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總纏著我講同一個繪本故事,他聽不煩嗎?

2020-12-22 騰訊網

孩子們喜歡聽故事,總是央求大人翻來覆去地講同一個故事,百聽不厭。

孩子們喜歡的這些故事,在敘事上大多也有著「重複」的特點,常常表現為角色反覆說著相同的話、主人公反覆碰到相似的事件、相似的故事情節反覆上演等等。

這種重複的敘事手法在民間故事中十分常見。

比如在經典的《狼和七隻小羊》的故事裡,狼哄騙小羊開門的情節重複了三次,第一次不帶任何偽裝,第二次讓聲音變得尖細,第三次又將爪子塗成白色,最終騙得小羊開門。

「重複」符合孩子的認知習慣

民間文學童話領域的研究專家麥克斯·呂蒂(Max Luthi)認為故事敘述中的重複是符合孩子們的認知習慣的。

「我們從孩子那裡知道,他們總是願意聽同樣的故事,別人必須用同樣的話語向他們敘述同一個故事,倘若變換詞句,他們就會反對。

孩子們恰恰是在聽到那些熟悉的故事時才會全神貫注、聚精會神」(麥克斯·呂蒂)。

重複對孩子們來說有一種特殊的魔力,因為兒童的智力發育還不成熟,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全理解故事所傳達的信息,只能在一遍又一遍的重複中,逐步把握故事內容。

鼠小弟的獨特魅力

可愛的鼠小弟系列圖畫書在重複敘事手法的運用上可謂是獨具匠心。

它既恰到好處地契合了孩童的認知特點,幫助孩子理解和學習,又在重複中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增強結尾「藝術性」的轉折給孩童帶來的心靈上的震撼,這也是孩子們會被鼠小弟的故事吸引,不厭其煩地閱讀這套書的原因。

《請來我家吃飯吧,鼠小弟》中,鼠小妹讓鼠小弟請朋友來家裡吃飯,鼠小弟請來了小兔、小鵝、小豬和小熊四個朋友,鼠小妹準備的飯菜不夠了。鼠小妹的好心情被破壞。

第二次,鼠小妹告訴鼠小弟只能請一個朋友來。鼠小弟按照鼠小妹的要求請來了大象,可大象個子高大,食量自然也大,這回準備的飯菜又不夠了。鼠小妹的好心情又被攪和了。

第三次,鼠小妹用雙手比劃著告訴鼠小弟,只能請個子矮的朋友來。

這回,鼠小弟請來了矮個子的鱷魚。鱷魚的個子雖然不高,但身體巨大,飯菜又不夠吃了……

鼠小妹請客吃飯,這本是一個結構簡單的故事,而作者運用了重複敘事的手法,將故事情節變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趣味橫生。

主人公鼠小弟反覆經受考驗——請朋友來吃飯,可是每次都沒能讓鼠小妹滿意,在情節重複到第三次的時候,問題得到了解決。

在情節的重複中,故事也在向前推進,客人的數量由四個變成了一個,個子也由高變矮,可食量依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動物們巨大的體型和小小的食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鼠小妹的好心情也一次次被破壞,鼠小弟呆頭呆腦的行為讓人忍不住捧腹大笑,故事也越發顯得荒誕和幽默。

等鱷魚出場時,它長長的身體已經延伸到了畫面之外,已經無法用畫面完整的表現了。

鱷魚吃完飯轉身離去,鼠小妹憤怒的情緒也累積到了極點,勾勾手指說:「鼠小弟,你過來一下!」

這一刻,也引起了讀者極大的興趣,期待著鼠小妹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翻過一頁,鼠小妹皺著眉,叉著腰說:

「不用再請你的朋友了,我就招待我的朋友吧!」

鼠小弟耷拉著頭,有點摸不著頭腦:「鼠小妹的朋友?」

熟悉鼠小弟故事的讀者也許會充滿了疑問,鼠小妹還有其他的小個子朋友嗎?迫不及待的翻到下一頁。

啊呀,鼠小妹和鼠小弟正開開心心地坐在桌前,面前擺放著豐盛的食物(食物可是有顏色的哦),旁邊的花瓶裡插著一朵小花,看得出來,這是一個精心布置過的餐桌。

原來鼠小妹最好的朋友就是鼠小弟呀,真是一個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溫馨的結局啊,故事到這裡,讀者不禁莞爾一笑。

