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激動人心的工作都有讓人厭倦的時候。當你重複著相同的工作,每天和相同的人相處的時候,就有可能產生倦怠。對此,《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總結了產生工作倦怠的6個原因及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第一,工作負載。當你的工作量超出你的能力範圍時,你就會產生倦怠情緒。文章建議,你可以評估一下在這幾個方面的表現:計劃工作量、分清工作的優先級、委派任務、對不合理的請求說不、放棄完美主義。如果你還沒有做過這些事情,你可以在這幾個方面取得進步,然後再看你的感覺如何。
第二,缺乏控制。如果你覺得自己缺乏自主權,那麼你的幸福感就會受到影響。如果你發現自己失控了,退一步問問自己:「到底是什麼讓我有這種感覺?」比如,老闆不分晝夜的與你聯繫,讓你覺得隨時隨地需要待命;工作重心經常發生變化,讓你無法取得進展。然後問問你自己,你能做些什麼來改變這種情況。
第三,回報。如果你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和時間,與你得到的回報不匹配,那麼你可能會覺得自己的投入不值得。在這些情況下,也許你需要主動提出加薪或升職。
第四,社群。在很多情況下,你不能選擇你的同事和客戶,但你可以改善這種狀態。這可能很簡單,花點時間問問別人今天過得怎麼樣,然後認真傾聽。或者給別人發郵件,讓他們知道你在關注他們。如果你做了所有你能做的,還是無法改善與團隊之間的關係,那麼你可能需要考慮換工作了。
第五,公平。有時候,領導者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偏見,並且在你提出要求之前,他們也不會採取行動。你可以要求自己作為貢獻者被表揚,或者要求額外的時間和資源。如果你仍然覺得對方的回應不公平,你可以考慮禮貌地提出心中的不滿。
第六,價值不匹配。如果你高度重視的東西公司卻不重視,你努力工作和堅持下去的動力就會明顯下降。如果你有強烈的價值觀,而那些在你的組織中有影響力的人與你的價值觀不同,你可能需要尋找一個更一致的機會。
滙豐銀行前人力資源總經理,知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湯小潔在一場論壇上指出,「在消費升級的連鎖反應下,還會有其它的升級。第一是產業升級,產業升級完之後是組織升級,組織升級完之後是管理升級,管理升級之後,是人才升級。在人才升級裡,員工和組織的關係已經不是過去單一的僱傭關係。」因此,CEO必須要學會調整,升級組織人才。公眾號「中歐商業評論」整理了她的發言。
湯小潔說,現在的企業有很多90後、95後,但他們再也不會為一家企業從一而終,對於這一代人是很難談忠誠度的;同時,他們的崗位厭倦期已經從過去的三年、兩年縮到只有七個月;那麼對於這代人該如何激勵呢?
湯小潔建議,首先你要知道這群人的特點。90後的第一個特點是,所做的事情必須是我喜歡和願意做的;另外,做的事必須讓自己有成就感。這也是為什麼阿里、騰訊都在進行內部創業。的目的是為了讓這群優秀的人有成就感。所以他們的組織變成了一個生態圈,不再是層級結構。
接下來,湯小潔還認為,要想年輕人能為企業做出更大的貢獻,就要把他們打造成為你的虛擬合伙人或者合作者。「當你們有合伙人的時候就解決了員工加班的問題。」
此外,基於組織之間的關係,員工的薪酬結構也已經發生了變化。湯小潔認為,員工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僱傭者,第二類優秀合作者,第三類合作人。薪酬也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固薪,一部就是浮動薪酬。浮動薪酬會分成不同的階段,一個是短期,一個是中期,一個是長期。短期是提成和月度績效;中期包括年度獎金;長期包括虛擬股權、期權和股份。僱傭者給提成和績效,優秀合作者給年度獎金,如果第二年,第三年他持續優秀時,給虛擬股權、權和股份。以此類推。所有員工的薪酬計算是隨著時間和持續優秀程度越來越複雜。
如今,90後、95後的年輕人,已經成了全球人口最多的群體,同時他們也創造了大量的消費。因此,只有抓住年輕的消費者,未來品牌才能成功。對此,品牌年輕化專家、時趣高級副總裁鄂建華梳理了品牌年輕化的幾大誤區。公眾號「時趣」作了整理。
第一個誤區是為了打動年輕用戶,所以需要品牌年輕化。鄂建華說,這聽上去合情合理,但真實情況是,並非所有品牌、所有行業都需要年輕化。比如 toB的行業就不一定適合做品牌年輕化,因為對於toB公司來說,重要的是給客戶安全感、信任感,品牌做年輕化的意義並不大。而對於快消品而言,品牌年輕化就更為重要,因為年輕化可以解決流量獲取、產品銷售等重要問題。所以,品牌年輕化是個偽命題,品牌要先搞清「我是誰」,再說要不要年輕化。
第二個誤區是品牌年輕化,就是傳播年輕化。鄂建華指出,品牌年輕化有三個維度,第一是傳播維度,比如品牌在「雙微一抖」的內容輸出、人格化的對外形象等等。第二個層級是視覺維度,比如產品外包換新;第三個層級是產品維度,也就是真正決定用戶買不買單的關鍵。
鄂建華說,對於整個品牌而言,傳播的年輕化可能是最表面的一個維度。品牌年輕化不是為了做一些傳播、包裝之類的表面文章,而是讓你的產品更加符合新用戶群體的需要。比如對於食品行業來說,年輕人需要更綠色、更健康的食物,品牌年輕化的關鍵就在於提供貼合當下人群生活方式的產品和價格。
