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換位思考,拒絕用打罵、訓斥等粗暴方式教育孩子!

2020-10-03 果子1978

專制的家長經常以「父母」的身份來壓制孩子,以此標榜自己「我都是為了你好」。你在責罵十幾歲的孩子,不懂得家長四十歲的艱難,那麼,你可曾問問自己:四十歲的你可懂得十幾歲孩子眼中的自尊和成長呢?

一位初三的孩子因在教室打撲克牌被請家長,母親當眾在走廊給孩子兩個耳光,孩子一躍從五樓跳下不治身亡。


作為同齡孩子的母親,我心痛不已。此時,我無意去責備這位可憐的母親,不知她會在怎樣的自責、痛苦和煎熬中度過。

也許,我們能夠理解這位母親喪失理智,「恨鐵不成鋼」的心情,但誰又能想到: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當眾的兩記耳光,孩子會用自己的生命去抗爭!


許多人不理解這個孩子為什麼會如此的衝動?不就是被扇了兩個耳光嗎?至於嗎?

其實我們都知道,有些人、有些事只有隨著閱歷的增加才會去懂,在長大之前,他的閱歷就是達不到我們所希望的那樣的高度。

譬如這個小男孩,也許在他的心中,自尊心的受辱就比他的生命還重要,這個坎,他就是過不去。


我們父母只有學會換位思考,把自己的想法用自己孩子能懂的方式說出來才會真正幫到孩子。

只期待孩子懂事,自己不懂事其實真的很自私。

很多事情走向極端都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有這樣過激的想法也許積怨已久,無知的父母遇事只是責怪,沒有好好說話,沒有給出孩子正確的引導。


孩子不能選擇有什麼樣的父母,但父母可以選擇以怎樣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作家長,遇事只會用家庭暴力的方式懲罰自己的孩子,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問題,孩子的問題其實是父母自身問題的表現,有沒有問過自己是否是一位合格的父母。

因此,父母們謹記:學會換位思考,拒絕用打罵、訓斥等粗暴方式教育孩子!

