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老化的指標;社交焦慮障礙患者的人格特徵

2020-12-13 騰訊網

1,看大腦有沒有老化?就看這個指標

來源:生物通

日本RIKEN生物系統動力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在《Brain》科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與年齡相關的腦室增大(ventriculomegaly)與大腦某一特定深部區域的血液引流滯後有關。核磁共振可以很容易地檢測到這種滯後,也就是說,這是一條預測腦室擴大和大腦老化的潛在生物標誌,可以幫助患者和醫生迅速得到治療。

腦室擴大是不正常的,在這種情況下,液體在腦室積聚,沒有得到適當引流使腦室擴大了。雖然正常範圍的腦室擴大不是一種疾病,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導致巨腦室和腦積水引起的痴呆。

2,Dev Cell | 王曉群/薛天等合作繪製人類視網膜發育的單細胞圖譜並解析了細胞命運決定和黃斑形成的細胞和分子機制

來源:BioArt

5月7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王曉群團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薛天團隊和Johns Hopkins大學、多倫多大學、華盛頓大學等多家國際科研機構合作在Developmental Cell上發表題為 Single-cell analysis of human retina identifies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and species-specific mechanisms controlling development的研究論文。

該工作通過對16個時間點的人胚胎視網膜和4個發育階段的人視網膜類器官進行高通量單細胞測序,建立了人類視網膜發育的轉錄組資料庫,闡述了視網膜在發育過程中各種細胞類型命運決定以及黃斑形成的分子調控機制,並通過跨物種分析,揭示了人與小鼠的視網膜在發育過程中的進化保守性以及物種特異性,為研究人類視網膜發育以及治療和幹預相關疾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睡眠會加重過敏反應,你知道嗎?

來源:轉化醫學網

過敏性疾病廣泛存在,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5月4日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即使在沒有過敏原的情況下,只要重新回到先前使用過敏原的環境,也可以觸發過敏反應。只有當受試者在服用過敏原後的晚上睡覺時,這種影響才會發生,而當他們在那晚保持清醒時,這種影響就完全消失了,這表明睡眠對於鞏固環境背景和過敏原之間的聯繫是必要的。這些發現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當過敏原不存在時,過敏反應經常被視為安慰劑反應的一種形式。

4,社交焦慮障礙患者的人格特徵

來源:大話精神

患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具有明顯不同於他人的個性特徵。根據烏普薩拉大學在PLOS ONE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情緒不穩定和性格內向是其顯著特徵。與此同時,研究表明,在社交焦慮的個體中,人格特徵存在很大的差異。通過對五大人格維度的聚類分析,可以區分出三種人格類型。研究者稱,這三組人(第一組是典型的社交焦慮,第二組是「內向盡責型社會焦慮」的人,第三組是患有不穩定-開放型社會焦慮障礙)社交焦慮的原因可能不同,例如,在大腦神經遞質水平和遺傳因素的異常方面。對於不同類型的社交焦慮障礙,需要採取不同的治療措施。

5,ECT 治療抑鬱障礙:功能改善和殘餘症狀的神經影像學

來源:精神時間

抑鬱障礙患者多伴有腦結構和功能缺陷,電休克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可通過改善腦結構可塑性和重建腦區間正常功能連接進以緩解患者抑鬱症狀。靜息態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MRI)已被廣泛用於描繪腦內在功能模式,是現階段研究大腦功能組織和模式的支撐技術。為了更好地研究大腦功能連接模式的相似性,近期的一項研究引入了一種體素水平的表徵全腦功能連接一致性的方法——功能連接一致性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homogeneity,FcHo)。來自我國深圳神經科學所的 Wang 等學者做了一項臨床對照試驗,研究成果發表在 2020 年2月的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Biological Psychiatry 中。

