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薦丨卡夫卡與少女們

2020-12-11 海報新聞

《卡夫卡與少女們》

【法】達尼埃爾·德馬爾凱  著

管筱明  譯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卡夫卡,文學史中最著名的名字之一,詩人勒內·夏爾說,他是「我們的金字塔」。而一座金字塔就是一座陵墓:「在它黑暗的墓穴裡,埋藏著一個謎,一個吞吃人的謎。」本書正是關於卡夫卡的謎題。對於卡夫卡的文學創作而言,少女不僅是靈感,是素材,更是力量。對於卡夫卡的命運來說,少女則是一種危險的徵兆,其中展現了瘋狂和死亡,而他把它們都發展到了極致:跟著姑娘走,就是去受刑。她是一種勸說,勸他接受心裡經常懼怕的命運。

而對姑娘來說,遇到和愛上作家卡夫卡,就無異於把自己交給了魔鬼。她們屬於寫作的儀式:卡夫卡蘸著她們的血淚來開筆。在本書中,我們把作家的面孔還給他,只留下他的孤獨和秘密:這些秘密使我們關注卡夫卡,並且把少女們像尺蛾一樣留住。就讓我們去逐一喚醒卡夫卡的少女們吧。

相關焦點

  • 《卡夫卡與少女們》:他一生都在尋找出口,卻總是在關鍵時候放手
    高曉松曾經說過,卡夫卡的書一定要在年輕的時候讀一遍,中年讀一遍,晚年還應該再讀一遍。作為一個文學奇才,卡夫卡以其獨特的風格,在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卡夫卡的作品,其實並不容易被大部分人理解,這如同他苦苦掙扎的內心,和那一份隱隱存在的優柔寡斷的氣質。而這本《卡夫卡與少女們》,就非常適合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卡夫卡,了解這個在字裡行間寫滿孤獨,絕望和矛盾的作家的一生。卡夫卡對少女們複雜的情愫,其實和他早年並不痛快的經歷有關。
  • 文學、少女與死亡:卡夫卡的生命三角
    按:近百年來以卡夫卡為題材或傳主的作品在全世界範圍內不下數百部,而以少女為線索探究卡夫卡內心和文學世界的,大概只有法國當代作家達尼埃爾 · 德馬爾凱的《卡夫卡與少女們》一書。《卡夫卡與少女們》中文版的譯者管筱明在序言中寫道,「對於卡夫卡的文學創作,少女不僅是靈感,是素材,而且是力量。」卡夫卡死於生命中最後一位少女朵拉的懷抱裡,堪稱「死在遲來的浪漫精神之頂點」。
  • 薦書&分享丨 Locking Up Our Own
    出版社: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頁數: 320定價: $ 27.00(文末附免費電子書獲取方式)本書巧妙地講述了一代黑人民選官員如何把刑事司法系統的殘酷力量用在自己的選民身上
  • 少女,是卡夫卡升入文學殿堂的階梯?
    但在達尼埃爾·德馬爾凱的傳記《卡夫卡與少女們》裡,卡夫卡卻變得曖昧和複雜起來。在那本疑為偽作、但受到布羅德充分認可的《卡夫卡談話錄》裡,卡夫卡幾乎就沒有談過女性。但在這本書裡,我們發現,卡夫卡終生都在繞著女人打轉,簡直就是一個靠吸少女的精氣而存活的文學魔鬼。對於部分女性讀者而言,這裡的卡夫卡可能會讓她們大失所望,甚至極其反感。
  • 少女是卡夫卡升入文學殿堂的階梯?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卡夫卡與少女們》 作者:(法)達尼埃爾·德馬爾凱 譯者:管筱明 一頁folio|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9年9月除此之外,布羅德還喜歡反覆提醒讀者留意卡夫卡眼中閃爍的熱光:「寧可咬住生活,也不要咬自己的舌頭。」「不要絕望,對你的不絕望也不要絕望。在一切似乎已經結束的時候,還會有新的力量,這正好意味著,你活著。」他說卡夫卡邁出了灰暗的絕望,走向明亮的絕望。  但在達尼埃爾·德馬爾凱的傳記《卡夫卡與少女們》裡,卡夫卡卻變得曖昧和複雜起來。
  • 書人新傳②丨書主播:曾帶你行萬裡路,今薦你讀萬卷書
    如今的原揚,對著鏡頭直播薦書早已經驗豐富。幾年前,原揚剛剛從一名國際導遊轉投「鍾書閣」,從「萬裡路」走進了「萬卷書」間原來並不輕鬆,要讓大家一起來讀書更費周章,於是她走進了直播間,「我是導遊出身嘛,話本來就多。從前我是介紹景點,現在我是介紹好書。」
  • 薦書丨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肯定不止我一人在盤算「要是鐵籠子被它踢斷,我該往哪兒跑」這個問題……昨天應該發書薦,但回來後「感覺身體被掏空」,所以只能割了書薦(說的好像很有道理)。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書名如題,《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是一本短詩小集,薦書人是清華才女洪敦樂,雖然年紀不大,但卻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了我們的榜樣。
  • 卡夫卡一生情史複雜,卻沒有一個女人能走進他的生活
    在文學和姑娘身邊遊戲的一生卡夫卡一生中,曾與多位女性交往,多到什麼程度呢?甚至有作者為他的情史寫了一本書,名字叫《卡夫卡和少女們》。在書中寫道:「卡夫卡是個十分喜歡少女的人。卡夫卡短暫的一生中與異性的交往,似乎也主要體現在他與少女們的關係上面。
  • 薦書| 真正的文學品質與名聲無關
    薦書 | 真正的文學品質與名聲無關 2020-12-22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海邊的卡夫卡》,讀到了什麼
