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滋多味臺式喜餅 好日子來一塊討個吉祥的彩頭

2020-12-20 安徽門戶網站

在臺灣, 只要是嫁女兒, 訂婚時都會送喜餅。喜餅也有分中西式, 中式就是漢餅, 有一整塊圓餅或是小型方形, 有六塊, 八塊之分, 漢餅多像大顆月餅,而西式自不必多言,有各種西式餅乾的組合,紙杯蛋糕和糖果,幾層的蛋糕頂上立著一對相擁而舞穿著妥帖的合體禮服的璧人。

臺灣心形喜餅

西式喜餅——高帽子

  

在潮州汕頭一帶,和福建一些地區,仍舊有婚嫁贈喜餅的習俗,而真正把喜餅作為一項產業沿襲下來的只有臺灣,臺灣甚至有很多條喜餅街,只要走進任何一家喜餅店,怕都擺脫不了店員倒上茶,然後再端出一盤各式樣子集錦的喜餅邀你品嘗,最後再送你一盒試吃餅乾包的命運。

廣東人,福建人,潮州人,都有明顯劃分了各自籍貫的喜餅,到過大禮那天,吃了女方的喜餅,就要倒數新人的大日子了。

廣東喜餅——紅黃菱酥

  

廣東人的喜餅有紅黃菱酥,雞蛋酥和合桃酥。更早之前,還有一種叫龍鳳餅的舊時喜餅,它餡料多工序複雜,而且不能久留。除非有預訂,否則師傅是不太輕易費工夫做的。而紅黃菱酥的餡料無非蓮蓉或豆沙,不過趁著吉利,材料也用綠色的班藍豆沙替代了黑豆沙。

福建喜餅

福建人的喜餅有麻(米老)和米(米老),含糖餡的椪餅和豆沙餅。有趣的是,一些福建人因喜愛廣州喜餅,嫁娶時寧願捨棄福建喜餅取廣東喜餅。相反的,一些廣東人被福建人同化,特地定製福建喜餅,不要紅菱酥和黃菱酥。

潮州人喜餅有貢糖、花生糖、軟糖、豆沙餅和鴨頸糖。

潮州喜餅中的豆沙餅

  

