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的佛前供花以及供花功德利益

2021-02-07 佛學夜聽

點擊標題下方 佛學夜聽 關注正信佛教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供花能得相好莊嚴,而在寺院裡每到初一、十五和法會都會人前來供花,並有很多人隨喜參與,希望能得相好莊嚴報。


我們大家都知道佛前供花,可以得到利益,可是具體的有哪些,很多人回答不出來,甚至合理如法的佛前供養,那就更不用說了。


我們佛前供花,不是捧著花,放到供桌上,就完事了,要發願要回向,不然的話就不算一個完整的鮮花供養。


當然,隨便的放也可以,但是我們標榜自己是大乘佛子,就要有利益眾生的心,所以我們做供養時,要做到如法,供花之前應該要有正確的發心:我們生命的目的是,促使其它眾生及自己造下究竟的安樂因,滅除整個輪迴苦以及負面的能量,促使眾生成就空性,獲得究竟、無上恆常的安樂,讓他們安住在美好幸福的狀態。


為了利益如母有情的緣故,我們要迅速證得圓滿的佛果位,而且慈悲舍喜於眾生,並將供花的功德獻給三寶。


能使人嗅覺正常。不會有鼻腔的毛病而無法發揮正常嗅覺功能。

能使人身體不會有惡臭,聞起來氣味香甜,令你全然的純淨。

能使人的道德聲名遠播,如花香氣四溢,傳遍各方。

能使人在世界、人群中成為領導者。

能使人的道德聲名遠播,如花香氣四溢,傳遍各方。

能使人在世界、人群中成為領導者。

能使人成就至善至美的事物。

能使人獲得很大的財富。

能使人出生在較好的來世。

能使人很快地完成懺罪的功課,並成就解脫,圓成證悟。


供花時我們要去思考:在我們人生中最美的事情是什麼?

如何做才能對我們真正有價值、有幫助?

最重要的是思考全然的憐憫慈悲、智慧的意義、與幫助他人解脫的美好能力。並且能夠利用生命的各種對境,去激勵並喚醒我們昏沈的心念,從幻覺當中見到真實,了解生命的本質是壞苦,業的輪迴。



供花對內心清淨極為有用。它能淨除我們所有負面的業力與習氣,幫助我們克服情緒化的想法,漸漸釋放得以自由。


當我們了解了供花的意義,我們的心就會充滿慈悲、安忍與快樂的想法,對眾生也會充滿仁慈、溫柔、包容、忍耐,使我們了解並且放棄輪迴的過患,而想解脫自由,成就空性。


【佛學夜聽】夫妻子女間的因緣! 39期

【佛學夜聽】學佛的意義! 38期

【佛學夜聽】自造孽不可活,天造業不可躲。 37期

【佛學夜聽】智者從天下,無智而從家! 36期

【佛學夜聽】餐食的規矩! 35期

【佛學夜聽】做一名有智慧的女菩薩! 34期

【佛學夜聽】佛弟子應如何求財!(深度智慧好文) 33期

【佛學夜聽】 燒香拜佛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智慧好文) 32期

佛學交流微信群!歡迎加入!

