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這麼有創意,將普通的玉米棒子變成了藝術品

2020-12-13 百家號

玉米成熟收穫了,如果不賣掉,農民一般會將玉米棒子裝袋,堆積在院內或房前。

有的農民會將挑出來的玉米棒子掛在房簷下,預備自家拉申喝粥用。這些在一般人眼中沒有什麼特別,司空見慣。

但在一些人眼中,卻是難得的機會。無數攝影愛好者抓住玉米豐收的季節,會選取好的鏡頭拍出具有創意的好照片。

簡單的搭掛,也具有無比新意和美感。

玉米棒子做的門帘。

農民用了足足6000多穗玉米裝扮的大黃鴨。

農民用玉米棒子建造一個院子、房屋。據說是花費了一萬斤玉米棒子建成的。

院子的每一個轉角玉米棒子綁得都是很結實的啊!

用玉米棒子做的石磨。

這樣的院子很少見吧,站在用玉米棒子建的院子裡照張相,也很時尚啊!

用玉米棒子做成這樣的屏風,很有創意吧。

不得不佩服農民的智慧,在獲得豐收的同時,還用藝術給大家帶來不同的感受,帶來不一樣的快樂,贊!

相關焦點

  • 春玉米要收割了,玉米棒子都6毛了,你是賣棒子還是儲顆粒呀?
    春玉米將近成熟時切面春玉米一畝地實收多少,也各有不同,水分大小、也與品種有關係,所以畝產量差距都比較大,一般情況下,根據水肥不同,大致產量在1300斤-2200斤之間。這也是好些人對高產的質疑和對低產的不屑,各種心理狀況都有。從玉米棒子本身來說,一個長得比較好的玉米棒,其總重量在5兩5—7兩5之間,也有更重的,不要過於糾結。而玉米棒子中,玉米重量一般是玉米芯重量3倍左右,比如一個玉米棒子是6兩,一般玉米重量佔到4兩5左右,玉米芯只有1兩5左右。當然這也不一而足,只能是個大體數據。
  • 別在煮玉米棒子吃了,來點創意的,搭配冬瓜和地瓜,做成窩窩頭
    玉米是我們平常很愛吃的糧食之一,一般來講,我們都是放在水裡煮或者蒸鍋裡把玉米煮熟。如果有些時間,也可以玉米粒扒起來,做成各式各樣的玉米煎餅或者玉米大米飯。當然,你如果還有時間和精力,我們可以做出一點創意來,那就是做成窩窩頭的樣子,如果單純只是玉米來製作的話,是不容易站住型的,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粘性大以及軟硬適中的食材來配合,這個時候,我們就找來了冬瓜和地瓜來幫忙啦。冬瓜和地瓜一出江湖,誰與爭鋒,別再單純煮玉米棒子吃了,來點創意的料理,共同做成雙瓜玉米窩窩頭,真是美味極啦。
  • 玉米豐收在即,農民賣玉米棒子和賣玉米粒,哪個更划算?
    每家都有幾十畝土地,收秋也是個大問題。每天忙累不說,更重要的是收回來的玉米,要有一個好場地存放,玉米存放很重要,存放不好會發黴變質,變質的玉米肯定影響收入。掰玉米的時候,玉米穗上的棒子毛不容易弄乾淨,再加上剛搬回來的玉米水分很多,如果玉米堆得太厚,通風性能差,再加上秋天氣溫高,很容易發黴。
  • 玉米棒子不能丟,掰碎了墊盆底,透水又透氣
    最近雙十一,花花無意中看到竟然有的商家在賣玉米棒子,起初花花還以為是自己看錯了,沒想到還真是咱們平時吃完了玉米剩下的玉米棒子,賣的價格還不便宜呢~十來塊錢一包,花花想,這玩意在農村,每年收了玉米之後別提有多少了,最後不是扔掉了就是餵豬了,這麼一來,花花好像找到了一條致富路......
  • 玉米丫子不用掰,多餘棒子必須摘!
    種玉米的時候,有可能碰到玉米長了丫子,多結了棒子。那麼問題就來了——玉米丫子掰不掰,多餘棒子摘不摘?這個問題,農民說的答案也不一樣,究竟該怎麼做?答案就是——玉米丫子不用掰,多餘棒子必須摘!長玉米丫子是因為養分過多,氮肥(尿素)用多了,玉米營養生長旺盛,就會產生多餘的分櫱, 把多餘的養分先放到丫子裡面,這樣就把多餘的養分分流了。玉米丫子主要有兩大作用:①增加根係數量,增加玉米整體的葉面積,減少了土壤水分的蒸發,頂端優勢。
