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教師PK數學課 英國老師使用計算器

2021-01-08 中國青年網

  BBC(英國廣播公司)製作的中國老師教英國學生的教育紀錄片播出後,引起全民大討論。9月2日,東北師大附中國際部英國籍教師班尼斯徹勒與中國老師PK,講同一堂數學課。巧的是,BBC紀錄片中出現的5名中國老師之一、來自杭州外國語中學的鄒海連老師,正是班尼的前同事。

  同一堂數學課 中、英數學教師PK

  班尼斯徹勒曾先後擔任英國查特斯學校和聖馬克學校的A-level數學教師,英國威廉布魯克斯學校數學組組長,杭州外國語學校數學教師。現任東北師大附中國際部一名數學老師。

  當天是新學期班尼的第一堂數學課。作為東師附中65周年校慶的數學教學研討交流活動,班尼要和兩位中國同行(東師附中高三數學老師劉丹、江蘇錫山高級中學數學老師包偉華)「同課異構」一堂數學課。授課的內容是高中數學內容「函數的零點」。

  據了解,「同課異構」,意思是同一節的內容,由不同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自己的理解,自己備課並上課。值得一提的是,對於班尼的學生、附中國際部IB2 高三數學基礎班的同學們來說,「函數的零點」是教學大綱以外的拓展內容。而對於跟劉丹、包偉華兩名中國老師學習的附中高三(6)班、(5)班的同學們來說,「函數的零點」是高考(精品課)必考內容。

  英國老師上來就用「圖形顯示計算器」

  對「函數的零點」一章,3位老師都認可函數的數形結合及應用是教學重點。不同的是,劉丹老師從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數學建模、運算及推理論證能力入手,將一堂課清晰地分成教學目的、回顧深化、合作交流、自我提升、反思感悟等環節。

  包偉華老師也將課堂的大部時間用於應用「函數的零點」知識解題,以練題鞏固知識。

  而英國老師班尼,則一開始就明確說,「請同學們拿出圖形顯示計算器,畫一畫函數圖像,得出解。」記者注意到,這種像POS機大小的「圖形顯示計算器」,在班尼的課堂上人手一臺。

  除了使用計算器,中、英數學老師的課堂上還有一些不同之處:一個是班級人數。兩位中國老師的課堂上,每堂課都有學生四五十人;英國人班尼的課堂上,只有19名學生,都是附中國際部的在校生。第一個是課堂提問與小組討論:劉丹老師整堂課單獨提問了12名同學,小組合作研討2次;包偉華老師的課堂與此差不多;班尼的課堂上單獨提問5次,小組合作研討貫穿課堂始終。

  中國聽課老師評班尼的課「太淺顯」

  上數學課竟鼓勵用計算器,聽課的中國數學老師們都覺得不可思議;班尼講的「多項式」、「因式分解」、「解方程組」也讓中國老師們私下感嘆「太淺顯」。但班尼班上學IB課程的同學們卻習以為常。

  陳舒意,附中國際部IB2年級的學生(相當於國內高三)。「我們都是IB2數學基礎班的學生。IB課程體系有3門必選課,語文、英語(精品課)、數學。包括這3門在內的所有科目都分高級課程和基礎課程,我們選擇了數學基礎課程,並不是因為我們數學不好,而是選課要與未來大學學習專業相結合。IB允許學生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課程,一般來說是3+3,即3門高級課程+3門基礎課程;少部分學生選擇4+2,即4門高級課程+2門基礎課程。如何選擇,與未來大學主修專業方向相關。」陳舒意說。「每次數學課你們都帶圖形計算器嗎?考試也讓帶?」記者問她。「數學課必須帶(圖形計算器)。考試只讓帶這個。」陳舒意說。包偉華老師認為,中、英老師講數學課的差異,是文化差異,也是國內高考選拔和國際IB教育之間的差異,「中國的基礎教育在國際排名前列,尤其數學。我們學校曾有數學很一般的學生後來出國了,甚至成為數學競賽生了。」

