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60大壽,他的晚輩們絞盡腦汁送一份特殊大禮,康熙連聲說好

2020-12-13 歷史店

中國人講究過年、過節和過壽送大禮,可是如何選擇禮物,這是一件非常有學問的事情。康熙60大壽的時候,他的皇子和皇孫們,決定合起夥來,送給康熙一件禮物,這件禮物被製作出來後,康熙看罷禮物,不由得連連點頭,一個勁兒地喊好。

康熙可是一位見多識廣的皇帝,能讓他喊好的東西不多,康熙的皇子和皇孫究竟送了一件什麼樣的禮物,您要想知道情況,還是讓小編給您從頭揭秘吧!

1713年,也就是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九日,這一日是這位清朝皇帝的60大壽。滿朝的文武全都行動起來,各顯神通,積極為康熙準備壽禮,目的是討這位皇帝的喜歡,為自己的前程鋪路搭橋。

小編今天不說準備壽禮的王公大臣,今天單說一下康熙的子孫。根據小編查資料,康熙一共有97位子孫,雖然有不少子孫夭折,但從這近百人的子孫數量上看來,說康熙家族子孫蔭茂,人丁興旺,瓜瓞綿綿也一點不為過矣。

康熙皇帝過其他生日的時候,他的子孫們,也是挖空心思地準備壽禮,但他們準備的壽禮,無非是兩方面的東西:1、有價值的珍稀寶貝;2、有年份的珍貴文物。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而1713年是康熙皇帝的60大壽,60大壽再送平常生日送的壽禮,那就沒有什麼意思了。這些皇子、皇孫經過幾次磋商,最後做出了一個決定,合夥送康熙皇帝兩幅屏風。

皇子們的屏風名叫《皇子祝康熙帝六旬萬壽詩屏風》,而皇孫們的屏風叫做《皇孫祝康熙帝六旬萬壽詩屏風》,這兩幅屏風和在一起,稱《祝康熙帝六旬萬壽紫檀屏風》。

屏風顧名思義,是建築物內部擋風的一種家具,同時,對建築物也起到分隔、美化、遮隱和協調等等的作用。萬壽詩屏風是個什麼樣的屏風?

這兩幅屏風可以說是「不差錢」的極品屏風。為什麼這樣說呢,小編給您講一下它們的構造。它們用上等紫檀做框架,用雙層絲綢作為屏面。這都不算什麼,接下來真正的重頭戲才開始上演。

1、文化的重頭戲:皇子和皇孫們紛紛做詩,然後請大清的書法名家,將他們給康熙祝壽的詩詞,寫在屏風的正面。

2、傳統刺繡的重頭戲:皇子和皇孫們請大清最好的繡工,用金線在屏風的背面繡了一萬個富麗堂皇的壽字。

康熙皇帝在壽誕之日,見到了這美輪美奐,金碧輝煌的萬壽詩屏風,不由得眉飛色舞,喜笑顏開,連聲說好……

是人都不可能萬壽,萬壽只是一個美好的心願而已,而康熙的子孫們,用一個極度奢侈的方式,竟將這個「不切實際」的心願表達了出來,如果換一種方式想問題,將製作這兩幅屏風的銀子省下來,換成糧食,分給天下的百姓,讓老百姓多次幾頓飽飯,豈不是更有意義?……

