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玩具被搶,是安全感不夠嗎?

2020-10-09 李躍兒

1 媽媽問:

寶寶體弱多病,個子比較小,沒什麼力量。最近,我帶他去會所玩樂高積木,他很喜歡,每星期都要去一次。

剛開始兩次,他不用我陪著,自己就進去玩了。接下來的兩次,寶寶非要我陪著他。在第5次去玩的時候,他做的積木被一個大男孩搶了,情緒就非常激動。別人做得不對的時候,他會突然說:「你做錯了。」

第6次,寶寶開始是自己進去的,玩了一會兒,小朋友逐漸多了,有個大一點的孩子在搶著收拾玩具,他就很激動地要我陪他在裡面玩, 不然就要出來。就這樣反反覆覆,一會兒要跟我走,一會兒又要進去……

一起帶小朋友來玩的媽媽都說,這是寶寶安全感差的表現。這是父母給的安全感不夠嗎?還是寶寶覺得外面的威脅大,有媽媽陪著他就不怕別人攻擊他了?

一般在外面玩的時候,他不會搶別人的玩具,但很怕別人搶他的玩具。遇到這種情況,他通常會很激動地問:「為什麼別人要搶我的玩具啊?媽媽搶回來。」我會帶著他去跟小朋友講道理,一般最後都會還給他,但有時有些小朋友搶了就跑,他就會非常傷心。

是否有必要讓寶寶繼續玩樂高積木呢?其實,他自己非常喜歡玩。老師也說他上課是最認真的,整節課都很專心,下課後還不肯走。

李躍兒答:孩子在剛剛進入群體時,遇到突發問題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表現出本案例中寶寶的樣子是可以理解的。人的本性不同,遇到相同的情景做出不同的反應也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我們儘量不要把孩子在練習某一個「人類具有的天然能力」的過程中所反映出的現象,當成是出了問題。

據家長的描述,案例中的寶寶體弱多病,個子也比較小。當孩子處於這種身體狀況時,就會自發地與其他小朋友比較。這種比較可能是無意識的,因為對其他小朋友的個頭和力量的感受,會使孩子感到自己是弱小的。這是天下所有小動物的本能。

我們看到本案例中的寶寶一次比一次更智慧,每進去玩一次,寶寶都會把從環境中吸收的信息納入自己的決策中,於是,寶寶每一次都在改變著自己的策略,其實,這個過程就叫「發展過程」。寶寶如果能夠得到家長的有力支持,就一定能夠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群體智慧。

如果家長不了解這一點,有可能會用如下方式來幫助孩子:

第一種可能,是會拼命鼓勵自已的孩子變得強大起來。這種鼓勵如果做得不好,就成了一種強迫,促使孩子更加注意誰強誰弱的同題。當孩子與別人產生互動時,不會完全投入到自己的發展所需要的活動中,而是會去注意誰是強的、誰又可能會欺負自己、自己可能會受到什麼樣的傷害……

孩子的這種狀態在成人看起來就是膽小,沒有安全感。這種糾結帶來的疑惑是這個年齡的孩子無法解決的,所以孩子有可能發展出的是害怕和畏縮。

第二種可能,成人認為孩子是弱小的,就會不由自主地保護孩子,希望他將來強大之後再獨自面對外界的環境。這種保護使孩子失去了解決衝突和困難的機會,也失去了認識自己力量的機會。

在孩子的概念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和衝突,都是要由別人去替他解決的。這意味著他認為自己不行,於是就真的會變得越來越弱。這樣也使成人認為自己的看法被證實了,於是更加強了孩子的示弱需要。

實際上,3歲多的寶寶如果沒有成長在多子女家庭,之前又沒有太多與其他孩子的互動,在親子班的狀態是很正常的。況且,在去了幾次之後他就敢批評別人了,所以這並不說明孩子是沒有力量的。但家長卻沒有看到這一點,只看到了他面對衝突時的不良情緒。