相關焦點

  • 滬上中小學教師赴英執教數學課 上海「秘密」將全面進入英國中學
    本報記者隨近期赴英執教當地數學課的86名上海中小學教師,找到英倫師生正在探索並掛在嘴邊的「上海路子(Shanghai Way)」。  給學生的「秘密」:巧算才自信  倫敦西部富勒姆地區,一座120多年的老學校——蘭福德小學。「24+39+176=?」「92+92+92+24=?」
  • 【金色火花】合作備課 活學活用 英國老師執教「上海味道」的數學課
    在本周展示的7堂數學課中,幾乎每一堂課都用到了學具,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如沈伊婷老師使用20數板建構進位加法的運算模型;翟春偉老師採用折一折、塗一塗方形紙片的方式,研究分數加法的算理;張鳴曉老師更是課前親手剪了40套有趣的圖案,帶領孩子共同探索軸對稱圖形的本質特徵……英國老師對中國老師能花這麼多心思在學具準備上感到驚嘆。
  • 英國BBC邀中國教師赴英講學 老師崩潰學生大哭
    原標題:英國BBC邀中國教師赴英講學 老師崩潰學生大哭 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年費大力氣拍了一部紀錄片,邀請5名中國中學老師到英國漢普郡一所頂級中學,對該校的學生進行一個月的「中國式教學」,結果,中國老師明顯「水土不服」,
  • 從數學課看中英教學差異-數學教研組 數學...
    這兩周來,傑克和其他85位英國優秀數學老師一起,兩兩成組陸續走進上海60多所中小學,「浸入式」參與中國數學教育。這是我國第一個由發達國家資助、與發達國家之間的中小學教師互派項目,今年第5輪更是創下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最大規模,下月同樣數量的上海數學教師將如期「回訪」赴英授課。
  • 中學生如何科學的使用計算器?
    為此,記者採訪了貴陽十九中初三年級數學備課組長、中學數學高級教師鄭燕,用不用計算器、哪些地方用、該怎麼用,聽聽老師怎麼說。     用好還是不用好?     鄭老師說,對於比較繁瑣的計算過程,使用計算器的確會有很大幫助,它可以節約很多計算的時間。
  • 中國老師PK英國學生:誰讓誰更崩潰?-青年參考
    她告訴英國「Newsbeat」網站:「這絕對是個很大的挑戰,按照中國的做法,你要特別早起床,很晚離校。」    5名老師來自中國不同地區,在國內時都在國際學校任教,並用英文授課。其中有人曾在英國學校教書,熟悉英國式的鼓勵教育,但按照節目組的要求,他們使用了傳統和主流的中國教法。    剛開始時狀況不錯。
  • 老外的數學水平到底怎麼樣,算「24點」竟然要用計算器
    在很多的新聞或者視頻中,似乎都可以看到一種現象,老外的數學水平真的不怎麼樣。尤其是來自美國和英國的一些老外們,高中畢業的他們竟然還做不出中國初中的數學題。其實,論數學能力,老外還真的無法跟我們比。美國或者英國的初中高中數學課本難度,和我們的難度是有很大差距的。
  • 法國基礎教育一塌糊塗,數學課要用漢語來教
    找來找去,他們找到了四點原因:一是法國教師太差勁由於法國初中教育教師的工資處於西歐國家最低水平之列,近年來優秀大學畢業生對參加教師資格會考毫無興趣。很多學區在招不到正式老師的情況下經常通過失業中心錄取短期合同工、臨時工。
  • 小學低年級取消數學課 教師:教材改革要跟上
    北京一所小學,學生正在接受傳統文化教育(未來網記者 趙童攝)  未來網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 趙童)據央廣網報導,山東一小學最近在一二年級試點,對兩個班的學生推遲學習數學課時間,也就是說,取消了數學課
  • 計算器使用斷檔「坑」了不少考生
    圖為評卷點內,閱卷老師正通過電腦屏幕進行評卷。每年高考後,考生判斷數學科目試題難易的第一標準就是:運算量大不大。成績好的也被「坑」在高考數學科目結束當天,記者採訪了兵團二中、市8中、市80中、八一中學等考點30名考生,幾乎所有考生都是一個答案:「運算量太大,卷子都沒做完。」
  • 英國小學數學課——了解奇偶數,學會解答應用題.
    今天的課程,孩子要和英倫雲小學的Alice老師一起來系統解決一些數學問題。通過這節課,孩子將繼續鞏固數學運算的一些知識,並學習解答計算應用題,同時了解數字中的奇數和偶數的一些知識。英國小學教師在上課中主要採用「 講授—練習 」的教學方法。在學習了知識之後的練習必不可少,並在課堂上會列舉2~3個例子進行例題分析。
  • 英國教師眼中的中國數學教育秘密
