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中的麻煩製造者——人格障礙

2020-12-12 騰訊網

這個世界上有一類人,表面上他們與絕大多數人無異:擁有一份工作、一個家庭,甚至在某些領域還取得了別人無法企及的成就。但是,在人際關係中,特別是親密關係中,他們是持續的麻煩製造者,這類人,就是人格障礙者。

很多人格障礙者是關係中的掠奪者,他們無情地剝奪你、控制你、貶低你,看不到你的情感與需求。與他們在一起,你痛苦不堪,備受折磨,甚至每天都經歷情感的狂風巨浪。

使自己發狂的人患的是神經症或是精神失常,使別人發狂的人患的卻是人格障礙。

根據《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的論述,人格障礙是指人格特徵明顯偏離正常,使患者形成了一貫的反映個人生活風格和人際關係的異常行為模式。

這種模式顯著偏離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認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顯影響其社會功能與職業功能,造成對社會環境的適應不良,患者為此感到痛苦,並已具有臨床意義。

患者雖然無智能障礙,但適應不良的行為模式難以矯正,僅少數患者在成年後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開始於童年期或青少年期,並長期持續發展至成年或終生。如果人格偏離正常系由軀體疾病(如腦病、腦外傷、慢性酒中毒等)所致,或繼發於各種精神障礙應稱為人格改變。

【症狀標準】個人的內心體驗與行為特徵(不限於精神障礙發作期)在整體上與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範圍明顯偏離,這種偏離是廣泛、穩定和長期的,並至少有下列1項:

(1)認知(感知,及解釋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對自我及他人的態度和形象的方式)的異常偏離;

(2)情感(範圍、強度,及適切的情感喚起和反應)的異常偏離;

(3)控制衝動及對滿足個人需要的異常偏離;

(4)人際關係的異常偏離。

人格障礙的成分

介紹完了人格障礙的症狀標準,接下來保定市世紀陽光心理諮詢中心李軍旗博士就以特質、動機、情緒、認知、自我概念等幾個變量,來解讀人格障礙的成分。

信任、敵意、孤僻、焦慮……這些詞彙描述的是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人格障礙可以被視作正常人格特質適應不良的變量或者組合。比如,一個信任水平極低、敵意極高的人,可能具有偏執型人格障礙。一個善於交際、低焦慮水平的人,則可能顯示出表演型人格障礙。

動機是人格的主要成分,幾種人格障礙的一個共同主題與常見的動機適應不良有關,尤其是親密動機和權力動機。如果親密動機極度缺失,一個人可能具有分裂樣人格障礙。

情緒是理解人格障礙的一個重要領域。許多人格障礙中存在極端化的情緒體驗,在關係中他們常常掀起情緒的狂風暴雨。大多數人格障礙都包含著某種核心情緒,比如偏執型人格障礙核心情緒是恐懼,邊緣型人格障礙者更是表現為情緒的極端釋放,他們可能有持續數小時的憤怒或焦慮發作。他們不可能只有一點點悲傷,一點點憤怒,或一點點擔心,每種反應都是極端的。

人格障礙中經常存在認知扭曲。一個偏執型人格障礙者會認為他人都與自己作對;表演型人格障礙者認為自己會得到所有人的喜愛;依賴型人格障礙者認定自己無法一個人生活。

大多數人格障礙都涉及自我概念的扭曲。邊緣型人格障礙者自我概念極不穩定,經常在高度自信與非常糟糕之間轉變。而依賴型人格障礙者則表現的自尊極低。

人格障礙中經常包含對社會關係的困擾和適應不良。大多數人格障礙都涉及同理心的缺失,他們要麼曲解他人,如偏執型;要麼社交技巧很差,如分裂型人,他們常常盯著對方看卻不開口說話;而表演型人格障礙者則舉止輕浮,充滿性誘惑。