    《海邊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樹的佳作,近期才得以拜讀,感悟頗多。往大了說是提煉書中養分,彌補自身的缺失。《海邊的卡夫卡》全書兩條主線,其一是田村卡夫卡離經背道,十五歲選擇離家出走,經歷一連串離奇、荒繆、靈性的事件。心中常住著一個叫」烏鴉「的少年。
  • 成為卡夫卡的讀者
    這些現代主義文學和後現代主義文學大師在承繼卡夫卡的文學傳統時幾乎都曾經直接或間接地表達過他們作為後繼者的敬意。馬爾克斯17歲那年讀到《變形記》時曾驚嘆道:「原來能這樣寫呀。要是能這樣寫,我倒也有興趣了。」博爾赫斯被公認為「作家們的作家」,然而他卻聲稱卡夫卡是這個世界最偉大的作家,其身後的「每一位作家在文學上都負債於卡夫卡」。
  • 夜讀丨卡夫卡:孤獨的寒鴉
    卡夫卡是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他作品中的主人公永遠都是孤獨的,用一顆單純的心面對這個灰色的世界。卡夫卡曾寫道:「一切障礙都能摧毀我。」這句話成為了現代人內心恐慌的縮影。在捷克語中,卡夫卡的字面意思是「寒鴉」,他離開讀者已有近一個世紀之久,但這隻寒鴉依然如幽靈般徘徊在我們頭頂,他與現代人的關係反而愈加緊密了。此次小編挑選卡夫卡最具代表性的60個短句,從中我們可以領略到卡夫卡的孤獨與睿智。
  • 《海邊的卡夫卡》獲卡夫卡獎
    昨天,這位當代最著名的日本作家憑藉小說《海邊的卡夫卡》獲得著名的卡夫卡文學獎,村上春樹偕夫人一起在布拉格領取了這個為紀念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的卡夫卡而設立的文學獎。  村上春樹在獲獎感言中毫不掩飾自己對獲得該獎項的喜悅之情,「我對卡夫卡文學獎嚮往已久,可能是因為弗蘭茲·卡夫卡一直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
  • 高曉松:「不讀一下卡夫卡的書,你是追不到女生的」
    在這樣兩頭難做的情況下,高曉松高調發言說「不讀卡夫卡追不到女生」,此言一出不禁讓人疑問,卡夫卡是誰?卡夫卡的家人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他們與孩子的成長和性格養成息息相關,所以要想了解卡夫卡就要先了解他的父母。
  • 流體力學書薦
    主要是下面這些書,CFD界基本都沒讀過,但畢竟有很多人對流體力學感興趣,那就簡單討論一下,內容主要來自於Simscale的blog。普適性流體力學1. G. K.Batchelor的An Introduction to Fluid Dynamics,本書在1960年發布,基本上是所有CFDer的老師們,都應該看過此書。60年過去了,依然堪稱經典。基本是流體力學書籍的祖師爺。2. D. J.
  • 村上春樹憑藉《海邊的卡夫卡》獲卡夫卡獎
    昨天,這位當代最著名的日本作家憑藉小說《海邊的卡夫卡》獲得著名的卡夫卡文學獎,村上春樹偕夫人一起在布拉格領取了這個為紀念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的卡夫卡而設立的文學獎。  村上春樹在獲獎感言中毫不掩飾自己對獲得該獎項的喜悅之情,「我對卡夫卡文學獎嚮往已久,可能是因為弗蘭茲·卡夫卡一直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
  • 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海邊的卡夫卡,是青春一瞬,生活隱喻
    今天,小編要推薦的是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一書,海邊的卡夫卡,是青春一瞬,生活隱喻。下面,讓小編來簡略地介紹下《海邊地卡夫卡》地大概內容:《小說由奇數章和偶數章兩個故事交替展開,平行推進,這有點像《1Q84》奇數章講天吾,偶數章講青豆,但是兩個故事是平行卻又相交的。奇數章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田村卡夫卡的少年,故事以卡夫卡15歲生日前夜獨自離家出走開始,他獨自坐上了開往四國的巴士。
  • 卡夫卡和他的女人們:麻煩不斷
    卡夫卡是一個靦腆又不太自信的人,他和女人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這也難怪,因為在他生活的時代,男女之間即使只是進行一般的接觸也極為困難。這並不是說現在做這件事就相當容易,只是在卡夫卡的時代,女人有著完全不同的地位。當時的社會期望女人扮演家庭主婦的角色,在家相夫教子。即使這種現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下有所改觀,卡夫卡生命中的這些女人也絕不是什麼家庭主婦。
  • 卡夫卡的父子悲劇(下)
    卡夫卡的寫作動機在他《致父親》一文中有明確的回答:我寫的書都與您(父親)有關,我在書裡無非是傾訴了我當著您(父親)的面無法傾訴的話。真正理解卡夫卡的人會知道:卡夫卡與父親的矛盾是他一生反覆糾結的重大情結,他始終無法擺脫這個情感的深淵。
  • 卡夫卡與考試
    《夢的解析》英文版書影普通人做夢,傑出人物當然也會做夢。弗洛伊德經常做有關考試的夢,他說:「我曾未能通過法醫學的考試,但我卻從不曾夢及此事,相反,對於植物學、動物學、化學,我雖曾大傷腦筋,但卻由於老師的寬厚而從未發生問題,而在夢中,我卻常重溫這些科目考試的風險。我也常夢見又參加歷史考試,而這是我當年一直考得很不錯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