    他們發現,首先,上海小學教師與英國教師一樣,基本都受過大學本科教育、具有學士學位,有的還有碩士學位;其次,大部分上海數學教師都受過專門的學科教育,即教數學課的老師,在大學裡都學過數學、數學教學法或者小學數學教育,所以他們知道教什麼和怎麼教;再其次,上海的小學數學教師大多專教數學課,以教數學課為主,另外可能再當班主任或承擔學校其他任務;最後,上海教師每周實際上課時間少於英國教師,也不用像英國教師那樣,
  • 精算師考試計算器使用指南-金融計算器 BA II Plus PRO
    英國精算師考試中會用到的計算器分為兩大類,金融計算器和科學計算器。需要用到金融計算器的科目為CT1 利息理論(即 CM1 的前半部分),其他科目使用科學計算器即可。英國精算師考試允許使用的科學計算器和金融計算器的型號在英國精算師協會的官網上有要求,見 Authorised calculators[1]The following are the authorised calculators for the Fellowship exams:(The suffix means any numbers or letters that follow the calculator's
  • 關於計算器的使用說明
    而去年的準考證中(見下圖),明確提到可以使用計算器。下面這張圖是我去年的準考證,在招生單位說明部分明確提到:「科目【431】須使用無編程、存儲功能計算器」。再之前的2018和2019年也是明確說明了可以攜帶計算器。
  • 注會考試中推薦使用的計算器及使用技巧
    注會考試中推薦使用的計算器及使用技巧參加過注會考試的考生相比對計算器還是有一定了解的,注會考試中會涉及到比較麻煩的計算,比如財管,財管的考試可能會涉及大量的公式運算,所以,考生不得不使用計算器來完成考試,因為財管對計算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對使用的計算器要求也相對高一些。推薦使用:CASIO。
  • 計算器使用斷檔「坑」了不少新疆高考考生
    原標題:計算器使用斷檔「坑」了不少考生 新6月14日,高考閱卷工作進入第1天,這些天,讓考生秦菲菲很擔心的一件事是:數學因為運算,恐怕要比平時低十多分。 第八中學數學高級教師曾靜對此也很無奈:現在考生普遍運算水平低,拿到運算量大的試卷,對他們來說就是一道坎。立體幾何和概率統計只要細心,穩拿分,但現在孩子運算能力不好,得分情況很不理想。 離不開計算器的後果 四則混合運算其實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但現在老師形容學生的運算速度卻是「一屆不如一屆」,究其原因竟然是計算器。
  • 英國最大規模數學教師團來滬交流滿載而歸,明年啟動語文交流
    英國教育部官員透露,鑑於中英數學間的良好交流機制,明年起學科領域將進一步拓展到語文。今年交流團中首次有中學數學教師2014年,上海市教委與英國教育部國際司相關負責人分別代表中英雙方籤署了兩輪《中英雙方關於數學教師交流的諒解備忘錄》,正式啟動並實施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
  • 英國教育大臣來華學"九九乘法表" 引廣西師生關注-廣西新聞網
    近日,有消息稱英國教育大臣將率教育代表團訪問上海,學習上海數學教學方式,尤其是借鑑中國孩子較早開始學習運算法則,記背乘法表與練習多位數除法。    這樣的新聞讓人讀起來頓覺莞爾,也在廣西師生中間引起很大的興趣:英國的學生是如何學習乘除法,中文版的乘法表變成英文版,是否還能押韻?「乘法表」獲得西方教育的青睞,說明了什麼問題?
  • 英國數學老師再次走進上海校園進行浸入式教學交流
    還記得幾年前BBC那部英國中學請了幾名中國教師給英國學生上課的紀錄片麼?當時分了中國老師帶班和英國老師帶班兩個班級做對比試驗,最後中國老師帶的班級在數學測驗中的成績遙遙領先於英國老師的對比班。在那之後,英國教育部再也坐不住了:積極開展中英之間的數學教學交流;對英國老師進行中式教學的培訓;在全英成立35個數學教學中心;甚至連中國的《一課一練》都出現了英文版並且被英國引進。近日,英國的數學老師再次來到上海參加2018—2019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今年共計有86位英國教師帶著英式的發散思維教學方式,分赴62所上海小學開展為期8個工作日的浸入式教學交流。
  • 語文老師上數學課是個笑話?全科教師很「全能」
    語文老師上數學課?記者 楊新宇 攝  12月26日晚,在重慶第二師範學院教師教育學院2017年師範生技能匯演上,2013級小學全科教師漢語言文學二班班長馬灼武講述了自己是如何將十八般武藝用到一線教學工作中的。舞龍舞獅、輪滑飛盤、軟式棒球、花式跳繩、民樂瑜伽……師範生的技能展示,讓16個接收首屆全科教師的區縣教委和主城區小學校長們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