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黃毅(公關界007主筆)
來源 | 公關界007(ID:PRCN007)
品牌找明星當代言人,往往是看中明星身上的某種特質,要麼是獨有的高級感,要麼是流量的號召力,要麼是青春陽光的年輕氣息……
但有的品牌選擇和明星合作,卻可能出於一些奇奇怪怪的因素。
比如,最近巧克力品牌M&M's官宣了寧靜作為品牌大使,就是因為寧靜和自己撞臉了。
撞臉的緣分?
寧靜真的和M&M's合作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自開播以來,討論度有增無減。寧靜更是憑藉自身的國民知名度和在節目中特立獨行的表現,一直保持著高人氣。圍繞著靜靜子的採訪、舞臺、妝容、個性,網友還自發造了諸如選妃、魔丸等很多梗。
而微博網友@混世可愛oo更是發現了亮點:寧靜和M&M's水杯撞臉了。
吃瓜網友評論:本人看到也會覺得像的水平。把寧靜和水杯P在一起,簡直一模一樣。
寧靜本人還親自回應:再偶遇的話,歡迎你和姐打招呼。看來靜靜子也是個會玩梗的絕世大可愛。
這邊寧靜和網友玩梗玩得火熱,那邊M&M's則主動出擊,為自己製造營銷契機。
這不,前幾天就直接官宣了寧靜成為了M豆-綠豆的品牌大使,還說要讓靜靜子和綠豆子組成美颯女團正式出道,官方團名已經取好了,叫「寧可太豆了」。這對撞臉CP,我先磕為敬了!
品牌找明星合作,往往需要一個很長的考察期,考察明星的粉絲群是否和品牌目標用戶吻合,考察明星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而此次從網友玩梗到M&M's官宣和寧靜合作,前後僅有一個多月,M&M's的公關反應力和營銷執行力,實在讓人驚嘆!
現在正是《乘風破浪的姐姐》熱播期間,寧靜也風頭正勁,M&M's迅速果斷、精準出擊的動作,非常值得讚賞。
此舉可以借著綜藝節目和寧靜的熱度,提升品牌的話題度和知名度,還能夠通過和網友一起玩梗的姿態,提升消費者的好感度,可以說一舉多得。
會玩梗的品牌營銷,
以親和力拉近與消費者距離
會玩梗的品牌營銷,運氣都不會太差。這已經是眾多品牌案例實踐出的結果。像這樣因為撞臉就選擇和明星合作的會玩梗的營銷,M&M's不是第一個。
比如此前飲用水品牌景田,就因為和景甜「撞名」,找來了景甜作品牌代言人。毛不易同樣因為名字,成了霸王洗髮水的代言人,霸王表示,想要通過毛不易傳達「每一根毛髮都不容易」,這個解釋完全沒毛病。
無論是景田選擇景甜,還是霸王選擇毛不易,M&M's選擇寧靜,這些品牌和明星的合作,打破了我們的常規認知,以一種不按常理出牌的姿態,帶給消費者一種驚喜感和反差感。
可以說,當它們官宣合作的那一刻,已經贏了。因為這種自帶梗的營銷方式,很容易撬動明星粉絲和吃瓜群眾的關注度,引發網絡熱議。再加上明星本人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可以將這種傳播效應無限放大。
用「梗」製造話題度,用「明星」贏得關注度,在這兩者的雙向加持下,品牌可以聚合更大的傳播能量,從而收割網絡熱度和流量,讓傳播效果事半功倍。
在此之前,消費者對M&M's最深刻的記憶應該就是「快到碗裡來,你才到碗裡去」的趣味廣告。經此一役,相信M&M's會進一步加深消費者對品牌會玩梗、會營銷的認知記憶,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拉近品牌和消費者尤其是愛玩梗的年輕人的對話距離。
綠豆強勢出道的背後,
M&M's擴充IP形象矩陣
M&M's這次官宣和寧靜的合作,還有一個細節值得關注,那就是寧靜合作推廣的,只是M&M's中的綠豆。
要知道,在過去,M豆家族中最受捧的是紅豆、黃豆、橙豆,在很多線下活動中,通常只能看到這三個成員的身影。2019年,紅豆、黃豆、橙豆還分別有了自己的專屬微博,可謂風光無限,是M豆家族中的流量擔當。
而綠豆,總是被冷落的一個。
這次,借著和寧靜合作的契機,綠豆終於成功出道,成了人氣王,更是擁有了專屬微博,自稱「是又美又颯的巧克力豆」,口頭禪是「別愛我,沒結果」。
再看綠豆的成分表:愛散發魅力,愛浪漫驚喜,愛成為C位,愛獨當一面,耿直,人美路子野,性感,智慧女神,又A又颯,溫柔……
看得出,M&M's賦予綠豆的這些標籤,大部分都可以映照到寧靜身上。通過這些標籤關聯,寧靜和綠豆之間,不僅僅是撞臉,更是內在氣質和個性的融合,綠豆的IP形象也逐漸清晰、豐滿起來。
當下品牌為了滿足年輕人在消費觀念上的升級和轉變,打造品牌IP形象、賦予品牌人格化魅力成為常見的營銷方式。
阿里動物園、京東JOY、網易王三三、騰訊企鵝公仔、知乎劉看山等,都是非常鮮明的IP形象,它們讓品牌更加鮮活,有人情味,也贏得了年輕人的喜愛和追捧。
在M豆家族中,紅豆是古靈精怪的牛奶巧克力豆,黃豆是大智若愚的花生牛奶巧克力豆,橙豆是戰戰兢兢的夾心巧克力脆芯豆,每一個都是非常鮮明的個性標籤。這一次,又美又颯的巧克力豆——綠豆,可以說進一步豐富了M豆家族的IP形象。
其實,M&M's早已經為六個成員定下了鮮明的「人設」,它們可以說囊括了不同個性的人群,從而可以讓不同消費群體進行自我代入,保障M&M's輻射到更多消費者,也可以助力品牌更好地打入年輕人市場,贏得新一代消費圈層的認可。
結 語
我想,M&M's的這波營銷操作,可以給品牌營銷帶來些許啟示:
一是,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品牌要想出圈,必須轉換固有思路。越是獨闢蹊徑,越能滿足消費者獵奇的心理,從而在信息海洋裡脫穎而出,抓住大眾眼球。
二是,對於熱點要保持高度敏感性,並且能夠快速主動出擊,抓住和品牌有契合度的熱門話題,趁熱打鐵,才能讓傳播聲量更大更旺。