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慧之光書約社」已經成立四年,公眾號也已經與大家相伴一年多了。為了不辜負大家的支持和熱情,我們在不斷努力,完善自己。除了暑期在廣州路社區圖書館每周末的英語角交流活動外,在公眾號上,我們也將推出三個全新的專欄,為低齡段和高齡段的讀者介紹圖書,並且介紹英美小知識。我們也期待大家為我們提出更多的意見和建議,讓「慧之光」公眾號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郵件已經成為大家在工作和學習中非常普遍的交流方式;在美國的學校中,電子郵件更是尤為重要。老師會通過郵件給大家發課程相關資料,作業要求,上課考試的時間或地點調整的通知,等等。錯過了這些郵件則是往往會有後果的。比如上次在夏校,小編就和一撥同學們錯過了教室調整的郵件,差點兒跑到1.5公裡之外的另一幢教學樓。
對於立志有「世界視野」的孩子們,寫英文郵件則更是需要關注和學習的。與外國同學、朋友的交流,一些活動的安排準備,以後留學申請過程中向招生官提問,去上學之後向老師提問、與教授交流,無不需要郵件。寫出一封正式地道的英文郵件,能夠給收件者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不僅刷了「好感度」,也增加了受到關注和認真回復的可能性。
英文中是沒有開頭空兩格的習慣的。
英文中是沒有開頭空兩格的習慣的。
不僅正文中沒有,最後的落款也是頂格寫。
非特別正規的郵件,稱呼後一般用逗號而非冒號
(小編自己和外籍朋友老師互發郵件的時候就都用的是逗號
當然理論上來說冒號也是沒有錯的)
稱呼和正文之間會空行,
段落之間一般可以空行,
正文和結尾祝福語中間也會空行。
簡單來說就是這樣的:
Dear XXX,
正文blablabla
正文blablabla
Regards,
XXX
稱呼:
很熟悉的朋友或同學,
可以直接用Hi XXX
相對正式一點的,
常用Dear (Dr./Prof./Mr./Ms.等) XX。
用名字一般好過用頭銜,
如果不知道對方的名字,
直接在Dear後面加收件者的頭銜
比如Dear Admission Officer一類的
不知道對方名字和性別的情況下,
可以用Dear Sir/Madam。
To Whom it may concern等於中文中的「敬啟者」聽起來是個很高端的詞,但這個稱謂一般慎用。這個詞大多用於推薦信、通知、證明書等的開頭,也就是郵件中的事不直接涉及到對方自身(如推薦信)或這封郵件被用來知會多人(如通知)。還有一種情況會用到To Whom it may concern:你想懟人的情況。比如房東可以對老是不交房租的租客寫這樣一封郵件:To whom it may concern: Ifthe rent arrears are not paid in full immediately, I will change the locks.
落款:
正式和非正式郵件中
如下祝福語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
Sincerely
Sincerely Yours
Yours Sincerely
Regards
Best Regards
Yours
Yours Truly
Truly
Best
Best Wishes
在平時的郵件中,結尾祝福語並沒有「非常正式」和「非常不正式」的區分,不必太過糾結。
小編解決選擇恐懼的一個方法,
和同學或者關係較近的師長在非特別正式的郵件中,
對方用什麼自己就用什麼
大約是沒有錯的。
祝福語之後是逗號,下面接自己的姓名。
寫郵件一定要簡明扼要,畢竟大家不會像研究課文一樣刷郵箱,如果自己的郵件不夠重點突出,對方漏了信息或者少回答了問題,也只能自認倒黴了。
【第一段先告知對方郵件的重點】
如I am writing to(inform/ask/conform)
在闡述的過程中,
最好保證一段只有一個主題,也就是說最好多分段。
重要的內容可以換字體或者加粗,
但是最好不要全大寫,
有些人認為全大寫顯得aggressive,
可能會讓看郵件的人覺得annoyed。
【很重要】
正式郵件不用縮寫。
正式郵件不用縮寫。
正式郵件不用縮寫。
(重要的事說三遍)
簡單來說,
不用doesn’t,用does not;
不用he’s,用he is。
【郵件的遣詞造句也是很重要的】
重點就是不能太簡單,但不要太裝X
不裝X,就是儘量少用長難句
在不是語義必須的情況下
避免過於高端的詞彙(比如託福和SAT以上的詞彙);
不能太簡單,自然是不要通篇的簡單句,
不要重複過於簡單的詞彙,
get可以用receive代替,
about可以用regarding,in reference to等代替。
【美國一些商務郵件中的語氣是比較直接的,
但自己寫時禮貌正式一點總是沒有壞處】
正式–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Direct – I need this in half an hour.
Indirect and polite – Would it be possible tohave this in half an hour?
Direct – There will be a delay.
Indirect – I’m afraid there may be aslight delay.
Direct – It’s a bad idea.
Indirect –To be honest, I’mnot sure if that would be a good idea.
如果有機會與外國朋友通信,可以關注一下對方的格式、用詞、句法等,這種日積月累的學習是十分有效的。
以上就是這次的分享~期待大家的一些feedback哦~
Reference: 知乎張天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70189/answer/101261061
http://www.for68.com/new/2009/9/li167781444192990021566-0.htm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投稿郵箱 2860187830@qq.com
編輯:Junjia Zhang
Junda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