在孩子徵服在環境中遇到的麻煩時,成人沒有讓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從而對自己產生信心。

家長對孩子的保護使孩子覺得自己是寶貝,其他人也要用一樣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當孩子發現別人不會像父母那樣對待自己時,就會感覺到憤怒和不可容忍。

孩子在進入群體的前期一定會感到緊張和害怕,做家長的要冷靜地思考下,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孩子變得有力量起來。這裡說的有力量,不是指肢體力量,而是心理力量。

每一個成長中的人,都天生帶有強大的渴望發展的心理力量。如果家長知道了這一點,去觀察和發現孩子的這種力量,就會認為孩子是有力量的。

這種看法像是一種與孩子的約定,讓孩子真的朝著有力量的方向去發展。如果能夠意識到這一點,當孩子哭著從教室裡跑出來時,家長也就知道怎樣去面對這種情況了。

幫助孩子成長是一件快樂的事,尤其在幫孩子解決一個問題之後,成人也會感覺到愉悅。

以上問答,選自李躍兒著作《誰誤解了孩子的行為:0-7歲教養困惑90問》(第二版)

識別圖中二維碼便捷購買

形成了「尊重孩子的教育體系」的幼兒園,家長來園裡能感覺到

直擊育兒痛點,馬老師對話賈博士42問!

