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分享的小八卦,正在被催熟的孩子們,需要正確引導

2020-11-08 橘子云666

午後暖陽,一家人圍坐在茶臺喝茶追劇,聊天玩遊戲,桌上擺滿了水果零食,大寶把每周末的這個時間叫做「茶派會」。

正看的入神,大寶說要跟我們分享一個學校裡的八卦。大寶目前上小學六年級,她說她們班裡有一對「情侶」,為了不洩漏人家的名字,暫且用A(男生)與B(女生)來描述這個小小的八卦事件。B有一天說想吃棒棒糖,然後她的好友C聽了以後就把這句話轉告了A,A聽完以後未作表態,只是淡淡的說知道了。然而第二天一早,A拿著一把棒棒糖給B,說你喜歡吃就吃吧。據說那把棒棒糖有21個。女兒笑嘻嘻地問我是否知道21意味著什麼,我說不知道,她說,21就是愛你的意思啊。這是A向B表達愛意呢。


我聽完以後打趣女兒,問她有沒有男朋友,女兒說我胡說八道。現在的孩子普遍早熟,影視劇、網絡正在把孩子們催熟。去年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就曾說過,發現有的孩子上課傳紙條,上面寫著1314、520什麼的。希望家長可以正確引導孩子,並且少讓孩子們玩手機看電視,最起碼關注一下孩子一天到晚在玩什麼遊戲追什麼劇。

從前兩年開始給孩子講生理衛生知識,這些知識,孩子在學校是無法接觸到的,青春期的孩子們懵懵懂懂,剛開始有一些意識,就迫不及待想要開始嘗試,卻不知如何正確對待這份「感情」,一旦不小心犯了錯誤,後果不堪設想。這個時候特別需要家長和老師的正確引導,多溝通,不能使用過激的行為方式,不然會適得其反。



