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一個已被底特律三巨頭拋棄的細分市場也許真的會有吸引力
曾領導奧迪品牌、半年前升任大眾集團北美CEO的斯科特·基奧(Scott Keogh)表示,該品牌將制定一個皮卡策略,不過還不確定會是什麼。
事實上,大眾已經連續第二年在紐約車展上展示概念皮卡產品。基奧則認為大眾在競爭極其激烈的美國皮卡市場上還有空間。
最新的一款叫做Tarok,是由大眾在南美開發的,使用其MQB平臺。它有兩排完整的座位,而摺疊貨箱擋板的設計可以讓4英尺(約1.2米)長的貨箱延長26英寸(約66釐米)。
不僅如此,大眾表示,如果摺疊貨箱擋板,後座再向前摺疊,尾箱就可以和第二排座椅打通,貨箱的長度可超過8英尺(約2.4米)。
基奧說這個品牌在皮卡上有三種選擇。
第一種是像福特的非承載式車身結構中型皮卡一樣的產品,將在世界其他地區作為Amarok的替代品出售。
第二種是開發一款基於Atlas跨界車的承載式皮卡,類似於大眾2018年紐約車展上展示的Tanoak概念車。
最後一種是正是選擇Tarok這種使用MQB平臺、A級車車身結構的產品,可以以更低成本從墨西哥進口到美國。它可能會吸引那些不想花超過3萬美元買一輛中型皮卡的消費者。
對於Tarok,基奧說:「將於2020年供應南美市場,但問題是,這樣的東西在美國市場上行得通嗎?」
大眾在美國推出小型承載式皮卡的歷史或許可以提供一個答案。
40年前,該品牌用當時很受歡迎的Rabbit作為基礎,推出了一款小型皮卡,而產品名也簡單粗暴,就叫「Pickup」。
這款實用的前輪驅動皮卡擁有一張6英尺(1.8米)長的尾箱和單排座位。如果不看車身後半部,那簡直與Rabbit的造型如出一轍。
從1979年首次亮相到美國生產結束後的1984年,大眾總共銷售了77512輛Pickup,都是在大眾位於威斯特摩蘭縣的前工廠生產的。
這種設計在20世紀90年代的歐洲延續了下來,並繼續出現在21世紀頭十年中期的南非市場上。
雖然今天的Tarok概念車和那款Pickup幾乎沒有什麼共同之處,但大眾的領導可能會發現,這類卡車也能滿足類似的需求。
「這個理論很簡單:使用A級尺寸的車,美國市場上根本沒有這種大小的皮卡。」基奧這樣解釋大眾Tarok的概念。
當然,這也意味著沒有類似的東西可以讓公司衡量潛在的銷售量,「可能會出現需求空間,誰也說不準。」基奧說道。
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已表態,說是否批准面向美國的大眾皮卡將由基奧做出決定。不得不說,進入一個已被底特律三巨頭拋棄的細分市場也許真的會有吸引力。
「具體來看,駕駛和燃油經濟性方面,用戶能有一輛A級車,而根據你如何使用第二排座椅空間,再加上尾箱本身,基本上又能有一輛B級皮卡的載貨長度。」基奧說,「所以我們很喜歡這個主意。」
另一方面,因為Tarok基於MQB平臺打造,大眾「能有多種發動機選擇」,高達300馬力的V6也不成問題。
如果像Tarok這樣的皮卡得到批准,它將在墨西哥的普埃布拉進行生產。大眾在這裡製造MQB平臺的汽車,並可以將其運往北美和南美。
用基奧的話來說,隨著高爾夫生產從普埃布拉轉移回德國,「有空間」來建造Tarok。
「說到底,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正確的決定。生產它需要什麼?如何定價?產量多少?利用率是多少?投資有多少?」
基奧認為:「從最初的研究來看,我們認為可以做到,接下來就要看市場的反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