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考:巧妙運用「等面積法」,找尋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

2020-08-27 程老師中學數理化

【原題再現】

【提示】

【解析(3)】:

根據四邊形內角和為360°,其中∠A為30°,∠AED=∠AFD=90°,可得:∠EDF=150°,所以,過點F作FG垂直於ED,交射線ED於點G,那麼∠FDG=30°,可以構造一個含30°的直角三角形,由此可求出面積。


【重點】試題1:

【問題情境】:

由導入部分可得結論: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任意一點到兩腰的距離之和等於腰上的高(藉助面積法)。上述所展示的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均是銳角,若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鈍角,結論是否成立?

這種情況往往會在矩形背景下出題。

【結論運用】:

【拓展變換】:題目中條件:AD·CE=DE·BC,我們並不陌生,在圓有關證明題中我們也會常見到,轉化成比例式,藉助相似求證。

然後以BG為橋梁,藉助勾股定理進行列方程,可解得DG=1,那麼BG的長為4√(3),進而三角形周長之和可解。

【重點】試題2:若將「等腰三角形」改為「等邊三角形」,&34;改為「底邊中點」,我們看例題:

【解析(3)與(4)】:射線 DE與線段 AB相交於點 E , 射線 DF與線段 AC(或 AC的延長線 )相交於點 F .

本題為瀋陽模擬考試題,運用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考慮到等邊三角形的特殊數據進行解析。

