。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用最溫暖的耐心和支持陪伴他們吧。

獲取更多品牌資訊&育兒乾貨,歡迎關注:畫啦啦官方訂閱號~

相關焦點

  • 為啥孩子總喜歡讀同一本書,做同一個遊戲?原因很多家長忽視了
    ▶孩子喜歡「重複」,可能獲得新知的機會減少孩子喜歡讀同一本書,看一個故事,做同一個遊戲,在有些家長看來,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只要孩子喜歡,又何樂而不為呢?但是,像我的朋友就考慮的很多,「重複」原本是好事情,可以實現反覆訓練的目的,對人提高某項技能很有幫助。
  • 為什麼孩子都喜歡反覆聽同一個故事?明星教育孩子也是從故事開始
    作為父母一定發現了家裡有很多故事書,可是孩子就是特別喜歡這一本,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前天剛講過,孩子今天還要講這一本,反反覆覆孩子到底想從繪本中吸取什麼?01 為什麼孩子喜歡反覆聽同一個故事?簡單來說,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反覆做一件事是加深記憶力的一種方式,孩子反覆聽一個故事是在不斷的學習,也是不斷地促進孩子心智成熟的標誌。孩子在故事中學到了什麼?孩子在故事中學習生活常識、百科知識、社會規則、情緒情感、品格養成、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建立關係等。
  • 為什麼孩子總喜歡重複聽一個故事?
    前幾天,有個朋友和君君抱怨她的寶寶晚上睡覺前總是喜歡重複聽同一個故事。這讓她有點抓狂,同一個故事講個兩遍三遍還可以接受,可接連講上十遍二十遍,真的挺無聊的。相信這是很多家長共同的疑惑:孩子為什麼能不厭其煩地反覆聽同一個故事,難道他們就不想要聽更新鮮更有趣的故事嗎?
  • 揭秘!寶寶們為什麼喜歡重複問一個問題?
    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在一段時間裡很喜歡重複,重複問同一個問題很多遍,重複大人說的話,重複看一本書,重複聽同一個故事等等。一些家長對待寶寶的這些重複會沒有耐心,那麼寶寶為什麼喜歡重複家長們知道嗎?案例1:淼淼現在已經四歲八個月了,她老愛問同一個問題,比方前一陣子老是問:媽媽八樓高還是七樓高,十五樓高還是十樓高?
  • 孩子有時為什麼總是重複同一件事
    在家中,家長們經常會發現,孩子們總喜歡「重複」做同一件事,比如把瓶蓋擰下來再蓋上,打開房門再關上,要求媽媽重複講同一個故事……孩子們玩得很投入,家長卻覺得很枯燥,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重複」呢?一、孩子重複做某件事,多半是這3個原因1、孩子好奇心比較重孩子天生就是好奇寶寶,只要是沒有見過的東西,孩子都想要摸摸看看,來增加對新事物的感受。孩子每一次重複,都會有新的收穫,或是發現一個新的功能,或是發現它與家裡的某物很相似,不斷重複的行為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 孩子為什麼喜歡重複?
    孩子為什麼喜歡重複?我們之前說過可怕的兩歲,根本原因是孩子自我意識的進一步覺醒。而孩子喜歡重複,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我老是想等孩子睡著了我再起來看會兒手機,或者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但很多時候孩子就是在床上折騰、蹦蹦跳,反正不會很快地入睡。她越不睡覺,我就越煩躁,後來我決定開始給她做睡前閱讀。
  • 寶寶喜歡重複做同一件事,不會是自閉症吧?
    嬰幼兒更喜歡從重複行為中獲得關注,因為在重複又熟悉的親子互動裡,充滿著愛和關注。我們實在沒有必要針對孩子喜歡重複看同一部動畫片或者圖畫書等的現象大驚小怪,甚至憂心忡忡。孩子每天都要面對各種新的事物和知識,因此他們很需要通過一些熟悉的事物來感受自己的掌控力。一個熟悉的故事,他們不用花心思去猜測情節,就能知道接下來發生的事,就好像他們自己控制著故事一樣,這可以緩解他們探索世界的焦慮,擁有更多安全感。
  • 孩子總喜歡重複做一件事,這是為什麼?
    因為她發現自己寶寶對「重複」有種她不能理解的迷戀,比如—— 她能一個人玩開門關門一個小時不嫌煩; 讓她爸講故事總是要聽同一個,明明自己都已經記住那個故事了,她不知道孩子這樣到底正不正常。
  • 家長講故事孩子想重複聽,父母不要拒絕,這是孩子自我學習的方式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那就是孩子在兩歲到五歲左右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要求你重複講同一個故事。有些家長會不耐煩,不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需求。孩子為什麼喜歡重複聽故事?孩子的學習方式,跟成人是不一樣的,千萬不要覺得孩子的這種行為不正常。孩子喜歡重複聽故事,說明孩子已經進入了自我學習的階段,家長要給與支持和理解。
  • 經常給孩子一個接一個地聽故事、讀童書?可不是好事!