躍兒教育2020全國教師培訓 · 高級班

相關焦點

  • 當孩子被搶玩具時,這些動作你做過嗎?
    1歲到3歲的孩子,對「所有權」的概念理解還比較薄弱,分分鐘變成熊孩子,伸手搶別人家玩具,但同時也會分分鐘變成受害者,被搶玩具哭的上氣不接下氣。 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搶和被搶玩具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第一次當家長,如何處理這樣的事情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 別小看玩具被搶,孩子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玩具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其重要性無需質疑。很多父母因為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也會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玩具,孩子也天生喜歡玩具,不僅僅喜歡自己的玩具,而且對別人的玩具也很喜歡,抱著不撒手也是常有的事情。孩子們一起玩,自己喜歡的玩具,很有可能剛好小夥伴也很喜歡,那麼這個時候大部分孩子表達情感的方式非常的直接,就是上手搶,想要把自己看中的玩具佔為己有。而面對自己心愛的玩具被搶的事實,不同的人也會有不一樣的表現,而孩子的表現和他們的人生態度有直接關係,作為父母不可輕視之。
  • 玩具被搶,孩子的表現暗示著他將來是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
    面對孩子玩具被搶的場景,不同的父母會有不一樣的態度和做法。,要求孩子做出&34;,那麼久而久之,只會讓他們缺乏安全感,讓孩子因為不受尊重而變得自卑、討好或叛逆。你願意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這樣的人嗎?當孩子玩具被搶時,我們不妨借著這個機會,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此一來,哪怕我們不在身邊,孩子也不至於為此手足無措。
  • 孩子玩具被搶了,家長應該怎樣處理?記住這兩點
    孩子只能委屈巴巴,看著別人拿著自己的玩具越跑越遠!孩子玩具被搶了,家長一味寬慰孩子要大方,要懂得分享,要求孩子直接把玩具讓給別人玩,這樣真的是正確的做法嗎? 其實這是大人之間的虛偽社交,明明心裡覺得對方不對,礙於面子也要容忍這種錯誤行為,但是小孩子心裡就會很困惑:為什麼媽媽不讓我搶別人的玩具,而別人搶了我的玩具就可以?那下次我是不是想要哪個玩具也可以搶? 孩子玩具被搶,首先大人應該教會孩子自己要回來,如果孩子還沒有自己拿回來的能力,這時候大人應該做兩件事:出聲、出力!
  • 「媽媽,我的玩具被搶了」,家長的2種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文 |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玩具被搶,簡直是分分鐘都在上演的事。這也讓不少家長感到困惑,到底該如何處理才好?&34;,那麼久而久之,只會讓他們缺乏安全感,讓孩子因為不受尊重而變得自卑、討好或叛逆。
  • 娃的玩具被搶了,兩位寶媽的不同態度,直接影響孩子未來性格
    家長們經常遇到自己的娃的玩具被搶,這也是常有的事兒,很多孩子在這個時候第一時間會去求助媽媽,這個時候媽媽的態度很是說明問題。跟樂樂媽溝通後,東東媽哄:「小樂樂,你喜歡的話阿姨可以送給你一個一模一樣的,但是這個娃娃是東東的,東東還不想跟她的洋娃娃分開,你可以還給她嗎?希望你不要生氣,好嗎?」樂樂媽批評:「快點把東西還給東東!不然媽媽再也不給你買玩具了。」最後,樂樂還是把東東的玩具還給了東東。
  • 孩子玩具被搶只能生氣?聰明父母三個步驟拿回玩具,讓孩子更自信
    當孩子玩具被搶之後怎麼辦?很多家長會憤怒的幫孩子討回公道,其實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次挫折都是最好的教育,聰明的父母把握好機會,讓孩子學會如何去解決問題,情商低的父母,只會顧慮孩子的情緒,但是同樣的問題下次還會出現。父母應該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孩子玩具被搶,表面看來是孩子吃虧了,但是反過來,孩子玩具被搶,父母們需要用對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三項能力。
  • 玩具被搶卻讓孩子學會分享,是對孩子的傷害,培養邊界感很重要
    一個孩子的時候,家長們要處理的問題已經很多了,而當有兩個孩子的時候,遇到的情況也許會更加令家長們措手不及。比如孩子和小夥伴在玩鬧的時候,總少不了有小矛盾的產生。孩子的玩具被搶就是常見的情況,令孩子難過,還讓家長煩惱。
  • 玩具被搶時孩子的表現,暗示他將來是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
    導讀:玩具被搶時孩子的表現,暗示他將來是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玩具被搶時孩子的表現,暗示他將來是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他搶了我的玩具」:孩子玩具被搶時,你的做法影響他一生
    孩子搶玩具這是正常的事情,但是這也讓很多大人因為自己小孩玩具被搶陷入尷尬的局面,自己又不知道怎麼幫孩子,大部分都是讓孩子謙讓,但是又害怕孩子長期謙讓,性格變得懦弱。也有的家長因為自己孩子的玩具被搶而對把搶玩具的搶玩具的孩子的打,其實這樣的做法也是不理智的,就像上面新聞這個的爸爸做法就是不理智,自己一個大老爺們,大一個小孩算怎麼回事呢。