【重點】試題3:若將「底邊中點」改為「內部一點」

我們看例題:2013年瀋陽市中考數學第16題

本題可分為四種情況討論,兩內、兩外、一內一外、一外一內。兩內時為最小值,兩外時為最大值。以下兩種情況不符合本題要求,捨去。

接下來我們來看兩(最小值):藉助等面積法,以及先前引例可知,PF=AE-PM-PN,

相關焦點

  • 全等三角形面積法證明線段之間的關係
    全等三角形面積法證明線段之間的關係1,面積法:平面幾何中的面積公式以及由面積公式推出的與面積計算有關的性質定理,不僅可用於計算面積,而且用它來證明平面幾何題有時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運用面積關係來證明或計算平面幾何題的方法,稱為面積方法,它是幾何中的一種常用方法。2.常見題型:題目中垂直條件比較多,這時候就該聯想相關知識點:①同角的餘角相等,可以得到等角,或許可以用全等解決問題:②三角形的面積,利用面積法解決間題。
  • 初二數學上冊壓軸題:三種方法證明三條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
    證明三條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是初二上冊數學的考試熱點,也是學習中的重難點。有些同學在學習該版塊時,苦於找不到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導致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大減。其實,在初二階段,數學中的三條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非常明確,要麼兩條線段相加等於第三條線段,要麼兩條線段相減等於第三條線段。
  • 靈活運用全等三角形尋找線段間的數量關係
    靈活運用全等三角形尋找線段間的數量關係在伍家崗區2019年秋季學期八年級數學期末考試第24題中,許多學生面對題目中紛繁的全等三角形,在選擇合適全等中花費了較多時間,甚至沒能找準需要的那一對,導致解題失敗。
  • 如何猜測並證明三條線段間的數量關係?
    如何猜測並證明三條線段間的數量關係?2020年北京中考數學第27題,構造三角形全等的經典考題原題在△ABC中,∠C=90°,AC>BC,D是AB的中點.>(2)當點E在線段CA的延長線上時,依題意補全圖2,用等式表示線段AE,EF,BF之間的數量關係,並證明.
  • 初二數學,期中考試熱點: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
    初二數學幾何版塊,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有那些?①兩線段相等(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②兩條線段相加等於第三條線段(全等三角形與截長補短)③兩條線段的差等於第三條線段的2倍(什麼鬼?好像沒見過?那就好好見識一下吧!)
  • 看解析,備中考!純幾何+線段數量關係,19年四川自貢25題
    純幾何大題,是中考數學後面幾道大題的常客之一,也是初中生容易丟分的題型,因為不少純幾何題要做輔助線,如何做輔助線,初中生一直拿捏不準。今天九筒分享19年自貢中考第25題,來看看這題該如何解析。題目二、第1問解析初中幾何大題中,要證明2條線段相等,90%是通過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得到。
  • 中考真題:如何運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解決線段關係問題
    今天分享的是一道真題是:關於在四邊形中如何運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求線段的關係問題解析可通過構建全等三角形來實現線段間的轉換.延長EB到G,使BG=DF,連接AG.目的就是要證明三角形AGE和三角形AEF全等將EF轉換成GE,那麼這樣
  • 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二次函數與三角形面積最值問題,鉛錘法
    中考科目中,數學是比較難的一科,也是令很多同學比較頭疼的一科。本專欄主要是專題複習,難度相對來說會比較大,會涉及各種題型的壓軸題,是為參加中考的同學量身打造的,特別適合想拔高數學成績的同學。本節內容主要介紹二次函數中三角形面積最值問題。
  • 矩形面積法的巧妙應用
    一、面積法在平均數問題中的應用在平均數問題的解決中,傳統的解法通常先算總量,再除以相應的數量,得到平均數。但我發現,很多孩子對這種解釋總是覺得似懂非懂,難以體會平均數問題的核心「移多補少」的思想。這裡,面積法的應用就非常地直觀了。
  • 三角形面積法巧解幾何題,手握這把「鑰匙」,讓解題出奇制勝!
    (一)證明或計算面積問題在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或者證明中,求三角形的面積難度不大,有難度的是證明三角形面積之間的2倍關係,這也是近年中考的熱點題型;我們在解決此類問題時,常用到兩個技巧,一個是把大三角形分解成兩個三角形;二是找相似三角形;三是轉化為證底邊或者高之間的倍數關係。
  • 2020年中考數學滿分之路:最新二次函數壓軸題方法指導及考題預測
    (2)線段的數量關係問題:此類問題一般是求滿足線段數量關係的點的坐標。針對這種情況應先在圖中找出對應線段,弄清已知點和未知點;再聯立二次函數和一次函數的解析式,設出未知點的坐標,使其只含一個未知數;最後用未知數表示出線段的長度,結合題幹,列出滿足線段數量關係的等式,進而求出未知數(注意排除不合題意的數值)。
  • 拼接法探索圓中三條線段數量關係
    拼接法探索圓中三條線段數量關係在幾何綜合題中,探索三條線段的數量關係是一種常見考點,通常這類問題的解決是將這三條線段通過轉換,變成兩條線段或一個特殊三角形例如直角三角形,從而得到它們之間的數量關係。簡單的關係即兩條線段和等於第三條線段,稍複雜的結果是三條線段滿足勾股定理,或者在這二者基礎上再加以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合理構造全等或相似是第一步。題目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P點在x軸上⊙P交x軸於A、B兩點,交y軸於C、D兩點,E為⊙O上一點,連接CE。
  • 巧用面積法識破圓加拋物線組合「紙老虎」 - 愛數學做數學
    巧用面積法識破圓加拋物線組合「紙老虎」通常在中考數學壓軸題中,二次函數和圓作為綜合性最強的兩大知識集合,最容易出現,如果它們攜手在同一道壓軸題中,可想而知其難度之大。不過呢!順著解讀出來的條件探索:三角形的角平分線,存在如下比例關係,BD:BE=OD:OE,是不是很驚喜?發現了結論中的OD和OE?
  • 假期要努力學習才不至於被拉下丨近五年無錫中考數學線段內容點評
    線段的內容一直是中考的熱點,對於命題而言出題的方向和靈活度非常的高,線段問題包含的內容比較多,線段求解,線段關係等。無錫中考的線段問題有中檔的線段求解,也有超級難的線段關係,周長問題,看看能做出來幾道?
  • 教學反思:三角形的中線與面積法
    教學反思:三角形的中線與面積法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第11章第1.2節《三角形的高、中線與角平分線》中,我們對三角形的中線描述是「連接三角形頂點和對邊中點的線段」,這和前一小節中對邊、對角概念的理解提出的要求對應,即學生能識別頂點的對邊,以及邊的對角。定義中強調了中線兩個端點,以及它是一條線段。
  • 初中數學培優 9年級18講 線段比例關係證明 相似三角形 平行線
    而高中數學的難度並沒有下降,因此初高中之間的銜接存在著很大的困難。本系列專題講座的習題和例題都來自各年中考題以及重點高中的自招題,難度高於中考的平均程度,差不多是重點高中的自招難度。系列裡面許多解題方法和擴展的知識對進入高中後的數學學習是極其必要的補充。
  • 中考數學:代數法在中考最值問題中的應用
    中考數學中的最值問題是難點,決定是否可以取得高分的關鍵。前一節中分享了幾何法中的圓模型在最值問題中的運用,本文分享代數法在最值問題的運用。最值問題本質是動點。一般研究線段的最值,很少研究角度的最值。如果出現求角度的最值,一般採用三角函數,轉化為線段的最值問題解決。(利用三角函數一定要找到對應的直角三角形,本文在此不詳細展開)代數法解最值問題是通過代數式的形式,一般是利用一元二次函數的形式,通過配方法求最值,或者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兩點間的距離公式解決。以下是分享的題目,建議列印做一遍,再總結。
  • 搶分必看|如何解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判斷和計算?
    理清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之間的數量關係和位置關係,對於研究三角形的性質具有重要意義。在中考中,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判斷和計算考查較為容易,分值佔4-10分左右,但常常有同學因無法靈活運用和這些線段相關的性質與判定定理,遇到題目時無從下手,導致丟掉這唾手可得的分數。
  • 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三角形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三角形,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易錯點1:三角形的概念以及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高線的特徵與區別。   易錯點2:三角形三邊之間的不等關係,注意其中的「任何兩邊」。最短距離的方法。
  • 解題技能提升,面積法巧解中考難題,不應忽視的解題策略
    面積法是中學數學的一種重要方法,所謂面積法就是利用圖形的面積關係,建立一個或幾個關於圖形面積的等式或不等式,然後通過推理、演算,以達到證題目的的一種方法.三角形面積是一個數量,通過三角形面積公式把面積、邊、角之間關係互相溝通,以恰當的轉換求解.應用面積法解題簡潔、明了,面積法是解幾何題的常用方法.面積法的理論依據是面積公式,當問題涉及如下方面時,不妨用面積法嘗試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