    奇怪的是,孩子每聽一次都很興奮。這位媽媽難以理解孩子的行為,是因為女兒特別喜歡那個故事嗎?還是自己孩子有什麼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如果你家孩子有從小聽故事、讀繪本的經歷,你一定不會對這位母女的經歷感到陌生。因為這是正常而普遍的現象!所以如果爸媽們在家裡給孩子買了一堆又一堆的童書,每天一本又一本地給孩子讀,或者在一個童話故事平臺上經常聽很多新故事,對孩子來說反而不是什麼好事。
  • 「為什麼聽了100遍的故事,孩子還不膩?」
    其實,我們從小就重視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每天都有意識地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可是一本薄薄的故事書,明明已經讀過很多遍了,孩子還常常吵著要聽,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重複聽一樣的故事不無聊嗎?圖片來源於網絡孩子喜歡重複聽同樣的一個故事,並且一直都聽不膩,其實是有原因的。
  • 孩子一個故事聽了四五十遍,背後大有文章,家長一定要知道
    孩子重複做某個動作還好,畢竟不需要家長的參與,但孩子喜歡重複聽某個故事就讓家長抓狂了。 成人最怕重複了,特別是這件事看起來沒有意義的時候。一個故事講兩三遍還好,講十幾遍已經很煩了,如果講到幾十遍,那真的是要吐了,看到那本書都害怕。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經歷。 我們知道人都喜歡新鮮的東西,為什麼孩子會對一個故事百聽不厭呢?難道是他們沒有好奇心嗎? 不是的。
  • 孩子總愛看同一集動畫片?心理學家揭秘幼兒重複行為背後的真相
    當孩子不斷地重複做同一個動作的時候,不但印證了自己對事物發展的判斷和預測,同時也建立了基本的邏輯思維,通過一次次地重複來實現自我肯定。因此,對於家長而言,不用感到困惑,也不要認為這是孩子的認知出現了問題,由於孩子年齡的特點,他們的重複行為可能會出現「破壞性」,比如:把玩具弄壞等現象。
  • 為什麼寶寶喜歡「重複」做一件事?
    不少家長發現,孩子在某一段時間內喜歡「重複」做一件事,比如不停的撕紙巾,直到把一卷衛生紙撕光,每天都要看同一本書聽同一個故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每次給孩子講道理他都聽不進去——做一個會講故事的媽媽
    「媽媽跟你說了多少次,不要亂扔東西,你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了。」「寶寶,我要去上班,你要再鬧了,媽媽上班快遲到。乖,聽話,不哭。」「你怎麼又打媽媽?一點都不乖。」生活中,常常因為教育孩子,而變得焦頭爛額。為什麼天天給他講道理,天天告訴他該怎麼做,但是為什麼孩子就是不聽,還哭鬧不止呢?
  • 霸道孩子VS同理心:不停不住、不聽管教、超調皮的孩子怎麼教?
    如果沒有家長的有意識地引導,2、3歲的小孩子很難去考慮別人的感受,並作出合適的回應——這是一個非常難的技能,這就是同理心。如果孩子能具備同理心,爸爸媽媽和孩子間的溝通會更順暢,孩子也能更好的和別人交流、溝通。
  • 一個故事反覆講無數遍、一個詞翻來覆去地說,為什麼寶寶愛重複?
    孩子喜歡不斷重複一件事,是怎麼回事呢?01、孩子喜歡重複,是對知識的吸收和積累我們常常會在現實中遇到這樣的孩子:明明一個故事已經聽了八百遍了,很多段落自己都會背了,可是還是不停要求媽媽給他講;看動畫片只喜歡看那一集,反覆看無數次,怎麼也不換臺;看到某一個物品就會叫出那個物品的名字,每次見每次叫,見多少次就叫多少次……這個時候很多家長都會說自己的孩子固執
  • 娃總纏著我講同一個繪本故事,他聽不煩嗎?
    孩子們喜歡聽故事,總是央求大人翻來覆去地講同一個故事,百聽不厭。 孩子們喜歡的這些故事,在敘事上大多也有著「重複」的特點,常常表現為角色反覆說著相同的話、主人公反覆碰到相似的事件、相似的故事情節反覆上演等等。
  • 故事講了八遍還要聽!孩子記憶力有問題?請不要打斷孩子的重複
    最近3歲的小雅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總是喜歡反覆地去做同一件事情:一個瓶蓋正著擰了反著擰,直到打到自己滿意為止,每次擰完還會若有所思地微微一笑,看起來挺幸福的樣子,媽媽叫她出去玩兒也不動地兒;一個小兔湯姆的故事,講了不下十遍了,每晚睡前還是點名要聽那個。孩子這是怎麼了,記憶力不好嗎?還是精神出問題了?相信這個問題不只小雅媽媽為此感到困惑,應該說,這是一種普遍現象。
  • 為什麼孩子不喜歡聽家長的話——「同頻共振」很重要
    這篇文章,我們來分享一個名詞——同頻共振。同頻共振這個效應起先來自於物理學領域,引用到心理學中,指的是那些具有同樣頻率的東西會共振,也會產生共鳴或走到一起。對應到家庭教育的領域中,我們家長就需要多多地構建跟孩子一起做事情的機會,這樣的經歷多了,孩子自然就會跟你關係好。而關係好,則是孩子更加願意聽你話的前提條件。接下來,我們就以家長們最關心的陪學問題,來談談如何達到跟孩子之間的同頻共振。1. 認同孩子的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