相關焦點

  • 上天真的會懲罰,那些用打罵、訓斥等粗暴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們!
    因在教室玩撲克牌被請家長,孩子母親在五樓走廊當同學面扇自己兒子兩耳光,結果孩子乘人不備跳樓不治身亡。也許,我們能夠理解這位母親喪失理智,「恨鐵不成鋼」的心情,但誰又能想到: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當眾的兩記耳光,孩子會用自己的生命去抗爭!
  • 經常打罵孩子,解決不了學習問題,教育孩子是細活,急不得
    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受到爹媽經常打罵的同時,嘴裡還不停在說:「我怎麼生了你這樣的笨蛋?」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有教育孩子的義務,有適當懲戒孩子的權利,但問題出在經常二字上。如何讓孩子在父母經常性的打罵中,對自己學習成績不好學會自我評價與自我反省?如何和孩子一起去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幫孩子找回自信?如何讓孩子體驗他學習中取得的點滴進步的快樂,幫孩子找回尊嚴?
  • 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會怎樣?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而是你不會教孩子
    在我們新世紀這個時代,已經不適合用「棍棒教育」了。因為這麼嚴厲有傷害孩子的行為,雖然會讓孩子感到害怕,對做錯的事有一定的畏懼,但是這樣不僅給孩子帶來嚴重的心理陰影,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很不利的影響,還會對孩子的肉體上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面對頑皮的孩子,我們應該用適當的教育方式來撫養他們,而不是一味的打罵,這樣只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 發現孩子偷東西怎麼辦?打罵是最差的教育方式,聰明媽媽都這樣做
    小時候家長常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也就是指不要讓孩子養成偷東西的習慣,要不然小的時候偷小東西,長大就會頭價值更大的物品,犯的錯誤也就更大。所以很多家長在知道孩子偷拿家裡或者其他人的物品時,都會暴怒,覺得是自己孩子的道德品德出現問題,對孩子的懲罰非常嚴厲。但其實這打罵是最無效的教育方式,而家長最好的做法在這裡!
  • 《放牛班的春天》:學會「拉波波特法則」,拒絕用體罰教育孩子
    馬修無可奈何的看著這一切,直到有一天偶然發現孩子們漂亮的嗓音,他開始選擇用音樂走近學生,不僅與學生在音樂中找到共鳴,並且逐漸教會他們學會理解、寬容和愛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在「池塘之底」的學生們,老師對他們的教育方式就只有謾罵、指責和打罵,這不僅沒有達到教育目的,反而讓孩子們在錯誤的成長道路上越走越遠。所以,本文將著重分析「體罰」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在文章的最後一部分將著重分析如何學會「拉波波特法則」,拒絕用體罰教育孩子。
  • 男子用衣架爆打三名女童 | 打罵孩子,最失敗的教育方式!
    其實,無論孩子怎麼樣,父母都要把握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不打不罵。把握這個原則,時刻克制自己,提醒自己,不衝動不衝動,理性思考,控制情緒,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英國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曾經說過:「粗暴的家長作風是最無教育智慧者採用的。」英國另一位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也曾指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愛護和培養孩子的榮譽感和自尊心,不要打罵孩子。打罵教育給孩子造成哪些危害?
  • 孩子被訓斥後若有這三種反應,家長們別大意,別等以後才後悔
    前言在孩子犯錯的問題上,家長的教育方法真的是各有千秋。有人喜歡走溫情路線,覺得只要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就行,因此選擇了說教;但有家長覺得必須要嚴厲,這樣孩子才能記得住,於是選擇了呵斥甚至是打罵。或許是家長教育方式的不同,所以最後導致了孩子不同的性格,以及做事方法。那些被溫柔教育的孩子,他們最後不僅性格溫順,而且做事也不急不躁。可被「粗暴」對待的孩子,他們的反應完全相反,不僅性格暴躁,而且做事也是雜亂無章,重點是跟父母的感情特別不好。
  • 「搞定」一個女人的最好方式:「換位思考」
    但其實一個單身的女人也不會無緣無故地去拒絕一個追求者,因為甜甜的戀愛誰都想擁有。她拒絕你,肯定是有她拒絕的原因,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男人不會去「換位思考」,根本不懂女人想要的是什麼。
  • 孩子怎麼打罵都不聽話?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愚昧的教育方式
    這兩種結果都不是我們想要的,家長希望孩子聽話,那也是希望孩子聽好話、辯證地聽話,可一味的打罵反而讓孩子變得更加不聽話,亦或是盲目聽話。為什麼孩子怎麼打罵都不聽話?這是因為,打罵本身就是一種愚昧的教育方式。
  • 家長和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家庭更和睦
    雖然在想問題的時候或者爭辯的時候,我們經常聽到「換位思考」這些話語,但是往往在做的時候,要麼被當時的情景氣暈了頭,一時半會兒想不起來,要麼就認為這個方法是自己退縮的表現,非得「不爭饅頭,掙口氣」,最後大家不歡而散。為了家庭和睦,孩子跟父母能有更好地和平交流,在這裡給家長和孩子一點建議,希望能幫到你們。