相關焦點

  • 「麻煩製造者」英語怎麼說?
    trouble maker:麻煩製造者。U. S. is a trouble maker in China-Canada relationship.美國是中加關係的麻煩製造者。Chen Shui-bian is a trouble maker.陳水扁是麻煩製造者。
  • 誰是當今世界麻煩製造者?
    一度,陳水扁成臺海兩岸的麻煩製造者;薩達姆成美國及西方世界口中的麻煩製造者……而現如今,誰會是這世界真正意義的麻煩製造者,亦或最大的麻煩製造者呢?是朝鮮,伊朗,敘利亞……我個人以為是美國,理由如下:   一、回顧世界歷史,美國是不是一直在世界各國扶持反對黨,支持反政府武裝?
  • 對帶頭暴衝的「兩岸關係麻煩製造者」,蔡英文會如何出手?
    如果一意孤行,繼續挑釁、製造兩岸對立,嚴重破壞兩岸關係,最終只會把廣大臺灣同胞推向危險境地。」臺媒:蘇貞昌是兩岸關係的「麻煩製造者」蘇貞昌再次把「臺獨」的議題搬上檯面,臺灣《中國時報》1日發表社評指出,在兩岸關係敏感時刻,蘇貞昌再次捅到馬蜂窩。
  • 迴避型人格障礙和迴避型依戀人格
    >迴避型人格迴避型人格一個方面的特徵是:在他們眼裡,生活就是一團團的麻煩構成的,而這些麻煩之所以被稱之為麻煩,是因為它們需要耗費精力,並且跟責任有關,涉及到責任,就需要承擔,承擔就有可能讓自己失敗、受傷、不受控,然而又沒嚴重到讓自己走投無路要去死的地步,於是就迴避。
  • 蔡英文果然差點成了「麻煩製造者」
    十多年前,民進黨首位登上「大位」的陳水扁,因為為了掩飾其家族的貪腐,及民進黨的選舉需要,而推動了系列的「臺獨」分裂活動,導致臺海局勢緊張,令到正在為「反恐」而焦頭爛額的美國,必須阻止再添一個亂源,因而出面撲火,反而壓制陳水扁,形成「中美共管臺灣」的局面,而曾經對臺灣較為友善的小布希總統,也公開批評陳水扁是「麻煩製造者」?
  • 港媒:憂心蔡英文 美國提醒臺灣不能再做「麻煩製造者」
    對此,香港「中評社」13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1月16號就會正式決出勝負,而「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11日晚間在華盛頓邀請布朗、科恩、佩裡、哈格爾等4位美國前國防部長討論美中關係等話題。由於本次會議在臺灣「大選」前夕舉行,傳出的訊息顯然是有針對性的,哈格爾的有關言論反映美國對於臺海前景有不確定感,也提醒臺灣未來的當政者不能再做「麻煩製造者」。
  • 童俊:暴力事件中的人格障礙
    不管是哪一種,這裡面最起效的是穩定的醫患關係。人格障礙有高中低三個水平序列。高水平的有恐怖、抑鬱、歇斯底裡、強迫性以及抑鬱性受虐人格;中間水平包括被動攻擊、嬰兒性的、自戀性的施虐受虐人格;低水平包括性慾倒錯、輕度躁狂、反社會、邊緣以及惡性自戀人格障礙。我們醫院的病人大部分處於中間水平和高水平。
  • 極度危險人格【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今天要帶大家認識一種精神心理疾病——反社會型人格障礙。這是人格障礙中對社會影響最為嚴重的一種類型,起病於18歲之前,與童年的生長經歷很有關聯。有證據表明品行障礙出現於15歲之前。D. 反社會行為並非僅僅出現於精神分裂症或雙相障礙的病程之中。具有反社會人格的人是沒有良知的,這就意味著,他們不會為自己行為而造成的後果產生責任感和愧疚感。他們無法愛人,也無法接收到別人對他的積極感情。
  • 人格障礙的幾種類型
    我們的行為方式,我們的反應,我們的世界觀,思想,感覺,以及我們如何在人際關係中互動,這些都是構成我們性格的一部分。擁有健康的人格能使人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每個人都會有壓力,但是,健康的人格能幫助我們面對挑戰,繼續前進。對於患有人格障礙的人來說,大多數人認為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特徵可能會成為一個挑戰。
  • 自戀型人格障礙(NPD)和表演型人格障礙(HPD)的區別
    自戀型人格障礙和癔症型人格障礙的區別,很難理解。CAPA理論課老師推薦的這篇論文,做了比較好的說明。我將它翻譯並分享給大家,僅供學習和討論之用。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通常表現出傲慢、缺乏同情心、優越感和渴望權力等行為特徵。他們也不太可能對一段關係做出承諾,而且經常會離開他們認為會離開他們的人。
  • 偏執型人格障礙