情節的重複,使得單線結構的故事枝節橫生,一波三折,增強了故事的趣味性,這也正是最能吸引小讀者們興趣的地方。

在重複的同時,也為最後矛盾衝突的解決積蓄力量,增強了故事的藝術魅力。

「重複敘事」與遊戲精神

「重複敘事」具有遊戲精神。

對兒童而言,重複敘事是語言的遊戲,每一次重複都意味著新一輪遊戲的開始,孩子們在「重複敘事」中體驗到遊戲的樂趣。

對於遊戲,朱自強教授認為:

「遊戲之於兒童,是其生活本身,遊戲的意義即生活的意義。」

「在兒童生活中,遊戲是一種精神的體現,是兒童理解、體驗、超越生活的方式」。

換句話說,日常生活在孩子們眼裡其實就是一場遊戲,孩子們是以一種做遊戲的態度來體驗生活。比如,穿衣吃飯,在孩子們看來,其實就是過家家酒的遊戲。

真正優秀的繪本就應該描寫遊戲、反映遊戲,對兒童的遊戲精神給予肯定,給孩子們帶去快樂和自由,這才是真正的兒童視角。

可愛的鼠小弟系列繪本就是這樣一套遵循「兒童本位」的優秀作品,表現孩子們「遊戲」的日常生活。中江嘉男老先生曾經談到:

「我認為現在的孩子應該努力地去玩耍,因為他們的工作就是玩,還希望他們能夠發揮想像力地去玩」。

鼠小弟系列圖畫書用一個個幽默又溫馨的故事帶給孩子們簡單的快樂,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這種無功利性的教育,才是最適合孩子們的教育,正所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相關焦點