相關焦點

  • 佛前供花、供果、供水的功德
    佛門裡有多種供養,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供塗等等。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佛前供花、供水、供水這三種供養的功德福報。一、佛前供花自古以來,佛教就與花有著很深的因緣。比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徵佛菩薩的聖潔,故以蓮花作為佛教的聖花。
  • 佛教:佛前供花,這幾點你需知曉!
    這就好比一切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也只有開花之後才能結出果實。其在釋迦牟佛被授記成佛的典故之中,我們就能得知,佛前「供花」所代表的巨大含義。關於佛前供養,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項呢?這幾點你需知道!一、供花之心!在佛教之中,對於發心極為重要。
  • 佛前供花,你知道代表什麼嗎?
    佛教的禮儀之中,每一項都具有各自的意義,供花也是常見的一種供佛方式。佛是福慧雙全的覺者,那是不是需要眾生供養的花呢。?其實,不僅僅是現在的人會供花,釋迦牟尼佛於過去因地修行的時候,也曾經用蓮花供燃燈佛。
  • 佛前供花,這4條「禁忌」,千萬要注意!
    佛前的香案上,經常花團錦簇,諸佛菩薩宛如在花叢中微笑,顯得極為清淨、莊嚴。那麼,是不是佛菩薩跟凡夫一樣,也貪戀嬌豔美麗的花朵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佛菩薩是出世間的聖人,以慈悲心平等加持世間一切眾生,並不會因為誰上供鮮花,就對誰格外偏愛。其實,這樣的想法,更多的是自己心中的妄想顛倒。佛前供花,下面四條「禁忌」,千萬要注意。
  • 佛教:佛前供花的方法和功德
    「今生貌美為何因,前世佛前供花人」,佛教歷來與花有著甚深的淵源,許多佛菩薩的法器或者坐檯就是蓮花,蓮花被譽為佛門「聖花」。蓮花又叫「蓮華」,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就是此義。比如我們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就常常是端坐蓮花臺,手持淨瓶甘露。
  • 初一十五供佛,佛前這些供品寓意不同,切勿隨意擺放!
    對於佛菩薩來講,正確的拜佛首先要心誠,善信供佛,只是表明自己追隨佛法的心,而不是用供品與佛菩薩形成交易,讓佛菩薩幫助自己實現某種世俗的利益,發心是第一位的,誠心禮拜,日常為自己多做功德,自然會收穫善業和福報。對於佛弟子來講,如法供佛是最重要的,最常見的就是用花、水果、燈、香、清水,不同的供品代表的寓意不同!
  • 佛前擺放供果,有哪些注意事項?
    許多人喜歡到寺院禮佛培植福田,除了佛前上香、跪拜,還有沒有其它廣種福田、做功德的途徑呢?小編告訴大家,除了剛才提到的方式,佛門還有幾種非常重要的佛前供養方式,比如供花、供果、供水、供燈等等。供花代表善因,供果代表善果,供水代表清淨,供燈代表智慧和光明。
  • 佛前擺放供果,這幾點一定要注意,功德圓滿!
    我們都知道,想要培養自己的福德資糧,需要上供下施,這與「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相一致,佛菩薩在上,需要我們作如理如法的供養。才能更好地淨化身心,得到更廣大的利益。以下有幾點是在供養佛聖像的時候,必須要注意到的,希望廣大佛友以此為參照,將供佛的功德做得更加圓滿。一、佛前供水要怎麼做?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3點「禁忌」,功德無量!
    一般信眾到寺院拜佛,都會選擇在佛前做些供養,以積攢功德。那麼佛前供養都有哪幾種呢?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食、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不論多寡,發心真誠即是功德。佛前供養,並非佛菩薩需要我們的東西,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所作一切供養只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戒掉自私自利的貪心。佛門裡每一種供養方式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比如佛前供花,花清香美好,意在提醒大眾要廣種善因。佛前供果,「果」既代表因果,提醒大眾敬畏因果、不作惡業,也指佛門裡的三種無上果位。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平等,告誡大眾要修平等慈悲心。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因為不論我們供養什麼,佛菩薩都不會用的,供佛的目的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不是用來「賄賂」佛菩薩的,而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是一種表法,也是一種修行的方便法。當然,不論供養什麼,都是處於清淨的發心,所以最好保證所供物品的乾淨清潔、無損壞,以免冒犯佛菩薩莊嚴,對佛菩薩不敬。一般的,我們可以在佛前供養鮮花、水果、淨水、燈燭、香支等等。