該研究通過使用 FcHo 技術,比較 ECT 治療前後 23 位抑鬱障礙患者與 25 位性別、年齡和教育水平相匹配的健康對照者的相關影像學報告,以確定抑鬱症狀得到快速緩解的特定功能迴路和殘留功能障礙的責任迴路。研究結果提示,FcHo 水平和功能連接的增加或正常化可能與抗抑鬱治療效果有關,而 FcHo 水平和功能連接的降低可能是抑鬱障礙患者經 ECT 治療後存在殘餘功能缺陷的原因。dmPFC 中 FcHo 水平的變化與患者抑鬱症狀評分的變化密切相關。

6,八卦信息增加了獎勵相關的腦振蕩活動

來源:環球心理資訊

八卦被定義為在一個和諧的環境中,以一種評估的方式對缺席的第三方進行的信息的交換。八卦行為的其他重要功能包括自我評價效用、影響和改善自我社會地位。fMRI研究表明,好奇心和信息都會激活獎賞網絡。此外,有研究還發現,關於名人的負面八卦信息激活了紋狀體這一與好奇心有關的腦區。

在該研究中,使用了包含不同類型信息的範式來探究非社交信息(關於瑣事的問題)和社交信息(包括關於名人的中性信息和八卦)的腦振蕩活動的差異。並假設,如果獲取信息的好奇心和滿足感是有回報的,它們會產生和其他回報刺激(如金錢獎勵)類似的的事件相關電位(ERPs)。該研究假設八卦信息會引起更多的P300和beta反應。研究結果證明了八卦的吸引力以及它在形成對其他信息的記憶方面的能力。此外,我們還指出了β振蕩活動在八卦信息處理中的關鍵作用。

7,模仿獵豹的「最快」軟體機器人來了!獵豹:這是我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來源:環球科學

這種新型軟體機器人還可以協同完成抓取作業。

獵豹是陸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生物,它們通過背部強健的肌肉控制脊柱的彎曲和伸展,來實現高速奔跑,追捕急支糖漿或是其他獵物。受獵豹的啟發,在發表於《科學·進展》的一篇論文中,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的軟體機器人。相比前幾代,這種新型的軟體機器人跑得更快,還能巧妙地抓取物體。研究人員希望,這些「小獵豹」未來能夠幫助搜索和救援,以及應用於工業生產中。

8,選擇性靶向GABA受體,創新療法治療脆性X症候群2期臨床數據積極

來源:藥明康德

日前,致力於開發罕見神經系統疾病治療藥物的生物醫藥公司Ovid Therapeutics宣布,其開發的新型δ選擇性GABAA受體激動劑OV101(gaboxadol)在治療脆性X症候群(fragile X syndrome)男性患者的2期臨床試驗ROCKET中獲得積極結果。

脆性X症候群是最常見的遺傳性智力殘疾和自閉症。它由FMR1基因突變所致,FMR1基因可阻斷脆性X智力遲滯蛋白(FMRP)的表達,FMRP是GABA合成中的一種重要蛋白。OV101是一款在研δ選擇性GABAA受體激動劑,也是首款靶向持續性抑制(tonic inhibition)功能受損的藥物。OV101在已進行的體外研究與動物模型實驗中,可以選擇性激活突觸外GABAA受體的δ亞基,從而通過調節持續性抑制影響神經元活性。美國FDA此前已授予OV101孤兒藥資格和快速通道資格,適應症為天使症候群和脆性X症候群。