小編是個理想化的小編,但封建社會的皇權卻是鐵板一塊,不講情面的皇權。事實上,老百姓高興不高興,這都不重要,只有康熙高興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乾隆皇帝過生日,外國人給他送「鍾」,他為何滿臉高興還連聲說好
    現代人每逢年節走親訪友送禮是常事,可送禮也有講究,最大的禁忌就是不能送鐘錶之類的東西,原因就是「送鍾」與「送終」諧音,聽起來不吉利。可是乾隆皇帝卻一生被「送鍾」N多次,他不僅欣然接受,還連聲說好。如此愛面子、講排場和避忌諱的乾隆皇帝,怎麼就對「送鍾」不加以避諱呢?
  • 康熙給奶奶的六十大壽寫了一個「福」字,為何被譽為中華第一福字
    歷史上的康熙皇帝,書法造詣非常精湛,但是他不像乾隆喜歡到處題字,康熙一生很少題字,而康熙為他奶奶孝莊太后寫的這個「福」字也就變得非常珍貴了。年幼的康熙之所以能夠坐上皇位,成為一代帝王,離不開孝莊太后的幫助與扶持。孝莊太后是康熙的皇祖母,康熙自幼便在她的膝下長大,得益於孝莊的教誨和幫助,對於年少的康熙產生了很深遠的影響。
  • 老人80大壽送什麼禮物好 一幅吉祥書法 送給老壽星
    家裡長輩過五十、七十、八十歲數的時候,晚輩都會舉辦做壽。祝壽,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祝壽的人主要是我們的親戚,有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整壽禮有壽幛、壽衣、壽人(糕點)、壽桃(面蒸)等;一般過壽只有壽人、壽桃。那今天就談談,老人80大壽送什麼禮物好。
  • 康熙寫的最好的一個字,被視為大清國寶,消失200年後被總理發現
    相比起乾隆來說,康熙就比他精明的多,不會那麼的誇張,雖然也有說他一天打死三百多隻兔子的,但是在書法上康熙還是很腳踏實地的。 ,往往還要派人八百裡加急送回宮中給他的奶奶吃上一口嘗嘗鮮。
  • 康熙的「福」字
    康熙「福」字最直觀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字體瘦長,與其它體型富態的「福」字迥異。俗話說「有福必有壽,有壽必有福,有福沒壽是為無福可受」,可是「福」、「壽」二字字形差異太大,自古以來沒有一個書法家可以把「福」「壽」合為一字書寫,對此康熙作出了頗有想像力的創新。康熙「福」字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蘭亭序中「壽」字的寫法,而且整個「福」字體形偏瘦,暗含一個「壽」字。
  • 他在康熙隨手放的摺扇上題詩,漏掉一字還狡辯,猜猜康熙怎麼做?
    康熙皇帝自幼聰慧好學。他五歲開始讀書,親政後,在繁忙的政務之餘,還每天讓人在弘德殿為自己講儒學,在歷代皇帝中算得上學識淵博者。康熙康熙五十七年(1718)的一天,康熙來到翰林院,除了視察外,主要是與翰林們探討「上陳道德,下達民隱」的學問。康熙順手將自己帶的一把白絹摺扇放在桌子上,走進裡屋。
  • 康熙把兵權都給了福全,康熙就不怕他造反嗎?康熙為何會這樣做
    當時康熙皇帝卻不一樣,他給了一個親王重兵,重到什麼程度?幾乎將整個清朝的兵力都給了他,而且康熙不會擔心這個人做出什麼造反的舉動,那這個人到底是什麼人呢,他就是福全。這個人在清朝的時候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在朝堂之中還是在民間,很多人對此人讚譽有加,為大清朝立下了很多的功勞,他和康熙之間的關係,如親兄弟一般,可以說是這兩人在一起,鎮守了當時清王朝的整個江山,但是僅僅是因為他和康熙是兄弟,就可以讓康熙才放心嗎?
  • 送給80大壽長輩的禮品 這裡整理很全面
    家裡長輩過五十、七十、八十歲數的時候,晚輩都會舉辦做壽。祝壽,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祝壽的人主要是我們的親戚,有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那今天就談談,老人80大壽送什麼禮物好。觀山四字書法《福壽綿長》作品來源:易從網觀山老師書法《福壽綿長》是指福多壽高,是祝頌之辭。觀山老師的書法創作非常了得,他的創作態度端莊嚴謹,書法卓雅雄健,妙筆不斷。觀賞他的書法,令人感覺十分新穎,有眼前為之一亮的意味。此副經典的祝壽之詞,送給長輩祝願長輩多福多壽,非常推薦。
  • 康熙與天花疫苗
    千方百計地避痘,已經成了順治帝的家常便飯,儘管如此,痘疹仍然時時刻刻威脅到他的生命。《湯若望傳》中記述,「如同一切滿洲人一般,順治對於痘症有一種極大的恐懼,因為這在成人差不多也總是要傷命的。在宮中特為奉祀痘神娘娘,另設有廟壇。或許是因他對於這種病症的恐懼,而竟使他真正染上了這種病症。」儘管絞盡腦汁避痘,但人算不如天算,順治皇帝最終還是染痘而亡。
  • 清康熙有一件萬壽紋尊,上面寫同一個字,但數量估計無法查清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足足有61年,不過康熙皇帝勤政愛民,造就了康熙盛世。公元1713年,康熙皇帝過六十大壽時,就意外收到了一件特殊的青花瓷賀禮。(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此人死後,康熙為他掃墓6次,行叩拜大禮,轉頭卻將其後代全殺光