  • 用什麼水果供佛好?如何供?供完佛的水果該如何處理?
    很多朋友在供佛的時候,都會在佛前放水果,但是對用什麼水果供佛好,該如何供,供完佛的水果又該如何處理卻不是很清楚,今天昱遠居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用什麼水果供佛好?其實,任何水果都可以供佛,重要的是在於心誠恭敬。水果供佛,是佛徒對諸佛菩薩先聖賢哲表達的一種恭敬心和感恩心,又是莊嚴道場營造神聖氛圍的一種供物,屬於修供養法門。水果供佛,是表達一種恭敬心,又可起到裝飾和營造神聖氣氛。水果供佛,心有神明,敬畏神明,自然就會注意個人善惡行為。如何供?
  • 佛前的供品什麼時候收是最好的?供佛的水是否十二點前收?
    問:佛前的供品什麼時候收是最好的?供佛的水是否十二點前收?請法師開示。下午這個是畜生吃的,晚上夜裡是餓鬼吃的,所以最好不要供佛。但是有些人供佛,把水果放在佛前當作莊嚴具,放在那裡比較莊嚴,好像如果中午收掉了,下午看佛前空空的什麼都沒有,感覺好像有點對不起佛一樣,這樣子他沒有把它當作一個食品。其實像飯啊菜啊這些,下午是絕對不能供的。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折損功德!
    腥食主要指蛋奶類,像雞蛋牛奶這類東西也儘量不要供佛。一般情況下,供桌上陳列的都是各種水果,比如蘋果、香蕉、橘子、葡萄、火龍果、西瓜、梨、柚子、橙子等等,各種應季的水果。供奉水果要注意,像榴槤這種氣味不太好、刺激性難聞氣味的水果最好不要拿來供佛。水果氣味不清新,會影響大眾修行的心,也對佛菩薩有一絲不恭敬,以此供佛,不太得體。
  • 佛前擺放供果,牢記這3點,功德無量!
    無論是到寺院,還是自家供奉的佛堂,不少信眾都會常常在佛前上供,尤其是初一十五,寺院裡總是香客不斷,人們燒香拜佛,在佛前供奉各種食物,廣作供養,培植福報功德。我們都知道,佛門裡有多種供養方式,最常見的就是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任何一種供養都不是在和佛菩薩交易,不是說我們供養越多,功德就越大。佛菩薩不缺眾生的供養,任何供養都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佛菩薩視一切眾生平等,不會因此而優待誰。它是一種表法,以提醒修行者應達到的境界。
  • 佛前為什麼要供水?供什麼水?有什麼意義?
    佛前為什麼要供水?我們對諸佛所作的供養,可以有很多種,例如水、花、燃香、塗香、食品、明燈等等。其實佛前所有的供品都是表法的,都有一定的教育含義,是高度的藝術的教育方法。佛前供品最重要的是:供品的來源清淨及供養時的心清淨。「供養清淨」是說不要在供養時生慳吝心或在供上貴重供品後又後悔。「供養來源清淨」是指不可以是經由殺生、邪淫、妄語等不善業而換取的供品供養,僧眾又不能以由妄言有大神通等不正的方法吸引施主而得來之物品作供。
  • 佛教:以水果供佛,這三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無論是在自家設的佛堂,還是到寺院殿堂裡,為了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與感恩,我們一般都會選擇在佛前做各種供養,以使禮佛的功德更加圓滿。佛前供養有多種方式,比如佛前燒香、供燈、供水、供花、供果、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皆代表不同的表法,以此善巧方便利益無量眾生。
  • 祈竹仁波切:佛教利益父母的孝道及三十五佛懺悔文開示
    如果父母健在,我們不盡孝道,卻待他們身後才撫棺痛哭,把屍體供在最昂貴的棺木中,把花、?及食品供在靈前,這樣做毫無意義可言,而且死去的父母也受用不了這些供品。花是對眼根與視覺而供的,香乃對鼻根與嗅覺而供,食物則對舌根與味覺而供。死了的人不再有視覺、嗅覺或味覺,再供這些東西又有何意思呢?我們應該趁父母仍在生時,多加關心及常常侍奉。在他們過身後,我們亦宜以真正能利益他們的方法來盡孝。
  • 佛前上供水果,這4點「禁忌」,一定要小心!
    佛門裡有多種供養方式,可以方便眾生廣修功德,比如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都是為了培養大眾的慈悲心、利他心,讓眾生在布施的過程中逐漸消除自私貪念,心量越來越大,這就是福德利益。很多人質疑,佛前供養,難道佛菩薩會吃嗎?當然不會,我們不要迷信那些民間說法。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我們在佛前做任何供養,都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佛菩薩也並不缺我們的任何物質供養。做供養,是為了培養大眾的慈悲利他心,放下貪吝、自私,懂得利益大眾,也是成就自己的一份功德。關於供養方式,佛門裡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都有其代表性的寓意,都是一些吉祥的表法。
  • 佛前擺放供果,謹記這5點,功德無量!
    許多善信到寺院禮佛大多都會選擇買一些供品在佛前上供,以表自己的誠心和恭敬。有些信眾自己家裡設的也有佛堂,會選擇每天或隔一段時間,在佛前禮拜上供。佛前上供,供品主要有供花、供果、供食、供水、供燈、供香、供塗、供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