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頸骨折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2020-12-16 生物谷

股骨頸骨折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Artificial Femeral Head Replace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適應證]

  老年人囊內粉碎性股骨頸骨折或頭下型骨折伴有嚴重旋轉移位,手法復位失敗者。Pauwel角>70°者。

  [術前準備]

  術前患肢脛骨結節或皮膚牽引1~2周,應用抗生素1~2天。根據X線片選擇與患者股骨頭大小合適的人工股骨頭1枚。準備髓腔擴大器、拔出器及銜接器。

  [麻醉]

  硬膜外麻醉。

  [體位]

  半側臥位,患側髖部用薄枕墊高與手術臺面呈45°。

  [手術步驟]

  1.採用髖關節後外側切口:由髖後上棘下方5cm處,沿臀大肌纖維方向平行向外下至大轉子頂部轉向下,沿其後緣向遠端延伸約5cm。整個切口呈弧形(圖1)。

圖1

  2.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及深筋膜,沿臀大肌上緣向深層分離(圖2)。

圖2

  3.將臀大肌與髖脛束的連接部縱行切斷,患肢外展,由臀肌粗隆1cm處切斷臀大肌深層附著於股骨幹的纖維,將臀大肌向後牽開,自上而下顯露利狀肌、上孖肌、閉孔內肌、下孖肌(圖3)。

圖3

  4.向內側旋轉髖關節,將附著於大轉子的外旋肌距止點1cm處切斷,向內側牽開,一定要保護好坐骨神經。顯露關節囊,作「十」或「T」形切開(圖4)。

圖4

  5.切開關節囊後,顯露骨折部,用股骨頭拔出器完整取出股骨頭(圖5)。

圖5

  6.清除髖臼內積血及破碎的骨塊,用紗布堵塞止血。然後在小轉子上緣1.5cm處用鋼絲鋸或截骨刀截除股骨頸的殘端(圖6)。

圖6

  7.將患肢內旋,修整股骨頸殘端,使其呈斜坡形,向前傾斜15°角,然後用粗細不等的髓腔擴大器擴大髓腕(圖7)。

圖7

  8.將選擇好的人工股骨假體柄插入擴大的髖腔內(圖8),使人工股骨頭保持在頸幹角127°、前傾角10°~15°的位置。插入假體後如有鬆動用松質骨塊嵌入假體柄圓孔或用骨水泥粘固,並用銜接器將其徐徐打入。錘擊時不可用力過大,以免發生股骨上端劈裂。

圖8

  9.衝洗關節腔,縱向牽引患肢並外旋,使假體復位(圖9)。試行屈髖、外旋、內收活動,觀察有無脫位現象。衝洗切口,仔細止血,間斷縫合關節囊及外旋肌群,創面安放引流管並引出固定,逐層縫合切口。

圖9

  [術後處理]