    說起大清的話,大家應該知道清朝幾個皇帝的順序的,先是康熙,再是雍正,再是乾隆,再是嘉慶。而每個皇帝都是很受後代的爭議的。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康熙年間的故事。
  • 康熙一筆福書法與非遺傳承人書畫家張斌
    康熙御筆福字的由來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康熙帝的祖母孝莊太后六十大壽將至,不料突染沉痾,太醫束手無策。百般無奈之時,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請福續壽之說,意思是真命天子是萬福萬壽之人,可以向天父「請福續壽」,遂決定為祖母請福。
  • 非遺傳承人書畫家張斌的康熙一筆福書法
    康熙御筆福字的由來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康熙帝的祖母孝莊太后六十大壽將至,不料突染沉痾,太醫束手無策。自康熙之後,雍正、乾隆都效仿先祖每年為王公大臣、宮廷侍從、封疆大吏寫福送福,民間也逐漸形成了請福到家、請福延壽、送福得福的傳統流傳至今。康熙的字可以說是一字千金,一生只流傳下三個字,那便是「無為」和「福」。  康熙御筆福字的與眾不同  康熙皇帝的這個福字與之前書法家流傳下來的福字不大相同,細品之下,真有佳作天成的味道。
  • 蘇麻喇姑本是侍女出身,為何她去世後,康熙要以妃嬪之禮安葬?
    然而在中國歷史上,除了那些王公貴族和大將軍能夠發光發熱之外,歷史也記住了一些身份比較低微的人們,比如說宮女。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宮女,其實還真不在少數。比如說漢朝時期的宮女王昭君後來就被掛上了和親的任務成為了和親公主,而在清朝時期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宮女,叫做蘇麻喇姑。公元1705年,蘇麻喇姑因病去世,而這時候在位的清朝皇帝剛好又是康熙皇帝。
  • 康熙的兒子中屬他最長壽,看著兄弟們奪嫡,乾隆更是讓他管理朝政
    康熙的兒子中屬他最長壽,看著兄弟們奪嫡,乾隆更是讓他管理朝政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雍正從九子奪嫡的鬥爭中勝出後為了鞏固帝位,對之前爭奪皇位的死敵實施了嚴厲的圈進打壓懲處,甚至沒有放過沒有參加過奪嫡的十二阿哥
  • 十四阿哥的壽禮成了死鷹,康熙看到後為何不追查?擔心八阿哥作亂
    恰好康熙皇帝過大壽,這麼一份禮物送過去,那康熙可得樂壞了。問題是他派去送禮物的人叫鄂倫岱,鄂倫岱昔日是八爺黨的手下,因此他回京以後,自然是先去拜會八阿哥胤禩。這麼一來十四阿哥胤禵的壽禮就落在了八爺黨的手裡。這幫人看到這石頭也嚇了一跳。
  • 在《雍正王朝》中八阿哥為什麼送康熙死鷹?真正的含義原來這麼深
    ,玄燁大壽,遠在西北前線的十四阿哥胤禵派人獻上一塊奇石作為壽禮。  康熙爺最近身體欠安,在壽誕上收到「死鷹」,萬一動怒以後,可能當場一命嗚呼。此時,老十四在西北,太子被廢,大阿哥早被圈禁了,只有老四可以與他爭位。而八阿哥朝中黨羽勢力最大,老四肯定沒實力跟他爭,他正好趁此機會,順利繼位!所以,老八才給老九老十使眼色,讓兩人叫喊著說有人「謀逆」!
  • 收復臺灣的大功臣姚啟聖為何被康熙大功不賞
    ,康熙為什麼如此對他呢?在三藩之亂時,他籌款募兵,投靠在康親王愛新覺羅·傑書處,因為功勞顯著,被再次任命到浙江諸暨知縣,沒多久又擢浙江溫處道僉事,在被授予福建總督時,姚啟聖已成了掌管兩省的最高長官,康熙對他的使用可謂破格提拔。紹興人姚啟聖「少年頗有圖王霸之思」《李光地榕村語錄續集》「性豪蕩不羈,喜任俠」年輕的時候遇到匪徒搶掠民女,他奪刀殺匪,送女子回家。
  • 王躍文:康熙君臣雜說
    于成龍是康熙皇帝極為賞識的大臣,他也未能逃脫皇帝的批評:「于成龍人尚可用,亦有勞績,但比年以來,徇情為人,大有錯謬。」「其所奏之事只徇人情面,欲令人感彼私恩。」康熙皇帝曾指出于成龍從任河道總督到隨駕徵討噶爾丹,舉薦之人儘是親友、同鄉、門生、故舊之類。 漢官們的毛病,康熙皇帝時常敲打,很不留情面。
  • 鰲拜被抓後,康熙是如何對待他的後人的?康熙:我已經仁至義盡了
    然而隨著權勢的提高,鰲拜的野心也開始大了起來,在首輔索尼不問世事之時,鰲拜趁機聯合遏必隆打壓蘇克薩哈在朝中結黨營私,並圈佔良田,導致康熙初年的民怨頗大,也成為了當時康熙親政的最大障礙之一。然而康熙在抓住了鰲拜之後,卻並沒有殺死他,而是將他囚禁了起來,並好吃好喝的招待他。一個念在鰲拜是三朝元老並功勳卓著的份上,畢竟康熙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另外一個則是鰲拜雖然專權,卻從未想過篡位,這一點不需要懷疑,其實當時鰲拜可以說是黨羽遍布朝野,然而康熙一夜之間就瓦解了他的勢力,說明鰲拜只是行為跋扈,但是你要說他篡位我是不信的,否則鰲拜被抓,康熙焉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