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喜歡重複做同一件事,不會是自閉症吧?

2020-08-28 上海寶爸寶納

最近有一件事一直困擾著我。

一年前給球球買的故事書,我已經給他讀了好幾遍。幾乎每個故事我都能倒背如流了。前年生日送給球球的玩具拼圖,他已經拆拆拼拼好幾個來回了。還有《小豬佩奇》動畫片,前兩季已經反反覆覆看了不下5遍了!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對於孩子這種執著精神抓狂不已呢?你說怎麼能就不膩呢?

每當這個時候,我心裡都在戰戰兢兢地想:「難道是孩子缺乏好奇心?」或者擔心:「這樣下去球球的知識面是不是太窄了,他的同齡人是不是已經拋棄他了!」甚至有想過:「這樣的行為表現是不是屬於強迫症或者自閉症?」

但在查閱了更多資料後,我發現是我小題大做了。在我們成年人的思維中,存在一種「最大效益法則」。每當看到孩子付出很大的努力卻收效甚微,或者一直在從事浪費時間卻毫無收穫的勞動時,我們就會忍不住想去幹涉或幫助他們。原來有問題的不是寶寶,而是我們自己。


一、重複是為了得到父母更多的愛

一些孩子一天到晚拿著同一本書讓父母念給他聽,其實他們並不乎書中是什麼內容,他們想要表達的真正意圖是:「請你注意我,愛我!」嬰幼兒更喜歡從重複行為中獲得關注,因為在重複又熟悉的親子互動裡,充滿著愛和關注。我們實在沒有必要針對孩子喜歡重複看同一部動畫片或者圖畫書等的現象大驚小怪,甚至憂心忡忡。

二、重複帶給孩子安全感和成就感

重複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的重要方式,重複能帶給孩子熟悉感。孩子每天都要面對各種新的事物和知識,因此他們很需要通過一些熟悉的事物來感受自己的掌控力。一個熟悉的故事,他們不用花心思去猜測情節,就能知道接下來發生的事,就好像他們自己控制著故事一樣,這可以緩解他們探索世界的焦慮,擁有更多安全感。

當孩子第一次聽故事時,不敢隨意插嘴,當他反覆聽幾遍後臉上就會出現一種得意的感覺,並迫不及待的發言,開始自己豐富的想像,想要自己把故事講完,這就在無形中使孩子變得自信,並使孩子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在「已知」的踏實感中,孩子的思想活動會變得更加流暢。這種瞭然於胸的成就感在故事重複的過程中不斷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的快感,讓孩子的自信心不斷提升。

三、重複促進孩子的觀察力和創造力

由於孩子認知能力缺乏,閱歷淺,接受信息的能力遠不及成人,很有可能,他在聽第一遍的時候,只覺得這個故事很有趣,至於講了什麼卻不知道清楚,而後在每一遍重複聽時又陸續知道了一些,他覺得這個過程非常有趣。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長大的,就好像我們小時候背誦古詩一樣,先背,至於裡面的內容則是慢慢揣摩分析出來的。

重複的過程是對孩子語言發展和邏輯思維培養的重要過程。孩子們在幼年時期,需要通過故事、兒歌、童謠等固定重複的內容和各種重複的動作,幫助大腦成長。人是通過重複來加強大腦的神經連接,重複有助於鞏固學習和記憶效果。對孩子來說,重複學習能夠幫助孩子建立大腦中的突觸連接,強化大腦的記憶。而且,孩子的每次重複看似相同,實際上是有細微的差別的。隨著重複的進行,孩子逐漸累積各種富有意義的變化,最終促成個體的成長。你以為孩子做得事簡單無用,其實他卻是在一次次重複中,對哪些我們視而不見得美好建立自己得領悟。因為只有當他對一件事充分熟悉,才會在此基礎上去聯想、去創造。

四、如何進行有趣的重複

看到這裡,相信各位爸爸媽媽們都理解了重複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意義重大,那我們就按孩子的要求來來回回重複無數遍嗎?

不!

我們應該想辦法進行更有質量的重複。

拿講故事舉例,在滿足孩子反覆閱讀的需求下,我們可以根據孩子不同階段的興趣點,引導不同的閱讀側重點,幫助孩子獲得更多的體驗。比如說孩子現在對圖片最感興趣,我們在講故事時就以圖片為重點來講,當孩子到了識字敏感期,我們可以以指讀的方式給孩子再講幾遍。

我們還可以在故事中時不時引導孩子討論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故事的主人公會做什麼,為什麼要那樣做等等,真正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每聽一次都有不同的收穫。

此外,也可以每次變化一點點,比如給故事添個新的人物,加入些自己想像的情節在裡邊,看看孩子聽了有何反應;又或者故意漏掉一個情節,等孩子來補上;也可以有意打亂玩的順序,等孩子來發現。又或者來段角色表演。這樣既能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家長也不那麼苦惱啦。孩子在重複的過程中,一定很喜歡你帶來了小變化。同時,他也會因為自己的洞察力而獲得成就感,前提是,你能夠及時地表揚和鼓勵他。

