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側 「關注」 按鈕,每天為您帶來高考報考乾貨和優質的教育、科普文章~
文 | wx彣尚教育
名牌大學與熱門專業選哪個,無疑是家長與考生最糾結的事情了。
下面我們就分情況為大家具體分析,在這兩個關鍵項中間我們應該何去何從。
01 多數人先選學校再選專業
南開大學曾經在該校的招生網上做過這樣的調查:「在學校和專業發生矛盾時,您對專業和學校的看法是什麼?」。
此次調查共有 1039 人參加了投票,其中選擇 「先選學校後選專業」 的人數為 721 人,佔 69.39%,選擇 「先選專業後選學校」 的人數為 246 人,佔 23.68%,選擇「無所謂」的人數為 72 人,佔6.93%。
由此可以看出,多數人在專業和學校發生矛盾時,都傾向於先選學校後選專業。
其實,學科的發展一般都不是獨立的,相關學科的相互支持是一門學科發展的重要保證。
相應地,一所學習環境、師資力量和學習氛圍都非常好的大學,可以從各方面給學生提供良好的條件,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為了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目前很多高校都實行轉系、轉專業以及主輔修和攻讀雙學士學位制度。這樣一來,學生入學後仍然存在第二次選擇專業或增加另一個專業學習的機會。
此外,從就業的角度來看,除一些特殊行業外,多數企事業單位招聘人員也是按照先選學校再選專業的原則進行招聘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02 要以自己的學習成績為主要參考
其實,先選學校還是先選專業,也是要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來看的。
如果是學習成績優秀、在本省份高考排名位於前列的考生,應該以大學作為優先選擇,並且還要儘量選擇綜合類名牌大學,這樣有助於均衡全面發展,也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有利於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
如果是學習成績還可以,在排名中處於中等水平的考生,也應是首選學校、兼顧專業。但是這個時候在兼顧二者中會有些困難,經常會有不能兩全其美的情況出現,所以這個時候就不能對某一方面有過多的要求。
比如一些地理位置相對 「不好」 的名牌學校也是可以被考慮其中的。這樣的院校雖然因為地域原因不受歡迎,但是是有實力的,也是有利於學生日後的發展的。
最後,如果是學習成績相對不好,或者是考試成績不理想不夠線的考生,可以考慮專業優先。在高職院校中學一門熱專業,掌握本領域技能,在日後的自身發展中也可以有一技之長。
當然,這類考生也不要放棄衝一衝本科學校的機會,特別本科或專科錄取批次控制線附近的考生,可以考慮選擇地理位置與專業都不「熱」的學校,被錄取的機會就會大很多,甚至還能提高一個錄取批次。
03 關於專業的常見問題
選擇合適的專業歷來都是填報高考志願的難點。作為考生而言,要事先了解關於專業的一些問題,這會更好的幫助你在報考對於大學和專業的選擇。
首先,要理解專業與未來發展的關係。在選擇專業時最好是與日後自身未來發展聯繫起來,比如機械製造類的專業適合在南方就業,而物流方面的專業最好能去位於交通樞紐的大型綜合性城市。
其次,弄清專業與職業的關係。某些專業如臨床醫學等,專業性較強,要求畢業生將來從事與專業相符的行業。
有些專業與職業的關係則是模糊對應的關係,如計算機專業,有些畢業生可能會從事 IT 行業的工作,而有些畢業生則可能會從事網絡維護工作。
而有些專業,如哲學和數學專業,與之對應的具體工作較少,可能會從事相關工作,如數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可能會成為經濟學家。
第三,專業應與興趣有關。興趣決定著你在大學四年中能否有興趣學下去,如果去了一個不喜歡的的專業,終日抗拒不學習,反而浪費了四年的寶貴時間。
第四,關於冷熱專業的選擇。在究竟選擇重點大學裡的冷門專業還是普通大學裡的熱門專業的問題上,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意見。
但是要知道,沒有絕對的熱門專業,也沒有絕對的冷門專業。對於高考考生而言,自然是要選熱門專業為主,如果不慎進入了冷門,也可以用轉專業來挽救。當然,在此前提下,是要儘量進入一所綜合性大學,這樣專業選擇上有更多的餘地。
圖片來源於網絡
第五,選擇大學,應該將學校與專業結合起來考慮。在填報志願時,一所大學能填若干專業。但事實上,大部分大學的各專業之間都設有專業級差,對錄取來說,第三個專業之後的專業意義不大。
所以,考生應該尤其注重前三個專業的選擇。還有,考生成績光上錄取線不行,畢竟專業線和錄取線還存在差距。所以如果一所大學有很多可供選擇的專業,那麼就應儘可能選擇該學校。
報考時無論是做什麼選擇,都需要根據自身情況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興趣決定未來的專業發展方向,職業決定你未來的人生發展高度,多方考慮,更為妥當。
你不關注教育,教育也會關心你。
關注我們,你會比昨天更加優秀~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