在香港,1986年曾問世一本對喜餅有較為系統的研究書籍,收藏於香港博物館,出於已故展覽總監林秉輝,名為《本地華人傳統婚禮》,林通過多方考察,舉辦展覽並著作此書。

而喜餅的意味絕不在於它的食療功效或者它甜膩的口感,或取諧音及本質的吉祥寓意,榮華富貴,百子千孫,開枝散葉的吉祥象徵,過大禮時不論所有出現均為雙數,寓意一雙一對。

相關焦點

  • 愛哆哆溯喜餅文化之源 創大師喜餅新經典
    此次發布會盛況空前,由全國工商聯烘焙業公會聯合愛哆哆喜餅,及北京稻香村、杏花樓、雙合成、功德林、廣州酒家五大中式糕餅行業老字號,共同發起成立了"中華喜餅文化研究院",並舉行了揭牌儀式。為表誠意,愛哆哆喜餅還呈上了由六大派喜餅大師親手烘焙,融合京派、海派、廣派、蘇派、晉派及臺式糕餅文化精髓的愛哆哆大師喜餅。
  • 老青島人最愛的喜餅,排隊買了喜餅,一定再去買一塊五兩個的小食
    喜餅,應該是山東海陽那邊的叫法吧,好像是海陽那邊有喜事時吃的一種食品,不確定,歡迎海陽的朋友留言指正。青島人一般叫「棋子塊」,可能因為青島這邊賣的喜餅大都是那種「棋子塊」形狀的吧。在青島,大街小巷都有賣喜餅的小店,但西部老城區有一家喜餅店真的是老青島人的最愛,每天都是排長隊,還不一定能買到。一般去買喜餅,都會排完隊就再跑到旁邊買幾個一塊五兩個的小食。每次去,真的不誇張,都是這樣在排隊,而且很多人都是一買就買4,5斤,所以說一爐喜餅出來,賣不了幾個人,就沒有了。
  • 大年初一過平安橋 到臺南學甲討好彩頭
    大年初一過平安橋 到臺南學甲討好彩頭   在臺灣,有不少年節活動在兩岸久負盛名,如搶頭香、鹽水蜂炮、炸寒單爺、大龜王繞境等等,透出濃濃的中華文化韻味。今天的《臺灣年味》系列報導,我們跟隨駐臺記者一起去臺南學甲過平安橋、到高雄看大龜王繞境,感受新春佳節的喜慶與吉祥。
  • 喜餅怎麼做才判斷是熟了?
    喜餅又叫「媳婦餅」,是山東的一種傳統麵食點心,以前都是在喜宴上作為回禮贈予親友,現在可應用在其他的喜事場合,有的平時生活中也做一些當作點心食用,圓潤飽滿,圓滾滾的樣子討人喜歡,名字討人喜歡,代表的美好寓意「傳播喜訊,分享喜氣」更討人喜歡。
  • 山東知名的乳山喜餅,你知道是怎樣來的嗎?
    那你知道乳山喜餅是從什麼時代延長下來的嗎?有時要研究證明東夷文化指的是山東為中心的東部文化,而乳山則是齊魯大地的一部分,喜餅便是在這裡興起。之前有過一個關於劉備的故事,劉備帶著喜餅去迎娶孫尚香,也因此成為了這款喜餅的由來。
  • 中國人喜歡在新年討彩頭,你都用什麼方式討彩頭?
    雖然大家都說現在春節的「年味」越來越淡,但是春節的許多儀式感依然保留下來,並依然不斷在傳承,而中國人在春節最有儀式感的動作,那肯定就是「討彩頭」了。春節期間,中國人為了來年生活過得更上一層樓,「討彩頭」的方式也可謂五花八門,雖然很多人覺得這有些形式主義,但這畢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啊,如果沒有這些「討彩頭」的形式,否則過年還有什麼意思呢?
  • 這是男方收到女方嫁妝後,回贈女方的喜餅,做法來了!
    喜餅喜餅,中國民間婚姻禮儀用品,是男方收到女方嫁妝後,回贈女方的禮品;也作聘禮送女方。現今亦應用於其他喜事場合,人生五喜:結婚、誕生、升學、喬遷、祝壽。可作為回禮贈予親友,有「傳播喜訊、分享喜氣」之意。三國時期第一次出現了「喜餅」的概念。
  • 寧波南塘老街過年主打燈籠牆 還有送吉利討彩頭
    各種各樣的年貨吸引不少市民來採購過年期間還有送吉利、討好彩頭等活動寧波人常說,過年過年,還不就是吃嘛!南塘噴噴香的湯圓,趙大有金團、祭灶果,寧波第一副食品商店裡兒時的糖果、蜜餞,浙江省老字號「草湖食品」的花生糖、油果,甬城老字號名店梅龍鎮的水晶油包、蟹殼黃酥餅……相比平時,過年期間這些名店的銷售量也大了不少,絡繹不絕的行人徜徉於老街,左手右手拎滿了東西,還不忘跟喜慶的過年氣氛來個合照。
  • 日漸式微的龍鳳喜餅
    日漸式微的龍鳳喜餅文/圖 芒果君爺爺倘若在荊州便河廣場詢問喜餅,路人大多茫然。而對拿鐵,披薩,三明治等泊來品之諳熟卻如數家珍。喜餅?恕我直言,實在不曉得。我們不禁嗟嘆,源於荊州的喜餅已日漸式微,且淡出荊州。
  • 1碗麵粉3個雞蛋,2分鐘學會做喜餅,香甜鬆軟,老人小孩都愛吃
    喜餅又叫媳婦餅,起源於三國時期,相傳吳主孫權為騙取荊州,假意把妹妹孫尚香嫁給劉備為妻,諸葛亮一眼看穿其陰謀,將計就計,製作了大量的龍鳳喜餅,分發給江東城裡的各家各戶,最終假戲真做促成了這段姻緣,喜餅也由此在民間流傳開來。
  • 正確春節的作揖手勢及拜年討紅包、討壓歲錢祝福語、吉祥話