  患肢皮膚牽引或穿外展木板鞋3~4周,引流管24~48小時拔除,扶拐下地活動,逐漸負重,棄拐行走。

相關焦點

  • 腦中風後遺症患者,行右股骨頭置換術成功案例
    影像顯示患者右股骨頸骨折,病程中,精神、飲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診斷過程】T:38.0℃,P:81次/分,R:21次/分,BP:140/95/mmhg。神志清楚,發育正常,查體合作。全身皮膚黏膜紅潤,淋巴結未見腫大;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靈敏,頸軟,甲狀腺、心肺無異常;腹微平,無壓痛及反跳痛。脊柱生理彎曲正常,右股骨頸周圍腫脹,外旋輕微壓痛,大轉子叩擊痛,有骨摩擦音,末梢供血正常。
  • 1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雙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術後的透析護理
    由於骨代謝障礙,骨質疏鬆,受到外界暴力或自身肌肉過度收縮時,常導致股骨頸骨折,發病率是正常人群的4倍多[2]。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是治療股骨頸骨折的一種手段,術後能明顯減輕髖部疼痛,恢復髖關節功能[3],利於患者恢復獨立生活能力,提高終末期腎病維持性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於基礎疾病多,血糖、血壓的不穩定,增加手術風險及術後併發症的發生。
  • 開封市第二中醫院幫助八旬股骨頸骨折老人重新站立
    近日,開封市年近八旬的李奶奶不慎發生骨折,在開封市第二中醫院骨三科的精心救治下,李奶奶順利接受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後重新站立,這讓她的家人激動不已,直言選對了醫院,遇到了那麼多好的醫護人員。據了解,今年78歲高齡的李奶奶半月前因意外摔倒導致,當即就站不起來,隨被家人送到開封市第二中醫院就診。
  • JBJS:年輕患者股骨頸骨折的治療
    年輕的股骨頸骨折患者,通常合併的內科疾病較少,活動量多,骨頭質量好。對年輕和老年患者股骨頸骨折的不同特點認知有助與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年輕患者的股骨頸骨折並發股骨頭壞死的機率很高,文獻報告在12%-86%之間。該併發症會導致股骨頭塌陷和髖關節骨關節炎。保留髖關節的挽救性手術,如股骨截骨術等失敗率較高,而髖關節置換術對年輕,高活動量的患者則並非一個最好的選擇。
  • 手把手教程:股骨頸骨折內固定選擇
    年輕股骨頸骨折在臨床治療中是個難題。股骨頸骨折按照骨折部位可以分為頭下型,經頸型及頸基底部型,其中頭下型和經頸型一般為囊內型骨折,而頸基底部型為囊外型骨折。有經驗的臨床醫生對不同類型的股骨頸骨折內固定物選擇有一定的講究,這些講究有沒有道理,看看 Michalis Panteli 教授等總結的相關研究闡述其中的道道髖關節為一球窩關節,有股骨頭和髖臼窩組成,人體重量通過髖關節傳遞到下肢,在股骨頸部位有非常大的應力作用。股骨頸和股骨幹正常有一個頸幹角,在 130±5°的範圍內。
  • 高齡、小兒麻痺、又遭遇骨折的他,還能站起來嗎?
    「經過詳細檢查後,我們考慮劉大爺是右側股骨頸陳舊性骨折畸形癒合,且右股骨頭已經壞死,需要進行右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 全髖關節置換術要求肌肉力量高,由於劉大爺患小兒麻痺後遺症,手術難度和風險比一般患者要高很多。他的右腿已經肌肉萎縮、無力,且比正常骨頭細、骨質疏鬆,右髖關節先天發育不良,我們術前為其準備了3套特製假體,根據術中情況,為其選擇最合適的假體,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我院骨科三病區副主任醫師張保龍說。
  • 股骨頸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你需要知道這些
    骨掃描:  可以發現隱匿的股骨頸骨折,對於 X 線平片上未發現骨折徵象但臨床高度懷疑骨折的患者可以考慮行骨掃描檢查。對於骨質疏鬆的患者,72 小時後進行骨掃描檢查可以明顯提高敏感度。  3. CT:  CT 可以用於診斷股骨頸骨折,尤其是考慮合併骨盆損傷時。
  • 開封市第二中醫院成功開展醫院首例人工橈骨頭置換術
    橈骨頭骨折是上肢肘部最常見的骨折,佔肘關節骨折的33%,而橈骨頭粉碎性骨折或陳舊畸形癒合的治療比較困難。近日,開封市第二中醫院骨二科成功為一複雜橈骨頭骨折陳舊畸形癒合患者實施橈骨頭置換手術,助其恢復正常活動功能。
  • 拆書筆記:複雜性初次全髖關節置換術