  • 黔江:玉米豐收 「金色棒子」掛滿小院
    人民網重慶9月13日電 12日,黔江區金溪鎮金溪社區2組,65歲的科技示範戶吳和平忙著將5畝地裡掰回的玉米棒子捆綁成扎,準備掛在屋簷下進行晾曬。   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今年黔江區繼續抓牢糧食生產不放鬆,藉助基層科協的科普力量,大力推廣先玉1170、正大999等優良玉米品種,引導農戶種植玉米18.9萬畝獲得豐收,預計實現產量7.07萬噸。當前,正是玉米、水稻收穫的季節,也是最缺勞力的時節。
  • 玉米棒子香-視窗-西北工業大學新聞網
    記得小時候,家裡常會飄起玉米棒子香。天剛朦朦亮,父親就起來了,騎上自行車,到幾裡外的玉米地裡砍回一小捆帶著棒子的玉米秸稈。把上面的玉米棒掰下來,剝去那裹了一層又一層的綠色外衣,仔細摘掉棒子頭上毛茸茸的穗兒,露出嫩黃可人的玉米粒來。
  • 糯玉米VS普通玉米,玉米面VS玉米片,哪個更適合你?
    糯玉米在可溶性糖、粗蛋白、支鏈澱粉等方面含量高,且較為均衡,這也和糯玉米甜糯韌滑的特性達成了「表裡如一」。普通玉米直鏈澱粉、粗纖維含量高,其可溶性糖、粗蛋白、支鏈澱粉含量較低,所以皮會有點硬,有嚼勁兒,沒有那麼甜糯,但飽腹感更強。
  • 又到吃玉米棒子了,白玉米黃玉米,紫玉米黑玉米有何區別如何選
    玉米是我們經常會吃到的一種粗糧,眼下正是青玉米棒子上市的好時節。才下來的青玉米棒子,去掉外殼除去須子,簡單清水一煮,氣味清香,玉米粒香甜軟糯,唇齒留香,趁熱啃上一根,既飽口福,又飽肚腹。市場上銷售的玉米品種有許多種,光從玉米顏色來看就有白玉米,黃玉米,紫玉米,黑玉米,讓人眼花繚亂,究竟哪種要更好呢?關於這個問題,眾說紛紜,各有各的道理,今天國芬就來給大家聊聊這各種玉米有什麼區別。
  • 韓國騙子在日被罵棒子 日本人僱傭的朝鮮兵曾成為棒子?
    另外,有網友發現這位博主在日本自稱為演員,實則在韓國沒有任何演藝活動,只是作為博主活躍在網上。他還曾被扒出,因製造厭惡韓國的言論被惡評圍攻、以及上傳惡意欺騙日本女性的視頻等。每當韓國人又有新的申遺新聞時,中國媒體都喜歡以煽風點火式的報導蹭一蹭「韓國人又據XXX為己有」的熱度。中國網民則勢必會以「韓國棒子」之類予以口頭回擊。
  • 玉米掰一半,泡水裡長成綠植,比花還美
    如果吃剩下的花生米,咱們還能做成藝術品呢!吃不完的花生扔水裡,變成藝術品!吃不完的花生,丟在帶水的淺盤裡,小芽從一端鑽了出來,好像一隻低頭的仙鶴。又或者是變成了憨態可掬的大白鵝,眼睛和嘴巴都在,栩栩如生好形象。
  • 當麵包師有了畫家夢,食物變成藝術品!
    原文標題:當麵包師有了畫家夢,食物變成藝術品!可看了麵包師Hannah的創意後,眼前猛然一亮:原來麵包還可以這麼玩!當麵包師有了畫家夢,連麵包都變成了藝術品。Hannah在麵包上製作的花樣,還遠不止這些……但是誰能無法想到,就是這樣一位又會「畫」,又會「雕刻」的麵包師,之前竟然是一位歷史老師。
  • 太山村:農民自製天然儲糧倉 讓玉米棒子喜遷新居
    今年在我國對玉米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形勢下,各類收購主體和銷售主體還不適應,需要有一段的適應期和過渡期,導致部分收穫後的玉米在農戶家中存放時間可能會延長。因此,如何提高農戶科學保糧意識、搞好農戶科技儲糧工作,成為各級政府和糧食部門的重點工作,能擁有一個好的倉庫也成為玉米種植戶的強烈期盼。
  • 金燦燦的玉米棒子,紅彤彤的辣椒,用垂掛的方式表現著他們的生活
    陝北人判斷玉米是否豐收則是通過儲藏在架子上的玉米所佔體積的多少來定的。玉米收穫後須要晾曬乾才能脫粒進倉,所以晾曬玉米是首要的任務。陝北人晾曬玉米是有特殊方法的,為了防止老鼠的侵害,他們先將剛掰下來的玉米棒子推曬在平坦的窯洞腦畔上或院子裡。待忙完收割後有的家戶就將其整整齊齊碼放在窗臺上。而更多的是將其放入院子裡支起的方方正正的玉米架上。
