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地大物博,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單是飲食文化,各地都有獨自的特色。美食是不分貴賤的,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可以稱之為美食。中國素有」烹飪王國「這個美譽。在中國這個大家庭裡,我們有五十六個小家庭,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一種精神享受。享受美食也要看場合,場合好美食吃起來才有味道。我想你一定知道你家鄉的美食代表,那你知道其它省份的美食代表嗎?小編今天整理了安徽省代表的美食,接下來會陸續帶來中華各地各式各樣舌尖上的美味!
石頭餜
石頭餜,徽州風味小吃名品。徽州傳統麵食,早在清代即負盛名,是有口皆碑的美食。石頭餜的餡心是用五花肉丁和炒黃豆粉做成的,再用麵皮包上,收口捏緊,用木碾推擀成圓餅形狀,然後放在平鍋中炕烙,每個餅子上都放置一塊石頭壓著,邊炕邊按動石頭,促使內部油脂滲出。開皮後香氣撲鼻,滋潤味美,如果再加一碗配湯,那滋味會更加飽滿。
古城歙縣的街頭食攤,可以見到一種平底鍋裡放著一種扁平的面餜,上面壓著一塊油光滑亮的黑石頭,面餜發出「嗤嗤嗤」冒油響聲,噴發出襲人的異香,行人見了此種餜子,往往駐足攤頭,等候品嘗其味。 這種餜子是用石頭壓扁的,所以俗稱「石頭餜」。過去,徽商外出,都要攜帶這種餜子,是徽州人最愛吃的點心。從原料上分,這種餜子有米粉餜、油麵粉餜和玉米粉餜三種。餜心一般是春上採摘的香椿嫩芽,去汁晾乾,切碎後拌上豬肉丁和炒熟的黃豆粉。將這種餡卷在麵皮中,然後壓或扁圓形即成石頭餜子。在平鍋中焙熟即可食用。
太和板面
太和板面也稱為安徽板面、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特色小吃,因在案板上摔打而得名。通常用麵粉加食鹽、水攪拌,和成麵團並揉搓,製成小面棒,塗上香油碼好。製作時,邊摔邊拉,板面由此而得名。煮好的板面,清白潤滑,晶瑩透亮。放上青菜,澆上湯料。白的麵條,綠的菜葉,紅的湯料,使人食慾大增,口感無與倫比,食後口齒留香,回味無窮,食者無不感嘆:「太和板面,面中之王,食太和板面,天下無面」。2015年5月,太和縣第四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太和羊肉板面製作技藝等被列入第四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太和板面之所以能夠風味獨特,一是面好,二是臊子(因有地方特色,故又稱「新野臊子」)好。其臊子,一般以牛羊肉為原料,配以辣椒、茴香、胡椒、花椒、八角、桂皮等20多種作料炒制而成。其做法是:精選肥瘦適中的嫩牛羊肉,切成葡萄大小的方丁;將幹紅辣椒入油中炸至焦黃,色味被收入油中時,撈出控油、晾脆,以刀拍碎備用;將切好之肉丁入油,反覆煸炒,至肉塊定型後,將拍過的辣椒及精鹽等調味品適時放入,以文火煎掉肉中水分,待肉丁著色均勻呈棗紅色時,離火降溫。成品臊子精在工藝,巧在火候,香而不膩、辣而不辛、鹹而不澀,色如瑪瑙,晶瑩悅目,味道鮮美。這種臊子的一個奇特之處是保鮮期長,不需冷藏可存放一年以上,經夏不腐,味道不變。
五城茶幹
五城茶幹,安徽省休寧縣特產,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五城茶幹鹹淡相宜,質純味鮮,柔韌香醇,營養豐富,是品茗之佐餐,下酒之佳餚,老幼皆宜之美味食品。2010年3月,五城茶幹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
五城茶幹色澤紅棕色,色澤均勻、有油潤感滋味鹹甜適中、香氣濃厚、質地組織細密、對摺不斷、柔軟有勁、有彈性。茶幹選用優質大豆、甘草等十幾種天然材料精製而成。且色澤醬紅、細嚼味長、回味持久、有韌性、對摺不斷等特色。除含豐富的植物蛋白外,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十八種胺基酸,以及鈣、鎂、鉬、錳、硒、鍶、銅等十幾種微量元素。
肥西老母雞湯
「肥西老母雞湯」是安徽合肥(屬廬州菜系)的傳統經典名菜。因其「肥西」地域名稱而得名。安徽合肥,古稱廬州,其下有肥東、肥西二縣。當地有方言,「從肥東到肥西,買了一隻老母雞。」
相傳,漢高祖劉邦時期,「肥西老母雞湯」便作為貢品。臺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對家鄉的這道美味也甚是推崇。「肥西老母雞湯」因原料好,在烹製時,不需要加入任何輔助材料。其湯鮮肉美,營養價值高。
相傳,漢高祖劉邦未稱帝時,窮困潦倒,經常帶著一幫窮朋友到哥嫂家混飯吃。劉邦的嫂子比較賢惠,儘管家裡也不富裕,還是想方設法,弄一桌飯菜,招待小叔子的朋友。有一年春天,劉邦又帶人來了,春荒季節菜蔬難尋,嫂子無奈,只好把家裡唯一的一隻獨種老母雞殺了。俗話說,春雞大似牛,見嫂子殺了獨種老母雞,劉邦當時感動得就掉下了眼淚。
劉邦當了皇帝後,大封劉姓子弟,但不知何因,對其大哥的兒子劉信卻遲遲未封。劉邦的嫂子是個急性子人,見別人的兒子都封王封侯了,自己的兒子還一直未封,心裡很不平衡。有年秋天,她聽說劉邦到合肥縣一帶視察,便特地趕到合肥西鄉,選了一隻好的老母雞,親自燉了一罐老母雞湯送給劉邦品嘗,劉邦喝著這雞湯,連聲讚嘆:「好湯!好湯!從肥東到肥西 ,好吃還是老母雞。」
這時候,他想起了大嫂當年殺獨種老母雞招待他的恩情,也明白了嫂嫂送雞湯的用意,便當場封大嫂的兒子劉信為羹頡候,言下之意,這道雞湯是少不了的。劉邦對大嫂說:「肥西老母雞湯這麼好喝,就把這老母雞產地封給劉信吧!」於是,合肥西鄉這一帶,就成了羹頡候劉信的封地。
從此,每到春節之前,羹頡候劉信就按照母親的吩咐,送一馬車肥西老母雞到京城皇宮。而且,劉邦這句「從肥東到肥西」的口頭禪也傳了下來。
各位小夥伴不知道看完上面安徽省的代表美食,有沒有流口水啊,當然安徽還有很多其他的美食,小編無法一下盤點下來,小編會在接下來的文章給大家繼續帶來你家鄉的美食,要是有小夥伴覺得自家美食應該上榜的可以留言評論,或者交流討論你吃過的好吃的美食,也可以分享給你的朋友交流,小編在這感謝各位讀者大人了,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