最後,我們還可以拓寬興趣範圍。比如孩子最近喜歡聽關於「老虎」的故事,那就可以找些相關的童謠、十二生肖中的老虎等;如果寶寶最近喜歡玩汽車,也可以用積木拼出汽車的模型,請玩具小人在上開車......這樣,他會在重複中玩得更加多樣,也更加深入理解。

所以,面對喜歡「重複」的孩子,家長一方面要適當滿足孩子的這種「重複」的需要,一方面在他精力有餘的情況下、也嘗試用新鮮的事物去吸引他。對我們每一位家長來說,如果能做到欣賞孩子的重複,給與他重複的自由,就可以引導孩子在重複中進行學習、鍛鍊,不斷成長。

總之,「重複」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同樣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也會逐漸消退,家長不用過於擔心,做好引導,循序漸進。

如果你實在不放心,想要排除強迫症或自閉症的可能性,可以對比一下,如強迫症兒童的重複行為主要為——反覆洗手、排序、檢查、按幾何圖案的強迫性行走等,並且重複行為顯得毫無意義,很難被改變。只要不是這種異常的重複,那基本上就沒有大礙啦。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寶寶喜歡「重複」做一件事?
    不少家長發現,孩子在某一段時間內喜歡「重複」做一件事,比如不停的撕紙巾,直到把一卷衛生紙撕光,每天都要看同一本書聽同一個故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孩子有時為什麼總是重複同一件事
    在家中,家長們經常會發現,孩子們總喜歡「重複」做同一件事,比如把瓶蓋擰下來再蓋上,打開房門再關上,要求媽媽重複講同一個故事……孩子們玩得很投入,家長卻覺得很枯燥,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重複」呢?一、孩子重複做某件事,多半是這3個原因1、孩子好奇心比較重孩子天生就是好奇寶寶,只要是沒有見過的東西,孩子都想要摸摸看看,來增加對新事物的感受。孩子每一次重複,都會有新的收穫,或是發現一個新的功能,或是發現它與家裡的某物很相似,不斷重複的行為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 孩子為啥喜歡重複做一件事
    安徽讀者王女士問:我家孩子3歲多了,總喜歡幹一些重複的事情,比如重複讀一本書、說一句話、看一個動畫片、玩一個玩具,請問這是為什麼?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琚金民答:孩子各項閱歷和生活技能都處在不斷進步發展中,喜歡重複一件事,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1.重複中提高認知。
  • 家長注意:孩子喜歡重複一種動作,可能是自閉症前兆
    前段時間,《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火了,家長都希望給自己家的孩子提供優越的學習環境,可是往往事與願違,這不,同事家的寶寶上幼兒園的班級裡,就有一位患有自閉症的孩子,有的家長就擔心孩子,想著要不要換學校啥的。
  • 家長注意:孩子喜歡重複一種動作,可能是自閉症前兆
    前段時間,《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火了,家長都希望給自己家的孩子提供優越的學習環境,可是往往事與願違,這不,同事家的寶寶上幼兒園的班級裡,就有一位患有自閉症的孩子,有的家長就擔心孩子,想著要不要換學校啥的。其實沒有必要的,自閉症並不傳染,患兒只是智力發育及認知有些障礙罷了。
  • 孩子總喜歡重複做一件事,這是為什麼?
    最近有一位朋友就向我取經,她問我: 我家孩子小時候是不是也喜歡重複做某件事。 因為她發現自己寶寶對「重複」有種她不能理解的迷戀,比如—— 她能一個人玩開門關門一個小時不嫌煩; 讓她爸講故事總是要聽同一個,明明自己都已經記住那個故事了,她不知道孩子這樣到底正不正常。
  • 孩子喜歡不斷重複做一件事,難道傻了嗎?真相讓人很感慨
    孩子們不僅喜歡反覆聽一個故事,還喜歡反覆看一集動畫片。或者重複的去做一件事情。於是,不勝其煩的家長,有時斥責或限制孩子,有些則會納悶地詢問孩子:寶寶,你為什麼總愛聽這一個故事,做一件事,煩不煩啊?寶寶們自然無從回答,或直接就說:我喜歡這樣!還記得一次經過幼兒園,我在路邊等人,看見一個3歲左右的小孩在看一本圖畫書。他媽媽在旁邊說:「這是最後一遍啊,都看了多少遍了,有什麼好看的?
  • 小孩子總喜歡重複做一件事,為什麼?家長該怎麼做?
    父母會經常會發現,孩子有這樣的現象:盯著某一件物品看半天都不動;玩一個看起來很簡單很無聊的玩具也能玩很久,比較把瓶蓋反覆蓋上去再拿下來,或者讓父母把玩具遞給自己再扔掉,然後再要父母把玩具撿起來給自己再扔掉;還可能是看螞蟻搬家,看地上的泥斑或完全看不出來形態的圖案,都能夠呆上很久,怎麼喊都不肯走
  • 寶寶兩歲還不會說話,當心孩子患了自閉症
    有這麼一類孩子,他們不喜歡和別人說話,不喜歡和人交流,有自己的小世界,在他們的世界裡,有自己的規矩,別人不理解,自己也打不破。這類孩子就是自閉症的患者。自閉症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會初見端倪的,寶寶2歲到6歲是治療自閉症的黃金時間,如果父母不及時幹預,會影響寶寶今後的生活。