  • 孩子被搶玩具後的表現,可能暗示了他所缺乏的能力,你家中了嗎?
    有的時候,兩個孩子在一起玩耍,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搶玩具的情況,對於被搶的一方,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的表現,有的孩子愛哭,愛告狀,有的孩子則是直接將玩具搶回來。一、玩具搶走了之後,孩子大哭一般來說,很多的孩子在玩具被搶了之後,肯定要大哭一場,因為他們感覺到很委屈,進而還感覺到很憤怒,想要搶回自己的玩具。對這種孩子,媽媽不需要過於擔心,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活動。
  • 孩子玩具被搶,千萬別讓孩子大度,很多「窩囊廢」從小被人搶玩具
    我不得不說,當他們的孩子的玩具被其他孩子拿走時,許多父母實際上很慷慨。他們會對孩子說:沒關係,沒關係。讓您的朋友玩您的玩具一段時間,但是沒有問題,但是您知道嗎?您不能以父母的身份這樣做,否則您的孩子會變得很窩囊,在那時將毫無意義。
  • 孩子玩具被搶,父母該怎麼辦?
    一群孩子玩過家家別的孩子搶走了你家寶貝心愛的玩具寶貝哇哇大哭這時,你是應該教孩子「大度和諧」把自己的玩具讓給對方玩還是逼著孩子搶回來甚至是自己出手幫孩子我們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玩具被搶要不要搶回來」的問題,而是教孩子:尊重別人的邊界,更要守住自己的邊界。
  • 被搶玩具,被欺負之後,孩子不敢還手,父母要出面「撐腰」嗎?
    你就該像只老母雞,時時護在孩子身邊,在孩子第一次被驅趕的時候,就應當守在他身邊,讓他知道:這個玩具,他可以玩;那個哥哥,他不必怕!只要有媽媽在,他永遠不需要被嚇的屁滾尿流。是孩子通過大人的行為逐漸意識到,自己是被保護的,被搶之後是可以勇敢維護自己權益的,進而慢慢生出自己也要保護自己的念頭和勇氣,必要的時候予以回擊。我們常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 當孩子的東西被搶時,家長這句不經意的話,影響孩子的一生
    好友佳佳最近很困惑,帶寶寶出去和小朋友玩耍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孩子們一起互相爭搶玩具的情況,寶寶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搶走的時候,總是委屈巴巴的看著她說:「媽媽,我的玩具被搶走了」,這個時候她就會很糾結:教孩子搶回來吧,怕別人說小氣,又擔心孩子搶不過;不教孩子搶吧,又擔心孩子受委屈,以後不懂得維護自己的利益。佳佳說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 孩子玩具被搶了只會哭,怎麼辦?
    有時玩具被搶走,她雖然很難過,哭得很委屈,但不會去搶回來。我有點顧慮,擔心她會委屈了自己,要不要教育她霸道一些,讓她更加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呢?好的,這是關於「玩具被搶了只會哭」的話題。1 歲半到 2 歲的寶寶逐漸有了自我意識和物權意識,所以她的玩具被搶了會難過、會哭,是正常的反應。甚至更直接的本能反應是呆住或逃避,而不是搶回來。為什麼呢?
  • 孩子玩具被搶後,委曲求全還是直接回擊?不同反應多年後差距很大
    孩子玩具被搶走了,大部分家長的做法就是鼓勵孩子學會分享。這種被迫分享,往往會讓孩子覺得很委屈。其實,玩具被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玩具被搶後,孩子是委屈求全?還是直接反擊?這暗示了孩子將來的性格和為人處世的態度。多多每次和媽媽去樓下玩,玩具總會被小區的同一個孩子搶走。
  • 若孩子的玩具被搶,教孩子「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父母這樣處理
    導讀:若孩子的玩具被搶,教孩子「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父母這樣處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若孩子的玩具被搶,教孩子「搶」回來還是不管?智慧父母這樣處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吳帶你了解:孩子玩具被搶,父母該怎麼教育?
    孩子的玩具經常被搶,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怎麼做才好?是教孩子「大度和諧」,還是逼著孩子搶回來,乃至是自己出手幫孩子?​咱們來聽小吳的見解。希望能拋磚引玉,引發我們的考慮。她向小朋友解說她的新滑板車都有什麼功能,小朋友躍躍欲試地問:我能騎一下嗎?女兒乾脆地說:好啊,咱們幾個每人騎一圈(圍著院子)。脫離幼兒園時,一個相熟的家長跟我一起走。她說:我方才看見你處理搶玩具這個事,方法挺好的,其實我也應該那麼做,但我就怕他人說孩子小氣、自私!
  • 孩子玩具被搶,教他謙讓還是幫搶回?聰明父母讓孩子更有主見
    在現實生活中,寶媽寶爸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自家娃心愛的玩具突然被其他小朋友給搶走了,孩子哭得稀裡譁啦的,做父母的非常心疼,但是卻不知道是否該插手孩子之間的事情。孩子玩具被搶,教他謙讓還是幫搶回?小何是一位年輕的寶媽,生下女兒的時候才二十幾歲,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她是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