  • 小時候那麼喜歡聽故事的娃,長大後為什麼就不愛讀書了呢?
    我滿腔的羨慕,換來的卻是瑤瑤媽掏心窩子的傾訴:「她那哪是端莊,明明是不想看書,可學校要求打卡,不得已,只好在鏡頭面前偽裝。說到這,我真是搞不明白了,小時候那麼喜歡聽我給她講繪本故事,怎麼現在上小學了,會拼音了,不用求人了,卻不願意自己去讀呢?」可不是麼?
  • 6歲娃自編繪本故事致敬抗疫英雄——我心中的「奧特曼」是他們!
    6歲娃自編繪本故事致敬抗疫英雄——我心中的「奧特曼」是他們!寒假裡,我期待著去電影院看電影;去遊樂場玩碰碰車;去院子裡和夥伴踢球……哈哈,想想都開心,是不是做夢都會笑醒?我所有的願望還沒來及實現,便聽爸爸說有一種很可怕的病毒,所有人都最好不要出門。病毒是什麼呢?
  • 為什麼孩子喜歡「重複」聽同一個故事、做同一個遊戲?
    時間長了,有的家長對孩子這種執著的精神抓狂不已:總重複相同的事情,枯燥乏味。 為什麼孩子老是要求講同一個故事、做同一個遊戲、看同一個動畫片?下面通過幾個具體的案例,你會發現反覆做同一件事對孩子有多重要。
  • 給娃看繪本講故事這點小事還需要學嗎?當然!
    許多新手媽媽親自讀繪本給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母愛融入語言之中,寶寶的歡樂也能促進母子之間的感情交流。或許在對親子共讀概念尚且生疏的不少家長們看來,給小嬰兒講故事不等於對牛彈琴嗎?其實,孩子的聽覺發育在娘胎裡就開始了。此外,新加坡也是在新生兒出生之後就建議家長們辦借書證的一個國家。
  • 孩子為何反覆要聽一個故事?得知真相後我後怕了
    文|文兒生活中我們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判斷孩子的對錯,甚至幫他做決定,小小的一個細節甚至會一點點毀掉孩子。每晚睡前我都會給我們家團團講故事,最近新買了一個繪本,打算每晚睡前講一個給他聽。故事很有趣,孩子也聽的津津有味,第二天第三天的時候,他想聽重複的故事,我就又講給他聽。後來他每次都要求聽同樣的故事。直到我把第一個繪本講了五遍,終於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第一本不是已經講了好幾遍了嗎?你不想聽聽其他的故事嗎?團團像是聽不到我說的話,繼續把繪本放在我的懷裡,說:媽媽講!
  • 娃不愛聽繪本?那是沒有好故事,只用3點選對繪本,讓娃愛上閱讀
    同時也有很多媽媽的反饋讓我再一次思考關於選讀繪本的那些事,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掰一掰吧。先說說那本讓老母親都淚流滿面的作品一開始我知道宮達西也是日本很棒的繪本作家,但是我們一直沒有讀過他的作品,這次去圖書館是第一次讀他的繪本。
  • 娃不愛聽繪本?那是沒有好故事,只用3點選對繪本,讓娃愛上閱讀
    ,這次去圖書館是第一次讀他的繪本。我儼然忘記了她還是一個2歲孩子的事實,忽略了更符合她理解能力、符合她的視角、能讓她覺得有趣、有意思、有共鳴的故事。因為有時候孩子能聽懂你講的故事,但是他不覺得有趣,不能聽到他的心裡、腦海裡,這個繪本讀下來的意義就並不能發揮到最大。
  • 孩子不愛聽故事不愛看繪本?背後的原因,太扎心
    有一次,與同事閒聊的時候,聊到兒子這幾天迷上了凱叔的《神奇圖書館》,小傢伙早上6點半就起床,打開牛聽聽,坐在椅上,就算聽一整天都不嫌多的樣子。同事聽了,露出驚訝的表情,還誇張地說「這麼愛聽故事,真是學霸!我們家的從來不聽故事,就愛看電視、玩遊戲!」我疑惑地問道:「小孩子都挺愛聽故事的,平時給孩子講故事了嗎?給孩子買繪本了嗎?」同事又是一臉驚訝地回道:「啊?沒有啊!繪本是什麼?」
  • 睡前閱讀《我愛洗澡》兒童故事繪本分享
    書名《我愛洗澡》  1、睡前閱讀《我愛洗澡》兒童故事繪本分享簡介:  有一個小腳鴨,特別喜歡爺爺奶奶。  小腳鴨纏著爺爺、奶奶講故事,還要和他們一起睡覺。可奶奶說:「你身上有味道,我的鼻子可受不了。」小腳鴨沮喪極了。  鴨媽媽說:「只要你洗乾淨了,就可以跟爺爺奶奶一起睡了。」
  • 孩子為什麼喜歡睡前聽故事?背後原因父母要了解,助娃更好成長
    孩子喜歡聽故事,這是帶過娃的父母都有的共識。尤其是在睡前,幾乎大部分孩子都會纏著父母講一個睡前的故事,他們才能安心入眠。但有的父母沒有那麼多耐心,可能會拒絕孩子聽故事的要求。孩子可以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整合他們零散的生活經驗,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活經驗,滿足自己心智發展的需求。
  • 給娃讀繪本,這6個問題沒搞明白,讀再多也是白讀!
