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種蔬菜,它既是菜,又能當飯吃,被稱為是蔬菜當中最不像蔬菜的植物,它就是土豆,土豆大家都不陌生,它原產於南美洲,在晚清時期才流傳到國內,雖然是外來物種,但它很快的佔據了中國人民的味蕾,成為了妥妥的「蔬菜一哥」。不過在國內,不同地區的人們對土豆有不同的稱呼,最常見的稱呼就是馬鈴薯,還有的人把它稱為是洋芋或者是山藥蛋甚至是薯仔。
哪一種是你的心動菜?
土豆的名字多樣化,吃法也很多,比如恩施小土豆,直接將一整個的土豆剝皮炸起來,然後撒上一些調味料即可食用。漢中洋芋夾夾,樂山狼牙土豆,寧夏羊肚土豆泥,隴南洋芋攪團,定西洋芋釀皮,東北的土芸排,東北亂燉,新疆大盤雞。在這一個個美味當中,都少不了土豆的身影。其實土豆之所以這麼受歡迎,除了自身的美味之外,還蘊含著鮮味物質穀氨基酸。
新疆大盤雞,一吃麵二吃土豆
在新疆地區,大盤雞是特有的美味,不過在大盤雞的製作當中,不可缺少食材的就是土豆,一盤沒有土豆的大盤雞不能稱為是大盤雞,在正宗的大盤雞當中,第一好吃的是面,第二好吃的是土豆,土豆吸收了湯汁以及雞肉的鮮,一口一個,滿滿的滿足感。雖然在各個省市也有大盤雞的身影,但是與正宗的新疆大盤雞相比,還是少了很多東西,除了新疆之外,製作出來的大盤雞,不過就是雞肉炒土豆罷了,只不過借用了大盤雞的名號。
西南硬菜,非「洋芋」莫屬
不過要說最愛土豆的地方,除了雲南之外,其他的省份都不敢稱第一,但是在雲南,土豆不稱為土豆,而是叫洋芋,在雲南地區,海拔比較高,日照也很充足,所以四季都能吃到土豆,這裡的土豆花樣也很多,我們最常吃到的是黃色的,但是這裡除了黃心,還有紅心、紫心以及七彩土豆。
雲南人民在種植土豆上可謂是花費了心思,在雲南還有這麼一句俗語流傳:「吃洋芋,長子第」,簡單來說就是土豆吃的多,男的會帥氣,女的會美麗。在雲南人民的日常三餐中,土豆是不可缺少的美味。早餐可以吃土豆做成的油糕,午餐的話可以來一碗銅鍋洋芋燜飯,在小吃攤上還可以看到土豆製成的各種小美食。
折耳根搭配土豆,貴州人才懂的美味
雖然土豆有很多的做法,但最深的雲南人民喜歡的還是烤土豆,在一個大鐵鍋上添上幾塊柴炭,再加一個鋸片,烤土豆就在這裡出爐,不論是直接拿來吃,還是撒上調料,烤好的土豆軟香粉糯,簡直是入口即化的級別。不過在吃土豆方面,貴州人相比於雲南人,最大的不同就是蘸了辣椒,在貴州地區,土豆製成的下酒菜最受歡迎,軟軟的土豆包裹著刺激胃裡的辣椒,簡直讓人食慾大開。
除了辣之外,貴州人的生活也離不開折耳根,所以他們在吃烤土豆的時候也會蘸水,不過這個水的主角是折耳根,折耳根切碎之後放上辣椒麵,交上一勺湯,讓人慾罷不能的折耳根蘸水就做好了,貴州人民對這個美味情有獨鍾,但是外省的朋友可能吃折耳根不喜歡,所以到了貴州之後,要麼直接吃,要麼蘸點辣椒麵,幾乎很少有人會蘸水。
雖然說雲南人民最愛吃土豆,但是在中國,最大的土豆種植基地在黑龍江,在東北人民的記憶當中,土豆堪比廣東人的早茶。在東北地區,土豆是皆可燉得,把土豆和土豆粉絲混合在一起,簡直就是加了雙倍土豆的快樂。
土豆還可以搭配雞肉和茄子,東北人民熱情,土豆的包羅萬象也特別符合東北人民的性格,土豆仿佛是一個百搭的蔬菜,既能突出其他食材的味道,又能保留自己的口感。在東北地區,豬肉燉粉條是家家戶戶都愛吃的一道菜,粉條是土豆製作而成,很多外地人到東北旅遊,都會點一份去品嘗。
走出東北地區我們再來到山西,在山西人民的食譜當中,土豆也是一個百寶箱,在山西我們可以品嘗到土豆饢糕,土豆涼粉等,在山西,土豆叫做山藥蛋,它是山西人民餐桌上的一個寶貝,有的人甚至把它當作主食來對待,在山西的嵐縣,當地人民還給土豆辦了一場盛宴,他們可以用土豆製成各種美味,還模擬鮑魚等海鮮,土豆在山西地區真是既美味又好玩。
其實要說在中國哪裡的土豆最好吃,這是一個沒有定論的問題,土豆是一種非常寬容的食物,它和每一種食材的結合都能呈現出相得益彰的結果,最後的局面是雙贏,土豆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它用自己的實力徵服了世界人民,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土豆都是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食材。
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土豆,土豆也給了我們最大的回饋,在世界人民花樣吃土豆的時候,很多人還是覺得,最簡單水煮土豆是極品,不摻雜任何味道,只保留它最原始的新鮮口感!你們認為哪裡的土豆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