    作揖禮在日常生活中為常見禮儀,除了上述社交場合外,向人致謝、祝賀、道歉及託人辦事等也常行作揖禮,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討紅包、討壓歲錢的時候作揖行禮收穫一定不小。哈哈!傳統的拜年手勢自古男女有別。標準的男子作揖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
  • 喜餅產業的洪荒之力 ——看愛哆哆如何銷售破億
    從三國時期,劉備迎娶孫尚香的「龍鳳喜餅」,到兩廣一帶傳統名點「嫁女餅」,再到如今倍受明星名人青睞的喜餅回禮,中國喜餅走過千年,已成經典。喜餅是一種傳承,更需要市場的延續。可喜的是近幾年市場上湧現出很多喜餅品牌,他們為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據了解,愛哆哆就是這樣一個業內知名的喜餅品牌,掌舵人周普董事長用操作快消品的手法,打造出了不一樣的喜餅產業。
  • 剛學到一個喜餅的新做法,趕緊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喜餅是膠東地方的特產小吃之一,逢年過節或者家裡辦喜事的,都離不開這喜餅。喜餅的寓意也很好,喜氣洋洋甜甜蜜蜜之意。喜餅流傳到至今,早已經成為尋常百姓家經常吃的一種食物了。早餐來一塊喜餅,營養可口,加餐來一塊喜餅蛋香十足。出去遊玩帶幾塊喜餅,既方便又好吃。
  • 臺灣喜餅的匠心
    李 珏  兒子找了個臺灣媳婦,郎才女貌,相配得宜。
  • 威海喜餅有4種:教你製作美味的「文登喜餅」,吃起來鬆軟又香甜
    「喜餅」在山東一帶最為流行,是結婚必備的用品,男女雙方用喜餅作為回禮贈予給親朋好友,有傳播喜訊分享甜蜜的意思。威海人更是把喜餅玩出了花樣。有外地的朋友這樣調侃:你們威海蝨子大的地方,喜餅居然分4樣!文登的喜餅和乳山喜餅有點相似,只是個頭小很多,一般直徑為10釐米,帶有滾邊,美觀精緻;榮成的喜餅個頭最小,口感吃起來像桃酥,尺寸比桃酥更小更薄。媳婦衛姐的閨蜜在一家文登喜餅廠工作,經常帶一下她們廠子出產的喜餅給我們品嘗,這個喜餅廠主要生產威海、乳山、文登喜餅,沒有榮成喜餅。
  • 黃但記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羅寶鑑技術團隊推出創新喜餅
    現在談婚論嫁的年輕人吃著這黃但記雙囍叉燒喜餅,就會想起小時候看過的電影《食神》裡面周星馳那段叉燒的經典臺詞:「因烹飪者用心之真切,讓食客吃得感天動地、盪氣迴腸,百般滋味齊上心頭,宛若初戀再現。每一塊肉的汁都被纖維封在裡面,如江河匯聚,而肉的經絡又被內力打斷,入口十分鬆化……」正如電影裡說的這樣,黃但記雙囍叉燒喜餅味道就是這樣美妙極了。
  • 速來領取!北京大學為全體在校生發喜餅!
    就在食堂裡,4萬餘份喜餅在等你!百廿校慶,北京大學向學生發放校慶專供喜餅,與北大學子同樂。深圳研究生院也將與本部同步發放校慶喜餅,南國燕園在深圳遙祝北大百廿誕辰。 校本部和醫學部喜餅喜餅套裝包含四個品種:團團圓圓(百廿餅)1塊,甜甜蜜蜜
  • 全國首家喜餅主題體驗店在浦東開業
    愛哆哆是一家在線上做的風生水起的電商喜餅品牌,該品牌成立6年多以來,抓住了行業轉型機遇,將公司的業務中心聚焦在喜餅這一個中國古老的傳統禮俗中來,真正地以傳承發揚中華喜文化為企業目標,將結婚、生子、祝壽、喬遷、金榜等傳統喜事喜宴中的喜餅回禮延續
  • 瓷器寓吉祥,祝福送高考
    如此諸多的祝福,並非今人首創,我們的老祖宗,為了在科舉考試中討個「好彩頭」,將祝福融入各種「諧音」之中,給今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我在網上挑選了幾幅與科舉有關的寓意吉祥的瓷器圖片,和大家一起賞析。瓷盤右邊一人,僕從打扮;居中偏左一青年人,身著白衣,高踞白馬之上,揚鞭高舉,似在催促僕人加快步伐趕路,預示著這是個趕考的讀書人。瓷盤左上方是一輪旭日正在升起,而馬上之人揚鞭所指,正是緩緩上升之旭日,其寓意即為「指日高升」。用不了幾天就能飛黃騰達,那不就是此次趕考必能高中之意?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 乳山喜餅:吃的就是這個「老味道」
    做餅就是做良心,要想餅好吃,就不能摻一點假,也不能偷一點懶  乳山喜餅:吃的就是這個「老味道」  □ 本報記者 彭輝  本報通訊員 王嘉  和面、揉面、壓面、發酵……3月28日凌晨兩點多鐘,乳山喜餅代表性非遺傳承人於彬就已經在工作間裡忙活趕製喜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