  • 新磨好的棒子麵兒,給倆孩兒做點玉米糕吃,健康美味,不比麵包差
    前兩天孩子奶奶把家裡的玉米棒子拿出來一些,剝成了玉米粒,拿去磨坊磨成了細麵粉。玉米的營養價值很豐富,具有調節腸胃,清溼熱利肝膽,延緩衰老的功能,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富含很多的維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可以治療便秘腸炎,降低血脂,玉米中的鈣含量豐富,豐富的鈣可以起到降血壓的作用,還有的維生素E可以增強機體的新陳代謝,膽固醇,調節神經內分泌功能,增強免疫力,胡蘿蔔素能夠維持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和皮膚的正常功能。我們都知道玉米的營養成分比較全面 , 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經常食用對人體的健康頗為有利。
  • 啃玉米是什麼梗? 會所啃玉米有什麼深層次內涵
    會所啃玉米有什麼深層次內涵 會所啃玉米是什麼服務 因為玉米也有棒子的叫法,因此啃玉米也有口口的含義,不少會所提供啃玉米服務,這個就不用小編多說了吧,不過真的是佩服,竟然將此服務說的如此內涵,也難怪有這麼多的小單純都不知道是什麼   原標題:啃玉米是什麼梗?
  • 玉米Y子掰不掰,多結的棒子掰不掰
    玉米Y子,一棵玉米幾個棒子,是玉米生長期的一個常見生理現象,那它們到底需不需要掰掉? 玉米丫子產生的原因 玉米丫子用不用掰?不用!! 為什麼不用掰? 1、增加玉米整體的葉面積。 研究表明:不去分櫱的實驗玉米品種每畝的葉面積為2374-3100平方米,而去分櫱的每畝葉面積僅為1646平方米,前者比後者葉面積大得多,為玉米產生更多的乾物質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玉米這樣炒著吃,鮮嫩可口,營養好吃的下飯菜,孩子誇我有創意
    像這兩周菜市場裡玉米賣得特別便宜,5元4根玉米棒,我感覺不買好像吃虧了。秋天的玉米粒汁水多,如果用來煲湯的玉米棒子用成熟的,用來做菜的玉米棒子要挑選鮮嫩的。這次用新鮮的玉米棒子切出玉米粒,原打算用玉米粒炒肉片的,可是我爸媽都說年紀大了,肉片咬不動,我馬上把肉片剁成肉末,豬肉末不要剁得像很細碎,把肉末剁成一粒一粒的,用來炒會好點。
  • 玉米地裡又有麻煩了,這麼多丫子掰不掰,多餘的棒子摘不摘
    1、玉米丫子玉米丫子就是玉米分櫱,她的多少與品種的遺傳、氣候條件及栽培措施有關,我們現在種植的玉米是由野生玉米馴化而來的,野生玉米是多分櫱的,所以我們現在種植的玉米因遺傳基因不同分櫱多少也不同,所以說分櫱首先與品種有關;當出苗到拔節這段時間遇到較長時間的低溫時也會出現比正常氣溫時較多的分櫱
  • 玉米丫和多餘棒子究竟可不可以掰掉?許多種植戶很糾結,答案來了
    玉米丫子掰不掰,多餘棒子摘不摘?這個問題並非是新問題,可以說是老掉牙的問題,早已用科學實驗證實了的,已經得到了廣大農民朋友們的認可。既然仍然有許許多多新生代農民朋友們不理解,在此可以再次老調重彈一次。~~玉米丫和多餘玉米棒是兩個概念。玉米丫是玉米拔節以後在兜部分櫱出來的新的細小分櫱株。這個分櫱株有多有少,多則幾株,少則一株,均是無效株,一般情況下,不會抽穗結棒。這些玉米丫即分櫱株,一般情況下本株玉米棒子成熟後,它仍然處於營養生長階段,純碎是白白消耗營養物質,在做無用功,不會結棒產生籽粒形成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