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 國內理論動態:尋求合作共贏最大公約數 構建新型大國關係

2020-12-25 光明思想理論網

全文詳見 構建新型大國關係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筆:李 文

  冷戰結束以來,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不同制度、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國家的相互依存和利益交融明顯加深,人類社會在更高層面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構建新型大國關係,需要通過和平方式完成相關國家相互認知和定位的變化與調整。這是一項無先例可循也缺乏經驗可鑑的開創性工作,成敗的關鍵在於能否實現由基於戰爭衝突的「權力政治」向基於制度機制的「規則政治」的轉變,在於各國在相互磨合和博弈過程中能否共同遵守在國際社會初步達成共識的基本原則。

  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是一個先確立方向,再探索路徑、充實內容和完善形式的長期過程,需要各國共同努力,不斷增進理解、凝聚共識、深化合作。新型大國關係的構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歷史總是按照自己的規律向前發展。只要世界大國共同堅持這一正確方向,人類社會就充滿希望。

全文詳見 在政府職能轉變的過程中,做好「加減法」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燕繼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政府「減負」,為市場「鬆綁」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深層意義在於實現政府管理方式的變革,從數量上削減行政審批事項只是轉變政府職能、改變政府管理方式的開始,今後更需要做的是使政府管理從主要依賴「審批式管理」的狀態向主要通過「服務式管理」的狀態轉變,即多一些事中、事後監管,多提供服務,多通過宏觀調控抓大事、謀全局。

  燕繼榮指出,削減了行政審批權,要防止相關部門以此為藉口,對以往的管理事務放任自流,變成「不管型」政府,不承擔管理和服務的責任。行政審批事項下放,並不是說政府對這一領域置之不理,而只是轉變了政府的管理方式。

[責任編輯:劉冰雅]

2

1

相關焦點

  • 陸忠偉: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須破 「心中賊」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中美新型大國關係、語言研究、文明交流、貨物和人力資本、金融資源配置、司法不規範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陸忠偉: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須破 「心中賊」】  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陸忠偉認為,中國與太平洋彼岸美國的關係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組大國關係,從而決定著亞太戰略平衡、國際戰略平衡及世界和平穩定。正因為這組大國關係的厚重,其發展動向及走勢備受關注。「栽什麼樹苗結什麼果。」
  • 構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
    構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 2018年01月02日 07:2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凌勝利 字號 內容摘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的框架已基本成型
  • 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23):尋求「合作共贏」的中國方案
    而倡導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正是尋求處理好國家間關係、保持國際社會穩定發展的「中國方案」。   新型國際關係新在「合作共贏」   「面對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和世界各國同舟共濟的客觀要求,各國應該共同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各國人民應該一起來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 中美對新型大國關係的認知差異及中國對美政策
    針對發達國家,中國強調拓寬合作領域,妥善處理分歧,推動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係,如中美「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針對發展中國家,中國強調共同維護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支持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永遠做發展中國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誠夥伴,如加強與拉美關系所提出的「1+3+6」合作新框架;針對多邊外交,中國則強調支持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發揮積極作用
  • 問政智庫 | 王存剛: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一種理論化的解釋
    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是當代中國外交思想的重大創新,並已在國際關係實踐中取得重大進展。  新型大國關係的核心內容,是「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跨國關係性既可能導向無政府狀態,引發國際衝突乃至國際戰爭,也可能導向具有相對穩定性和確定性的有秩序狀態,形成基於跨國合作並有助於跨國合作的國際規範、國際制度、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  中國與發展中大國的關係,應當是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突破口。作為發展中大國最具影響力的成員,中國積極倡導並不斷加強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
  • 堅決摒棄冷戰思維 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
    中宏網北京9月27日電(記者 王鏡榕)在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球,單邊主義、逆全球化甚囂塵上之際,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的召開舉世矚目。
  •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 推動構建新型中國與世界關係
    原標題: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推動構建新型中國與世界關係 編者按 7月11日,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光明日報社聯合主辦的習近平外交思想理論研討會在京召開。我們堅信:合作共贏應該成為各國處理國際事務的基本政策取向,不僅適用於經濟領域,而且適用於政治、安全、文化等領域。 光明日報始終與國家命運休戚與共,與人民群眾血脈相連。今年6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為光明日報創刊70周年發來賀信。我們將以高度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守正創新,用心建設新時代知識分子精神家園,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深做細做生動。
  •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推動構建新型中國與世界關係...
    本報記者 郭俊鋒攝/光明圖片  編者按  7月11日,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光明日報社聯合主辦的習近平外交思想理論研討會在京召開。我們堅信:合作共贏應該成為各國處理國際事務的基本政策取向,不僅適用於經濟領域,而且適用於政治、安全、文化等領域。  光明日報始終與國家命運休戚與共,與人民群眾血脈相連。今年6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為光明日報創刊70周年發來賀信。我們將以高度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守正創新,用心建設新時代知識分子精神家園,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深做細做生動。
  • 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原標題: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明確指出:「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呼籲各國人民同心協力,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 王毅談構建新型國際關係三個關鍵詞
    王毅談構建新型國際關係三個關鍵詞 2017-12-19 18:05: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電 19日,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談及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三個關鍵詞: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
  • 人民日報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構建國際關係理論的中國學派
    中國共產黨自十八大以來,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伴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的提高,中國日益走近國際舞臺中央,不斷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 新華社社評:尋求最大公約數 凝聚奮進正能量
    原標題:新華社社評:尋求最大公約數 凝聚奮進正能量——寫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開幕之際 尋求最大公約數 凝聚奮進正能量——寫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開幕之際 春和景明,揚帆起航。肩負莊嚴使命的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匯聚北京,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聚焦發展共商大計,發揚民主共謀良策。
  • 大國關係「新常態」及良好外部環境營造
    對此,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應繼續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新型國際關係,積極運籌穩定均衡的大國關係,發展與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合作,為中國未來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
  • 習近平:堅持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正確方向
    習近平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強調堅持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正確方向 促進亞太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發展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 在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2日接受了美國《華爾街日報》書面採訪,就中美關係、兩國在亞太及國際地區事務中的合作
  •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闡釋與國際傳播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到:「合作共贏,就是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係,同舟共濟,權責共擔,增進人類共同利益。」〔4〕2013年3月,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中,第一次在外交場合提到命運共同體的概念:「這個世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和實踐路徑
    正確的義利觀是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只有處理好義利關係,才能做到義利兼得。基於這種價值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了當前各國尤其是大國對外行為的道德規範。世界各國應認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連帶效應,正確處理相互間的義利關係,在追求本國利益時應當兼顧別國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兼顧別國發展。
  • 競爭與合作,大國之間怎樣好好相處?
    但是從長遠的、戰略的、全人類的共同利益的視角看,這種對權力的爭奪必須遵守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尋求責任與權力的平衡,否則大國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就不可避免,並可能給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帶來極大的破壞。  權力與責任的關係如同硬幣的兩面,權力是承擔責任的必要手段,世界上不存在無責任的權力,也不存在無權力的責任。責權一致是組織設計中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在國際關係中也同樣適用。
  • 習近平關於中美關係的20金句
    只要雙方堅持這個最大公約數,中美關係發展就有正確方向。希望雙方妥善處理和管控敏感問題,推動中美關係在新起點上健康穩定向前發展。雙方要堅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堅定不移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
  • 建設新型國際關係的內在邏輯與中國作為
    在此背景下,國內治理與國際治理相輔相成,各國的改革發展穩定都離不開良好的國際關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深刻闡釋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對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等13個方面的制度作出戰略部署,提出「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將「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作為重要實現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