  • 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是自閉症?
    自閉症兒童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和家屬往往承受著常人無法理解的痛苦和壓力。近些年來,自閉症這個詞越來越多的走進人們的視野中,但是很多人對自閉症是什麼,有哪些症狀表現仍不了解,認為單單不說話就是自閉症。孩子不開口說話不一定是自閉症,自閉症作為一種先天性的神經性發展障礙對兒童發展有終生性的持續性影響,主要以社會交往、溝通障礙和重複局限的興趣行為為特徵。
  • 為什麼孩子喜歡「重複」聽同一個故事、做同一個遊戲?
    時間長了,有的家長對孩子這種執著的精神抓狂不已:總重複相同的事情,枯燥乏味。 為什麼孩子老是要求講同一個故事、做同一個遊戲、看同一個動畫片?下面通過幾個具體的案例,你會發現反覆做同一件事對孩子有多重要。
  • 寶寶不與家人親近是自閉症的表現?家長如何與自閉症兒童相處?
    輕微自閉症的孩子會和父母互動,有一定的語言交流能力,但不會跟正常的兒童一樣與父母撒嬌。重度自閉症不會互動,大部分自閉症兒童都語言發育遲緩,無法與其他人交流,無法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如果寶寶在3歲以前出現自閉症的症狀,家長要及時將自閉症兒童送到醫院進行診斷,早治療早幹預對寶寶的幫助越大!自閉症的孩子也會粘人。
  • 寶寶出現這幾個舉動,有可能是得了自閉症,爸爸媽媽別忽視!
    3歲的童童,本該是每天跟小夥伴玩的開開心心,愛笑愛鬧的年紀,可是最近童童媽媽卻發現她並不像其他年齡段的小孩那般,她不喜歡與其他小朋友玩,親戚朋友來逗她,她也不搭理別人,就連跟童媽童爸也不說話,反而是喜歡自己一個人待在角落裡默默的玩玩具......童爸童媽抽空帶她去醫院諮詢了醫生,沒想到醫生竟說小孩這是得了自閉症了
  • 如何融入自閉症寶寶的世界;和自閉症寶寶相處要注意
    這樣看起來,和自閉症的寶寶其實很像,都是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每逢周末,圈子裡的好友都會相約去體育館,打一場羽毛球,雖然不是很激烈,但可以讓身體出出汗,活動活動筋骨,也是很舒服的!這樣的周末安排讓自己覺得很充實,既讓自己的身體得到鍛鍊的同時,也可以和熟悉的朋友們敘敘舊。
  • 寶寶不愛說話是自閉症嗎?照顧孩子時家長應注意什麼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是非常快的,這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由於生活節奏的影響,人們給了自己的孩子好的物質條件,卻忽略了寶寶的精神世界,這導致了許多寶寶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面,不願與外人接觸,那麼可能就有一些寶寶患上了自閉症。
  • 孩子反覆做一件事,原因在這裡,家長正確回應,孩子更聰明
    文丨果味童年時光(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最近發現孩子總是喜歡反覆做同一件事,家長有沒有遇到這種情況?一個問題一天內問好幾遍:「媽媽你幾歲了?你叫什麼名字?」衣服扣子反覆解下來再扣上去;反覆地自言自語的說:「爸爸媽媽愛寶寶,爸爸媽媽喜歡寶寶。」
  • 我的孩子得自閉症了
    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不喜歡和人對視,他們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他們有很多在大眾看來非常奇怪的行為,他們是自閉症患者,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到了學說話的時候,別家的寶寶會咿咿呀呀的跟著大人學嘴,自己的孩子卻仍然無視周圍人。
  • 孩子為什麼總重複做一件事?刻板行為背後的原因你知道嗎
    從字面意思來說,它是指一種重複、固定且無明確意義的某種行為。這種行為被打斷時,通常還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衝突。那兒童出現哪些情況,我們可以判定他有刻板行為呢?比如:總在不經意間打人、咬人,並不是故意的;喜歡看旋轉的燈光、風扇和車輪;喜歡轉圈,或者自言自語;重複自己的話語,或者不停地問;
  • 減少自閉症兒童生活障礙,500位設計師一起做了一件事
    他最喜歡的兩幅作品分別是:數字公交車和彩色的線。他從「1路」「4路」來猜測這是公交車線路的意思,認為「數字公交車」是非常理性的創作。他想,創作這幅作品的自閉症小朋友一定對數字很敏感,這些數字就是ta的密碼。
  • 重複做你喜歡的事,做到極致,你就會接近成功!
    我們每天都在重複做著很多的事情。包括工作和生活。脫離了學校的三點一線。步入社會後。換成了公司,家。有時候工作和生活甚至都分不開。在重複的工作中雖然體會到了乏味。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在重複的工作中你的能力的不知不覺中提升了很多。這就是重複帶給你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