前文閱讀

1,腦科學日報|脂質代謝可控制大腦發育;植物提取物可緩解宿醉症狀

2,腦科學日報|運動會改變大腦;「談蛇色變」原來是天生的感覺

相關焦點

  • 腦科學日報|大腦老化的指標;社交焦慮障礙患者的人格特徵
    1,看大腦有沒有老化?核磁共振可以很容易地檢測到這種滯後,也就是說,這是一條預測腦室擴大和大腦老化的潛在生物標誌,可以幫助患者和醫生迅速得到治療。腦室擴大是不正常的,在這種情況下,液體在腦室積聚,沒有得到適當引流使腦室擴大了。雖然正常範圍的腦室擴大不是一種疾病,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導致巨腦室和腦積水引起的痴呆。
  • 焦慮障礙軀體症狀 廣州治療焦慮症的醫院
    焦慮本身不是病,而是一種情緒,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和急性焦慮發作(驚恐障礙)兩種形式。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症狀(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
  • 人格障礙的幾種類型
    反社會人格障礙反社會人格障礙(ASPD)患者的行為不分對錯,也不考慮其行為對他人的影響。他們在患有這種疾病的人身上發現了相似的基因特徵,以及大腦額葉皮質區域灰質含量低。遺傳、生物和環境因素可能都起作用。邊緣性人格障礙有邊緣人格障礙的人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 老年期抑鬱障礙危害大
    是指大於60歲以上老年人出現的抑鬱障礙,其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精神障礙,在伴發軀體疾病患者中患病率可能更高,不僅損害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而且也增加照料者負擔。(2) 病前人格特徵,病人老化過程中常伴孤僻、被動、依賴、固執等人格特徵的改變。(3) 生理、軀體因素,隨年齡增長中樞神經系統各種生物化學及神經內分泌、神經遞質的變化,大腦解剖結構和病理的改變及腦血管的病變等。(4) 誘發因素,如環境、成員變故,家庭結構的改變,社交圈縮小,日常活動減少,應激事件,慢性疾病等。
  • 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一個患有人格障礙的個體可能會迴避社交活動,而且往往認為生活中之所以會出現一些困局完全是因為外部世界的原因,而很少意識到他們自己可能也有一部分責任。(註:上述特徵只是人格障礙的充分不必要條件,不能作為臨床意義上的診斷標準。下同。)
  • 容易臉紅,可能是社交焦慮的表現
    社交焦慮會對個體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它與個體的抑鬱症狀和反社會行為等存在聯繫。嚴重的SAD患者可能表現過分害怕在他人面前做事,或者在公共場合進行社交活動,如果把SAD患者暴露在社交情境中,患者有可能誘發強烈的焦慮、驚恐發作、歇斯底裡。SAD是一種常見的、能力受損的心理問題,但人們對SAD重視不足,僅25%得到治療。
  • 關係中的麻煩製造者——人格障礙
    根據《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的論述,人格障礙是指人格特徵明顯偏離正常,使患者形成了一貫的反映個人生活風格和人際關係的異常行為模式。
  • 一篇文章了解社交焦慮-SAD
    嚴重的SAD患者可能表現過分害怕在他人面前做事,或者在公共場合進行社交活動,如果把SAD患者暴露在社交情境中,患者有可能誘發強烈的焦慮、驚恐發作、歇斯底裡。SAD是一種常見的、能力受損的心理問題,但人們對SAD重視不足,僅25%得到治療。
  • 心理輔導:這些人格障礙,你曾經遇到過嗎?
    目前一般認為人格障礙與精神疾病間的關係為:人格特徵可成為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或誘因;某些人格特徵是精神疾病的潛隱或殘留表現;人格障礙和臨床症候群可有共同的素質與環境背景,兩者可共存,但不一定有病因聯繫。
  • 一篇文章了解社交焦慮-SAD(綜述)
    社交焦慮會對個體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它與個體的抑鬱症狀和反社會行為等存在聯繫。嚴重的SAD患者可能表現過分害怕在他人面前做事,或者在公共場合進行社交活動,如果把SAD患者暴露在社交情境中,患者有可能誘發強烈的焦慮、驚恐發作、歇斯底裡。SAD是一種常見的、能力受損的心理問題,但人們對SAD重視不足,僅25%得到治療。
  • 大眾科普--如何治療偏執型人格障礙