第三個誤區,品牌年輕化,目標是年輕人。鄂建華指出,品牌年輕化的目標人群不僅僅是年輕人,而應該是所有用戶。比如早年間「李寧90後」的案例,這是品牌年輕化的一個經典反面例子。其實當「李寧90後」的名字喊出來時,就意味著冒犯了其他的用戶群體。80後、70後的用戶可能會想,自己已經被品牌拋棄了。品牌年輕化不是人群的年輕化,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上的年輕化,往往與年齡無關。
第四個誤區,跟風國潮。有人認為,國潮是近兩年的營銷紅利;也有人認為,高頻次的國潮刷屏已經讓用戶形成了審美疲勞。在鄂建華看來,這兩種看法都沒有觸及到問題本質,關鍵在於品牌需不需要這個概念、如何利用這個概念。從大方向來看,國潮的背後是中國的文化自信,是一個大趨勢,擁有這許多紅利可供挖掘,但從品牌自身出發,要怎麼利用國潮,怎麼打出差異化,品牌做國潮的目的是什麼,這些問題才是更本質的問題。
管理者都知道,下屬的業績就是自己的業績。為了能讓員工有一個好的績效,管理者就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下屬。對此,日本行為科學管理專家、企業顧問石田淳在一篇文章在分享了4個建議。公眾號「華章管理」轉載了這篇文章。
第一,員工的行動體現你的價值。石田淳說,大部分管理者看到的都是整體,而看不到每個員工工作的具體細節。因此,對於這個領導是否優秀,是否為公司做出價值,看一看下屬就知道了,「下屬是你的一面鏡子。」石田淳建議,最好的方法是「計量部下的行動」。一是給下屬發出正確的指示,讓下屬了解項目的整體面貌或公司理念。如果下屬知道自己每天的工作,是整個項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那麼他們對工作的價值、對自己的信心,都會有所提升。二是,培養下屬學會站在更高立場看問題的能力。你作為主管,如果能以部門經理的眼光去行動,你的部下就會以你現在的眼光去行動。
第二,用數字進行「具體指示」。石田淳說,下屬的成長都是在逐漸積累中進行的,要想讓下屬逐漸成長,管理者要在一些小事情中就發出具體而明確的指示。一個方法是,最好要有意識地使用「數字」,比如,不說「早點提交」,而是說「今天3點之前提交」;不說「要多訪問顧客」,而是說「1天訪問5個顧客」。這樣員工很容易採取行動。
第三,通過案例學習,提高下屬「解決問題能力」。對於新員工來說,每個管理者都希望他能按照自己教的方法去做事,而不是擅自行動。石田淳建議,下屬最好是沿用上司使用過而且成功了的範例,比如與顧客的談話方式,規範的報告書和報價單等。做到這個程度,如何「解決問題」就很明確了,關鍵是儘可能多地讓部下學習成功案例。
第四,用過程而不是結果做評價。石田淳說,工作過程中採取什麼樣的行為,就決定了在不遠的將來取得什麼樣的結果。對過程進行評價,從提高員工水平的意義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你應該牢牢盯住的是部下的行為,在部下採取了好的行為時,要給予好評,在沒有採取好的行為時,可以提出適當的建議。
商家都知道,消費者要是覺得等待時間過長,他們的滿意度就會下降,因此商家會想辦法減少等待時間,或者讓時間過得快一些,讓人們愉快一些。比如星巴克設計的橫向排隊,為的就是讓消費者看到飲品製作的過程,從而降低他們因等待帶來的焦慮感;再比如商家提供的免費Wi-Fi,也是為了讓消費者在店裡的等待時間好過一些。不管怎樣,企業要是能找出方法,讓消費者更有耐心,那就能從中獲益。
對此,研究人員通過多項實驗發現,激發消費者的懷舊之情,就能減緩等待的負面影響。當消費者的懷舊之情油然而生的時候,他們就會變得更有耐心,也會覺得等待時間沒那麼長。公眾號「譯言」介紹了這項新研究。
首先,研究人員調查了90多名在餐廳等位的消費者,他們基本上都等了10到20分鐘。研究人員給了他們每人一個文件夾,文件夾裡右邊放著一份問卷,左邊則放著一張灰色的紙。「懷舊」組的人的灰紙中央有「懷舊——昔日的美好回憶」字樣,而對照組的人的灰紙則沒有任何文字。結果顯示,看到懷舊字樣的顧客平均估計自己等了5.80分鐘,而沒有看到懷舊字樣的顧客平均估計自己等了8.33分鐘。
接下來,研究人員還用不同的實驗衡量消費者的耐心,從中觀察到了類似的結果。懷舊的參與者表示,他們在等待服務的時候更有耐心,也比較不會選擇加急服務。
為什麼懷舊之情讓人更有耐心呢?研究人員認為,大多數的懷舊之情都包含愛與喜悅的情緒,而且一般會涉及自己與家人、朋友或伴侶之間的交流。人們知道這種美好經歷不會再發生,所以他們就更會去回味這次經歷,也會花更多時間去緬懷。這種現象也會促使一個人延長自己後來遇到的其它經歷,從而使他們在這些情境中更能容忍等待。
研究人員建議,企業要是知道某些顧客必須等待某個產品或服務,又想減輕他們因長時間等待而感受到的負面情緒,那麼,營銷人員可以試著激發這些顧客的懷舊之情。例如,一家大排長龍的餐廳可以播放一些能激發懷舊之情的背景音樂。同樣的,一家要花很長時間推出新款手機的電信公司,可以在進行推銷活動時採用懷舊主題,以減輕顧客因等待而感受的負面情緒。
要讀書,更要發聲!不論你是想吐槽還是有疑惑,有觀點還是想表達見解,都歡迎私信我們暢所欲言,伴讀君每周精選精彩問題匯總。
關注鳳凰讀書計劃公眾號,點擊下方寫留言,即可分享精彩讀書感悟。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轉發,分享知識是一種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