相關焦點

  • 6歲女孩獲得選美冠軍,孩子正在被「催熟」,父母要遵循自然成長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近年來,社會上宣傳少年天才、年少成才的新聞甚囂塵上,讓一些父母也焦慮起來,擔心自己的孩子比人慢了起來。其實,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催熟心態,會破壞孩子的成長。
  • 羅志祥事件背後:青春期孩子看見的,不應只是這些八卦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該怎麼引導孩子們辨別是非、正確思考,避免被輿論帶偏、人云亦云?下面給大家分享心理治療師鄧惠文對這個事件的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鄧惠文醫師說:藝人對年輕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力。請各位媒體名嘴不要過度興奮地談論渣男有多渣或女人覺醒有多強。請關心:年輕孩子看見的,不只是這些八卦。
  • 2歲娃不願意分享,父母正確引導,收穫一個懂事的孩子
    這段時間的孩子就是人們聲稱的「自私」,認為什麼東西都是他的,只要是他先拿到的,或者拿在他手裡的東西,都會被他認為是自己的,更不願意把這些東西跟別人去分享。甚至會無理取鬧的去要別人的東西,搞得家長也會跟著焦慮不安。其實物權意識敏感期是孩子們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當孩子表現出什麼東西都是我的的時候,那麼你的孩子就進入到了物權敏感期。
  • 孩子消極沮喪,父母不要擔心,需要正確的引導
    孩子消極沮喪,父母不要擔心,需要正確的引導作為父母,都。希望每個孩子有一個快樂的性格事實上,孩子們是否有快樂的性格是在家庭裡的。溫馨快樂的家庭是孩子們快樂性格的基礎。那麼父母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快樂性格?
  • 獼猴桃切開發現不熟怎麼辦 獼猴桃催熟小妙招與你分享
    獼猴桃切開發現不熟怎麼辦 獼猴桃催熟小妙招與你分享時間:2021-01-14 21: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獼猴桃切開發現不熟怎麼辦 獼猴桃催熟小妙招與你分享 獼猴桃切開發現不熟怎麼辦 本文核心內容:獼猴桃切開發現不熟怎麼辦,具體介紹如下: 1、提高放果的環境溫度:催熟獼猴桃果實採後需要經過後熟才能食用
  • 孩子不願分享就是小氣?家長要正確引導,而不是強硬制止
    很快,玩滑梯的小朋友們就被泡泡吸引,紛紛跑去捉泡泡,想不到男孩竟然不樂意了,大聲的喊著&34;之後趕緊把泡泡機送到奶奶的手中&34;。一群孩子看到泡泡沒有了,便繼續回去玩滑滑梯。處於這個時間段的孩子非常複雜,家長不能使用強硬的手段要求他們,但也不能對其放任不管。而是要選擇合適的方式,正確的引導他們。
  • 這些「催熟」的食物,家長可不要再給孩子吃了
    小編在網上衝浪,發現現在的孩子們越來越早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除了自身的原因外,更多的就是我們的飲食習慣,讓孩子們攝入了過剩的營養,與其說是「早熟」,不如說是被「催熟」了。  問題又來了,是哪些食物在「催熟」孩子?
  • 不分享就是性格不好?父母的錯誤引導才是孩子小氣的真正原因
    大家正表揚嘟嘟有禮貌時,兩個孩子卻因為玩具發生了爭執。&34;4歲的嘟嘟大聲喊道。剛到陌生環境的兒子剛準備適應,就被小主人來了個下馬威,馬上跑到我這來,一副委屈的表情。朋友見狀,趕忙說道:&34;&34;嘟嘟緊緊的抱著自己的樂高積木。
  • 怎麼引導孩子正確書寫生字筆順
    正確書寫生字的筆順,是一二年級孩子必須掌握的語文基本技能。生字的筆順不但能影響孩子寫字的速度,還對字形的美觀也有一定的影響。同時書寫生字的筆順,也是一二年級語文測試中,經常要考察的一個知識點。因此,引導孩子學會正確書寫生字的筆順也非就非常重要了。
  • 家庭教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做家務?
    今年受疫情影響,孩子們在家的時間比較長,那麼,家長們怎麼給孩子安排假期呢?放縱孩子玩樂不好,給孩子課程培訓班安排得過滿也不好,那到底怎樣才能做到勞逸結合呢?其實平時在家裡,家長可以讓孩子幫忙做家務,這不僅能培養孩子的動手和自主能力,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和責任感。那麼,不同年齡的孩子能做什麼?怎樣正確引導孩子?
  • 我們的孩子正在被「催熟」,這6類「黑名單」零食,要儘量遠離
    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文丨小敬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較過去有了很大的提升,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家長在給孩子買零食時都很大方,幾乎是孩子想吃什麼就買什麼,認為只要孩子吃了,那就沒白花冤枉錢。
  • 孩子吵鬧加尖叫?怎麼樣正確引導孩子?分享我的故事給大家
    孩子們總有用不完的精力,當遇到事情時,他們會以最原始的方式「尖叫」「吵鬧」來表達。而這種表達方式簡直是對家長耐心的一種挑戰。刺耳的聲音會讓我們感覺煩躁。如果在外面他們發出尖叫聲,真的是太丟臉了。但是打罵並沒有讓孩子冷靜,反而情緒更激動了。可能看到孩子不好控制,他媽媽就在下一站,就帶著他下車了。為什麼這麼個小故事我能記到現在呢?因為我也經歷過,但是我是因為高興地尖叫。我的父親是一個陰晴不定的人。只要他高興,家裡的氛圍都是甜的,但是如果他不開心的話,家裡就變成了「人間地獄」。一刻都不想在家裡呆。可能你們覺得這也太誇張了吧。但是事實就是這樣的。
  • 面對孩子的膽小,如何引導才正確
    孩子膽小都有哪些表現?家長面對膽小的孩子,該如何引導?下面家長來了解一下過於膽小的孩子往往都有以下特徵,看看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們?過於膽小的孩子往往都有以下特徵:做任何事都猶猶豫豫,更容易自卑甚至自閉,身邊缺少朋友不敢主動爭取自己喜愛之物,容易隨大流而缺乏主見……,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經常會潛意識裡壓抑自己的需要,面對孩子的這種心理。父母應該如何引導他們呢1.
  • 孩子叛逆怎麼辦,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
    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青春期是青少年處於心理的過渡時期,其心理和生理會加速成熟,激素水平會很高,獨立性與自我的思想意識也會日益增強,他們標新立異,敢闖敢拼,反感父母把他們當作小孩子來看待,就像一隻羽翼未豐的小鳥急不可待的要飛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因此,家長們要認真對待,及時進行正確有效地引導,孩子們才能少走彎路!
  • 家長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正確的學會分享
    今天在路上聽到一位媽媽對自己的孩子說:「妹妹還小,你應該把玩具先給妹妹玩。你需要學會分享」。說完就直接把小女孩手中的玩具奪過來給了鄰居家的孩子。小女孩一臉委屈的嘟著嘴,眼淚在眼睛裡打轉。生活中我們常常把樂於分享的小朋友稱之為」高情商「,所有父母都不希望自己孩子」自私「不分享。那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分享呢?
  • 三歲孩子不願「分享」?其實是「物權意識」萌芽,父母要及時引導
    3歲是孩子上幼兒園的年齡,很多家長都擔心自己的孩子跟不上學習,其實幼兒園最重要的並不是學習,而是社交。孩子們在家裡是小公主、小皇帝,進入幼兒園以後大家都是平等的孩子,社交能力強弱很明顯就看出來了。總有一些孩子不喜歡分享,父母以為是孩子還小,其實是「物權意識」萌芽了。
  • 孩子追求名牌亂花錢,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攀比心
    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們的物質世界越來越豐富。不知道你有沒有聽到過這樣的對話,媽媽,小紅有個聯名款的裙子,我也要。孩子還會說,爸爸,咱們家也換個路虎吧,小明家的陸虎可以坐在後備廂玩。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無疑是不利的。要想正確引導孩子,要先知道孩子攀比行為的心理原因是什麼?1、孩子的好勝心理在孩子開始與同齡人相處時很容易產生好勝心,也就是很想在同樣的角度贏過對方。
  • 孩子過度肥胖危害大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減肥
    兒童肥胖會影響心腦血管的健康,也會加重肝臟的負擔,所以家中孩子開始走向肥胖的階段,一定要做好控制,家長要注意正確的引導孩子減肥。那麼兒童肥胖具體還有哪些危害呢?應該怎麼樣正確的引導孩子減肥呢?下面大家一起看看吧。
  • 如何引導孩子擁有正確的金錢觀?
    「我沒有經過允許就拿了錢,還在商店買了好多小東西。」小虎很是自責。「你既然知道了,我就不多說了,你要記住自己的喜歡的東西是需要靠自己爭取才能得到的。」媽媽意味深長的說。金錢需要通過勞動獲得,不是平白無故就有的。
  • 父母是燈塔,需要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航行
    在叔叔眼裡,堂妹是不聽話的孩子,也是「壞孩子」。教育為人父母的是孩子的燈塔,需要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航行。不是說叔叔不會教育,而是缺少對堂妹正確的引導。結語對孩子的教育上,不少父母更加注重學習成績,而非對孩子三觀的引導和性格的塑造,簡單來說就是教做人。只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教育方式其實是落了下乘的。就我看來,好的教育方式首先是以人為本,即要慢慢塑造孩子正確的三觀,並提供一個好的環境,塑造好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