    有精神科專家分析,王某建的行為具有偏執型人格的一些特徵。心理治療是治療人格障礙的重要組成部分。偏執型人格障礙的治療可能很困難,因為這個人可能不信任他人,這可能延伸到治療師。但是,持續治療可能是有效的。重要的是,患者在治療中感覺舒適,並且不會對治療師產生懷疑。找一個大家都認可的治療師,讓患者覺得此人可以信任。尋求一位在治療人格障礙方面享有盛譽的專家可能更加有效。
  • 筆記|《變態》C11 人格障礙(上)
    一、基本概念人格障礙指人格特徵顯著偏離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貫的反映個人生活風格和人際關係的異常行為模式。臨床評定即由熟知病人情況的醫生對某些症狀有無做出判斷。二、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DSM-IV對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1)明顯偏離了患者所在文化所應有的持久的內心體驗和行為類型,表現為下列2項以上:①認知(即對自我、他人和事件的感知和解釋方式);②情感(即情緒反映的範圍、強度、脆弱性和適應性);③人際關係;④衝動控制。(2)這種持久的行為類型是不可變的,並且涉及個人和社交場合的很多方面。
  • 筆記|《變態》C6 焦慮障礙(中)
    ,即立即從恐怖情境中逃走或迴避恐怖情境,是廣場恐怖症的一個重要特徵。(2)患者設法避免這種情景,或者帶著痛苦忍受著,或者帶著焦慮心情擔心驚恐發作的發生,或者就此提出要有人陪伴。(3)排除社交恐怖症、特殊恐怖症、PTSD或離別性焦慮障礙等精神障礙引起的各種焦慮或恐怖性迴避。
  • 你有迴避型人格障礙嗎?具有哪些特徵呢?
    甚至下意識迴避別人的眼神,避免過激的討論,往往帶著不愉快去工作,接受別人的意見,迴避自己的想法,由於害怕被拒絕,被反對而常常想要逃避當時的情況,長時間如此會導致人們具有迴避人格障礙。然而迴避型人格障礙有哪些特徵呢?
  • 迴避型人格障礙
    迴避型人格障礙,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對負面評價極其敏感為特徵的一類人格障礙。患者在幼年或童年時期就開始表現出害羞、孤獨、 害怕見陌生人、害怕陌生環境等。成年以後這些問題對患者的社交和職業功能產生不利影響。這類患者總覺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 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處於劣勢,因而顯得過分敏感和自卑。
  • 焦慮障礙是精神疾病
    文/羊城晚報記者 餘燕紅近年來,從政府官員、企業員工到學生,因焦慮抑鬱自殺輕生的個案頻發,各類因精神疾病而放棄生命的新聞不絕於耳。「適度焦慮是生活中的一個正常部分。」廣東省神經心理學組組長、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腦系科主任潘小平教授指出,「當焦慮嚴重幹擾每天的生活,持續存在、不合理且無法抵抗,影響個體的生活、工作甚至社交時,便有可能是焦慮障礙,需要引起重視。」
  • 依賴型人格障礙有哪些特徵?
    最近有一學心理學的同學說我可能患有依賴型人格障礙。請問我真的是患有依賴型人格障礙嗎?    武警總醫院心理工作室主任許建陽教授:依賴型人格障礙的主要特徵有:   無主見 在沒有從他人處得到大量的建議之前,對日常事物不能做出正確決策。  無助感 讓別人為自己做大多數重大決定,如擇業、就學等。
  • 自戀型人格障礙(NPD)和表演型人格障礙(HPD)的區別
    患者會有一種膨脹的自我重要性感覺和超過他人的優越感。這種疾病被定義為:「自戀型人格障礙的顯著特徵是不正常的對自我的愛,誇大的優越感和重要性,以及對成功和權力的執著和專注。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通常表現出傲慢、缺乏同情心、優越感和渴望權力等行為特徵。他們也不太可能對一段關係做出承諾,而且經常會離開他們認為會離開他們的人。
  • 偏執型人格障礙
    據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衛生調查資料表明,這種人格障礙的人數佔心理障礙總人數的5.8%,實際情況可能要超過這個比例。在調查研究中還發現,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中以男性較多見,且以膽汁質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 老年期的人格特徵(20210217)
    童年期的學習(20210131)童年期的認知發展(20210201)童年期個性和社會性發展(20210102)少年期的生理髮育加速(20210203)青少年期的個性和社會性發展1(20210104)青少年期的個性和社會性發展2(20210205)少年期面臨的心理社會問題(20210106)青年期的特徵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