    ●與標準的初次髖關節置換術相比,併發症明顯增高◆髖關節內陷:  ●技術困難包括:內側壁不完整和重建偏心距、髖關節中心和腿的長度  ●股骨頸可能需要原位截斷;通常需要植骨,並且移植骨最好取自股骨頭  ●在嚴重骨缺損的病例中,可能需要使用防內陷籠或定製的假體◆融合髖的髖關節置換術
  • 「視頻」股骨頭壞死:保髖or換髖?看這篇就夠了!
    股骨頭壞死青睞哪些人?股骨頭壞死又稱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是股骨頭內血管受損或中斷,繼而引發局部骨組織的壞死、股骨頭生物力學的改變,最終導致股骨頭塌陷,引起髖關節疼痛及功能受限的疾病,好發於中青年,男性多於女性。
  • 104歲老人骨折:「我103歲的閨蜜和89歲的女兒骨折手術都康復了,我...
    百歲老人骨折了怎麼辦?當醫生們還在糾結治療方案時,老人家卻堅持要手術治療。究其原因,是她103歲的閨蜜還有89歲的女兒骨折後都採取了手術獲得康復。最近,江南大學附屬醫院發揮多學科診療優勢,成功為這位高齡老人實施右側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 肺癌骨轉移導致骨折,近百歲老人還能做手術嗎?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通訊員 鍾柱威 朱欽文 彭逢美近百歲超高齡患者進行腫瘤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難度高,例數少。98歲黃爺爺(化姓)右股骨近端發生腫瘤轉移,導致病理性骨折,突然不能行走。所幸廣州醫生成功挑戰高難度手術,順利實施了瘤體完整切除及腫瘤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手術順利完成,黃爺爺身體狀況比手術前有了明顯好轉。右髖部疼痛不能行走,是腫瘤骨轉移!今年10月初,98歲的黃爺爺突然右髖部酸痛,不能行走。在家裡休養3周後病情沒有好轉,疼痛愈發嚴重,於是前往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尋求進一步治療。
  • 股骨頸骨折:比Pauwels角更可靠的股骨頸垂直角
    股骨頸骨折Pauwels角以及分型是由德國醫師Friedrich Pauwels(張力帶骨折固定原理的提出者)在1935年首次提出,它是根據骨折遠段骨折線與水平線的夾角進行分類。Pauwels認為這個夾角會影響股骨頸骨折的穩定性和預後,切線角越垂直(大),骨折端所受剪切力越大,骨折越不穩定,後期發生骨折畸形癒合、骨折不癒合、股骨頭壞死的概率越高。
  • 青年股骨頸移位性骨折:手術技巧和陷阱
    青年股骨頸骨折並不常見,其發病原因多由高能量暴力造成。有文獻研究報導,青年股骨頸骨折的預後不良,二次手術發生率為18%、骨不連發生率為9%、股骨頭壞死發生率為14%、內固定失敗發生率為10%,因此,青年股骨頸骨折的正確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骨科醫生:這 5 種骨折不歸骨科管!看病別再走錯了
    「不歸骨科看的骨折」顱骨骨折,掛腦外科/神經外科眼周骨頭骨折,掛眼科鼻梁骨、顴骨骨折,掛耳鼻喉科上頜骨、下頜骨骨折,掛口腔科胸骨、肋骨骨折,這兩個骨頭有爭議,三甲大醫院首選胸外科,但小一點的醫院亦可以掛骨科。
  • 股骨頸骨折打鋼釘手術後怎麼運動鍛鍊?
    股骨頸骨折就是其中一種在老年人中常見的情況,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的骨質會逐漸退化,加之如果缺乏鈣質,就很容易因為支撐能力不足而導致骨折。不過,這種病也不單單只出現在老年人身上,年輕人之中也會有人發生,不過通常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強烈的物理衝撞或者病理性因素導致骨質疏鬆進而引發骨折的。
  • 骨折20年無法行走 多次手術將骨質耗盡 哈醫大一院數字骨科高難度...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徐旭)60歲的金阿姨20年前因摔傷導致股骨頸骨折,先後接受了三次手術——用空心釘固定股骨頸,股骨近端截骨加鋼板固定和關節置換手術。在那個醫療條件和假體設計理念都相對不成熟的年代,歷經幾次手術,由於手術方式選擇不當,最終把股骨近端的骨質消耗殆盡。
  • 15年做了兩次股骨頭置換,摔倒後再疼痛,髖關節返修前先搞清這些
    喬阿姨,今年81歲,她15年前因為跌倒致左側股骨頸骨折,做了左側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手術後一直都能自己行走。5年前,又因跌倒致右側股骨頸骨折,又被做了右側股骨頭置換,康復也較快。最近5年都能自己行走及生活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