    偏執型人格障礙是人格障礙的一種,在一般人口中的數目不詳,他們很少求助於醫生,如果配偶或同事伴其去治療,他們多持否認或辯解的態度,使治療者難以明辨真相。他們經常難以自拔,陷入難言的痛苦中。據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衛生調查資料表明,這種人格障礙的人數佔心理障礙總人數的5.8%,實際情況可能要超過這個比例。在調查研究中還發現,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中以男性較多見,且以膽汁質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 迴避型人格障礙
    迴避型人格障礙,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對負面評價極其敏感為特徵的一類人格障礙。患者在幼年或童年時期就開始表現出害羞、孤獨、 害怕見陌生人、害怕陌生環境等。成年以後這些問題對患者的社交和職業功能產生不利影響。這類患者總覺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 缺乏吸引力,在各方面都處於劣勢,因而顯得過分敏感和自卑。
  •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診斷與區分
    >理解邊緣性人格障礙去理解邊緣性人格障礙的病人,客體關係的理論是最有用的。 客體關係就是在研究這樣複雜的創傷、人格的發展的問題,孩子的創傷當然就影響他人格的發展。客體關係有3句經典的名言:①如果你的治療當中,沒有重複病人有問題的關係,治療絕對還沒有開始。
  •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表現為,毫無道德和情感可言,對他人的傷害沒有內疚或難過,沒有同情心,對別人的悲慘遭遇和痛苦,漠不關心,行為受原始欲望的支配,脾氣火爆,氣量狹小,總是指責他人,為人老奸巨猾,從不負責,思想行為與社會道德規範背道而馳,滿嘴哥們義氣,好拍馬屁,逢場作戲,但只要一點不如意就立馬
  • 邱毅:郭臺銘蔡英文會川普境遇不同 因蔡是麻煩製造者
    前「立委」邱毅則認為,郭蔡兩人境遇不同是因為「郭臺銘有用,蔡英文是麻煩製造者」。郭臺銘上個月28日兩度前往白宮,與川普商討白宮美國創新辦公室的事宜,反觀蔡英文27日接受專訪時才透露「不排除與川普再次通話」,過了12小時不到就遭到川普拒絕。對此邱毅在個人臉譜網表示:郭臺銘兩進白宮大受禮遇,蔡英文朝思暮想卻被川普打臉打的腫一大片,同人硬是不同命。
  • 心理學科普——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與人格障礙
    這些問題一般包括:情緒障礙,如抑鬱;焦慮障礙,如恐懼症、驚恐發作、強迫症及與壓力有關的問題如創傷後應激障礙;進食障礙,如神經性厭食症和暴食症;性行為困擾;甚至像精神分裂症這樣的精神病性問題。儘管這些病症的診斷名稱各異,但是他們都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這些多半都是可以治療的問題並適用於特定的治療。然而,其他兩種診斷類別,智力障礙和人格障礙的愈後不太理想。
  • 在親密關係中表現拘謹?來看迴避型人格自救手冊
    因為害怕別人的批評、否定或排斥,刻意逃避人際接觸較多的職業或者活動;不願與任何陌生人打交道,除非確定自己能被對方喜歡;因為害羞或怕被嘲弄而在親密關係中表現拘謹;總是假裝沒有看到微信或者來電,然後把事情放到以後再說;每份工作都覺得不滿,寄希望於「跳槽改變人生」,可麻煩始終如影隨形……
  • 筆記|《變態》C11 人格障礙(下)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形成原因(1)一些心理學家認為,自戀型人格障礙是由於拒絕型的家長在和孩子交往的過程中,對孩子表現出不愛和不接受的行為方式,使孩子感到不滿足、被拒絕、沒有價值,從而對世界充滿警惕。其中一部分孩子為了對抗這些消極的情緒,就會在以後的生活中認為自己實際上是非常優秀的,是被人需要和受到崇拜的。
  • 筆記|《變態》C11 人格障礙(上)
    四、人格障礙(一)偏執型人格障礙DSM-IV對偏執型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1)對他人的普遍的不信任和猜疑,把他們的動機解釋為惡意,這種猜疑起自成年早期,前後過程多種多樣,表現出以下4項以上:①沒有足夠依據地猜疑他人在剝削、傷害或欺騙他;②沉湎於不公正地懷疑朋友或同事對他的忠誠和信任中;
  • 一個比抑鬱症情緒還不穩定的心理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
    但在健康與不健康人格分類中,有個連續譜可以介紹一下,基本分為神經症性人格、人格障礙人格、精神病性人格。在三個連續譜中,神經症性人格處於基本健康,而人格障礙和精神病性人格都是不健康人格。邊緣型人格就處於不健康人格中,而它的特點就是「情緒極其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