    文章 | 月月「媽媽網原創作者」繪本對孩子的改變究竟有多大?每天睡覺之前,momo都會抱著她心愛的繪本纏著我叫我講故事,講完一個又一個,她似乎永遠聽不厭。不知道寶媽有沒有比較過中國繪本和外國繪本的不同。前些天,momo姥姥給momo買了一套國內繪本,裡面的圖案很簡單,但字卻不少,甚至還全部標上了拼音。在講完一個故事之後,「貼心」的編者會在下面標註溫馨提示——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 網易雲:小學的時候,纏著爸爸幫我買FIR的CD,他不懂英語,後來...
    導語:網易云:小學的時候,纏著爸爸幫我買FIR的CD,他不懂英語,後來... 從此不敢面對她,便轉學到了外地。過了一年,忍不住給她寫信。她說她也喜歡我,可是要到高考後,才會和我在一起。兩年未見,總幻想著見面的樣子。考完去找她,短短一分鐘,她說,只是怕影響我學習,才會騙我。有誰知道我的神魂顛倒,至少值得你背著我偷笑 ———出自網易雲評論 劉允樂 《太早》
  • 孩子真的喜歡讀繪本、聽故事嗎?其實他想要的是你
    ,也有媽媽問:「我孩子都六歲了,還需要看繪本嗎?」 我每次會告訴你,從孩子出生就可以開始了。而且繪本適合的人群是0-99歲,孩子6歲還是讀繪本的美好年齡呢。 因為我發現,剛剛出生的孩子,聽到陪伴在身邊的父母的聲音就會安靜下來。
  • 為何孩子總是纏著媽媽,睡覺時都怕媽媽走?知道原因後想多陪陪他
    剛開始的幾天寶寶有些鬧但很快就適應了,沒想到最近幾天寶寶又多了一個習慣,必須拽著媽媽的衣服睡。睡著之後不小心鬆開了、或者翻身離媽媽遠了些也要拱回媽媽身邊,而且早上不管多早只要雨晴醒了寶寶都會知道然,後跟著媽媽一同起床。
  • 為什麼孩子愛聽睡前繪本故事,同一本書讀1000遍也不厭倦,怎麼辦
    寶爸說,我都講了10幾遍了,我們先睡覺,明天再講好不好。寶寶說不要,再講一遍就就睡覺。寶爸心想,你個熊孩子,你都說了10次再講一遍就睡覺了,但到現在還不肯睡。說實話,寶爸也很無奈,每天臨睡之前寶寶都要寶爸把《南瓜湯》講個10幾遍才肯罷休,而問題在於這本繪本已連續講了一個月了。寶寶對《南瓜湯》的興趣仍舊很大,雖讀千遍也不厭倦,而寶爸真的快崩潰了。
  • 家長講故事孩子想重複聽,父母不要拒絕,這是孩子自我學習的方式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那就是孩子在兩歲到五歲左右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要求你重複講同一個故事。有些家長會不耐煩,不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需求。朵朵的媽媽自然是很開心,因為她知道,多講故事給孩子聽,對孩子的語言能力、想像力等,都會有所提高。於是媽媽跟爸爸商量,每天至少給孩子講一個故事。為了讓孩子有興趣聽下去,媽媽還特地去買了好幾本不同類型的故事繪本,這樣就可以每天不重樣的給孩子講故事。陸陸續續講了有一個月左右,原本充滿動力的爸爸和媽媽,卻想打退堂鼓了。
  • 暑假帶娃指南:家長堅持這樣做,孩子愛上閱讀繪本並不難
    我是嘜媽。暑假到了,大家終於可以聚集一起遛娃了。閨蜜家的多多是個好動的孩子,每次出來聚會都上竄下跳。而我們家嘜嘜就每次乖乖地看他的繪本。閨蜜悄悄問我:「你怎麼做到讓他專心致志看繪本的?我們家的多多可不行,所以總要給他看手機或iPad才能讓他安靜下來。」
  • 養娃這麼久,我終於接受他只是普通孩子這個事實了
    你身邊肯定有這麼一個媽(也可能就是你自己),事業幹得風生水起,偏偏有個「拖後腿」的娃,把職場女強人活活逼成家庭女高「管」。,這樣不可以,那樣不可以,是不是很煩?聽多了,關懷也成了嘮叨,再有理都是徒勞,還容易打擊孩子探索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 繪本推薦 |《不睡覺世界冠軍》讓你的孩子乖乖睡覺的繪本故事
    睡前聽故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堅持最重要!那麼,今天就讓格子醬帶你一起走進繪本故事《不睡覺世界冠軍》吧!這個繪本就像是一面鏡子,讓孩子從鏡中看到自己。孩子在讀這個繪本時,很容易感受到「共情」與「認同」,孩子會看得哈哈大笑,覺得這講的不就是我嘛!而在這大笑的同時學會去管理自己,學會去分辨該做和不該做。點擊下方卡片搜索繪本《不睡覺世界冠軍》免費看!
  • 一套繪本徵服2代人!娃沉迷細節停不下來,我在其中解鎖懸疑故事
    亞馬遜上就有讀者在給孫子買完揚·洛夫的繪本後,在評論裡說「20世紀70年代,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就是我zuì喜歡的書,直到今天我還記得它」是啊,揚·洛夫就是這樣一位繪本大師,自己心裡住著一個小孩,總能知道孩子們喜歡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