  • 孩子十三歲叛逆期,家長打罵沒有用,好好說話也不聽,該咋辦?
    十三歲男孩正值叛逆期,家長打罵都不管用,好好地跟孩子說又不聽,該咋辦?叛逆期的孩子有很多行為和做法是家長所不能理解的,在家長看來,仿佛孩子就是故意在和自己唱反調,打不得,罵不得,即使家長想要好好坐下來談一談,孩子也不配合。
  • 人生,學會換位思考(句句入心)
    只有人與人之間多一點理解,多一點換位思考,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理解不同,結果就不一樣,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每一件事用不同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見解!每個人活在這個世上,都不是單獨的個體。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別人,是人,都有令我們不滿意的地方;用自己的立場看待事情,凡事,都有讓我們不稱心的一面;用自己的感受看待感情,是情,都有叫我們被疏忽的感覺。懂得換位思考,麻煩就會減少,懂得將心比心,感情就會加深!
  • 無能的父母用打罵孩子,來宣洩自己的情緒,最後受傷的只有孩子
    優秀的孩子都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打罵出來的。在這個時代,「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教育觀念已經不再適用了。父母教育孩子不應該把「棍棒教育」「暴力教育」當成是教育孩子的人生信條,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而進行道德綁架,肆意宣洩自己的情緒,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內心的傷怎麼癒合呢?
  • 培養孩子抗挫力,就要打罵教育?被打出來的孩子有什麼下場?
    雖然現在並不提倡打罵教育,但是很多家長表示,打罵教育是立竿見影的教育方法。孩子立馬就會知道自己錯哪了,但是這樣的打罵教育對孩子真的是好事嗎?美國教育學家調查研究後表示,在童年經常遭受父母打罵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遺傳父母的暴力傾向,並且還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疾病。由此可見,打罵教育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經常打罵孩子的父母要學會適可而止,別讓自己的教育方式影響孩子一輩子。被打出來的孩子有什麼下場?
  • 孩子的教育方式用打罵真的沒問題嗎?
    我是兩個男孩的媽媽,不知不覺步入了中年,對於孩子們的教育我跟先生總是有點意見不合,我常常也提醒自己兩個來自不同原生家庭的人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肯定會有所不同,遇到意見不統一時我必須要心平氣和。特別是不能在兩孩子面前表現出意見不合及爭吵,但事實上我們兩個人不能統一的原因出在,往往我認為家庭和睦很重要,要民主多聽孩子的心聲,多溝通要尊重孩子。
  • 40年幼教育兒專家:擺脫打罵溺愛教養方式,學會這三點是關鍵
    有著40年幼教經驗的實戰派育兒專家,伊莉莎白·克拉裡著作的《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總結出10大策略、32種替代打罵的方法、150種現場問題解決技巧,幫助父母們擺脫打罵、溺愛的教養方式,用孩子接受的方式幫助0-6歲孩子養成好習慣、行為。
  • 40年幼教育兒專家:擺脫打罵溺愛教養方式,學會這三點是關鍵
    有著40年幼教經驗的實戰派育兒專家,伊莉莎白·克拉裡著作的《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總結出10大策略、32種替代打罵的方法、150種現場問題解決技巧,幫助父母們擺脫打罵、溺愛的教養方式,用孩子接受的方式幫助0-6歲孩子養成好習慣、行為。
  • 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下屬的角度思考問題
    這時主人才明白:原來小狗是喜歡吃魚肝油的,只是自己用的方式不對,沒有考慮小狗的感受。這個故事讓人聯想到管理中類似的現象:員工進入公司,不管是為了生計,還是為了目標和理想,大都是想好好幹的,對工作也是有熱情的。但是有些管理者卻忽視員工的工作感受,強迫員工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去完成任務。
  • 遠離「打罵式教育」,讓孩子快樂成長
    每個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這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但是教育孩子又十分困難,有的家長會選擇打罵孩子來教育。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鼓勵要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但這種教育方式真的可取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 教育的意義在於換位思考
    比較:只知道比較孩子的父母們,你們是否想過:人無完人?是否想過你的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缺點?難道你不應該先想到是否是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哪些出現問題了呢?請先從自身找原因。興趣:(有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家長看,如果沒有的話可以不看)如果您有給孩子報興趣班的話,請問:您給您孩子報的興趣班,您的孩子喜歡嗎?您把您的孩子生下來不是為了讓他(她)享受這個世界的嗎?享受不是應該快樂嗎?那逼著小孩學他(她)不喜歡的事,難道這就是享受、快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